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還是套路

正話反說的力量,永遠比好好說話要嚴厲太多。

滿朝之人,誰不知道如今鍾繇鍾元常和荀攸荀公達這二人最爲勞碌?鍾繇除卻負責關中賑災一事之外,更還要分出心來緊盯着朝中大小政事;而荀攸全身投入劉協倡議的兵制改革一事外,同時更還要一隻眼睛死死盯住大漢的局勢,不放過那些諸侯們的任何一絲風吹草動。

這二人一主內,一主外,說是劉協的左膀右臂一點不爲過。可偏偏二人如此繁忙、累得幾乎聽說一天都吃不上一碗飯、睡不了兩個時辰的時候,竟還要抽出一夜的時間,將這份奏表商議整理出來……這說明了什麼?

這已然不是一種說明,而是狠狠一巴掌扇在了那些之前負責科舉改革之事人的臉上:幾多飽讀經書、浸研吏治之人,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只拿出了一份狗屁不通的表文。最後還要大漢的第一執行總裁和兩位經理親自出馬,卻只用了一夜的時間便弄了出來。你們這些人,是幹什麼吃的?大漢留你們這些人,還有何用?!

假如這不算尸位素餐,這還是什麼?

假如這不算濫竽充數,這又算什麼?

假如這不算佔着茅坑不拉屎,這能是什麼?!

這幾句隱藏在劉協語後的話,如一條條長滿了尖刺的鞭子,就在劉協那沉默怒視的時間當中,一鞭一鞭抽在了某些人的身上。鞭子上沾滿鮮血,抽得那些人的靈魂在尖叫哀嚎,幾乎要魂飛魄散。

樑鵠、蔡邕、金尚以及被劉協任命負責科舉改革之人,再也無法隱藏。只好抱頭同樑鵠跪在了一側,以最卑微的姿態拜伏在地,口中稱道:“微臣無能,令陛下如此辛勞,罪無可恕。”

劉協彷彿根本沒有聽到這些人的話,天子之怒通過他的龍目,仍舊源源不斷地傾瀉着,彷彿渴望整個大殿在他的怒火中爲之肅清。他的右手不自覺摸到了腰間的倚天劍,手心摩挲着,正在努力剋制着自己拔劍的衝動。

最終,盛怒之下的劉協忽然變得甚爲悲涼,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帶着一抹深深的寂寥和失望坐回到了龍椅上。看起來甚至有些失魂落魄,彷彿一個鼓起的牛皮口袋被驟然戳破。

這樣的一幕落在大臣眼中,自然又讓他們的心又揪緊了幾分。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假如天子大怒,自然雷霆震動,伏屍百萬。可一旦這樣不怒,便讓人更加惶恐,畢竟,死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連死都沒有資格。

很顯然,如今的劉協已然處在一個哀莫大於心死的時候。這一刻,整個大殿上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等待着陛下對這些人的聖裁。

“朕知道,在你們心中,朕只是一個任性妄爲、乖張暴戾的皇帝。兩年來,朕的一些決斷,總是要使盡百般手段,才能避過你們的詰難。即便朝廷如今稍有起色,你們仍舊不認爲這是朕的功勞,無非認爲是天佑大漢、漢室威德的餘蔭作用罷了。所以,你們千方百計想改變朕,讓朕用你們那一套來治理這個天下。”

劉協緩緩說着,語氣再無少年的輕快,仿如一位執掌天下多年的成熟君王的感慨。

“歷史從來容不得假設,所以你們會不由自主便認爲,假如朕用你們的仁愛君子之道,會不會漢室早已一統?”說到這裡,劉協不由自主露出一絲苦笑,免不了帶着一絲諷刺。但最後,他還是心如靜水,悠悠說道:“不過,君王畢竟只有一位。朕也不可能拱手將江山奉讓,既不能相濡以沫,朕便想,或許相忘於江湖,也是一種不錯的解脫。”

“臣等罪該萬死!”樑鵠等人此時不禁淚流滿面,無論他們心中如何想。然而,作爲臣子令君王說出這等話來,已然是最大的失職。

“諸卿勿要驚懼,朕非要就就此將爾等革職,更不會因此而妄殺大臣。漢朝混沌百年,所剩的精英名臣已經不多。朕始終認爲,亂世紛爭當順勢而爲,唯有太平之世,方可教化仁道。所幸,漢室如今也有尺寸之地,各地郡守要員亦然匱缺。既如此,諸位不妨在這片充滿傷痛的土地上,貢獻出一腔抱負如何?”

