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你也學壞了

黎明的第一縷陽光灑在未央宮前殿的琉璃瓦上,一時光華萬千迷離繽紛,如同一片奇幻仙境。

幾聲隆隆的巨鼓聲響震動蒼穹,沉睡的長安古城如從睡夢中幡然甦醒。一瞬間,陽光似乎也不甘寂寞,再度噴薄放射出萬道霞光,將金碧輝煌的未央宮前殿照得一片異光熠熠。

然而,列位在前殿之外公卿文武們,卻無一人有心欣賞這絢爛的朝景。似乎每一個人臉上都隱藏不下那一抹焦灼不安,可一時之間,又無人宣諸於口,整個前殿之外的氣氛顯得怪異沉默至極。

光祿勳楊彪白髮蒼蒼,清瘦矍鑠,在場之人誰都知道此人是天子倚重的輔政大臣。更重要的一點,是弘農楊氏至楊彪這一代,已‘四世三公’,若再算上楊彪也曾擔任太尉這一事,楊氏已‘四世四公’,僅比汝南袁氏‘四世五公’略遜一籌,乃朝中最門第顯赫的士家,門生故吏更是遍於大漢朝野。

對於今日朝會議題,公卿大臣們心中早有預料。尤其負責主掌科舉改革的選部尚書樑鵠更是心憂如焚,看到楊彪到來,不由上前請教。然而,楊彪卻是淡淡回了一句:“選部尚書主掌選材之事,有何見教?”

這是一個微妙的反擊。

選部尚書樑鵠主動開口,顯然是受不了內心緊張的折磨。楊彪淡淡的反詰,卻分明表示出一種言外之意,不用試探,你比我更心虛。這使樑鵠感到一絲尷尬,只好拱手笑道:“樑鵠才疏學淺,何敢言教?”

大臣們正在緊張焦躁,都想聽誰說點兒什麼。見光祿勳楊彪和選部尚書樑鵠這兩位樞要大臣對話,便紛紛聚來,卻又無從問起。畢竟,能說出來的都是些無關痛癢的話,而真正想知道的,他們卻根本不敢這般公然討論。故此,衆人雖然都圍攏了過來,卻都只是默默地看着楊彪而已。

不料楊彪此刻卻沒有沉默,他向圍過來的大臣們拱拱手,高聲道:“上天佑護大漢,天子勵精圖治,掃蕩八荒,乃不世出之英明之主。我等大臣當共商大計,上書國君,進賢選能,令漢室早日一統!”

這話當真高明老到,既避開了忌諱,又給了大臣們聚集政事堂一個最好的議題。大臣們如釋重負,紛紛呼應:“楊大人所見極是,我等正該如此”話題一開,大臣們頓時活躍起來,三五成羣的開始紛紛議論科舉一事,同時又以各種巧妙的方式試探着其他人的迴應。

自祭天封賞一事當中牽扯出了故司徒王允之後,朝中各公卿大臣分明謹慎了許多。雖然他們各自有門道探知了今日朝會的議題,但卻從未有過聚在一起商議的時候。當今天子的錦衣衛,比之當年董卓酷虐殘暴更令他們心有忌諱。而由此,對於今日一事來,他們分明處在了劣勢。只能爭分奪秒趁此聚合起來,用來得知對方的想法同時又不想讓自己的底線被對方探知。

這樣的交涉顯然是很沒有效率的,可時不我待,又必須需要一些答案。一時間,莊重肅穆的前殿頓時哄哄嗡嗡響成了一片。只可惜,就在這個時候,一隊鐵甲侍衛踏着整齊沉重的步伐開到前殿外,鏗鏘列隊,守在殿外丹犀之處。盔甲鮮明,長矛閃亮。帶隊將軍正是天子第一心腹兼狗腿,虎賁中郎將徐晃!

前殿驟然沉默,未待徐晃身至,公卿們額頭便冒出了晶亮的汗珠,張口結舌,相互目詢。一時間,前殿外的緊張氣氛達到了頂點。

甲士列隊方完,又一陣沉重急促的腳步聲響起。赫然發現今日天子竟未從宣室殿而出,乃是腰懸倚天寶劍率領兩排將領大步走進前殿。那似乎還略帶一絲稚嫩的臉上,卻忽然給人以一抹寧定而又肅殺的感覺,就象是極地塞外的冰山——雖然,這些公卿大臣沒有一個人見過冰山,但正因爲如此,他們才覺得那種嚴酷十分契合。

按照正常的朝儀,當是百官入殿列班就座後,天子纔會出現的。可今日天子一反常態之舉,登時令殿外公卿們有些措手不及,待一名身穿黃門侍郎服飾的少年笑嘻嘻召喚後,諸位公卿才如夢方醒,魚貫涌入殿中。可每經過一名鐵甲侍衛前,他們都又忍不住心悸一分。

入得殿中,只見天子劉協一擺手,頂盔貫甲的將領們在前殿後邊肅然站成兩排,個個雙手拄劍,沉默挺立,恰似兩排石雕武士。那笑嘻嘻的少年則往前殿宮門前一站,高聲道:“朝臣列班就座,朝會開始。”

隨後殿外金鐘又三響,公卿大臣們才找到了往日朝會的感覺,一齊跪倒高舉牙笏山呼見駕。

“衆卿家平身……”劉協的聲音並不洪亮,甚至,還帶有一絲隱忍不住的焦躁。這一絲淡淡的情緒被所有公卿敏銳察覺到後,他們臉色驀然又是一肅。

大臣們各有所思,遲疑緩慢的按照往常排位序列,坐入自己的案几前。剛剛坐好,便聞御座上劉協開口道:“諸卿觀漢家武將如何?”

