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決戰日

兩位當世英雄相互對視,眼中都緩緩露出了笑意。

他們雖然沒有過多交流,卻有一種英雄惜英雄的感覺,只有在這一刻,他們才彷彿找到了知己。

深吸了一口氣,陳旭忽然朗聲說道:“以往只是聽聞孟德兄大名,卻總是未能一見。”

說到這裡,陳旭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今日能與孟德兄相逢,真是三生有幸啊。”

曹操臉上笑容變得越發燦爛起來,亦是朗聲說道:“秦王既然稱我孟德兄,那麼我今日也要託大叫你一聲文昭了。”

陳旭卻是哈哈大笑道:“如此方纔顯得親近。”

曹操此時心情也彷彿好了許多,可是話鋒一轉,就開始質問道:“文昭雄踞四州之地,爲何還不滿足,反而要無故吞併燕王基業?”

陳旭臉色一正,說道:“孟德兄此言差矣,袁本初並沒有得到天子冊封,自立爲燕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區區不才忝爲當朝大將軍,又蒙陛下不棄被封爲秦王,自然不會坐視此等叛逆目無朝廷。”

“然而,當初董卓亂政,袁本初會盟天下諸侯,合力起兵討伐董卓,也曾立下不世功勳。”

“陛下感念袁本初之功勞,這纔沒有讓我第一時間出兵討伐。”

“然而,本初兄前段時間不幸去世,這段恩情就此消散,若其子袁譚能夠去除王位,而後尊奉朝廷,吾看在本初兄面上,也不會貿然興兵。”

“可是袁譚不僅妄自稱王,而且還欲謀害兄弟,此等行爲可謂是大逆不道、天人共戮,以致陛下震怒,頒佈詔書令我討賊。”

“正是因爲這個緣故,我纔會出兵攻打兗州,又何談無故吞併袁譚基業?”

被陳旭站在道德制高點這麼一說,曹操也是有些無言以對。

說到底,陳旭還是佔據大義,縱然天下人都知道,他方纔的話只是胡言亂語,卻也有天子當做擋箭牌。

說完袁譚以後,陳旭忽然話鋒一轉,喝道:“當初我只是一介小民之時,就曾聽聞孟德兄立五色棒,不畏強權,秉公執法。”

“隨後董卓亂政,孟德兄更是一心爲國,東奔西走招募義軍,而後聯合諸侯發動討董之戰。”

“諸侯討董各懷心思,唯有孟德兄與烏程侯一心爲國。”

“特別是孟德兄,縱然屢次兵敗,仍舊百折不撓,只是爲了心中那抹對於大漢的忠誠。”

“如此忠貞之臣,當爲天下表率!”

陳旭越說越激動,聲音也越來越大,傳遍了整個戰場。

“對於孟德兄志向,我也曾經有所耳聞,孟德兄不願割據一地,只願爲大漢鎮守邊疆,封狼居胥。”

“如今大漢戰亂不休,各種狼子野心之輩層出不窮,使得百姓飽受戰亂之苦,民不聊生。”

“孟德兄既然忠於大漢,何不與我聯手匡扶漢室,早日結束這個亂世,讓百姓們能夠生活安定?”

陳旭已經徹底入戲,好像自己就是大漢的忠臣,爲天下黎明百姓着想的聖人一般。

這個聖人,如今正在向曹操發起了呼召,想要集合兩人之力,早日平定天下。

有些不明所以的曹軍,聽見陳旭之言以後,在崇拜自家主公高風亮節的同時,也對陳旭產生了莫名的好感。

陳旭仍不罷休,語氣忽然拔高了許多,厲聲喝道:“孟德兄以前所作所爲,天下人誰不交口稱讚?”

“可是後來,孟德兄爲何忍受不住權利的誘惑,爲何背棄對於大漢的忠誠,爲何撇棄自己起初的夢想,反而在沒有陛下同意的情況下,妄稱齊王!”

陳旭聲色俱厲,臉上滿是痛心疾首的神色。

他的言語以及表情極富感染力,使得很多人都將目光,不由自主放在了曹操身上。

被陳旭這麼一頓搶白,曹操臉上卻是青紅交加,居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其實,並非曹操沒有辦法反駁,只不過他敬重陳旭,這纔不願胡攪蠻纏罷了。

現在的曹操,由於年齡越來越大,已經變得越發沉靜內斂,他張了張嘴吧,終究只是苦笑兩聲,沒有說話。

陳旭的話,其實完全是在強詞奪理,如今剩餘的諸侯,又有哪一個不是野心勃勃之輩?

