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血色蒲阪

那個太學生的決絕,使許多人都感覺心中頗爲震撼,就連剛剛退出的一些太學生,也忍不住停住了腳步。,

有個停留在原地,熱血上涌的學生,更是大聲吼道:“大將軍若不還少卿清白,若不懲治罪犯典滿,我等絕不退去!”

“絕不退去!”

剩餘的二十來人,亦是紛紛往前踏出一步,高聲呼喊。

文昭用目光凝視着,一張張洋溢着青春與熱血,滿臉不屈的臉龐,感覺心緒十分複雜。

他沉聲說道:“國家有你們這樣的青年,我很高興。”

“可是我再重申一遍,孔融之事朝廷自有決斷,你們身爲太學生,沒有資格在此指指點點。”

一個太學生昂然上前,喝道:“大將軍方纔也說過,這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我等既然身爲天下人之一,自然有資格商議天下大事。”

文昭道:“可孔融之事,不是天下大事。”

那個太學生怡然不懼的盯着文昭,說道:“如何不是天下事?”

文昭大笑兩聲,道:“驅除異族,遠征塞外,爲天下事;征討諸侯,剿滅叛逆,爲天下事;發展內政,關乎民生,爲天下事。”

“他孔融一人何德何能,些許雞毛蒜皮之事,如何稱得上天下事?”

那太學生被文昭這麼一說,居然無從反駁,只能強撐着說道:“少卿名聲著於四海,深受天下士人敬重,他的事情自然稱得上是天下事。”

文昭眼神忽然變冷了,道:“我不願與你爭辯,最後再問一遍,你們是想要退去,還是準備繼續留在此地?”

說到這裡的時候,他右手按住劍柄,冷峻如電的眼神,從這些人身上緩緩掃視而過。

有幾個士子,忍受不住文昭那雙具備壓迫性的眼神,居然忍不住往後退了兩步。還有幾人看到文昭手按劍柄的動作,臉色微變,心中有了退意。

可是爲了不惹人笑柄,這些人最終還是大聲吼道:“絕不退去!”

“陷陣營,殺!”

這一次,文昭沒有再繼續跟他們廢話,直接拔出了腰中佩劍,指着剩餘的二十來個學員,厲聲高呼。

“殺!”

整裝待發的陷陣營士卒,聽見文昭命令以後,沒有絲毫猶豫就撲向了前面的學員。

手無寸鐵的二十來個學員,在如狼似虎陷陣營士卒面前,迅速倒在了血泊之中。他們每個人臉上,都帶着驚恐以及不可思議的神色。

也許他們根本沒有想到,陳旭居然會如此冷酷,殺起人來沒有絲毫猶豫。

須知,當年把持朝政的宦官,爲了報復屢次與他們作對的太學生,也只是先將學員們抓起來,羅織罪狀以後纔敢痛下殺手。

像陳旭這樣公然屠戮請願的太學生,卻是從未有過之事。

那些剛剛退去,尚且沒有完全離開的學員們,看到大將軍府門口血肉橫飛的場景,一個個都是臉色煞白。

他們雖然有熱血,有勇氣,有氣節,可終究只是長在溫室中的花朵,很少有人真正見過血。

遇到現在這種情形,許多人也感覺心中恐懼,不可抑制涌了出來。

他們在震驚之餘,也不由感到非常慶幸。若是方纔自己沒有離開,現在可能都已經成了,與那些屍體一樣的東西,悽悽慘慘躺在地上。

文昭乃沙場宿將,早已見慣了生死,比眼前情形悽慘百倍的場景,他都曾經見識過。

可是現在,他舊感覺心中有些難受。

不是因爲受不了這種血腥味,而是因爲陳旭對於這些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逝去而感到難過。

若是換成以前的陳旭,他絕對不會如此行事,可時間能夠改變一切。而不能改變的,卻是他心中仍舊堅守的良知。

也許他會冷酷的下達命令,將這些人全都殺死,可是他內心深處,並不會爲此而感到快樂,反而有些惋惜與淡淡的痛苦。

這不是虛僞,而是此時陳旭內心的真實寫照。

樹葉隨風而落,慢悠悠飄蕩在空中,摻雜着血腥味的微風吹過,它們彷彿是那些無根浮萍一般,顯得淒涼而無助。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離開了大樹的落葉,就沒有了根。

