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募兵令

“我需要情報。”

翌日, 姜恆朝宋鄒吩咐道。

宋鄒在廳內飲茶,欣然道:“本該如此。”

城主府內形成了新的格局,姜恆不請自來,坐在了高一格的主案後, 廳中排布着數張案几, 耿曙則坐在了主案一側、姜恆的身邊。但凡沒人時, 耿曙就要把姜恆摟在懷裡, 摸來摸去, 姜恆現在已經不掙扎了, 隨他折騰。

但只要有人來, 姜恆便推開耿曙,認真坐正。

姜恆朝宋鄒問:“宋大人能給我多少消息?”

宋鄒說:“本地沒有斥候, 只有商人, 往來情報,不及軍中快捷,卻能探到不少斥候探不到的事, 只是幾分真, 幾分假,還須重作篩選、分辨。”

姜恆點了點頭, 嵩縣不像五國軍隊與國君、太子門客一般,有自己專管各國奸細行動的府院,但從嵩地出去的商人,正是覆蓋神州大地的一張情報網。

“那麼就請宋大人費心了, ”姜恆答道,“每月初一、十五, 但請將情報彙總送來,供我判斷天下大勢。”

“姜大人需要招門客麼?”宋鄒問道。

“暫時不, ”姜恆已見識了太子靈麾下幕僚七嘴八舌的狀況,“我們不會在嵩縣待太久。”

耿曙說:“想好去哪兒了麼?”

姜恆朝耿曙說道:“還沒有,到時候你的兵怎麼辦?”

“從哪裡來,就讓他們回哪裡去。”耿曙說。

宋鄒知道他們要談論事情,便躬身告退了。

耿曙朝姜恆說:“你替我寫一封信,你的字寫得好看,措辭也文雅。”說着,耿曙把玉玦摘了下來,放在案上,說:“撤軍的時候,讓他們帶着星玉與信一同回落雁,把它還回去。”

姜恆看着耿曙,默不作聲,耿曙的意思卻很堅決。

“我答應你的事,”耿曙道,“就會辦到。”

“咱們一起去浪跡天涯嗎?”姜恆笑道。

“那也比孤零零一個人,當雍國的王子好。”耿曙說,“寫罷。”

姜恆的眼眶有點溼潤,攤開一張紙,他知道這封信一到雍國,汁琮頓時就會大怒,且嚐到平生未有的挫敗的滋味。從今往後,雍國王室上下,定會視他爲仇人。他不僅捅了汁琮一劍,險些要了他的命,更如此輕巧,就把他費心費力栽培了四年的養子給拐跑了。

但在下筆前的一剎那,姜恆忽然停筆,這半個月中,在他腦海中盤桓不去的念頭,於這一刻變得清晰起來。

“太子瀧是個什麼樣的人?”姜恆忽然道。

耿曙答道:“問這個做什麼?不重要。”

姜恆說:“你與他相處了四年,就對他一點也不瞭解麼?”

耿曙想了想,說:“你吃醋了?”

姜恆笑了起來,說:“沒有,我問正經的。”

耿曙說:“就那樣。”

姜恆說:“怎麼樣?與他爹一樣麼?”

耿曙不解道:“爲什麼問這個?”

姜恆:“你再不老實說話,我要在你臉上畫東西了。”

耿曙:“你畫吧。”

說着,耿曙把臉側過來,想逗姜恆高興,從前在洛陽時,姜恆偶爾會淘氣,趁耿曙睡午覺時,在他臉上畫鬍子,耿曙醒來後也不知道,便帶着花貓般的鬍鬚到侍衛房換班去了,惹得同僚大笑。

姜恆給耿曙畫鬍子,忽然間宋鄒又進來了。

“兩位大人!”宋鄒見這光景,忽地一愣,說,“外頭有隻……”

緊接着,翅膀拍打聲響起,一隻海東青撲棱棱飛進廳內,姜恆“啊”的一聲,耿曙卻道:“風羽!”

