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

劉皇后佞佛,拐帶着李存勖也喜歡上了這玩意兒。

當然,有信仰是好事,但你皇帝皇后不信天而信佛,這有點說不過去。

上面人有什麼愛好,下面人就會借什麼來討好。像溫韜那種把自己的家改造成佛寺之類的事情我們就不多說了,現在來說說番僧的事兒。

正所謂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這個番僧來自於闐(今新疆和田一帶),唸的又不是一般的經,而是妖經,所以說這是個妖人。說白了就是招搖撞騙的人。

當時這傢伙路過鎮州,那時候王鎔還在鎮州做老大呢,看不慣這傢伙,也不搭理他。

番僧怒了,開始恐嚇對方:“我有毒龍五百,派一隻到你這裡來興風作浪,常山之人就要成爲魚鱉了!”

王鎔不管。

Wωω▪ Tтká n▪ C〇

結果到了第二年,滹沱河發大水,沖壞了鎮州外城。大家再一聯繫上一年那番僧說過的話,奉之爲神。

番僧這次裝神弄鬼成功,老天爺都幫忙來演戲,一時間名聲大噪,揚名天下。

這麼大名聲的一個人,當然是要到洛陽來晃一晃的,劉皇后高興壞了,把對方迎進皇宮,拉着李存勖、後宮諸子、諸妃一起拜見對方。

皇帝、皇后都下拜了,這妖僧卻坐在那裡泰然處之,也不答拜,完全一副世外高人的樣子。

這樣一來劉皇后更認爲對方高深莫測了,無論對方提什麼要求,她都無條件滿足。

妖僧要遊五臺山,她命令沿途各州縣高規格接待;妖僧要出門,滿朝文武百官見面都要下拜。期間賞賜給這妖僧的金銀珠寶數以萬計。

郭崇韜不拜這玩意兒,他冷眼旁觀,想着哪天把對方的把戲拆個對穿。

機會很快就來了。

這一年洛陽大旱,連續幾個月不下雨,這可苦了老百姓。

郭崇韜就向李存勖進諫:“誠惠(妖僧名字)不是有毒龍五百嗎,放出來一條下點雨唄。”

於是乎讓妖僧祈雨。

這妖僧一看,推拖不過啊,沒辦法,築起法壇,富麗堂皇張羅了一番,他坐在上面如來佛祖、玉環大帝、太上老君啥的唸唸有詞,希望老天爺再配合一次他的演出,給點雨下來。

沒想到今天老天爺休假不在家,他在壇上唸了好幾天,硬是豔陽高照,沒有一絲要下雨的意思。

郭崇韜就有話說了,你這搞的一點都不靈驗啊,看來還是誠意不足,這樣吧,我在壇下邊放把火把你燒了,麻煩你到老天爺那裡當面溝通溝通。

妖僧大恐,連夜出逃,奔到五臺山去了。到了山上他還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終日,生怕郭崇韜派人來找他算賬,治他欺君之罪,沒過幾天就嚇死了。

一出鬧劇,就此結束。

鬧劇結束了,荒唐事兒卻一直有,因爲劉皇后這些人還在。

想要制住這些人也不是沒辦法,因爲深宮裡還有一個曹太后,這老人家還是個明白人,知道郭崇韜是個社稷重臣,有她護着,郭崇韜還有可能重複當初張承業的神話,把李存勖吃得死死的。

然而,後唐這一棵最後的救命稻草,沒了。

曹太后薨了!

具體的經過是這樣的。

當初李存勖遷都洛陽,派人到晉陽去把家裡人都接過來,一起來享受榮華富貴。

被接的人主要就是曹太后、劉太妃。

太妃不來,她說:“祖宗陵廟在這裡,如果我跟你們一起去了,每年祭祀的時候誰來這裡奉祀祖宗呢。”

說白了,人家還是想要守着李克用。

曹太后唯劉太妃馬首是瞻,兩個人關係好的跟親姐妹似的,她就說了:“姐姐你不去,那我也不去了。”

來接人的李存渥、李繼岌等人可就悲催了,你們都不去,我們任務完成不了啊!

劉太妃趕緊來開解:“這裡有我一個人就行了,妹妹你還是要去的,存勖想你啊。”

一提到兒子,曹太后心軟了,與劉太妃灑淚而別,趕赴洛陽。

李存勖也真孝順,聽說太后快到了,屁顛屁顛跑到河陽去迎接,母子兩個歡歡喜喜入洛陽、進皇宮。

但是好景不長,同光三年的時候,晉陽的劉太妃病了,聽到消息後的曹太后決定回去探望一下。李存勖擔心路途顛簸,不讓去。兒子的好心不好不聽,於是就沒去。

隨後又傳來消息,劉太妃薨了!

