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曹操對漢室的矛盾感情

可以說,曹操對漢室的感情,毫無疑問是很複雜矛盾的。

他自幼便不喜愛儒家的經學,能夠看得進去的書,除卻兵法之外,便是法家改革求存的典籍。曹操的行動和性格,決定了他是位傾向法家的一位政治家。所以,對於漢室朝廷,他雖然一往情深,但他希望的,是漢室變法求存,重新迴歸武帝時繁盛恢宏的大漢王朝時代。

畢竟,曹操只是一位生活在漢末的一位政治家,面對漢末的種種亂象,他能夠找到的方法只有前代法家的著作改革之法。在這一點上,他的確不如劉協,他跳不出歷史的窠臼,不能以縱看歷史的角度來看待這個時代。

而這點,其實就是曹操對漢室一往情深的根本原因。畢竟無論怎麼說,他的理念和抱負,只能寄託在漢室的一朝幡然悔悟之上。

但隨着他曹操之前對漢室一次次的失望以及如今逐漸的成長,他的心思開始發生了慢慢了變化。尤其當他一屁股坐到了兗州牧這個位置上的時候,眼見他可以運用自己的努力,從而將自己的抱負施展在兗州這片大地上時。他對於漢室朝廷的突然出現的一絲改變,便有了一絲絲說不清、道不明的牴觸。

荀攸和皇甫堅壽這次的到訪,一反之前漢室只會虛大作勢、華而不實的作派。當兩人用條條理理、深入淺出地手段開始用政治名義來壓制他的時候,他心中的動搖便越發猛烈……以及,還摻雜着一絲絲難以言述的恐懼。

是的,這種恐懼,曹操根本說不出來。但從長安朝廷從知道鮑信這個人,並且還用一首壯志激昂的弔文,將自己的追掉誓師大會一舉扭轉成向漢室盡忠的動員會後。曹操內心的恐懼便開始萌發——什麼時候,朝廷對關東一帶的局勢,已經可以這般洞若觀火、纖毫畢現且掌控得步步爲營起來?

不過,總的說起來,雖然漢室這一次的動作十分出乎曹操的意外。但做事從未不循規蹈矩的曹操,不認爲這一次小小的考驗就能將自己輕易擊倒。

如今,掌握着兗州最精銳戰力的,還是他曹操。在這個亂世,曹操早就看清楚,軍權纔是決定話語權的保障。即便此刻荀攸宣達出詔命,但他曹操仍舊可以陽奉陰違。甚至,悄悄動些手腳搞掉那位前來繼任的兗州牧,也不過翻手之間的小事兒。

不錯,曹操此時眼露殺機的緣故,就是因爲兗州牧一事。

關東不比關中,關中那些閉塞的士大夫,極少主動打探關東的動向。但關東這些羣雄,卻藉着絲絲縷縷的門脈關係,時刻盯着關中的動態和局勢。而曹操從關中那裡得到的消息,就是王允對於兗州一事,已經作出了決斷。

他任命了一位名叫金尚的人來接任兗州牧。

這個金尚金元休曹操是知道的,金尚乃京兆志士,素有賢名。與韋甫休、第五文休合稱京兆三休,書法堪稱一絕。

當然,這種人在曹操眼中,不過是註定要是亂世淘汰的傳統士人罷了。即便他從西京拿着天子詔書而來,曹操若是讓他一不小心死在了對戰黃巾的戰場上,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刀槍無眼,上一任劉岱,不就是這樣死的嗎?

可就在曹操一切計議已定,眼中的殺機逐漸隱退深埋的時候。他突然回頭看到了一旁含笑不語的荀攸,雖然荀攸的表情很平靜甚至友善,但曹操卻恍然之間,從荀攸那刀鋒一閃的眼角處,看到了一絲戲謔。

曹操不認爲自己眼花了,雖然荀攸眼角的那一絲戲謔同樣一閃而逝,幾乎與自己眼中的殺機一同消失。但曹操斷定,荀攸看出了自己的想法——當然,自己也看出了荀攸的不屑。

或許,彼此英雄,大抵都是這般默契。

只是,曹操突然有些氣餒。因爲他肯定荀攸知曉了自己的心思,但自己卻未看出荀攸爲何譏笑自己。

不過,很快曹操就明白了。

“天下崩亂,民不聊生。典軍校尉曹操,討逆有功,品性嚴方,朕特拜曹操爲兗州牧,務使保民一方,戮力輔佐漢室重光,切切。”

只是簡單的一句話,當荀攸讀完在這份詔書的時候,曹操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番話與其說是冊封詔書,不如說是一位少年天子對一位漢室忠臣的囑咐拜託更爲恰當。其中滿懷的熾烈請求,一時彷彿一團火,立時燒得曹操面紅耳赤。

這封詔書宣讀出來,曹操明白爲何荀攸會對自己有些不恥了。甚至,連曹操自己都覺得自己太過小人。

直當荀攸宣讀完這篇詔書後,曹操纔將漢臣來訪之事回想了一番,發現漢室果真對他曹操深恩厚戴,不僅絲毫沒有提他私自動亂一事,反而真心實意請求拜託自己這位臣子,與漢室一同努力……

這還是之前那種只會虛而不實撫慰的朝廷,還是昏庸不堪、無能至極的漢室?