其實對於各人心思,大家都是心中瞭然,縱然打了口水仗,也不可能有什麼用處。

這個時代的曹操,因爲沒有迎奉天子,所以也沒有與天子爭權奪利的經歷,對於大漢也不像歷史上那麼失望。

雖然他也知道,大漢已經名存實亡,可是他的心中,多少還爲大漢留下了一片淨土。

無論如何,妄自稱王都屬於大逆不道的事情,縱然他有千般言語,卻也不好出言反駁。

與之相反,陳旭雖然也稱王了,而且可以想象其中必定有很多齷齪。

然而,陳旭的秦王畢竟是天子親自冊封,而且陳旭本人,還連續拒絕了兩次,天子三次頒佈詔書,陳旭才成爲秦王。

哪怕大漢已經日薄西山,哪怕天子已經威信全無,陳旭終究還還佔據了大義名分。

曹操正是因爲心中僅存的那絲忠義,纔沒有爭辯什麼。

然而,曹操不說話,並不代表其他人就會沉默,只見郭嘉輕笑兩聲,而後緩緩向前走了兩步。

他輕笑着說道:“秦王何故在此逞口舌之利?你威逼天子,殘害百官之事,天下何人不知!”

“說句不好聽的話,秦王名爲漢臣,實爲漢賊,又有何資格指責吾主?”

郭嘉話也沒有說太狠,因爲大家都是明白人,有些事情點到爲止即可,真要相互撕逼,反而會有損身份。

陳旭將目光放在了郭嘉身上,看着這個略顯消瘦的身影,不由心中微動,問道:“敢問閣下乃是何人。”

郭嘉一襲青衫,身子有些單薄,可眼中卻時不時散發出睿智的光芒。

從郭嘉雙眼之中,陳旭能夠感受到一股靈性,這股靈性哪怕是在田豐等人身上,陳旭都沒有發現過。

聽見陳旭的詢問,郭嘉灑然一笑,而後說道:“不才乃是潁川郭奉孝。”

聽到郭奉孝三個字,陳旭眼睛頓時瞪得滾圓,而後從頭到腳細細打量了郭嘉許久,眼神也有而複雜。

深吸了一口氣,陳旭嘆道:“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羣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

“孟德兄有你相助,真是羨煞我也,也是孟德兄的榮幸啊。”

聽見了陳旭的讚譽,郭嘉忍不住感到有些驚奇,而後輕聲呢喃着:“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羣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

默默唸了幾遍,郭嘉眼神越來越亮,可他終究還是苦笑着搖了搖頭。

擡起了腦袋,定定看着陳旭,郭嘉大聲說道:“秦王謬讚了,嘉當不起這等讚譽。而且能夠遇到齊王,不是主公的榮幸,而是我郭嘉的榮幸。”

“正是因爲遇到了主公,我才能一展胸中所學。”

郭嘉神色無比鄭重,一改往常有些無灑脫的神情,眼中也露出了一絲感激之色。

陳旭卻是正色道:“我只是實話實說罷了,奉孝之才,當得起如此稱讚。”

“當然,孟德兄也乃當時英雄,你二人在一起宛若游魚遇水,真是羨煞旁人。”

此時,曹操眼神卻是驚疑不定,他不明白陳旭爲何會對自己手下,瞭解的如此透徹。

郭嘉雖然有才華,可是相比起關中那些名滿天下的謀士,在名聲上終究還是差了一些。

在諸侯之間,哪怕是荀彧與荀攸,因爲家世的緣故,都要超過郭嘉。

可是,陳旭剛剛聽見郭嘉的名字,居然就如此稱讚郭嘉,曹操能夠感覺得到,陳旭所言完全發自肺腑,沒有一絲做作。

更加令曹操驚奇的是,哪怕初次見到許褚,陳旭就知道許褚勇冠三軍,還讓自己手下諸將要謹慎再三。

相比起郭嘉,許褚更是毫無名聲,在很多人看來,他只不過是曹操的親兵統領罷了。

陳旭的舉動,讓曹操心中一沉,他暗暗想到:“不曾想,陳文昭居然對徐州瞭如指掌,看來他早就在防備我了。”

曹操這麼想,其實也有些冤枉陳旭了。

李儒發展的情報人員雖然衆多,可是想要安插到諸侯權力中心,卻是無比困難。

陳旭之所以一口道出許褚名字,並且如此誇讚郭嘉,也不過是因爲身爲穿越者罷了。

深吸了一口氣,曹操忽然縱馬往前行走了兩步,說道:“文昭領兵抵達寧陽,如今城中兵力已經不少,可敢出城與我一戰?”

陳旭聞言卻是笑道:“我等遠道而來,士卒勞累不堪,恐怕要拂了孟德兄好意。孟德兄如果真的有心,要與我決一死戰,我們不妨約在三日以後。”

曹操聽到這裡,卻是表情一窒。

他其實也是知道,關中軍遠來疲憊,如果這個時候雙方戰上一場,對於曹軍而言絕對有利。

在曹操看來,陳旭自出道以來便銳意進取,屢戰屢勝,絕對不是膽小怕事之人。

面對自己的當衆挑釁,陳旭很有可能會答應下來,可他終究還是低估了陳旭。

深吸了一口氣,曹操說道:“文昭既然有此雅興,那麼就三日以後決一死戰吧!”

