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我敢!

霸城門,是長安城東出南頭的第一門,百姓見門色青。也呼之爲青城門,或青門。而在未央宮中,還有一道內門青鎖門。歷史上,李傕、郭汜大亂之時,王允從青鎖門上縱身一躍,成就了一世英名。可現在,他身死後卻被困頓於青城門。

由此看來,王允似乎與青色有着說不出的不解之緣。

不過,目前什麼顏色都挽救不了青城門的大亂。隨着王定機智無雙的自導自演,整個青城門如今已是一片混亂,表面上來看,這是王允的親眷門徒與城門爲爆發了衝突,但若有識之士在此,就會看出,這其實是數千人的送葬隊伍頂着禮制舊俗的光環,對抗起了朝廷的法制。

王定雖然只是一個小人物,但小人物也有他們獨特的小聰明。他的用意十分明顯,雖然禮制舊俗這些不可能會成爲他亂闖城門的理由,但有一句話是怎麼說來着?

法不責衆!

他不相信,朝廷會因爲他們氣憤下毆打了幾個守門的小卒,就會將自己數千人盡數處罰。屆時,就算朝廷追究下來,父親也早在幷州老家入土爲安了。而自己也不用守着那惡臭陰冷的靈堂,又可以於女閭中尋歡作樂,夜夜高歌了……

不錯,這就是王定的打算。

當然,這種主意,可不是他能夠想出來的。若要感謝,他還真要謝謝那些平日他一向瞧不起、不通情趣的堂弟。

兩日前,王家兄弟爲安置王允後事大打了一場。然而,將靈堂打了個稀爛之後,還是沒有個卵用。王蓋豁着臉皮又往禁中跑了兩趟,光祿大夫鍾繇還是一臉爲難說着:王賢弟,此事不是我不想盡心,只是封臺祭天這等凶事剛剛發生,天子正暴跳如雷,你這不是猶嫌天下不亂嘛……

隨着王允的屍體越來越臭,王氏兄弟之間彼此的火氣也越來越衝。往往見面幾言不合,便拳腳相見。直至王凌出現,告知了他們這樣一條權宜之計。

王蓋剛開始是堅決不同意的,他還盼望着朝廷能將王允的屍身安置在英魂冢中。可這個期望遭到了王景和王定一致的討伐。最後,還是王凌一句話解開了王蓋的心結。

“大兄,如今朝堂單薄,人情冷漠,鍾大人縱然有心幫襯我們王家,也心有餘而力不足。我等若是無奈將伯父屍身葬於家鄉,朝廷必然會得到消息。天子雖性情涼薄,但念在伯父功勳的份上,不可能不動容。屆時,天子下詔,再追封伯父,立碑刻墓忠魂冢也不是不可能的……”

王蓋深思熟慮之後,也覺得王凌此計甚有道理。一靜不如一動,自己若是乾等着,王允屍體估計都要化成骨架了。反倒是不如裝作一副悲憤的模樣,打開局面,讓朝廷和天子看到他們怎樣虧待了一代良臣。說不定,那個時候,自己也可能因禍得福,重振王家。

只可惜,計策雖好,但他千算萬算之下卻漏算了這兩個不爭氣的弟弟。此時經王定、王景如此一鬧,便將自己這行人變成了對抗朝廷法制的暴徒!說輕了,是孝心激發、擅闖城門;可說重了,這可是造反殺頭的叛逆大罪!

於是,當局勢剛剛開始混亂時,王蓋便疾聲呼喊,請求雙方都冷靜下來。然而,衝突一經爆發,單單他一人呼喊又有何用?被人羣推搡席捲的王蓋,感覺自己就像是被漁網兜住的魚,快被擠得窒息……

然而,就在此時,已被不知何人推倒在地,還忍受了無數人亂腳踩踏的王蓋,伏在地面上忽然感受到大地毫無徵兆地轟鳴起來。作亂之人反應稍慢,但聽到響動後,也急忙停下手下動作,四處張望起來。

只見玄武大街上衝出一羣鐵騎,綿延成兩條黑線,彷彿沒個盡頭。塵土飛揚中,高頭大馬,俱是長安境內以一當百、名動天下的虎賁驍騎,看那爲首扛旗將軍手中所拿的旗子,鮮豔如血,上書一字,“徐”!

