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無名

陳旭整理了一下衣冠,上前向中年男子作揖行禮道:“吾觀壯士面容異於常人,行事放蕩不羈,更兼渾身充滿殺氣,不知壯士可告知名諱?”

中年男子眼神有些迷離,他低聲呢喃着:“十五歲那年,有人辱我母親,某憤而殺人亡命;十七歲那年,得知鮮卑南下劫掠,母親受辱致死。”

說到這裡,中年男子臉色有些猙獰。好在他定力過人,沒過多久,就平復了自己的心緒。

“從那以後,我忘記其他,每日刻苦練劍,十年如一日。”

“二十七歲那年,我獨自一人遠赴塞外,尋到當時殺我母親的鮮卑小部落,於冰天雪地之中蟄伏十天,終於尋到機會,將其一家三十五口全部誅殺!”

“如今我已三十七歲,終日浪跡天涯,結交遊俠、猛士、研讀經書,洗滌身上的殺氣。”

“二十多年以來,我眼中只有手中的劍;至於我的名字,已經很久未曾提及。”

“說到底,名字只是一個代號。使君若是不棄,可以稱呼我爲‘無名’。”

陳旭聽到這裡,心中驚駭不已。十年磨一劍,爲報母仇遠赴塞外,蟄伏十天,手刃仇敵。這得需要多麼堅韌不拔的性格,才能夠如此啊。

一時間,陳旭看向此人的目光,也變得肅然起敬。

自古忠臣出自孝們之後,此人先是因爲別人侮辱其母親,憤而殺人。而後又爲了給母親報仇,勤練武藝。

如此人物,若是能夠得到他的效忠,他必定會一生不離不棄。更何況,此人還讀過書,絕對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想到這裡,陳旭忍不住說道:“某雖有匡扶社稷之志,奈何手下兵微將寡。不知壯士可願來我幷州任職,好助我一臂之力?”

無名接到了陳旭的邀請,臉上露出了意動之色。

忽然,他苦笑着搖了搖頭,說道:“使君如此說話,卻是有些謙虛了。東郡陳公臺、程仲德,鉅鹿田元皓,涼州李文優,俱是世間大才。”

“陳留典國輔、常山趙子龍、九原呂奉先,都乃當世虎將。”

“而今使君帳下,人才濟濟,兵多將廣,又怎會缺我一人?”

陳旭卻是搖頭說道:“如今幷州,東有四世三公的袁本初;東南有世之梟雄曹孟德;南方有李傕、郭汜攜天子而自立;北方有如狼似虎的鮮卑人。”

“值此艱苦時期,旭旦夕之間不敢懈怠,每日戰戰兢兢,渴求賢才相投,助我成就大事,又豈會嫌棄人才太多?”

“還請壯士莫要嫌棄幷州,來此與我共襄盛舉!”

話畢,陳旭向無名深深一揖。

無名沒有前去扶起陳旭,反而大笑一聲,說道:“冀州袁本初,雖家世顯赫,卻好謀無斷,不能用人。其人縱能稱雄一時,亦不能稱雄一世。”

“曹孟德雖是當時豪傑,卻內有張邈掣肘,外有袁本初制約;若不趁早擺脫繮繩,發展勢力,其人早晚必被使君所擒。”

“李傕、郭汜之流,殘暴不仁,失天下民心。董卓之結局,就是他們的前車之鑑,使君何懼之有?”

說到這裡,他嗤笑一聲,道:“至於塞外鮮卑人,兩次被使君率兵殺得丟盔棄甲,早已元氣大傷,心中膽寒,又豈敢再次兵犯幷州?”

“使君現今據幷州廣袤之地,得司隸東部富饒兩郡。若是內修政事,整備軍事;外結諸侯,合縱連橫。”

“待司隸有變,即可出兵掃滅李傕、郭汜等人,佔據關中,迎回陛下。”

“關中西有散關,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四方關隘,再加上西北高原以及涇、渭發源地之間的山嶺,乃是天然屏障,使得關中成爲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此乃是秦國故地,夫秦地披山帶河,四塞以爲固,卒然有急,百萬之衆可拒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

“其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

“使君奉天子以令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關中;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起兵征伐。”

“幷州前景如此,使君又有何憂慮?”

無名的話,使得陳旭心中狂跳。據關中、取巴蜀、奉天子以徵天下,這可是田豐等人,爲幷州制定的發展戰略。

但是今日,卻被這個看似粗獷的遊俠,說得**不離十。這又如何不使陳旭,震驚不已?

雖然此人很多話語,都是引用了戰國蘇秦,以及西漢婁敬的觀點。但是無名能夠結合當世情形,說得如此透徹,卻也顯露出此人的不凡。

直到現在,陳旭才知道,無名此人不但武藝、膽識過人,他胸中的才學,更是有些駭人聽聞。

“如此才能之士,爲何史書上面沒有記載?亦或是有過記載,用得卻是他的真名?”

想到這裡,陳旭非常急切的想要知道,此人真名到底叫什麼。他也在努力將此人,與歷史上的名人對號入座。

想了半天,他都沒有找出一個,符合無名身份之人。

曾經殺人逃逸、好遊俠、武藝不凡,並且才能出衆。思來想去,陳旭只想出了一個徐庶。

然而徐庶是爲友殺人,不是爲母殺人。況且年齡上面,也完全對不上。陳旭雖然不知道,徐庶這個時候有多大,卻是能夠肯定,他現在一定不會超過三十歲。

“無名到底是誰?”