曹操直覺遭到了重大的打擊,一時令他怔立了當場,都忘了接旨謝恩。

還是荀彧看到了這一幕,悄悄扯動了一下曹操的衣袍,曹操這才如夢方醒,對着那封詔書俯下身子,雙臂前伸,深深一拜道:“臣曹操拜謝皇恩,今生必定恪守臣子之道,戮力報效漢室!”

直到此時,官方的禮儀才告一段落。荀攸看到深深跪拜在地上的曹操,仍舊一臉含笑。直至好一會兒,曹操才俯身而起後,荀攸才走向曹操面前,敘起了私誼道:“曹將軍,昔日同爲幕府賓客,當初攸便認爲曹君非池中之物。想不到自雒陽一別後,我等再次相見,您已經貴爲兩千石的州牧大員了。”

“慚愧,慚愧……”曹操這時還未從羞愧當中走出,誰也不知道他這兩聲慚愧是自謙還是向荀攸致歉。

不過,荀攸此時任務圓滿完成,有心情同曹操訴說閒話,但曹操這時卻已忘了身在靈堂,對關中一事大感興趣,急不可耐向荀攸問道:“公達,不怕你笑話,先前聞聽你說兗州牧三字,操心甚不安。聽聞司徒大人已命金元休爲兗州牧,怎麼這詔命上?……”

曹操主動說出他知道司徒王允制文上任命金尚一事,且當着在場衆人說出來,表明了不將他荀攸和皇甫堅壽當外人。這樣的舉動,很是取得了荀攸和皇甫堅壽的好感。不待荀攸回話,皇甫堅壽又插口道:

“曹將軍,不,如今該稱曹使君了……您說的那些,都是老黃曆了。司徒王允剛有餘而柔不足,如今已經上表致仕。此封詔書,乃是陛下親筆所改。陛下對曹使君,可是極盡褒讚之言啊。”

曹操這時候也看出來了,天子派荀攸和皇甫堅壽爲主副使,也是有用意的。有些話,荀攸不好意思多講,但皇甫堅壽便不同,他父親皇甫嵩與王允不怎麼能尿到一個壺裡,所以,有些話,皇甫堅壽卻可以毫無顧忌說出來。

故而,曹操也找到了突破口,轉而向皇甫堅壽作了一揖,道:“想必,其中也有皇甫老將軍的美言之故吧?”

聽聞曹操說起皇甫嵩,皇甫堅壽的臉色一下黯淡起來:“家父在長安一役中勞心費力,已臥病休養。陛下褒讚曹使君一事,家父有心無力,並未向陛下提及多少曹使君當初征討黃巾之功。”

皇甫堅壽說到這些,曹操才猛然想起,早先自己得到的消息,是李傕郭汜叛軍反攻長安不克。這個消息,當初還令曹操大吃一驚。在他看來,長安宿將唯有皇甫嵩、朱儁、盧植三人,可都垂垂老矣,更兼王允把持朝政,在一旁掣肘,而長安守兵良莠不齊,根本不可能是十萬鐵騎的對手。

如今,荀攸、皇甫堅壽二人在場,曹操正好找到了當事人,忍不住便想探聽一番其中原委。

幸好,曹操手下那些謀士,早就知道了曹操的德行。戲志才聽聞了詔命之後,對荀攸和皇甫堅壽也極有好感,上前拉住了曹操道:“使君,此處乃鮑大人靈堂,多有不便。不若將二位使臣引入府中,好生款待敘舊纔是正理。”

曹操聞言,又默默看了鮑信靈位一眼,深深一鞠後,才帶着荀攸、皇甫堅壽二人離去。

ps:感謝弁襲君、囧曉鬼、越、隱於火星、香姐、老道的打賞,雲閱的舞臺尚未走上正軌,隱秋也是那種人來瘋的寫手,這段時間寫的也比較憊懶。沒想到朋友們還是如此給力,在此拜謝大家了,感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