乖乖,竟是天子的嫡系軍。

如今的徐晃和虎賁南軍,早已不是一兩年前那番模樣。隨着這支大軍無時無刻護衛在天子身旁、襲董卓、擊李傕、郭汜,進而出兵關東,敗李蒙,退袁術,這支虎賁南軍早已脫胎換骨,成爲了大漢軍伍乃至整個關中百姓眼中最不可一世又威不可擋的雄獅。

徐晃伏身拎斧,令旗搖擺,身後虎賁驍騎立時兵分兩路,將城門前的作亂之人層層疊疊包攏起來。馬上的氣勢一個個眼神冷漠,擎矛突進,好似隨時都可能將手中的長矛送入這些身着孝服之人的胸口。這份冷酷肅殺的氣勢,登時讓躁亂不安的局面重新冷靜下來……不,應該說徹底驚恐起來。

之後,徐晃一勒馬繮,舉斧一揚,兩千虎賁驍騎瞬間各就各位靜止,動作如出一轍。唯一始終不變的,就是他們眼中那等看人如將死的冷漠。這份嫺熟與氣勢,已經遠遠超出一般行伍悍卒百戰之兵的範疇。

“天子腳下,聚衆作亂,爾等莫非想造反不成?”徐晃看了眼倒在地上已然口吐鮮血的老鄒,眼珠子差點都紅了。他緊握手中巨斧,忍不住猛然一揮:“這裡誰主事兒,出來答話!”

王蓋現在想死的心都有了,這時候再看王景和王定兩人,早就藏在了人羣當中。身爲長子,最悲哀的莫過於責任全由你來擔,好處就得與兄弟一齊分享。

他現在恨透了自己兩個弟弟,可當着所有送葬之人的面,他還不得不強撐着爬起來,趕到徐晃面前作揖道:“將軍誤會,此事非像將軍想得那般嚴重,只是誤會而已……”

可想不到,徐晃臉色邪邪一笑,隨即不無揶揄地看着王蓋說了一句道:“誤會而已,那我老徐一斧頭劈了你,莫不是也只是一個誤會?”再之後,徐晃猛然翻身下馬,唬得王蓋登時向後退了一大步。

徐晃厭惡地看了這羣人一眼,隨即走到老鄒面前,將老鄒攙扶起來:“老兄弟受苦了,之前到底發生了何事?有徐某在,定然不會讓這些人白白欺負了咱!”

徐晃這話一落,王蓋的臉色已不再煞白了,而是完全變成了鐵青:聽徐晃的意思,他今日是不想放過自己,斷然要將此事鬧上朝堂了?!

這什麼意思,難道,這些武人們,從此以後要騎在他們士大夫的頭上拉屎拉尿了不成?!

董賊禍亂之事殷鑑不遠,這些賤骨頭難道又想把持朝廷?!

一想到這個,身爲士大夫那種好像刻在骨子裡反對一切勢力當權,只能他們主政的因子頓時在王蓋體內作祟,原本打算息事寧人的他,也忽然變得傲氣凜然起來:“徐將軍好大的口氣,我倒要看看,徐將軍究竟如何處置我等這些名士,這些忠君愛國、奉效禮制的良臣!”

徐晃聞言眉毛一挑,居其位、養其氣,身爲朝廷執掌南軍虎賁的中郎將,徐晃也不再是當年的小吏亂匪。僅是這一瞥,便暴出了他心中的不屑,隨即他也懶得同王蓋爭論,舉斧一揚,向手下吩咐道:“全部拿下,長安大牢關不下,就關入虎賁的軍牢!”

“你敢?”

“你敢!”

前一句,是王蓋色厲內荏的叫喊,而後一句,就是真真正正的憤怒了。徐晃回頭,只見一人昂揚而出,竟是還穿着送葬麻衣的司隸校尉黃琬!

有持節之權,掌監察京畿七郡犯法者。而對於朝中之臣,更有監察之權。黃琬在此事中也算受害者,畢竟以他的身份,不可能主動參與其中作亂。但與王蓋一般,一聽徐晃剛纔之話,他們士大夫欺壓武人的天性便開始暴露,語帶機鋒喝道:“徐將軍不論事由,上來便袒護城門令,莫非武人之間已暗通曲款、結黨營私了不成?”

徐晃雖然是個粗人,但跟在劉協身邊這麼長時間,朝堂裡的一些齷齪早就瞭然於胸。此事畢竟他佔着理,就算鬧上朝堂上也不怕黃琬,故而很不屑的回了黃琬一句:“結黨營私,那不是你們這些人才會做的事兒嗎?否則,黃大人怎會出現在這暴徒之中?”

“好你個徐晃,仗着天子恩寵便如此血口噴人!”黃琬怒發攻心,自董卓死後,他何時受過如此羞辱:“今日老夫就要看看,你到底敢不敢將我等都押入大牢!”

徐晃微微一愣,他倒真沒想到這一點。畢竟,送人入長安大牢,就得先經這位司隸校尉之手。這就相當讓法官判自己有罪,明擺着不可能嘛……

然而,就在徐晃踟躕之時,遠處又一陣馬蹄聲響起,一人疾速趕來,高喝兩字:

“我敢!”