姜恆伸手,以手背撫摸海東青的頭,耿曙忙道:“別碰它!”

奈何這提醒來得太晚,姜恆的手已經挨上去了,耿曙那一驚非同小可,太子瀧數年前被它啄過,挨那麼一下的結果就是血流成河,手背上還留了一道疤。

姜恆卻一臉茫然,他非但沒有遭受攻擊,海東青還把頭湊過來,親暱地在他手背上蹭了幾下。

“怎麼了?”姜恆說。

“它喜歡你,”耿曙意外道,“居然沒抓你?”

姜恆:“???”

姜恆把海東青抱了起來,像抱着只蘆花雞一般,順了它幾下毛,說:“它很兇麼?”

耿曙說:“這是爹與先王汁琅生前養的,在落雁城宮中只認我,誰都碰不得。也對,你是我弟,它能感覺到。”

海東青的喉中發出幾聲,炯炯有神地看着耿曙。

宋鄒見耿曙認得它,便不再多言,退到一旁去,這鳥兒來到嵩縣後,一路飛進城主府,鬧出了好生一番雞飛狗跳。

“有張紙條。”姜恆說。

他與耿曙湊在一起,取下海東青腳上的信。

太子瀧終於來信了,也是雍都在玉璧關告破後,唯一的一封信件。

“汁琮活下來了?”宋鄒尚未離開。

“嗯,奇怪,他怎麼解的毒?”姜恆答道,“看來號稱天下神醫的公孫大人,也配不出什麼了不起的毒藥嘛,可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話不能說得太滿,宋大人想看看麼?”

耿曙聞言欲言又止,想起了界圭所言。

姜恆看過那信,把它遞給宋鄒,耿曙一時反而無法再提筆,坐在案後發呆。

宋鄒看完信,擡頭說:“雍國一定會想方設法,奪回玉璧關,這對他們而言,太重要了。”

失去了玉璧關這一屏障,落雁城將面對前所未有的威脅,冬天一過,四國若再度組成聯軍,破關而出,塞外便將迎來一場大戰。

現在汁琮唯一的阻敵之計,就只有塞北平原上爲期四個半月的冬季,寒風大作,任憑是誰想攻下落雁,都要付出慘烈的犧牲。但只要北方的春天一來,結果便將瞬間逆轉,城破只在頃刻。

於是雍人必須在來年四月前重奪玉璧關,眼下是十一月,還有六個月——半年時間。

但就在這個時候,代國開始行動了,這將是雍人所面臨的,最大的危機。

太子瀧的來信很簡單,詢問耿曙情況,字裡行間,對他的安全充滿了擔憂,且情真意切。大半來信看完,俱是告知落雁城的情況:汁琮身體好轉,預計儘快帶兵出征,武英公主與曾宇退守關北。

而代武王則調集兵員,預備隨時沿漢中前往洛陽,聯合鄭、樑二國兵力,給予汁琮當頭一擊。代國公主姬霜曾有意與耿曙談婚論嫁,但眼下局勢,尚未訂立的婚約明顯不作數了。代武王顯然還記得多年前琴鳴天下,那刻骨銘心的仇恨,開始翻臉不認人了。

汁琮給耿曙下達的命令,是在嵩縣募集兵員、準備配給,做好長期拉鋸戰的準備,觀察形勢,待得代、樑、鄭三國形成聯軍,駐軍嵩縣的耿曙,將成爲他手中唯一的奇兵,可隨時奇襲敵方後陣。

一萬人的軍隊能做的事有限,聯軍一旦形成,將是至少二十萬人的規模,要如何運用這點兵,非常考驗耿曙的軍事才能。

汁琮對此提出了另一個辦法,徵集嵩縣所有的青壯年勞力,強行募兵,將軍隊擴充到五萬人。

太子瀧又隨信附上了詳細的猜想與判斷,代國參與聯軍,併發兵玉璧關後,說不定耿曙手中的這支軍隊能乘虛而入,從背後奇襲代國國都西川城。這麼一來,代武王只能撤軍。

這條計謀,看得姜恆無言以對。

“不用這麼麻煩,”姜恆說,“雍人全是死腦筋。”

宋鄒笑了起來,說:“太子瀧對細節判斷有誤,大方向卻是不錯。”

耿曙不明白,朝姜恆問:“哪裡有誤?”

