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拜將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這一日,風和日麗,陽光明媚,鳥語花香。

從凌晨開始,戰鼓之聲就不絕於耳,四大諸侯最精銳的部隊,全都聚集在了酸棗城外。

原野開闊,士卒密密麻麻,看不到邊際。

在大軍中央位置,有一個高高的拜將臺,巍然聳立,卓爾不羣。

“吉時到,鼓樂!”

隨着一道整齊的吶喊聲響起,本來振奮人心的戰鼓聲,頓時全部止息。

“嗚嗚嗚!”

這一次,號角夾雜着悅耳的鐘鼓之聲,帶着厚重以及莊嚴,響徹大地。

“有請主帥諸葛孔明!”

“有請主帥諸葛孔明!”

“有請主帥諸葛孔明!”

山呼般的喊聲一浪接着一浪,由遠及近綿延不絕,有一種生生不息的感覺。

人羣分開,一條寬廣的大道出現。

諸葛亮金盔金甲,腰懸利刃,面色威嚴,在四大諸侯的簇擁下,緩緩走向拜將臺。

在諸侯身後,還帶着各自麾下的謀士、武將,文士青衫裹巾,武將甲冑鮮明,個個英姿颯爽,乃人中龍鳳。

“嗚……”

鼓樂之聲拖長了音調,別有一番韻味。

拜將臺足有九米高,佔地面積十分宏大,哪怕諸侯以及麾下文武,全都上臺仍舊不顯擁擠。

“咚咚咚!”

戰鼓之聲再響,隨之而來了還有一道喊聲:“諸侯登臺!”

這道喊聲落下,諸葛亮以及諸侯麾下文武,全都停止腳步,站在拜將臺下,臉色肅然。

曹操、孫權、劉備、袁譚四人,卻是並肩往拜將臺上走去。

至於他們麾下的文武,卻分散走向了四個方向,在臺下靜靜等待着召喚。

登臺以後,四人遙望天際,看着四處密密麻麻的軍隊,心中都是豪氣萬丈。

“齊王,齊王,齊王,齊王!”

“吳王,吳王,吳王,吳王!”

“燕王,燕王,燕王,燕王!”

“楚王,楚王,楚王,楚王!”

四大諸侯登臺以後,他們麾下士卒,幾乎不分先後,全都大聲呼喊着大王名諱。

吶喊宛若海嘯一般,震得天地都在戰慄,四大諸侯亦是感覺豪氣頓生,有一種睥睨天下的氣勢。

此時,哪怕是再沒有精神的士卒,都會被這種情緒所感染。

這種呼喊足足持續了半柱香的時間,知道嗓子喊啞以後,士卒們才從狂熱的氣氛中沉寂下來。

饒是如此,仍舊有零星的吶喊聲,傳入衆人耳中。

曹操本來與其他三位諸侯並列,此時卻是微微向前一步,擡起雙手在虛空之中一按。

本來還有些嘈雜的衆人,看到曹操動作以後,頓時安靜了下來,與先前喧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們看向臺上四大諸侯的目光,都帶着掩飾不住的狂熱,還有敬仰。

“昔年,董卓霍亂朝綱,致使天下****,曹某不才,逃出洛陽,散盡家財,於陳留招募義兵,號召天下諸侯討伐董賊!”

說到這裡,曹操猛然揮舞了一下手臂,情緒激昂的說道:“昔日,諸侯亦是會盟於酸棗,屢次與董賊交鋒,迫使其逃往長安。”

“諸侯討董雖未能盡全功,仍舊使我大漢延續直到今日,而未被董賊篡奪!”

說到這裡,曹操猛然拔高了聲音,痛心疾首的大聲吶喊着:“然而漢室遭劫,命運多舛!”

