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決定出兵

聽到這裡,陳旭與趙雲已經猜測到了來龍去脈。

眼前的這個趙煌,一定是當初一個官兵的兒子,他的父親甚至有可能是一個將官。

“子亮,你方纔說自己是右北平人,家人全被鮮卑人殺掉了,可是實話?”

趙煌答道:“確是實話!你們現在應該已經猜測到了,我正是那些官兵之中一人的兒子。”

“而家君,正是那個險些斬殺檀石槐的副將!”

說到這裡,趙煌挺起了胸膛,臉上滿是驕傲的神色。

‘家君’,在漢代是人們對自己父親的自稱,又作‘家嚴’。

“但是那場戰鬥下來以後,家君亦是身負重傷,回到家中之後不久就去世了。”

“當時朝廷已經開始通緝,那些北擊鮮卑倖存下來的官兵。家君在臨死之前,讓我一定要幫這些浴血奮戰的官兵討回一個公道。”

“之後我就帶着家母來到了右北平,一邊隱姓埋名的生活,一邊聯繫那些聚集在一起的官兵。”

“我平常給了他們很多資助。有時候甚至會跟他們一起,去北方斬殺鮮卑韃子。”

“前段時間我待在家中,不曾想鮮卑人南下劫掠,殺死了家母。只有我死戰逃脫,輾轉流亡到這裡。”

聽到這裡,陳旭心中一動,開口問道:“你說當初北上攻打鮮卑的官兵,倖存了五千餘人。如此多的兵卒,難道漢帝就不分青紅皁白,想要一律斬殺?”

“還有,你家人被鮮卑人屠殺之後,你爲何不去投奔那些被通緝的官兵,反而會來到我黃巾軍的大寨之中?”

五千的帝國精銳騎兵,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若是能夠保留這麼多的兵力,大漢的這場北伐也不見得就是完全失敗。

所以說,這一點令陳旭非常疑惑。

但事實上,朝廷的確下達過這樣一道聖旨,陳旭也曾經隱約聽到過。

若果真有此事,那麼只能說北伐的官兵,生還下來的絕對沒有五千人馬,那麼趙煌就是在欺騙陳旭。

而且,趙煌既然是那位曾經差點擊殺檀石槐副將的兒子,他在這些官兵心目中的位置一定不低。

縱然他的家人,被南下劫掠的鮮卑人殺掉,他也完全可以前去投奔那些被通緝的官兵,而不是像流民一樣,跑到了黃巾軍的山寨之中了。

立於一旁的趙雲,聞言心中亦是一動,右手悄悄放到了劍柄之上。

只要確定此人是在說瞎話,擁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趙雲就會毫不猶豫的將此人斬於劍下。

趙煌聽到陳旭的質問,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灑然一笑,回答道:“夏育等人回到朝中的時候,每人只帶領了十幾個親兵,其他的兵卒全部被他們拋棄。”

“當時的情況,官兵在沙漠中連續走了幾日,人困馬乏。”

“面對鮮卑精銳的包圍,他們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所以夏育三人回到洛陽以後,纔會說有很多官兵畏戰不前,投降了鮮卑人,成爲了他們的俘虜。”

“還有一些不願投降之人,全部戰死。”

“當時陛下得知這個消息以後,認爲官兵已經全軍覆沒,纔會下達那條命令,將罪名推到這些戰死的官兵身上。”

“及至後來有五千官兵突圍成功,聖旨已經下達,又豈能擅自更改?”

陳旭細細思考了一下,覺得這個說法完全站得住腳。而且當時漢靈帝的做法,也算得上是比較高明。

夏育三人雖然罪該萬死,但是朝中還是有很多人,與他們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若是想要斬殺三人,必定會掀起很大的風波。

說到底,這件事情還是漢靈帝下令北伐在先。若是把事情鬧大,對他也沒什麼好處。

所以才他會把罪名,推到那些已經戰死的官兵身上。可能就連漢靈帝自己,也未曾想到會有五千官兵能夠逃得性命吧。

雖然想通了這些,但是陳旭仍舊有說話,只是把目光放在了趙煌身上。

“將軍可知,經過整整九年的戰鬥,有多少官兵埋骨他鄉?”