說完此句,劉協伸手接過了不知何時已來到他身邊、黃門侍郎司馬懿遞來的一封詔書,這一次,他親自走下十二階的玉臺,將詔書遞給對樑鵠等人說道:“今日之決,朕也不知是對是錯,還望諸位莫要心懷怨恨。到任之後,謹遵聖學孔孟之道,忠君愛國,牧民一方……”

“微臣不敢,自此之後,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陛下宏恩。”樑鵠拱手接過詔令,再度深深向劉協拜了三拜,一直躬身退出了宮門,才漸漸消逝不見。

滿朝大臣直到此時,才終於輕舒了一口氣,慶幸此事竟這般和風細雨地得到了解決,紛紛再度一拜,高聲呼道:“陛下聖明,乃漢室之福。”

劉協淡淡一揮手,令百官起身。只是,這一瞬,所有人都沒有看到,劉協那悲傷感懷的臉上,忽然跳過一絲微笑,轉頭看向了御座一側的司馬懿。而司馬懿雖然看似恭敬地低垂着頭,嘴角卻也不由自主扯出了一絲得意的笑。

滿朝之人,直到這個時候,都沒有一人看出,情況到了這裡,他們其實根本沒有對科舉一事發表過半分言論。那封表文他們的確都過目了,但問題是,就在此當中,劉協避重就輕用一招情懷放送,就將所有人的心思調動在他對樑鵠等人的處置上。而當處置完後,他們心緒平復再想議論的時候,忽然才意識到,朝廷科舉改革的基調似乎已經被定下來了……

究竟是什麼時候被定下來的呢?

是天子在動情闡述之時,還是樑鵠等人恭敬退下之刻?他們完全想不出來,仔細將劉協那一番話一個字咀嚼一遍,他們才發現,劉協似乎半句都沒有說科舉之事,但好像每個字又都意有所指。

甚至,他們都想不明白,之前不是一直談論的武舉嘛,怎麼一下就跳到科舉上來了?究竟,是什麼時候轉到這議題上來的?

只有劉協和司馬懿知道,這一切其實都是他們的合謀:在端木正朔訴說了豫徐二州之事後,劉協又將司馬懿和董昭喚入了宣誓殿。就在殿中,司馬懿根據董昭‘推恩令’的啓發,說出了一個類似於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辦法。

按照司馬懿的說法,劉協跟那些守舊的公卿們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既然兩口子不能鑽到一個被窩裡,就乾脆離婚得了。只要手段不那麼粗劣,劉協犧牲一些幾年積攢下來的個人聲望,還是能夠成功的。

不過,這個建議仍舊得到了劉協的否決,但不是完全的否決。劉協認爲,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一法,代價是讓那些驕兵悍將都成了富家翁,說白了,趙匡胤是在拿天下百姓的財富,去將一羣兇悍的野豬喂成溫順的家豬。可漢代士族大閥的勢力本來就膨脹無比、土地兼併狀況嚴重,劉協若是再以懷柔手段去供養他們,反倒與科舉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更主要的是,那些士大夫不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武將,也不可能造反,反而如樑鵠、蔡邕這等人,治理個一方郡縣都不在話下。加上最近漢室地盤兒擴張得也不慢,塞幾個太守沒有兵權、只管行政的官員,還是綽綽有餘的。

之後,三人又將整個朝會的所有流程又商議了一番,最後劉協讓兩人出去後,又搬出了鬼影一般的李儒,才敲定了今日的一切。

假如朝堂這些人不是那些只讀四書五經、詩經楚辭、三墳五典的傳統士人,多一些讀諸子百家的傢伙,就可以看出,從頭至尾劉協用的都是詭詐之術:剛一開始,劉協一反常態帶甲士將領入朝,就是在威懾人心,隨後討論武舉又是混淆視聽,最後一招移花接木,完美跳過了商議科舉的環節,順利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只能說,這一切,都是套路……要怪,就怪那些朝臣太傻太天真。