第485章 初戰告捷第561章 就在今夜!第531章 歸來失三臣第741章 袁軍的戰術第326章 神威天將軍第684章 風緊,扯乎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399章 推恩令?第565章 改弦易張第76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11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638章 朕的玉璽是山寨的?第735章 大戰開啓第379章 可憐的太史慈第316章 狗與骨頭第608章 一切都是套路第330章 中間派第756章 且慢!第119章 士人的第一次勝利第570章 險中逃生第69章 我要的,還是最初的野望第656章 脣槍舌戰第609章 主客逆轉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第373章 艱難的劫營第681章 長安殺人事件第632章 新舊的對決第747章 轉戰官渡第563章 屠殺與慘烈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100章 再度遣使第361章 這怎麼回事兒?第366章 第一猛將第735章 大戰開啓第76章 天命第605章 “一代明君”袁術第731章 伏壽的變化第174章 朕,準了!第46章 荀攸下獄第700章 替鮮卑人討公道第788章 開赴蜀中第178章 莫要讓朕失望哦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第195章 向士大夫開炮第460章 不和諧的酒宴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504章 陰謀的前夕第542章 世之虓虎呂布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325章 鬼神,忠臣?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537章 淡茶論軍事第803章 天意?第412章 天子詔?第59章 給朕笑一個第720章 翻臉第26章 第一次殺人第724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290章 白白的霧第51章 郿塢論孫堅第746章 麴義此人第336章 二樓的祝福第726章 玉帶之謀第498章 男人不能寂寞太久第796章 這種事兒,也太邪門兒了吧?第411章 有備而來第258章 小孩子第505章 郭嘉的自言自語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164章 全城動員第473章 我們是曹軍第750章 霹靂車發威第182章 英才鮑信第216章 幽怨的李蒙第281章 祭天祭地對不起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576章 鐵羌令第706章 若是,我有呢?第447章 該不該聽令?第406章 洛霖的成功第210章 漢匈決裂?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635章 真的有奇蹟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647章 錦衣衛的業務第227章 乾等着也是計策?第459章 磨人的小妖精第373章 艱難的劫營第378章 謀豫州第708章 閻柔第635章 真的有奇蹟第623章 守株待兔第228章 軒轅山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328章 天子賣豬肉第519章 扯皮很費時間啊第676章 朕的知識,都學雜了啊……第410章 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第243章 快來救命啊……
第485章 初戰告捷第561章 就在今夜!第531章 歸來失三臣第741章 袁軍的戰術第326章 神威天將軍第684章 風緊,扯乎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399章 推恩令?第565章 改弦易張第76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611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638章 朕的玉璽是山寨的?第735章 大戰開啓第379章 可憐的太史慈第316章 狗與骨頭第608章 一切都是套路第330章 中間派第756章 且慢!第119章 士人的第一次勝利第570章 險中逃生第69章 我要的,還是最初的野望第656章 脣槍舌戰第609章 主客逆轉第797章 該有所行動了第373章 艱難的劫營第681章 長安殺人事件第632章 新舊的對決第747章 轉戰官渡第563章 屠殺與慘烈第499章 朕可不是諸葛亮第100章 再度遣使第361章 這怎麼回事兒?第366章 第一猛將第735章 大戰開啓第76章 天命第605章 “一代明君”袁術第731章 伏壽的變化第174章 朕,準了!第46章 荀攸下獄第700章 替鮮卑人討公道第788章 開赴蜀中第178章 莫要讓朕失望哦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第195章 向士大夫開炮第460章 不和諧的酒宴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504章 陰謀的前夕第542章 世之虓虎呂布第128章 有心眼兒的胡赤兒第325章 鬼神,忠臣?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537章 淡茶論軍事第803章 天意?第412章 天子詔?第59章 給朕笑一個第720章 翻臉第26章 第一次殺人第724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290章 白白的霧第51章 郿塢論孫堅第746章 麴義此人第336章 二樓的祝福第726章 玉帶之謀第498章 男人不能寂寞太久第796章 這種事兒,也太邪門兒了吧?第411章 有備而來第258章 小孩子第505章 郭嘉的自言自語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164章 全城動員第473章 我們是曹軍第750章 霹靂車發威第182章 英才鮑信第216章 幽怨的李蒙第281章 祭天祭地對不起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576章 鐵羌令第706章 若是,我有呢?第447章 該不該聽令?第406章 洛霖的成功第210章 漢匈決裂?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635章 真的有奇蹟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647章 錦衣衛的業務第227章 乾等着也是計策?第459章 磨人的小妖精第373章 艱難的劫營第378章 謀豫州第708章 閻柔第635章 真的有奇蹟第623章 守株待兔第228章 軒轅山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328章 天子賣豬肉第519章 扯皮很費時間啊第676章 朕的知識,都學雜了啊……第410章 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第243章 快來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