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君臣離心

長安城,秦王府內,甘寧跪在地上,面伏於地,涕淚縱橫。

“末將不慎中了賊人奸計,以致關中水軍全軍覆沒,罪該萬死!”

蘆葦蕩一戰,被甘寧視爲奇恥大辱,恨不能揮劍自刎,只不過想到自己還有用處,這才苟延殘喘至今。

可是,回到長安見到陳旭以後,他反而感覺羞愧莫名,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自家主公。

畢竟,若是關中水師沒有覆滅,周瑜也不可能沿着黃河逆流而上,奪取箕關導致關中軍一退再退。

陳旭看着甘寧的模樣,急忙上前向他攙扶起來,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興霸何故如此?”

細細打量了甘寧一陣,見甘寧完好無損,也沒有面黃肌瘦的樣子,陳旭心中亦是喜悅無比。

甘寧雙目泛紅,動情的喊道:“主公!”

就在此時,程昱卻是上前說道:“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然而水軍終究因爲甘將軍兵敗全軍覆沒。”

“主公掌兵以來,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甘將軍有此大敗,當罰!”

陳旭聞言,沉默不語。

一支軍隊,如果不能做到賞罰分明,就不可能成爲百戰之師。

雖說陳旭知道,甘寧之敗非戰之罪也,可是甘寧兵敗卻是屬實,按照軍法不能不罰。

甘寧也知道其中關鍵,再次跪伏於地,說道:“主公,末將甘願領受懲罰!”

陳旭又沉吟半晌,而後轉頭向夏侯蘭問道:“興霸兵敗之罪,當如何處置?”

夏侯蘭答道:“甘將軍身爲水軍大都督,卻在與賊軍交戰過程中,使得水軍全軍覆沒。”

“有此大敗,按律當斬!”

夏侯蘭此言一出,衆人盡皆變色,只有甘寧不爲所動。

甘寧反而昂然說道:“末將甘願領受軍法!”

趙雲卻是上前諫道:“雖說軍法無情,然而興霸這些年跟隨主公屢立戰功,縱然一時兵敗,亦是罪不至死。”

“更何況,現在聯軍兵臨城下,我軍正是用人之際,甘將軍勇冠三軍,主公正好可以讓甘將軍戴罪立功。”

陳旭聞言,臉上露出了笑容。

他捋了捋鬍鬚,然後正色道:“按照軍法,本應將甘寧斬首示衆,然而念及其往日功勞,今日革出其水軍都督職位,並且罰俸三年。”

“不僅如此,還要將其重打五十軍棍,以儆效尤。”

“甘寧,如此責罰你可服氣?”

無規矩不成方圓,哪怕陳旭並不想責罰甘寧,可是礙於軍法卻不得不如此。

之所以要打甘寧五十軍棍,也是爲了服衆。

關中水軍本就全軍覆沒,甘寧雖然頂着一個水軍都督的官職,卻也不過徒有其表罷了。

陳旭下令革除甘寧官職,對於甘寧真實的處罰並沒有多少,至於那個罰俸三年,更不會被甘寧放在眼裡了。

甘寧兵敗,畢竟乃是一件大事,如果就這麼草率揭過,難免會落人口舌。

故此,陳旭纔在最後,加了重打五十軍棍的命令。

甘寧再拜道:“寧之過錯,雖死而無以償還,主公念及某之功勞,如此恩惠,寧又豈敢不服?”

……

東吳營寨之內,孫權雙手扶住周泰身體,臉上露出了掩飾不住的喜色。

“幼平,你能回來真是太好了!”

周泰說道:“多勞主公掛心,泰愧不敢當!”

孫權卻是大笑道:“你受得起!受得起!傳我軍令,今日大擺筵席,爲幼平接風洗塵!”

是夜,東吳營寨之內燈火通明,東吳諸將推杯換盞,開心異常。

只不過,周泰在宴席之中,卻是有些心不在焉。

臨走之前,陳旭讓周泰給周瑜帶了一封書信,周泰雖然感覺不妥,可是念及陳旭對他的厚待,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只不過,回來之後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將這封書信交給周瑜。

故此,在與衆人共赴宴席的過程中,周泰興致並不高漲。

孫權看出周泰有些不太對勁,就向周泰問道:“幼平,我見你愁眉不展,可是身體不太舒服?”

周泰欲言又止,有心將書信先交給孫權觀看,卻又不想失信於人。

而且周泰也相信,憑藉周瑜的忠義,縱然書信之內有些貓膩,也與大局無礙。

念及於此,周泰當即說道:“末將身體無礙,只是很長時間沒有與諸位將軍共同赴宴,有些不適應罷了。”

孫權笑道:“多出去走走,與諸將碰碰杯,就會好上許多。”

周泰點頭應諾,當即放下心事,遊走於宴席之中,與東吳諸將推杯換盞。

這場宴席,一直持續到深夜才緩緩消散,東吳諸將都有了一絲醉意,周泰自然也不例外。

宴席散了以後,周瑜回到自己營寨之中,剛準備休息,就聽見親兵來報,說周泰將軍求見。

周泰不僅是東吳上將,更是孫權心腹愛將,周瑜自然也不敢怠慢,急忙親自出去相迎。

“天色這麼晚了,將軍因爲何事前來尋我。”