姜恆解釋道:“打西川做什麼?蜀道難行,西川位處腹地,易守難攻。費這麼大力氣將軍隊開過去,代武王都坐在落雁城王座上了。我現在大致能明白太子瀧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了。”

“什麼樣的人?”耿曙問。

姜恆說:“聽話的人。他不夠自信,是不是很少反駁汁琮?”

“從不。”耿曙說,“雍國以父……以汁琮爲尊,他的威嚴太強大了,說一不二。”

姜恆與宋鄒交換了個眼色,彼此心照不宣。

耿曙坐下,重新參詳太子瀧的信,姜恆知道他不能不管,畢竟在雍國生活了四年,蒙受汁系的養育恩情,這個時候一封信過去,一走了之自然簡單,可大戰既起,說不得又是無辜百姓蒙受滅頂之災。

“恆兒,有什麼辦法,”耿曙朝姜恆說,“讓這一仗不用打?當然,哥不強求你,你要不樂意就算了。”

姜恆聽到這話時笑了笑,說:“多的是辦法。”

宋鄒隨之坐下,手指在案几上敲了敲,但姜恆比他更快給出了最合適的答案。

“他們打落雁城,”姜恆說,“咱們就打樑國的安陽。”

耿曙忽然醒悟,這確實也不失爲一個絕好的辦法!

“有道理。”宋鄒說,“嵩縣距安陽最近,免去跋涉千里急行軍之苦,樑國兵力傾巢而出,國內勢必守衛空虛,若指揮得當,一個月內能拿下。”

姜恆朝耿曙說:“樑、鄭二國土地接壤,脣亡齒寒,安陽一破,太子靈必然緊張,必須回守濟州,如此聯軍不攻自破。”

耿曙說:“我聽他們說,代武王剛愎自用,就怕不會退兵。”

姜恆道:“那是自然,他只會高興得很,聯軍走了,落雁就是他的了,但咱們不打西川,不代表沒有人能打。送封信到郢國去,郢、代爭奪巴郡已久,雍國願意爲郢國攔住代國回援的兵馬,我相信郢王會很樂意,替咱們襲擊代國國都。”

耿曙:“……”

宋鄒嘆了口氣,說:“事情也不一定就到了這一地步。雖然我承認姜大人的計策有效,只是這麼一來……”

“這麼一來,”姜恆說,“中原就徹底亂了。”

姜恆也不想最終走到這一步,這將掀起四國的混戰。

宋鄒又說:“稍早前,我還收到了一封來自代國的密信,乃是一位王族公主託商人帶到嵩縣的……信件沒頭沒尾,至於爲什麼會送到咱們這兒來,我也不清楚。”

姜恆望向耿曙,揚眉,意思是那自然是你的未婚妻了。

耿曙臉色變得不自然起來,朝姜恆解釋道:“我從來沒與她見過面,也不曾說過話。”

姜恆說:“你一直朝我解釋這個做什麼?”

耿曙拉着姜恆的手,與他十指相扣,說:“我是怕你多疑。”

姜恆說:“這有什麼可多疑的?哪怕真是我嫂子,我當然也不會生氣啊。”

“哦,”宋鄒恍然大悟,“原來是將軍夫人嗎?我這就將信取來。”

耿曙:“宋鄒!”