這議題與公卿大臣們心中所料大相徑庭,但漢室畢竟從陣痛期走到今日,漢家武將之功有目共睹,滿朝公卿縱然一向排斥武人,但也不得不上前道出讚美之辭。然而,令他們想不到的是,他們每讚一句,御座之上的天子臉色似乎便陰沉一分,直至光祿勳楊彪出口之後,劉協忽然一拍御案大怒道:“都是奉承之辭!大漢武將若真如卿家所言,漢室江山爲何這般四分五裂,朕一紙詔書竟連關中之地都發不出?!”

這猶如白癡的一句話出口後,滿朝公卿們一個個面面相覷起來:天子啊,你說話摸摸良心好不好?當年漢室詔書莫說關中,就連京兆三輔之地都發不出,若非有這些武將殊死奮戰、沙場拼殺,您那屁股能不能坐在龍椅上還是兩說兒呢……

再說了,漢室破碎、山河崩裂一事,能怪在人家武將身上?那是我們這些酒囊飯袋……不,那是有着複雜而漫長的歷史緣故的。只要武將厲害就可以天下一統,您這邏輯未免也太強大了吧?

可這話所有大臣們都憋在心裡,沒有一人敢挑明瞭。畢竟,御座上這位爺,他們可是早有領教的。若覺得他是白癡,那你就是十足十的智障了。

故此,劉協一番話落,整座大殿上竟一片鴉雀無聲。然而,劉協似乎猶嫌不足,竟當着所有公卿大臣們的面,揚手一指後面的鎮軍司馬道:“徐榮,你是否覺得你盡職?”

幾十道眼光瞬間刺到徐榮身上,但與平時的鄙夷不同,此刻這些目光當中都帶有一絲同情和寬慰:漢室宿將凋零,老牌兒的皇甫嵩、朱儁都已年邁、不堪征戰,若說能夠被滿朝公卿們記住名字的,唯獨這位徐榮了。

徐榮治軍嚴謹,賞罰分明,大漢北軍自入徐榮接掌後,非但不墮當年氣志,更增精兵悍勇之姿。而徐榮本人早年戰功赫赫自不多提,只說追隨劉協後幾番血戰,守護住長安,便乃一員真正無愧的名將。甚至,滿朝公卿都不得不承認,若不是劉協手下將星如雲,他需平衡調度,徐榮可能還會走得更加煊赫。

然而,徐榮上前卻跪地叩首,慚愧開口道:“末將無能,論穩重不及文仲業,論練兵御卒不如高順,論勇武不及奮武呂布,論膽氣不及孤身豫州太史子義。尤與趙雲千里護衛劉太傅相比,末將更一無是處……”

聽徐榮說的心酸,滿朝公卿都忍不住想爲徐榮說兩句公道話。不是你徐榮無能,而是天子手下那些將領太強啊。可就是這樣,那位天子還不知足,你看他到底啥人啊……

然而,縱然心中都這般想着,但事實上,滿朝還是無一人上前說句公道話。不管怎麼說,士大夫對武人的戒備和打壓之心,可是歷來奉爲己任的。雖然徐榮有些小冤枉,但爲了大漢的長治久安,你徐榮還是吃點虧吧。

只不過,就當滿朝士大夫等着那位天子乖張邪氣的憤怒要降臨在徐榮身上時,卻忽然御案上的天子竟難得地微微一笑:“好,還算有自知之明,有錯改了就是好同志嘛……來,朕問問你,面對這等狀況,徐將軍可有良策?”

徐榮臉色驀然一紅,有些慚愧地望了一眼滿朝公卿,但還是低着頭一句一頓說道:“陛下,末將所言之人,皆起於微末、潛於鄉野當中。由此可知,大漢驍勇善戰之士不知還有幾許,然朝廷未能慧眼識才、擢拔重用,才使得末將尸位素餐、濫竽充數……”

這一番話落,那幾十道溫情脈脈的眼神頓時化作一道道利劍,恨不得將徐榮扎一個千瘡百孔:好你個徐榮啊!以前只覺得徐晃那傢伙不實在,想不到你這個濃眉大眼、老實本分的孩子也學壞了!

