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

當時魏博管轄着魏、博、貝、相、澶、衛六州,勢力還是比較大的。既然要把它一分爲二,分開後的藩鎮就一鎮管三州,公平公正,童叟無欺。

這兩個藩鎮分別是天雄軍(魏、博、貝三州)和昭德軍(相、澶、衛三州,治所相州)。

分割藩鎮是大事,你分開容易,也就是一紙詔命的事兒,但執行起來難啊。

爲了解決這個執行難的問題,朱友貞開始準備後手。

他分別任命賀德倫、張筠爲新的天雄軍節度使和昭德軍節度使,即日上任。爲了讓這次上任工作平穩進行,大梁又派了一員猛將劉掞帶着六萬精兵過河壓陣。

但在自己轄區內更換節度使卻要派大軍護送,這事兒好說不好聽啊,所以要有一個出兵的理由,這個理由就是北上去攻打趙國王鎔和定州的王處存。

這樣的安排應該是十分到位了,但是具體到不到位還要通過實踐來檢驗。

新任天雄軍節度使賀德倫到了魏州,立刻趁着燒三把火的時候分割藩鎮,這項工作的重點就在於軍隊。

魏博軍隊中有一支特殊軍種,可以稱之爲當時的特種部隊——銀槍效節軍。

這五千精銳都是之前楊師厚從禁軍中優中選優組建起來的,而且套用之前魏博牙軍的組織規則:家族化培養,父子間傳遞,以姻親關係相牽連。

一個士兵背後是一個家庭,而一個家庭卻勾連着數個家族。

所以說這表面上看去是一支軍隊,其實他是一整套社會組織體系,牽一髮而動全身。

對於這樣錯綜複雜的關係,最好是用溫水煮青蛙的方法來處理,這樣比較穩妥。

但賀德倫不講究穩妥,他講究快刀斬亂麻,到任沒多久就下令分出魏博大軍的一半到相州去駐紮,這項工作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還不能拖泥帶水。

我的乖乖,這不是要人命嗎,古人本就安土重遷,現在更要讓他們父子相離,姻親相絕,這羣大兵能幹嗎。

要知道,魏博軍(特別是牙軍,也就是現在的銀槍效節軍)可是有突出的造反基因的,平日裡你不逼他們還要起鬨,更何況現在一個空降過來的節度使一到任就開始找茬,他們怒了。

憤怒是要有實力做依託的,而銀槍效節軍很有實力。

有實力的一幫子人現在急紅了眼睛虎視眈眈地看着你,就問你怕不怕。

說不怕那是假的,賀德倫立刻向劉掞通報情況,讓對方給與軍事支持。

劉掞也不含糊,派了一個狠人帶了一幫子精兵過去。

這個狠人是王彥章,這幫子精兵是五百龍驤軍騎兵。

估計劉掞在派兵前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兵不能派太多,太多了容易招來魏博軍隊的反彈,畢竟你有兵,人家魏博就是個大軍營,還怕你不成。

既然數量上不能太多,那就只能從質量上來加強,所以纔有了以上的最優組合。

然而即便是這樣,魏博還是炸開了鍋。畢竟你已經派兵進來了,無論多少,意義總是一樣的:你信不過我們。

既然信不過我們,那就乾脆反了吧。銀槍效節軍開始炸營,炸營以後沿途燒殺搶掠,直接把王彥章部給圍了。

王彥章是個猛人,但猛人不等於腦殘,他手頭上只有五百人,再怎麼合計也不是五千銀槍效節軍的對手。

既然不是對手,那也就不用打了,直接跑就行了。王彥章帶着五百騎兵斬關而出,損失了大部分兵力後終於逃出了魏州城。

解決掉了王彥章,下一個就是賀德倫。

亂軍攻入牙城,把賀德倫手下的五百親兵殺了個乾淨,然後把賀先生一把給拎了出來,卻沒有殺,直接關了禁閉。

按理說亂兵對賀德倫應該是恨之入骨的,然而卻留了他的性命,只能說明亂軍亂得並不徹底,他們還保持着最起碼的組織和紀律。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在現場抓組織紀律的這個人是張彥,他是銀槍效節軍的一個將官。

這個張彥是個有頭腦的,他之所以不殺賀德倫,是因爲對方還有用。

有啥用呢?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

正所謂叛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現在亂也亂了,自己的態度也通過武力來表明了,那就要開始善後了。

最好的善後就是維持魏博現狀,不需要拆分,也不需要讓軍隊搬家,現在這樣就挺好。但皇帝認爲這樣不好,所以要想辦法說服他。

亂軍不可能和皇帝直接對話,這中間,需要有個橋樑。賀德倫是現成的溝通之橋、和平之橋、友誼之橋。

賀橋樑被逼無奈,按照張彥的意思寫了一封奏表給朱友貞,大意就是魏博現在亂了,沒人能安撫得了,請皇帝收回召命,不要再打魏博的主意。

朱友貞大驚,心想魏博一亂,事情就難辦了,立刻就要準了對方奏請。

但是你一個皇帝登基還沒多長時間,風風火火推行的第一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那也太栽面兒了吧,以後再給手下們佈置工作誰還肯聽呢?

皇帝的面子是個大問題,一定要慎重對待。

慎重對待的結果就是實地考察一下魏博的現實情況。爲此,朱友貞派出了一個名叫扈異的供奉官到魏博去安撫亂軍。

按說扈異所充當的這個角色十分重要,他的考察結果直接左右下一步朱友貞的決斷,所以說這個角色一定要派正確的、適當的人去做。

扈異不是正確的人,更不適合去做這樣的事情。

他到了魏博之後,與亂軍的頭頭兒張彥舉行了一次會面。

張彥根本就沒想着要脫離樑朝統治,只是想爭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要爭取利益就需要當權者的支持,所以在這次會面中他把姿態擺得很低。

這就給了扈異一個錯誤信號,他把張彥的扮豬吃老虎理解成了諂媚示弱,認爲魏博亂軍根本不值一提,朝廷動一動手指頭就能把對方給戳死。

考察結果就此出爐:對於魏博問題,必須寸步不讓!

朱友貞聽到這個結果後大喜過望,對他來說這是最好的結果:剿滅叛亂,彰顯皇帝絕對權威,進而以此對整個天下宣告我朱友貞徹底站起來了!

這是一個多麼喜慶的結果,又是怎樣一副美好的畫面啊!

朱友貞激動了,激動過分的他給魏博張彥又下了一道詔書,中心思想就一句話:

“朕的旨意是不會更改的,你們別做夢了,趕緊給朕上路!”

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八章 黑鴉軍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
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八章 黑鴉軍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