第429章 戲志才之計?第487章 都得去第513章 打不動就談判第529章 都是不省心的傢伙啊第538章 陛下,你心真大第234章 四條腿第202章 希望!第432章 沒槍頭也能捅死你第283章 軍亂第507章 陷陣營VS虎豹騎第72章 止欲將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599章 老天催着當皇帝第621章 突然的出場第511章 戰爭是什麼第332章 防不勝防第680章 長安中的甄宓第143章 荀攸原來都知道!第685章 說了也不懂,懂了也不上心第162章 馬超來了!第167章 漢室威武!第706章 若是,我有呢?第346章 誰贏了第52章 呂布獻信第243章 快來救命啊……第17章 董卓和士大夫的蜜月期第115章 賈狐狸的名頭第115章 賈狐狸的名頭第67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374章 張郃的懼意第406章 洛霖的成功第518章 談判開始第622章 百命換一語第1章 大喜大悲來得太突然第722章 慨酒交心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67章 黑冰臺與錦衣衛第224章 馬超VS呂布!第588章 袁術的顧忌第178章 莫要讓朕失望哦第176章 格局第194章 委屈的金尚第90章 陛下英明!第353章 擊鼓,鳴金?第35章 車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第778章 山雨欲來的益州第420章 西漢晁錯之事第114章 揭開底牌第533章 第十三次了第727章 鸚鵡的世界第396章 老狐狸要幹什麼?第291章 我敢!第686章 袁紹的玩火之計第221章 一石二鳥第159章 呂布的離去第394章 螳螂和蜘蛛第765章 不想動用的底牌第192章 詭異的村落第296章 大婚第241章 必當奉還!第469章 朕騙人,能叫騙嗎?第521章 到底談不談了?第490章 媽媽,我想回家……第589章 關愛智障,人人有責第705章 步度根的咒罵第709章 果然還是出事情了第373章 艱難的劫營第161章 豺狼的禍亂第787章 是時候了第356章 怎麼會是你?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334章 被遺忘的漢室使臣第99章 無鹽女第132章 撞牆頭第502章 是非功過第332章 防不勝防第504章 陰謀的前夕第653章 言鋒殺人第304章 連環騎突第395章 周倉竟戰許褚?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454章 還有病更深的第211章 出兵!第395章 周倉竟戰許褚?第610章 究竟什麼原因?第86章 生不能同衾,死定要同穴!第482章 大人的事兒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118章 犯二的青春第42章 劉和出關中第204章 死心眼兒的袁術第112章 馬兄,你懂的第803章 天意?第290章 白白的霧第111章 忽悠錦馬超第125章 舊事再度泛起第353章 擊鼓,鳴金?第209章 正統的匈奴人第352章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第743章 時機尚未成熟
第429章 戲志才之計?第487章 都得去第513章 打不動就談判第529章 都是不省心的傢伙啊第538章 陛下,你心真大第234章 四條腿第202章 希望!第432章 沒槍頭也能捅死你第283章 軍亂第507章 陷陣營VS虎豹騎第72章 止欲將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599章 老天催着當皇帝第621章 突然的出場第511章 戰爭是什麼第332章 防不勝防第680章 長安中的甄宓第143章 荀攸原來都知道!第685章 說了也不懂,懂了也不上心第162章 馬超來了!第167章 漢室威武!第706章 若是,我有呢?第346章 誰贏了第52章 呂布獻信第243章 快來救命啊……第17章 董卓和士大夫的蜜月期第115章 賈狐狸的名頭第115章 賈狐狸的名頭第67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374章 張郃的懼意第406章 洛霖的成功第518章 談判開始第622章 百命換一語第1章 大喜大悲來得太突然第722章 慨酒交心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67章 黑冰臺與錦衣衛第224章 馬超VS呂布!第588章 袁術的顧忌第178章 莫要讓朕失望哦第176章 格局第194章 委屈的金尚第90章 陛下英明!第353章 擊鼓,鳴金?第35章 車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第778章 山雨欲來的益州第420章 西漢晁錯之事第114章 揭開底牌第533章 第十三次了第727章 鸚鵡的世界第396章 老狐狸要幹什麼?第291章 我敢!第686章 袁紹的玩火之計第221章 一石二鳥第159章 呂布的離去第394章 螳螂和蜘蛛第765章 不想動用的底牌第192章 詭異的村落第296章 大婚第241章 必當奉還!第469章 朕騙人,能叫騙嗎?第521章 到底談不談了?第490章 媽媽,我想回家……第589章 關愛智障,人人有責第705章 步度根的咒罵第709章 果然還是出事情了第373章 艱難的劫營第161章 豺狼的禍亂第787章 是時候了第356章 怎麼會是你?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334章 被遺忘的漢室使臣第99章 無鹽女第132章 撞牆頭第502章 是非功過第332章 防不勝防第504章 陰謀的前夕第653章 言鋒殺人第304章 連環騎突第395章 周倉竟戰許褚?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454章 還有病更深的第211章 出兵!第395章 周倉竟戰許褚?第610章 究竟什麼原因?第86章 生不能同衾,死定要同穴!第482章 大人的事兒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118章 犯二的青春第42章 劉和出關中第204章 死心眼兒的袁術第112章 馬兄,你懂的第803章 天意?第290章 白白的霧第111章 忽悠錦馬超第125章 舊事再度泛起第353章 擊鼓,鳴金?第209章 正統的匈奴人第352章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第743章 時機尚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