趙煌繼續說着:“曾經的五千官兵,現在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人馬。”

說到這裡,趙煌的聲音無比悲傷:“他們有些人留下了子嗣,但是有些人卻至死都是孤身一人。”

擁有子嗣的人,那些孩子就子承父業,繼續遊蕩在幽、並兩州,以及北方的大草原上,不停的與鮮卑人戰鬥。

在這個過程之中,他們也吸納了一些因鮮卑劫掠,而無家可歸的人。所以直道現在,這支隊伍仍舊保留着三千多人的規模。

“但是現在,我們浴血拼殺了九年,付出無數的鮮血與淚水,又得到了什麼?”

“很多戰死之人,他們家中都還有幼子、老母,這些人又有誰能夠照顧?”

說到這裡,趙煌的淚水又忍不住流了下來:“我們不畏懼犧牲,只是畏懼死後的家人無人照顧。”

“大漢已經拋棄了我們,環顧整個天下,卻已經沒有了我等的容身之地。”

九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人的思想。

很多先輩戰死沙場,他們的後輩,雖然仍對鮮卑有着刻骨銘心的仇恨。

但是他們已經不在乎自己的榮譽了,不在乎天下人是怎麼看待他們。

面對這種情形,這隊人馬不願繼續爲了當初的誓言而奮鬥。有些人想要躲進山中,過着安穩的日子;有些人則想要變成馬賊,四處劫掠爲生。

可以說,現在這支三千人的隊伍,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分崩離析。

所到底,他們已經對大漢徹底失望了。

這個時候,黃巾軍橫空出世,屢次擊敗官兵,並斬殺皇甫嵩,盤踞在了太行山一帶。

於是乎,有很多人心中,就有了別樣的心思。

家中被鮮卑人劫掠以後,趙煌就前去投奔這些人。他得知了他們的想法,就毛遂自薦,要求先來黃巾軍大寨之中看看,陳旭到底值不值得他們投奔。

毫無疑問,這幾天的觀察,使得趙煌對於黃巾軍的印象非常好。

黃巾軍治下的百姓,生活的雖然不算富裕,卻是井井有條,能夠不忍飢挨餓。

今日他剛好聽到了陳旭的嘆息,當即大喜過望,這才挺身而出。

說到底,他們雖然不願意繼續過着以前的生活,但是心中對於鮮卑人的仇恨,卻是絲毫沒有削弱。

只是事到如今,他們雖然每個人都驍勇善戰。但是一方面缺少了優秀的統帥,另一方面卻是怕戰死以後,家人的生活得不到保障。

若是這些官兵全部帶着家人投奔黃巾,哪怕他們戰死,他們的家人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顧。

沒有了後顧之憂,這些人絕對不會畏懼與鮮卑人交戰。

趙煌解釋完畢以後,趙雲才悄悄把握住劍柄的右手放了下去。

陳旭思索了半晌,說道:“你要想清楚一件事情,我們即使出兵幽州,也絕對不會只與鮮卑人交戰。就連那些四處劫掠的烏桓人,我們也不會放過。”

“而且只要你們前來投奔我黃巾軍,以後就打上了黃巾軍的標籤。我們現在的身份可是反賊,日後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與官兵交戰。”

“你確定你們的那些人,能夠做到這些。”

話畢,陳旭目光灼灼的盯着趙煌。

趙煌大笑一聲,答道:“只要將軍善待我等,不管是鮮卑人,還是烏桓人,只要是將軍劍鋒所向,我等必定萬死不辭。”

而後,他眼中厲色一閃而過,說道:“至於朝廷,早已拋棄了我們。我等九年的拼搏,亦沒有得到原諒。”

“既然如此,我們對於這個腐朽的帝國,又有什麼好留戀的呢?”