“董賊雖亡,仍舊有李傕、郭汜霍亂長安,威逼天子,脅迫公卿,禍亂天下。”

曹操臉上滿是悲痛與憤怒,他繼續揮舞着手臂,大聲吼道:“後來陳文昭率軍入關,殺李傕、滅郭汜,擁戴天子。”

“天下人本以爲,此人乃大漢忠臣,漢室復興有望矣!”

“然,旭賊之所作所爲,較之董賊尤有過之,哪怕殘暴如李傕、郭汜,與其相比仍舊相形見絀!”

“旭賊殺天子,害名士,屠世家,兵鋒所向腥風血雨,民不聊生,致使大漢名存實亡!”

“此等奸賊,竊據朝政,作威作福,欺壓百姓,殘害諸侯,勾結異族,實乃罪大惡極之輩,萬死不能洗其罪過也!”

“今天下諸侯,齊心協力,兵發酸棗,誓要誅殺旭賊,營救天子,匡扶漢室。”

“我等今日歃血爲盟,不破長安,誓不還鄉,討賊途中若有二心者,天人共戮,諸侯共伐之!”

曹操的一番話,使得臺下士卒心旌動搖,高聲吶喊。

“誅殺旭賊,匡扶漢室!”

“誅殺旭賊,匡扶漢室!”

“誅殺旭賊,匡扶漢室!”

衆人的呼喊之聲,衝破雲霄,方纔一朵漂游過來的雲彩,居然也被聲浪震碎。

曠野間的小白花,也因爲忍受不住驚嚇,香消玉殞。

喊聲平息以後,曹操大聲喊道:“拿碗來!”

早有士卒嚴陣以待,聽見曹操的話以後,急忙捧着一個大碗送了過來。

曹操接過大碗,喝道:“倒酒!”

士卒拍開酒罈封泥,直接將大碗倒滿,高臺之上頓時酒香四溢,醉人心脾。

曹操將一碗酒遞給劉備,猛然拔出腰中佩劍,在左手手心劃拉了一下,頓時有鮮血溢出。

“滴滴滴!”

曹操恍若未覺,將鮮血滴落在酒水裡面,血珠慢慢與酒水融合。

“玄德,該你了!”

曹操做完一系列動作以後,也不包紮傷口,大笑着接過了酒碗,對着劉備說道。

“哈哈哈哈,我等待今日久矣!”

劉備大笑幾聲,也沒有絲毫廢話,學着曹操的樣子,以佩劍劃破手掌,把鮮血滴落在酒碗之中。

隨後,袁譚、孫權照葫蘆畫瓢,都將鮮血滴落於碗中。

四大諸侯鮮血融入酒中,而後有人將這碗血酒分成四碗,四人一起將其喝完。

“砰!”

喝完以後,四個小碗幾乎同時被摔碎,碎片濺得到處都是。

“鏘!”

四柄寶劍幾乎同時出鞘,四大諸侯右手拿着寶劍遙指天際,齊聲吶喊:“不殺旭賊,死不休戰!”

“不殺旭賊,死不休戰!”

“不殺旭賊,死不休戰!”

“不殺旭賊,死不休戰!”

震天的吶喊聲,再次響徹天際,士卒們都被這種情緒感染,激動莫名。

過了許久,呼喊聲才漸漸停歇下來。

這個時候,劉備上前一步,喝道:“諸侯其實早已聯盟,然而以前兵力分散,屢次伐陳都是無功而返。”

“如今旭賊勢大,我等絕對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繼續各自爲戰。”

說到這裡,劉備環顧臺下衆人,喝道:“此次諸侯齊心協力,當選出一位統帥節制三軍。”

“只有諸侯軍隊能夠軍令統一,這次討伐旭賊的戰役,纔有可能會成功。”

“那麼,現在就有請我們的三軍統帥,諸葛孔明登臺!”

“咚咚咚!”

“嗚嗚嗚!”

鼓樂之聲幾乎同時響起,諸葛亮在夏侯淵、太史慈、關羽、張郃的簇擁下,緩緩登上高臺。

“亮,見過諸位大王!”