哪怕讓關中軍休整三日,曹操也有信心能夠戰勝陳旭。

畢竟,陳旭實力雖然強大,終究是四面作戰,聚集在寧陽的兵馬也沒有六萬,曹軍起碼在兵力上佔據優勢。

更何況,關中軍屢次擴張,曾經的精銳軍隊也都被打散,分到了新兵隊伍之中。

現在關中軍兵力雖多,相同數量士卒的戰鬥力,相比起以前卻是差了許多。

與之相反,曹操境內人口遠遠比不上關中,他不可能像陳旭那樣,徵召幾十萬大軍,以數量壓人。

他所能做的,就是走精兵路線。

可以說,如今的曹軍在精銳程度上,甚至不比以前的關中軍差上多少。

縱然雙方兵力相當,曹操也有信心不會敗給陳旭,更不用說,曹軍正佔據兵力優勢了。

曹操還有一個底牌,那就是已經擴張了的虎豹騎。

虎豹騎自從敗在了陷陣營手中以後,曹純以及虎豹騎統領當即奮發圖強,一面擴充虎豹騎兵力,一面對於虎豹騎進行嚴格訓練。

現在的虎豹騎,比起以前還要強上不少,人數也增加了許多。

曹操相信,只要不是在函谷關之內那種情況,虎豹騎縱然與陷陣營正面交鋒,也不見得會被擊敗。

如今的曹操已經將近花甲之年,若是不把握這個機會將陳旭擊潰,他很有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希望了。

擊敗陳旭,不僅可以獲得軍事上的勝利,還能夠獲得政治上的勝利。

可以預料,當陳旭這個不敗的神話,正面被曹操擊潰以後,將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最起碼,曹操的聲望必將因此超越陳旭,天下豪傑必定會紛紛前來投奔於他。

如果能夠趁着這一戰將陳旭擊殺,失去陳旭的關中,就宛若沒了利爪的猛虎,再也不足爲懼。

正是考慮到這些,曹操纔會下定決心,在三日以後與關中軍決戰。

天氣逐漸變冷,可是整個寧陽城中的關中軍,卻感覺心中無比火熱。

前段時間,曹軍一直在城下叫陣,幾乎所有城中將領都被罵過,可是礙於軍令,他們也不能出城作戰。

長時間的壓抑,已經使得關中士卒憋了一肚子火氣。

眼看三日已經過去,今日就是與曹軍的決戰日,關中軍都是摩拳擦掌。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振奮人心的戰鼓聲響徹天地,緊閉許久的寧陽城門緩緩打開,陳旭率領着黑甲衛,一馬當先衝了出去。

ωwш ⊕т tκa n ⊕℃o

在其身後,呂布、趙雲、龐德、陳虎、管亥、陳駿等人,都是衣甲鮮明。

只有高順,仍舊穿着那副,與普通陷陣營士卒一樣的鎧甲,帶着陷陣營士卒,不急不緩往前行軍。

旁邊其餘的關中士卒,看向陷陣營的眼神,都帶着好奇、崇敬、以及興奮的神色。

不少士卒甚至握緊了拳頭,在心中發誓,也一定要加入這支軍隊。

陳旭走在最前面,率領關中大軍,浩浩蕩蕩往前行軍;曹軍亦是開始聚集在一起,朝約好的那片空曠原野集結而去。

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28章 返鄉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570章 離別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180章 劫營第36章 賞賜風波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117章 交談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285章 無名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446章 考覈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19章 名揚州郡第51章 欲擒故縱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723章 小霸王第535章 仲達第802章 狼煙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567章 玉門關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92章 離去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207章 於夫羅第55章 假借天命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245章 大捷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87章 擇婿第779章 釋放第412章 獻策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424章 橋蕤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23章 擊賊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329章 虐呂布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97章 清河絕唱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524章 簡雍第762章 迷路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326章 誘敵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19章 名揚州郡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508章 出巡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60章 欲殺文昭第251章 祭奠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802章 狼煙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467章 殺羌令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286章 劍道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489章 糾結第424章 橋蕤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301章 反應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50章 東阿對第207章 於夫羅第308章 換糧第899章 解惑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551章 凱旋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8章 欲投黃巾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468章 沙盜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178章 三日餘糧
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28章 返鄉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570章 離別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180章 劫營第36章 賞賜風波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117章 交談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285章 無名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446章 考覈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19章 名揚州郡第51章 欲擒故縱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723章 小霸王第535章 仲達第802章 狼煙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567章 玉門關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92章 離去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207章 於夫羅第55章 假借天命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245章 大捷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87章 擇婿第779章 釋放第412章 獻策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424章 橋蕤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23章 擊賊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329章 虐呂布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97章 清河絕唱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524章 簡雍第762章 迷路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326章 誘敵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19章 名揚州郡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508章 出巡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60章 欲殺文昭第251章 祭奠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802章 狼煙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467章 殺羌令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286章 劍道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489章 糾結第424章 橋蕤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301章 反應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50章 東阿對第207章 於夫羅第308章 換糧第899章 解惑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551章 凱旋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68章 欲投黃巾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468章 沙盜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178章 三日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