姜恆一臉不樂意,盯着耿曙看,耿曙想解釋,又怕越描越黑,有點窩火,姜恆卻笑着拿來布巾,在他臉上擦了擦,原本被畫了兩道鬍子的耿曙,反而被擦得滿臉黑,於是姜恆忍不住指着耿曙,大笑起來。

耿曙也樂了,看着姜恆笑,那模樣更是滑稽,姜恆笑着笑着,忽覺無奈。

“只要咱倆不分開,去哪兒都一樣,是不?”姜恆說。

耿曙認真點頭,又看看案上,太子瀧送來的信,極難割捨,但最後還是下定決心。

“你不想管就不管。”耿曙說,“我們回去滄山,去你師門,在那裡過一輩子,也是很好的。”

姜恆說:“也讓我爲你做點什麼罷。”

耿曙靜靜看着姜恆,最終點了點頭。

124.沉江舟34.紅塵路119.紅繩穗131.朱雀宮1.山中闕80.催命符165.染鬢霜63.驛館會1.山中闕154.穿喉刃45.故人子111.銀面具58.將軍府107.濺血誓194.百年策96.奉劍閣171.東來屍152.鐵招幡155.不眠夜100.誘敵餌96.奉劍閣159.襁褓襖12.天月劍19.叵測心171.東來屍80.催命符184.脫繮獸94.三重面183.方寸間53.募兵令137.教坊司162.出鞘劍173.卜運籤61.汀丘宮164.禁足令140.武陵侯49.南逃路44.和談議196.世間情135.桃源班89.禁酒令117.肉中刺21.黃布包57.烈光劍187.萬世旗12.天月劍52.述職卷137.教坊司23.透骨釘50.負氣言27.飼馬奴27.飼馬奴187.萬世旗6.枕下玉9.染血琴156.訴悲歌168.赴死策148.琴鳴殿24.鬼先生53.募兵令47.迴天丹176.汁家人78.外來客55.蜀錦袍85.離手炭89.禁酒令7.春日牆145.溫柔鄉95.天下人8.百家書176.汁家人108.舐犢情193.越人劍145.溫柔鄉102.平邦令40.埋骨地96.奉劍閣165.染鬢霜20.屠蘇酒162.出鞘劍159.襁褓襖121.臨別曲89.禁酒令105.車裂刑77.越地桃133.古椿樹40.埋骨地163.無用劍70.梅花鏢157.乘風煙122.出質行135.桃源班96.奉劍閣119.紅繩穗74.月夜琴85.離手炭19.叵測心9.染血琴48.階下囚76.雍國律
124.沉江舟34.紅塵路119.紅繩穗131.朱雀宮1.山中闕80.催命符165.染鬢霜63.驛館會1.山中闕154.穿喉刃45.故人子111.銀面具58.將軍府107.濺血誓194.百年策96.奉劍閣171.東來屍152.鐵招幡155.不眠夜100.誘敵餌96.奉劍閣159.襁褓襖12.天月劍19.叵測心171.東來屍80.催命符184.脫繮獸94.三重面183.方寸間53.募兵令137.教坊司162.出鞘劍173.卜運籤61.汀丘宮164.禁足令140.武陵侯49.南逃路44.和談議196.世間情135.桃源班89.禁酒令117.肉中刺21.黃布包57.烈光劍187.萬世旗12.天月劍52.述職卷137.教坊司23.透骨釘50.負氣言27.飼馬奴27.飼馬奴187.萬世旗6.枕下玉9.染血琴156.訴悲歌168.赴死策148.琴鳴殿24.鬼先生53.募兵令47.迴天丹176.汁家人78.外來客55.蜀錦袍85.離手炭89.禁酒令7.春日牆145.溫柔鄉95.天下人8.百家書176.汁家人108.舐犢情193.越人劍145.溫柔鄉102.平邦令40.埋骨地96.奉劍閣165.染鬢霜20.屠蘇酒162.出鞘劍159.襁褓襖121.臨別曲89.禁酒令105.車裂刑77.越地桃133.古椿樹40.埋骨地163.無用劍70.梅花鏢157.乘風煙122.出質行135.桃源班96.奉劍閣119.紅繩穗74.月夜琴85.離手炭19.叵測心9.染血琴48.階下囚76.雍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