第654章 歷史選擇了這三家第785章 讓朕想想該坑誰第218章 一將之能第702章 斬將奪旗第371章 這一切都是假的?第519章 扯皮很費時間啊第286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140章 國殤第310章 飲茶之道第515章 有本事兒耍大斧啊?第704章 自該如此第718章 滿城盡是福爾摩斯第397章 追到我就讓你嘿嘿嘿第345章 兩隻老虎與狐狸第1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95章 向士大夫開炮第99章 無鹽女第254章 虎豹騎,隨我衝!第238章 攔住那小子!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272章 皇后背叛自己?第234章 四條腿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602章 陳家的鴻門宴第591章 河出圖、洛出書第550章 張郃的戰報第652章 孫策單騎入宮第40章 徐晃徐公明第759章 兩團火焰第452章 袁術的幻想第568章 都陷入了沉思第577章 我是真的蠢嗎?第779章 入漢中第440章 二劉對臺戲第136章 一時手誤第265章 你好毒第497章 這怎麼又扯到了青州?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202章 希望!第524章 關鍵的消息第563章 屠殺與慘烈第409章 歷史無法改變的真正原因第356章 怎麼會是你?第14章 董卓廢帝幕後的陰謀第660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6章 匈奴皇親第62章 要給朕娶媳婦兒?第299章 心有靈犀?第78章 誅殺董卓第119章 士人的第一次勝利第464章 女人最瞭解女人第63章 呂布與另一位貂蟬第435章 怎麼壞成這樣?第565章 改弦易張第587章 燕太子丹一事第720章 翻臉第487章 都得去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407章 劉協的茫然第576章 鐵羌令第381章 降劉闢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644章 不用攻的城牆第132章 撞牆頭第334章 被遺忘的漢室使臣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第228章 軒轅山第632章 新舊的對決第331章 愛,是做出來的!第646章 這是一個好人第139章 摔鍋砸盆第126章 真正的王允第222章 做人不能得瑟第318章 死亡之谷第443章 沮授沮公與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625章 錦衣夜行第729章 愛卿啊……第459章 磨人的小妖精第90章 陛下英明!第572章 伏壽的一語雙關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378章 謀豫州第553章 朕原來這麼出色?第217章 這就是漢軍?第483章 戰爭,讓女人走開第560章 夜風如期第360章 自作的劉協第399章 推恩令?第112章 馬兄,你懂的第800章 等,也是種寬容第474章 趙雲實力撩妹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388章 虎癡許褚!第774章 鄴城之變第649章 袁渙之死?第582章 軟和硬第404章 還是套路第335章 驢肉,呂布
第654章 歷史選擇了這三家第785章 讓朕想想該坑誰第218章 一將之能第702章 斬將奪旗第371章 這一切都是假的?第519章 扯皮很費時間啊第286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140章 國殤第310章 飲茶之道第515章 有本事兒耍大斧啊?第704章 自該如此第718章 滿城盡是福爾摩斯第397章 追到我就讓你嘿嘿嘿第345章 兩隻老虎與狐狸第1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95章 向士大夫開炮第99章 無鹽女第254章 虎豹騎,隨我衝!第238章 攔住那小子!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171章 落寞的王允第272章 皇后背叛自己?第234章 四條腿第472章 猶如昨日長安第602章 陳家的鴻門宴第591章 河出圖、洛出書第550章 張郃的戰報第652章 孫策單騎入宮第40章 徐晃徐公明第759章 兩團火焰第452章 袁術的幻想第568章 都陷入了沉思第577章 我是真的蠢嗎?第779章 入漢中第440章 二劉對臺戲第136章 一時手誤第265章 你好毒第497章 這怎麼又扯到了青州?第661章 津津樂道第202章 希望!第524章 關鍵的消息第563章 屠殺與慘烈第409章 歷史無法改變的真正原因第356章 怎麼會是你?第14章 董卓廢帝幕後的陰謀第660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6章 匈奴皇親第62章 要給朕娶媳婦兒?第299章 心有靈犀?第78章 誅殺董卓第119章 士人的第一次勝利第464章 女人最瞭解女人第63章 呂布與另一位貂蟬第435章 怎麼壞成這樣?第565章 改弦易張第587章 燕太子丹一事第720章 翻臉第487章 都得去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407章 劉協的茫然第576章 鐵羌令第381章 降劉闢第781章 張魯其人第644章 不用攻的城牆第132章 撞牆頭第334章 被遺忘的漢室使臣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第228章 軒轅山第632章 新舊的對決第331章 愛,是做出來的!第646章 這是一個好人第139章 摔鍋砸盆第126章 真正的王允第222章 做人不能得瑟第318章 死亡之谷第443章 沮授沮公與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625章 錦衣夜行第729章 愛卿啊……第459章 磨人的小妖精第90章 陛下英明!第572章 伏壽的一語雙關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378章 謀豫州第553章 朕原來這麼出色?第217章 這就是漢軍?第483章 戰爭,讓女人走開第560章 夜風如期第360章 自作的劉協第399章 推恩令?第112章 馬兄,你懂的第800章 等,也是種寬容第474章 趙雲實力撩妹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388章 虎癡許褚!第774章 鄴城之變第649章 袁渙之死?第582章 軟和硬第404章 還是套路第335章 驢肉,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