陳旭聞言大喜過望,說道:“若是爾等果真傾心來投,我黃巾軍必定如虎添翼!只待爾等到達,我黃巾軍便可出兵幽州。”

說出這句話,陳旭就相當於變相承認,自己已經相信了趙煌,並且願意接納那些被通緝的官兵。

趙煌聞言,連忙跪在地上,高聲喊道:“煌拜見主公!”

陳旭急忙上前,將他扶了起來,說道:“我得子亮,何其幸也!”

而後他又皺着眉頭說道:“雖然子亮願意投奔我黃巾軍,卻是不知其他人會不會有所想法。”

趙煌拍着自己的胸膛說道:“某蒙家君遺澤,在軍中尚且有些威望。若是我將山寨事務如實稟報,衆人必定不會反對。”

隨後,陳旭就調遣了幾十個精銳騎兵,讓他們跟隨趙煌一起,前去收攏那三千人馬。

他自己卻再次召集了山寨之諸將,商議出兵幽州之事。

帶衆人得知將有三千精銳騎兵,要前來投奔黃巾軍以後,都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這一次,雖然反對出兵的人少了很多,但是仍然有人不贊成出兵。

說到底,還是黃巾軍的實力太過弱,他們並不認爲黃巾軍的四千騎兵,能夠與胡人相媲美。

但是陳旭這次已經鐵了心要出兵,就對衆人說道:“我會讓帳下騎兵的戰鬥力大大提升,若是趙煌果真帶領三千精銳騎兵來投,那麼我也必定會出兵幽州!”

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678章 斥徐晃第14章 請罪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558章 張鬆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94章 策馬北上第9章 毀田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630章 縱第318章 魄力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119章 噩耗第30章 缺糧第933章 狙擊戰第435章 得汝南第121章 戰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267章 捷報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856章 傷勢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621章 設伏第955章 鬥陣(上)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13章 火起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844章 叔侄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196章 靈帝崩第424章 橋蕤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5章 臥虎嶺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638章 諸葛至第30章 缺糧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791章 入敵營第296章 生死戰第957章 鬥陣(下)第984章 楊樹下第495章 父與子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329章 虐呂布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329章 虐呂布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424章 橋蕤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34章 劫營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85章 內亂第389章 殺貴妃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42章 卜己之死第565章 密謀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451章 馬玩第650章 九錫第364章 赦令第285章 無名第911章 勸諸葛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93章 以死脅迫第118章 敲暈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21章 相邀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378章 殺眭固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281章 往事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365章 攻城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655章 鬧事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281章 往事第892章 陷陣營第305章 謀劃第803章 謹慎防備
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678章 斥徐晃第14章 請罪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558章 張鬆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94章 策馬北上第9章 毀田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630章 縱第318章 魄力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119章 噩耗第30章 缺糧第933章 狙擊戰第435章 得汝南第121章 戰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267章 捷報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856章 傷勢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621章 設伏第955章 鬥陣(上)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13章 火起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844章 叔侄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196章 靈帝崩第424章 橋蕤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5章 臥虎嶺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638章 諸葛至第30章 缺糧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791章 入敵營第296章 生死戰第957章 鬥陣(下)第984章 楊樹下第495章 父與子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329章 虐呂布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329章 虐呂布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424章 橋蕤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34章 劫營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85章 內亂第389章 殺貴妃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42章 卜己之死第565章 密謀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451章 馬玩第650章 九錫第364章 赦令第285章 無名第911章 勸諸葛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93章 以死脅迫第118章 敲暈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159章 圍攻呂布第21章 相邀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378章 殺眭固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537章 高氏兄弟第281章 往事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365章 攻城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655章 鬧事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281章 往事第892章 陷陣營第305章 謀劃第803章 謹慎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