“我等見過主帥!”

四大諸侯爲了幫助諸葛亮建立威信,當着三軍士卒的面前,向諸葛亮行禮。

諸侯行禮完畢以後,曹操當即解下了腰中佩劍,將其遞給夏侯淵,喝道:“此劍就代表我曹孟德,由妙才執掌護衛諸葛統帥左右。”

“曹軍上下,但有違抗統帥軍令者,妙才無需通稟於我,皆可憑此劍斬之!”

曹軍文武聽見此言,都是面色一變,不敢多言。

劉備亦是跨步上前,解下了腰中佩劍,將其遞給關羽,說道:“此劍所向,如我親至。”

“有云長執掌此劍護衛諸葛統帥左右,荊州上下敢有違抗軍令者,無需通報於我,即可斬之!”

關羽接過劉備遞過來的佩劍,而後退在了諸葛亮身後,不發一語。

孫權亦是將佩劍交給太史慈,令其護衛諸葛亮身旁,可憑此劍斬殺東吳不遵軍令者。

袁譚也沒有例外,將佩劍交給張郃,令其護衛諸葛亮身旁,可憑此劍斬殺冀州不遵軍令者。

四大名將捧着代表四大諸侯的佩劍,護衛在諸葛亮身旁,目光如電。

曹操等人見狀,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而後,他們對視一眼,紛紛後退一步,向諸葛亮行禮道:“我等見過主帥,日後但憑主帥調遣!”

既然已經決定,要挑選出一位三軍統帥,居然已經決定要聚集全部力量,齊心協力攻打關中。

那麼,諸侯就要爲諸葛亮造勢,讓諸葛亮在三軍之中立下威望,這樣他日後調遣軍隊,纔不會遭受阻力。

諸葛亮的臉上,也不由浮現出了笑容。

他一一上前,將曹操等人攙扶起來,而後對着他們一一回禮。

隨後,諸葛亮轉過身去,看着臺下密密麻麻的士卒,感覺豪氣頓生,忍不住心潮澎湃起來。

“有請聯軍文武登臺!”