曹太后這可就悲折心肝了,執意要去晉陽送葬,李存勖帶着百官一同勸諫,才把個曹太后勸阻下來。

然而人家曹太后人沒去城,心已經飛到那裡去了。隨後茶不思,飯不想,憂思成疾,過了一個月,也魂歸地下,去尋劉太妃去了。

曹太后這裡一死,郭崇韜的護身符沒了,劉皇后也無人能制了,伶人、宦官也比之前更猖狂了。

接下來這兩大集團就開始向郭崇韜發動進攻,而進攻的武器,就是李存勖。

同光三年天氣有點反常,春天的時候天下大旱,夏天的時候又雨澇成災,百姓的日子不好過。

但百姓好不好過,李存勖不感興趣,他感覺這陰雨綿綿的,又是大夏天,宮裡又熱又溼,住着很不舒服。

爲了讓自己更舒服一些,李存勖想要建一座高樓,一來避暑,二來避溼。

這時候宦官就開始進言了,這些人最擅長察言觀色,當即說道:“之前大唐長安全勝的時候,宮中樓閣不下百處,如今陛下竟然連個避暑樓都沒有,這也太不像話了。”

一句話正說到李存勖心坎上,接口回了一句:“朕富有天下,難道還建不起一座高樓嗎?”

好了,就等着你這句話呢!

宦官:“陛下說得固然沒錯。但是這幾天我見郭崇韜愁眉不展,經常與租庸使孔謙抱怨,說國庫空虛,國用不足,陛下想要建樓,人家恐怕不同意啊。”

好一仗利嘴,把個李存勖說得心頭火起:“朕用內府的錢來建,又不用國庫的錢,關他什麼事!”

事實證明,你亂花錢就關人家郭崇韜的事!

李存勖打心眼裡也怕郭崇韜來找茬,主動給對方透了一點風聲。

他派宦官給郭崇韜傳了一句話:

“朕當年在河上與大梁鏖戰,冒着暑熱,披甲乘馬,也沒有覺得疲倦。如今深居宮中,高樓大廈,綠蔭成行,反而覺得酷熱難耐,這是爲什麼呢?”

李存勖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天兒這麼熱,我想蓋棟樓,先把話透給你,你別來搗亂。

郭崇韜卻不這麼想,正愁沒機會給你進諫呢,這可好,你主動送上門來了,機會豈能錯過?

於是乎,老郭現場就託太監把話帶回去了:

“陛下當年在河上,強敵未滅,國恨家仇未報,雖然盛暑難耐,也絲毫不介意。如今外患已除,天下歸心,您深居在珍臺涼館還感覺燥熱,這是因爲心境不一樣。陛下如果能夠居安思危,多瞭解一下國內的弊病,自然就會覺得清涼了!”

說白了就一句話,你現在感覺熱,完全是閒得慌,趕快起來幹活兒!

好吧,李存勖不吭聲了,你愛怎麼說怎麼說去,反正我把信息給你了。接下來,我要破土動工!

萬丈高樓平地起啊平地起,李存勖一出手,肯定是大手筆,這一動工就發動徭役上萬人,日夜不停,費資鉅萬。

郭崇韜急了,外邊遍地饑民,軍隊都沒吃的了,你不來幫忙打理打理,反而在這裡建高樓,建你妹的建!一封奏表就上來了:

“今年河南水旱連綿,糧食欠收,軍糧都收不上來。你這裡用了一萬百姓,種地的就少了一萬個勞力,趕快停工,讓他們回去種地。想建樓可以,豐收的年頭再建吧!”

李存勖還沒來得及發火,宦官又把油給澆上了:“郭崇韜的府邸富麗堂皇,堪比皇宮,他當然理解不了陛下您的暑熱!”

夠了!郭崇韜啊郭崇韜,我忍你好久了,真以爲朕不敢辦你不成!

要辦郭崇韜,先從他的身邊人開始。

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九十九章 柏鄉之戰(一)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圍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務事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零六章 沒落的朱溫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一百二十三章 極限運動愛好者李存勖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
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九十九章 柏鄉之戰(一)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圍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一章 搞好家務事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零六章 沒落的朱溫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幽你一默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一百二十三章 極限運動愛好者李存勖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