大將軍府外面,陷陣營迅速將二十來個學員屠戮一空,就如同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般,再次迴歸原位。

對於陷陣營而言,殺了區區一些學員,也的確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街道上面,學員們的屍體橫在原地,卻大多都保留完整。

陷陣營士卒雖然兇猛,可是他們殺人會盡量節省體力,不會去做分屍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這一切,也是他們在戰場上面學來的技巧,只是被無意之間使用出來罷了。

街道之上忽然安靜了下來,甚至連落針之聲都能夠聽到。

文昭緩緩將手中寶劍插放入劍鞘,三步並作兩步來到街道中央,絲毫沒有在意那些鮮血,染紅了他的鞋底。

“這些學員不好好學習,反而與孔融結爲黨羽,圍堵大將軍府,擾亂城中治安,已被當場誅殺。”

“日後敢有再犯者,猶如此例!”

冷酷的聲音,做着最後的宣判……

待衆人散去之後,街道也很快被打掃乾淨,只是那濃烈的血腥味,卻無論如何也掩飾不住。

……

卻說孔融有一兒一女,女兒七歲,男孩九歲,兩人在家中下棋。當下人報告孔融死訊以後,兩人只是稍微停頓了一下,就繼續下棋。

左右見狀,不由問道:“家主身死,兩位小主人爲何無動於衷?”

男孩答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中午十分,下人端來肉汁,男孩口渴喝了,女孩卻說:“阿翁遭遇這等禍事,難道我們還能久活?兄長何須再貪戀肉味!”

男孩聞言嚎啕大哭,遂不再喝肉粥,兄妹兩人從此滴水不進。

而此時,程昱卻帶了一隊甲士,直奔孔融的府邸。

程昱待人闖進來以後,將兩人以及孔融家室全都拿下,兩人說道:“如果死後還有思想,能夠面見父母,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了!”

隨後兩人引頸就刑,至死顏色不變,就連程昱也感到有些唏噓。

隨後,孔融一家二十餘口,亦是盡皆被殺,。

(因劇情需求,把他們年齡提高了七歲,事蹟也稍微改了一下。我覺得寫孔融,就不得不寫‘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故事了。)

第68章 欲投黃巾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92章 離去第269章 止戈第255章 逼宮第350章 怒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251章 祭奠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97章 清河絕唱第262章 中計第960章 登岸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551章 凱旋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867章 美人殤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982章 子殺父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231章 遭遇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322章 饑荒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769章 詭異第58章 遊街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214章 苦衷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110章 議事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799章 陳沫第74章 滿腚傷第570章 離別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477章 反目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284章 旭之志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279章 水師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74章 滿腚傷第92章 離去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319章 邀戰第620章 追與逃第16章 挾持第351章 衣帶詔?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69章 程昱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468章 沙盜第6章 虎嘯第558章 張鬆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31章 練兵第489章 糾結第50章 東阿對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286章 劍道第333章 投效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549章 水淹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266章 勸降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329章 虐呂布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728章 算計高覽
第68章 欲投黃巾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92章 離去第269章 止戈第255章 逼宮第350章 怒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251章 祭奠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97章 清河絕唱第262章 中計第960章 登岸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551章 凱旋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867章 美人殤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982章 子殺父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231章 遭遇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322章 饑荒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769章 詭異第58章 遊街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214章 苦衷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110章 議事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799章 陳沫第74章 滿腚傷第570章 離別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477章 反目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284章 旭之志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279章 水師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74章 滿腚傷第92章 離去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319章 邀戰第620章 追與逃第16章 挾持第351章 衣帶詔?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69章 程昱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468章 沙盜第6章 虎嘯第558章 張鬆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31章 練兵第489章 糾結第50章 東阿對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286章 劍道第333章 投效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549章 水淹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266章 勸降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329章 虐呂布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728章 算計高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