諸葛亮一聲令下,四大諸侯麾下文武,分別從四個方向朝拜將臺走來。

東方乃是曹操手下,文有荀攸、郭嘉、劉曄、滿寵,武有許褚、曹仁、曹純、曹昂、于禁、樂進、李典、臧霸。

至於荀彧,卻被留在徐州籌備糧草,操辦後勤。

西方乃是劉備手下,文有蒯良、馬良、馬謖,武有黃忠、魏延、陳到、劉磐。

至於徐庶、蒯越,卻被劉備留在了荊州,防備可能使用圍魏救趙之計的益州軍。

北方乃是袁譚手下,文有沮授、許攸、逢紀,武有郭援、牽招、蘇由、閻柔、呂翔、呂曠等一大堆人。

至於審配,也被袁譚留在了冀州。

南方乃是孫權手下,文有周瑜、魯肅、陸遜、諸葛瑾,武有呂蒙、周泰、程普、韓當、黃蓋、蔣欽、丁奉、徐盛、淩統、陳武等。

至於東吳二張以及其餘將領,卻被孫權留在了東吳。

根據這次登臺諸將的情況,也可以看出諸侯境內人才狀況,毫無疑問,東吳人才最多。

事實上,以前諸侯數次與陳旭交鋒,幾乎都是損兵折將。

袁氏麾下的河北四庭柱,除了張郃以外,盡被陳旭麾下將領所殺,現在袁譚麾下幾乎沒有多少,能夠派上大用的將領。

至於曹操,一直被陳旭壓縮了生存空間,麾下人才較之以往少了許多,夏侯惇、曹洪的死,更是讓曹操勢力大減。

故此,曹操麾下才顯得有些人才凋零。

劉備更不用說了,與陳旭交鋒屢戰屢敗,就連龐統、張飛都戰死沙場,而且他只擁有一州之地,勢力弱小也是在情理之中。

唯有孫權繼承父兄遺產,再加上江東人才濟濟,而且這些年也沒有損失什麼大將。

現在的東吳,人才之多簡直有些駭人聽聞,看的曹操等人都十分眼紅。

饒是如此,諸侯之間聯合在一起的陣容,也是極其恐怖了。

如今諸侯聯軍之中,頂級文士有諸葛亮、周瑜、郭嘉、陸遜、沮授、許攸、荀攸。

頂級武將有關羽、黃忠、魏延、太史慈、周泰、張郃、許褚、夏侯淵,至於其他一流、二流武將不計其數。

這種陣容,只是想起來都讓人覺得驚駭。

四大諸侯麾下文武,緩緩登上拜將臺,紛紛上前向諸葛亮以及四大諸侯行禮,而後按照各自方位站定。

諸葛亮看着臺上,幾乎已經聚集半個天下的人才,心中亦是激盪不已。

他轉過身去,環顧臺下看不到邊際的士卒,大聲喝道:“鄙人不才,幸得諸位大王器重,以三軍性命相托。”

“吾在此發誓,此次統兵作戰,定會做到公平公正,也不會偏袒、陷害某一方,誓要帶領諸位攻克關中!”

“吾雖爲統帥,自忖才能難以與天下英才相媲美,此次與關中的戰役過程,都會聽從諸多先生、將軍之言!”

說到這裡,諸葛亮揚起了手臂,手中利劍遙指天際,厲聲高呼:“匡扶漢室,解民倒懸,天下齊心,不殺旭賊,誓不回師!”

“匡扶漢室,解民倒懸,天下齊心,不殺旭賊,誓不回師!”

“匡扶漢室,解民倒懸,天下齊心,不殺旭賊,誓不回師!”

聲浪滾滾,衝破雲霄,震動天地,哪怕是幾十裡外的野獸,也被這宏達的聲浪嚇住,倉皇奔走。

至於拜將臺上衆人,卻是感覺熱血沸騰,恨不能現在就領兵殺入關中。

這場拜將儀式,持續了一天時間,直到夜幕降臨以後,彙集在一起的士卒,纔回歸各自營寨。

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247章 反攻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87章 擇婿第467章 殺羌令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621章 設伏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771章 擒張任第310章 馬騰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578章 獻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582章 挑選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350章 怒第317章 謀關中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751章 叛徒第609章 刁難第267章 不可敵第49章 援兵第3章 阿虎之勇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278章 相見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244章 碰撞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246章 追擊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111章 民心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119章 噩耗第190章 回寨第219章 白波軍第475章 逃脫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492章 野炊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85章 張角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732章 第三天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272章 少年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456章 中伏第227章 來使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44章 一病不起第481章 春耕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872章 野炊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163章 洞房第275章 出巡第623章 逃命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539章 戰!第542章 子午谷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80章 前途堪憂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771章 擒張任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273章 甘寧第366章 內亂第41章 白馬失守第759章 昏迷第375章 形勢逆轉
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247章 反攻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87章 擇婿第467章 殺羌令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621章 設伏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771章 擒張任第310章 馬騰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578章 獻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582章 挑選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350章 怒第317章 謀關中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751章 叛徒第609章 刁難第267章 不可敵第49章 援兵第3章 阿虎之勇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278章 相見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244章 碰撞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246章 追擊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111章 民心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119章 噩耗第190章 回寨第219章 白波軍第475章 逃脫第155章 丁原呂布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492章 野炊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85章 張角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732章 第三天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209章 兵臨壺關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272章 少年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456章 中伏第227章 來使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44章 一病不起第481章 春耕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872章 野炊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163章 洞房第275章 出巡第623章 逃命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539章 戰!第542章 子午谷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80章 前途堪憂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771章 擒張任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273章 甘寧第366章 內亂第41章 白馬失守第759章 昏迷第375章 形勢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