第258章 小孩子第523章 真的還有底牌第715章 過兗州第284章 計中還有計第642章 壽春城頭上的張勳第35章 車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第149章 感謝天、感謝地第337章 忽悠他懷疑人生!第753章 你想太多了第671章 朕想飛得更高第482章 大人的事兒第753章 你想太多了第482章 大人的事兒第119章 士人的第一次勝利第700章 替鮮卑人討公道第259章 戰爭犧牲品第373章 艱難的劫營第90章 陛下英明!第114章 揭開底牌第604章 螳螂捕蟬第779章 入漢中第384章 大漢的第一夫人第77章 石破天驚的前夕第232章 將乃兵膽第506章 濮陽決戰第762章 牧野漢營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776章 劉協的迷茫第688章 三千北軍不如十幾錦衣衛第237章 小將李嚴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第372章 小人物與小人第212章 舊都雒陽第658章 曹操想要的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451章 散夥不幹了?第78章 誅殺董卓第52章 呂布獻信第187章 下一步的動向第324章 戰吧!第602章 陳家的鴻門宴第192章 詭異的村落第16章 幫董卓的皇帝第149章 感謝天、感謝地第401章 你也學壞了第601章 作死的最後一步第344章 劉協的組合拳第572章 伏壽的一語雙關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382章 真龍卸甲第38章 呂布,呂奉先!第262章 繼續追!第492章 這曹操就不地道了第221章 一石二鳥第419章 竟還有靖安曹?第248章 關西有變!第584章 入壽春第430章 你還是有機會的第723章 歷史的固執第721章 青州之變第717章 出青州、打袁紹!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302章 難爲你了第214章 曹操的變化第404章 還是套路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205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293章 我們來聊一聊第590章 人家不想打仗嘛第363章 蠢和更蠢第148章 再不是我的對手!第486章 看出來了……第608章 一切都是套路第273章 少帝遺孀第446章 英士與美酒第676章 朕的知識,都學雜了啊……第526章 因爲所以,自有道理第184章 曹操對漢室的矛盾感情第100章 再度遣使第754章 夜襲烏巢第245章 你們都壞透了第54章 算命的老鄒第449章 我不會寫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150章 又是謠言,有完沒完?第192章 詭異的村落第465章 曹操可憐的新年一夜第188章 盛裝的貂蟬第654章 歷史選擇了這三家第404章 還是套路第157章 呂布的抉擇第282章 祭天起誓第91章 呂布的春天第135章 造謠第609章 主客逆轉第402章 無敵是多麼空虛第68章 三個條件第269章 望橘止渴第350章 訓獒之術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
第258章 小孩子第523章 真的還有底牌第715章 過兗州第284章 計中還有計第642章 壽春城頭上的張勳第35章 車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第149章 感謝天、感謝地第337章 忽悠他懷疑人生!第753章 你想太多了第671章 朕想飛得更高第482章 大人的事兒第753章 你想太多了第482章 大人的事兒第119章 士人的第一次勝利第700章 替鮮卑人討公道第259章 戰爭犧牲品第373章 艱難的劫營第90章 陛下英明!第114章 揭開底牌第604章 螳螂捕蟬第779章 入漢中第384章 大漢的第一夫人第77章 石破天驚的前夕第232章 將乃兵膽第506章 濮陽決戰第762章 牧野漢營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776章 劉協的迷茫第688章 三千北軍不如十幾錦衣衛第237章 小將李嚴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第372章 小人物與小人第212章 舊都雒陽第658章 曹操想要的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451章 散夥不幹了?第78章 誅殺董卓第52章 呂布獻信第187章 下一步的動向第324章 戰吧!第602章 陳家的鴻門宴第192章 詭異的村落第16章 幫董卓的皇帝第149章 感謝天、感謝地第401章 你也學壞了第601章 作死的最後一步第344章 劉協的組合拳第572章 伏壽的一語雙關第370章 歷史的小人物第382章 真龍卸甲第38章 呂布,呂奉先!第262章 繼續追!第492章 這曹操就不地道了第221章 一石二鳥第419章 竟還有靖安曹?第248章 關西有變!第584章 入壽春第430章 你還是有機會的第723章 歷史的固執第721章 青州之變第717章 出青州、打袁紹!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302章 難爲你了第214章 曹操的變化第404章 還是套路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205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293章 我們來聊一聊第590章 人家不想打仗嘛第363章 蠢和更蠢第148章 再不是我的對手!第486章 看出來了……第608章 一切都是套路第273章 少帝遺孀第446章 英士與美酒第676章 朕的知識,都學雜了啊……第526章 因爲所以,自有道理第184章 曹操對漢室的矛盾感情第100章 再度遣使第754章 夜襲烏巢第245章 你們都壞透了第54章 算命的老鄒第449章 我不會寫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150章 又是謠言,有完沒完?第192章 詭異的村落第465章 曹操可憐的新年一夜第188章 盛裝的貂蟬第654章 歷史選擇了這三家第404章 還是套路第157章 呂布的抉擇第282章 祭天起誓第91章 呂布的春天第135章 造謠第609章 主客逆轉第402章 無敵是多麼空虛第68章 三個條件第269章 望橘止渴第350章 訓獒之術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