將周泰引入營帳之內以後,兩人端坐在火盆旁邊,周瑜面含笑意的說道。

周泰臉色有些漲紅,從懷中拿出一封書信,隨意遞給了周瑜。

他略帶醉意的說道:“秦王素來仰慕都督風采,這才讓我給你帶來了一封書信。”

說到這裡,周泰撇了撇嘴,道:“我估計,這是都督兩次大敗關中軍,這才讓秦王忌憚,起了招攬之心。”

說到這裡,周泰搖頭晃腦的笑道:“然而我相信都督爲人,絕對不會被秦王迷惑,這才書信交給你。”

周泰說話的時候,一股股濃烈的酒氣撲向周瑜,使得周瑜眉頭微皺,卻也沒有斥責出聲。

“嗝!”

說着說着,周泰忽然打了一個酒嗝,頓時感覺酒氣上涌,頭痛欲裂。

“頭疼死了,我先回營帳休息,告辭!”

言畢,周泰當即搖搖晃晃往外面走去,周瑜象徵性的送了幾步,當即返回營帳之內。

看着手中的這封書信,周瑜眉頭微微皺起,有心想要直接將其扔進火盆,卻又忍不住有些好奇,就將信封撕開。

卻說宴席之中,孫權感覺周泰不太對勁,就留了一個心眼,派人在宴席散會以後,暗暗跟隨周泰。

這倒並不是因爲孫權疑心太重,只不過周泰跟隨孫權這麼多年,又是孫權徹頭徹尾的心腹。

對於周泰,孫權可是非常瞭解,知道周泰舉止反常,定有不對的地方。

而且,周泰剛剛被關中軍送回來,雖然孫權相信周泰不會叛變自己,卻還是留了一個心眼。

跟隨周泰的親信,看到周泰進入周瑜營帳,當即前去稟報孫權,孫權得到這個消息以後,亦是心中一凜。

對於周瑜,其實孫權心中一直非常忌憚,可是礙於周瑜在東吳的名聲,這才一直重用周瑜。

說到底,無論周瑜如何有才華,都不是孫權心腹。

周泰是個聰明人,以前雖然與周瑜之間並無過節,可是爲了避免自家主公猜忌,也一直與周瑜保持距離。

然而,今日周泰忽然夜間去面見周瑜,卻讓孫權心中產生了不好的感覺。

“走!”

叫上親信以後,孫權當即急匆匆趕到周泰的營帳。

而此時,周泰剛剛回到營帳,由於喝酒太多的緣故,倒在牀上就呼呼大睡。

然而,他畢竟乃是一代名將,聽到腳步聲之後,哪怕頭痛欲裂亦是急忙起牀。

“主公!”

看到孫權進來以後,周泰頓時感覺無比驚訝。

此時的孫權,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他雙目死死盯着周泰,有些皮笑肉不笑的問道:“幼平方纔前往公瑾營帳,所爲何事?”

周泰聽到這裡,當即感覺冷汗淋漓。

他身爲孫權的心腹,自然知道自家主公,不願意麾下心腹和周瑜走得太近。

甚至於,很多時候孫權都在悄悄打壓周瑜。

這種事情別人不知道,周泰卻是知之甚詳,故此聽到了孫權的詢問,當即心中大驚。

此時,他哪裡還顧得上爲陳旭保密?

而且信已經送到了周瑜手上,周泰也算完成了自己的諾言。

周泰急忙跪在地上,說道:“啓稟主公,末將被俘的這段時間,陳文昭待我甚厚。”

“這次承蒙主公將我換回來,臨走之前,陳文昭說他仰慕大都督久矣,讓我給大都督帶了一封書信。”

“末將自忖,那封信的內容,肯定是陳文昭招攬大都督之言,然而以大都督的忠義、智慧,又豈會被陳文昭所招攬?”

“故此,我就順水推舟,將書信交給了大都督。”

不曾想,孫權聽到這裡,臉色卻是變得煞白,而後喝道:“點齊兵馬,悄悄將周瑜營帳圍住。”

“若是聽到號令,即可殺將進去!”

周泰渾身一個激靈,感覺後背冷汗淋漓,知道自己做了一件錯事,酒頓時醒了大半。

他有些遲疑的問道:“主公爲何要如此?”

孫權卻是喝道:“汝只管遵命即可。”

哪怕到了現在,孫權對於周泰仍舊十分信任,畢竟孫權在還沒有掌權的時候,周泰已經跟隨在他的身邊。

而且這麼多年以來,周泰也救了孫權很多次性命。

周泰感受得到孫權心中的焦急,以及言語之中的決絕,也不再詢問什麼,就帶着孫權的親衛,跟隨孫權趕往周瑜營帳。

卻說周瑜撕開信封,看完裡面的內容以後,臉色頓時變得煞白,修長的手指,也被捏的‘嘎嘣’作響。

周瑜那無比俊俏的臉上,此時變得青紅交加,隱隱泛起了一絲猙獰之色。

“我早就有所懷疑,卻一直得不到確認,不曾想事情居然真是這個樣子!”