雖然心中充滿了疑惑,但是陳旭行動上面,仍舊沒有絲毫怠慢。

他再次向無名深深作了一揖,說道:“先生高論,使得旭茅舍頓開。還請先生不以幷州鄙陋,能夠屈尊來此,旭必定掃榻相迎!”

這個時候,陳旭已經完全沒有再將此人,當做一介武夫看待,而是稱呼他爲‘先生’。

陳旭覺得,能夠有此見解之人,必定擔當得起這個稱呼。

典韋讀書較少,對於無名的高論沒有什麼感覺。一旁的郝昭,卻是自幼讀書,他聽聞無名的話之後,臉色頓時就變了。

郝昭再次看向無名的眼神,不再是方纔那種憤怒,反而充滿了敬佩。

一個武藝出衆,並且見識非凡之人,如此大才,縱然有些心高氣傲,亦是可以理解。

沒有才學而狂妄行事,那叫無知,令人厭惡;有了與其相匹配的才學,再如此行事,那就叫做風骨,讓人敬佩。

此時,郝昭目光灼灼的望着無名,希望他能夠留在幷州。幷州若是有着此人的加盟,實力必定會變得更加強盛。

無名沒有明着拒絕陳旭,他只是淡淡的說道:“某之心意,不在於政事,只想行遍天下。”

“況且我方纔所言,只是紙上談兵,當不得真。比起幷州的幾位大才,這般淺論,自然是相差甚遠。”

無名溫柔的撫摸着懷中的那柄劍,他的眼神有些迷離:“從十七歲開始,我的心中就只有劍。哪怕日後讀書,亦是爲了更好地瞭解劍道。”

說到這裡,無名嘆息一聲,說道:“我從經書上領悟出很多種劍道,有王者劍道;仁者劍道;殺伐劍道……”

Www▪ tt kan▪ Сo

“有時候,我也會非常迷茫。到底是哪一種劍道,纔是適合我的劍道。”

“直到我看到墨家的‘墨俠’以後,才心有所悟。”

“我仰慕古風,心中佩服上古執劍一族的俠義風範。正是爲此,我才成爲一個遊俠,四處漂泊。”

“然而,見識多了,才發現這個時代的俠客,早已變質。甚至就連我,也背離了上古時期的俠客精神。”

“我的爲人,就如同手中的利劍一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一路行來,我不但沒有明悟自己心中的劍道,反而留下了太多的羈絆。”

無名的情緒有些低落,他一字一頓的說道:“過多的羈絆,只會使得我雙手變得遲鈍,讓我出劍的速度,變得無比緩慢。”

“我有時候也在擔心,若是有一日,心中的羈絆太多。我手中的劍,還能不能再使出來。”

無名的這段話,不僅使得典韋、郝昭有些摸不着頭腦,就連陳旭亦是如此。

這又不是武俠修仙的世界,還需要領悟什麼劍道?

典韋看着神神叨叨的無名,心中感覺非常不舒服,他大叫一聲,說道:“管他什麼劍道,某手中的一雙鐵戟,自能破之!”

典韋縱橫戰場之中,所向披靡,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有着自己的底氣。

無名嗤笑一聲,說道:“若論兩軍對壘,戰場是廝殺,我不如你。但是此時此地,出劍殺人,你不如我!”

典韋聞言大怒,說道:“你這賊廝,好生狂妄,可敢與我一較高低?”

無名卻是認真的說道:“我不出劍則已,出劍必殺人。利劍出鞘,不死不休。”

典韋身爲幷州大將,自然有着頂級武將的傲氣,他揮舞着手中的鐵戟,大吼道:“那就讓我看看你的劍道!”

“兄長不可!”

陳旭生怕典韋傷了無名,急忙出聲制止。

“鏘!”

亮麗的白光閃過,無名的劍上,已經沾上了一絲血跡。一縷頭髮,隨風而落。

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376章 奇蹟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96章 末路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308章 換糧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242章 出塞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17章 殺人第925章 改名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237章 借貸第663章 遊行法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677章 拒絕第568章 生死鬥第756章 碾壓第192章 比試第491章 心憂第933章 狙擊戰第26章 易首邀酬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11章 訛詐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244章 碰撞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617章 讒言第309章 劉備第76章 文昭論戰第276章 名士第235章 鮑信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309章 劉備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14章 請罪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78章 折服第779章 下戰書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66章 攻破濮陽第763章 綠洲第175章 推測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35章 燒糧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636章 無奈第620章 追與逃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185章 高順第773章 破劍閣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380章 謀兵權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276章 名士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364章 赦令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8章 典韋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371章 函谷關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216章 內亂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733章 破寨第468章 沙盜第98章 黃巾不死第472章 劫營
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376章 奇蹟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96章 末路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308章 換糧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242章 出塞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17章 殺人第925章 改名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237章 借貸第663章 遊行法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677章 拒絕第568章 生死鬥第756章 碾壓第192章 比試第491章 心憂第933章 狙擊戰第26章 易首邀酬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11章 訛詐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244章 碰撞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617章 讒言第309章 劉備第76章 文昭論戰第276章 名士第235章 鮑信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309章 劉備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14章 請罪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78章 折服第779章 下戰書第961章 張遼敗亡第66章 攻破濮陽第763章 綠洲第175章 推測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35章 燒糧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636章 無奈第620章 追與逃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185章 高順第773章 破劍閣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380章 謀兵權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276章 名士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364章 赦令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406章 怒斥閻象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8章 典韋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371章 函谷關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216章 內亂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733章 破寨第468章 沙盜第98章 黃巾不死第472章 劫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