周瑜咬牙切齒,將屋內的東西全部踹翻在地,很多東西掉落在地上,發出了雜亂的響聲。

“大都督!”

守衛在外面的親衛,聽見了營帳之內的響聲之後,全都大驚失色,急忙衝了進來。

“我無礙,爾等都出去,將營帳門口死死守住!”

親兵們看着,本來十分注重儀表的周瑜,此時卻披頭散髮,臉色猙獰,都感覺有些害怕,急忙退了出去。

“呼呼呼!”

深吸了幾口氣,周瑜收斂心神,又將書信的內容詳細看了一遍。

隨後,周瑜自言自語的說道:“兄長,這件事情陳文昭應該沒有說謊,我雖明知這是反間計,卻也不得不中計。”

“兄長,你告訴我,我該怎麼辦?”

周瑜捧着一柄寶劍,喃喃自語。

當初,他與孫策結爲兄弟,找到巧匠打造了兩柄寶劍。

一柄寶劍劍柄上刻着‘策’字,一柄寶劍劍柄上刻着‘瑜’字,孫策將前者送給周瑜,周瑜也將後者送給了孫策。

而此時,周瑜手中的那柄寶劍,就是當初孫策送給他的那柄。

至於周瑜送給孫策的那柄寶劍,卻跟隨着孫策一起,被埋葬在了地下。

此時周瑜失去了平常心,看着手中寶劍,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兄長孫策。

“兄長,我到底該怎麼做?”

周瑜癱軟在地上,雙目顯得有些無神,眼淚也忍不住流了下來。

如果說,劉備三兄弟結義乃是一個千古佳話,那麼孫策、周瑜的結義,何嘗不是如此?

兩人從小一起長大,乃是總角之交。

孫策爲人美姿顏,江東之民皆呼其爲‘孫郎’;周瑜爲人‘姿質風流,儀容秀麗’,被人稱爲‘周郎’。

兩人都是難得一見的美男子,而且一武一文,一君一臣,皆有大志氣,更是娶了一對姐妹。

可以說,孫策和周瑜志趣相同,他們之間的感情極深,甚至要遠遠超過親兄弟。

若無周瑜,孫策不見得能夠能打下江東六郡;若周瑜輔佐的乃是他人,也不見得能夠展露自身才華。

今日,忽然得知自家兄長之死,有其他原因在裡面,又怎能不讓周瑜瘋狂?

“咔嚓,咔嚓!”

周瑜將那封書信死死捏在一起,眼中閃爍着掙扎的光芒,卻久久下不了決心。

“兄長,若你尚且健在,遇到這種事情又會怎麼處理?”

周瑜逐漸將自己帶入了孫策的性格之中,思量許久纔有了決斷。

就在此時,周瑜忽然聽到營帳外面有喧譁響起,隱約之中還能聽到‘見過主公’的聲音。

周瑜心中一凜,沒有絲毫猶豫,就將手中書信扔到了火盆裡。

火苗蔓延,書信很快就變成了灰燼。

第62章 孤膽英雄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395章 困境第40章 出戰第630章 縱第97章 清河絕唱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18章 神勇第250章 搶功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453章 張遼至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116章 很年輕第30章 缺糧第291章 戰鼓響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77章 奇襲丘縣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567章 玉門關第58章 遊街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70章 報仇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476章 重逢第357章 蛻變第504章 判刑第490章 狩獵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196章 靈帝崩第932章 隕將日第180章 劫營第56章 折辱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853章 陳駿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299章 大婚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477章 反目第172章 放風箏第309章 劉備第291章 戰鼓響第21章 相邀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265章 驚變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972章 爭功第928章 拜將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856章 傷勢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322章 饑荒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873章 勝者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981章 殞命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119章 噩耗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800章 繼承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316章 赴長安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804章 爭鋒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755章 虎豹騎第981章 殞命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472章 劫營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22章 不允盜請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299章 大婚第336章 李儒獻策
第62章 孤膽英雄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395章 困境第40章 出戰第630章 縱第97章 清河絕唱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18章 神勇第250章 搶功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453章 張遼至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116章 很年輕第30章 缺糧第291章 戰鼓響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77章 奇襲丘縣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567章 玉門關第58章 遊街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70章 報仇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476章 重逢第357章 蛻變第504章 判刑第490章 狩獵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196章 靈帝崩第932章 隕將日第180章 劫營第56章 折辱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853章 陳駿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299章 大婚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477章 反目第172章 放風箏第309章 劉備第291章 戰鼓響第21章 相邀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265章 驚變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972章 爭功第928章 拜將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856章 傷勢第945章 連戰連捷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322章 饑荒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873章 勝者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981章 殞命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119章 噩耗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800章 繼承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316章 赴長安第661章 血色蒲阪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804章 爭鋒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755章 虎豹騎第981章 殞命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472章 劫營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22章 不允盜請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299章 大婚第336章 李儒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