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小霸王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孫策得知曹操領兵攻打關中的消息以後,周瑜當即說道:“南荊之地,山川遍佈,水路交通便利,我等若起水路大軍西進,必定暢通無阻。”

“劉表此人好虛名而無大志,自詡爲當世名士而目光短淺,其子品行惡劣而不能繼承祖業。”

“與之相反,荊州之地百姓衆多,物產豐饒,實乃天府之國,爲天下英雄夢寐以求王霸之地是也。”

“今劉表派兵攻打武關,正是國內空虛之際,我等正當早日謀劃以奪取荊州。”

“江夏之地糧草充足,太守黃祖卻年老糊塗,財物匱乏,麾下衆人更是爾虞我詐,追求私利,欺壓苛求下級官吏與士卒,吏士心生怨恨。”

“江夏舟船戰具年久失修,黃祖又不重視農耕,軍紀混亂,境內百姓怨聲載道。”

“主公若起水路大軍攻之,江夏可定矣。江夏若克,明公即可乘勝向西佔據楚關,再與陳文昭連橫擊破曹操、袁紹,天下兩分不遠矣!”

孫策聞言遂不再疑慮,率衆攻入江夏,想要殺掉黃祖爲父報仇。

卻說孫策領水陸兩軍五萬餘人,麾下週瑜、魯肅、太史慈、程普、韓當、黃蓋、周泰、蔣欽、孫桓、陳武、淩統、董襲隨軍而行,浩浩蕩蕩殺奔荊州。

這一次,孫策是鐵了心要拿下整個荊州。

水陸兩軍往前疾行,來到了江夏的入口處潯陽,卻有斥候偵察到下雉城中早有重兵把守。

孫策得到消息以後,謂衆人言:“黃祖素來狡猾,乃是劉表心腹爪牙,我等與荊州交惡,數次攻打江夏而不克,皆因黃祖之故也。”

“此次荊州空虛,諸君當奮死作戰,定要殺了黃祖這廝!”

江東諸將聞言轟然應喏,人人士氣高昂,個個殺氣騰騰,恨不能早日殺入城中。

孫策見軍心可用,不由心中暗喜。

卻說細作傳來消息,說孫策意欲興兵攻打江夏,黃祖不敢有絲毫懈怠,急忙派遣麾下將領張碩爲先鋒大將,領兵駐守下雉縣城。

下雉縣城乃是長江邊上的一座城池,扼守了江東西進荊州之水路要道,易守難攻。前番孫策數次攻打江夏,都未曾攻克下雉。

孫策領軍進入下雉水域之後,只看見大江之上有鐵索橫亙,戰船根本不能通過。

長江兩旁更是修建了不少箭樓,上面駐紮着許多荊州兵,正拿着弓箭嚴陣以待。

孫策下令江東水軍往前試探,卻被擋在鐵索下面,又被亂箭射了回來,嘗試多次都未能功成,孫策只得下令大軍暫且休兵。

建立水寨完畢以後,魯肅急忙上前說道:“賊人以鐵鎖橫江,又佔據上游優勢,再輔以兩岸箭樓,想要攻克下雉恐非易事。”

孫策眉頭緊皺,問道:“公瑾哪裡去了?”

魯肅道:“主公下令安營紮寨之時,公瑾已經率領一彪人馬前往偵查地形。”

孫策揉了揉眉頭,說道:“等公瑾回來,問問他有無破敵之策。”

沒過多時周瑜領軍回返,說道:“下雉防守嚴密,急切之間難以攻克,恐怕只能以步卒強攻了。”

黃祖能夠屢次擊潰江東軍的進攻,絕對不是易與之輩,縱然他現在有些老邁昏庸,孫策想要輕易攻下江夏亦是非常困難。

魯肅道:“若是強攻,先不說會損兵折將,假如在此地耽誤事日太久,劉表召回攻打武關的荊州大軍,卻該如何是好。”

荊州實力不見得比江東差,甚至要強上一籌,孫策這次孤注一擲率領大軍來攻,就是算定了荊州境內兵馬不多。

假如劉表感受到了威脅,將大軍全都召集回來,江東軍再想攻克江夏,恐怕就會無比困難了。

孫策知道周瑜足智多謀,當即將目光放在他身上,有些期待的問道:“難道真的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輕易攻下下雉麼。”

周瑜聞言沉默不語,過了許久忽然有人衝進來對周瑜說道:“將軍,小人已經打聽到了消息,由於江夏錢財稀缺,下雉守軍很久都沒有發軍餉了。”

“這一次主公領兵來攻,不少下雉守軍都不願出城作戰,賊將張碩再三保證,只要此戰能立下戰功,不僅可以補發以前的軍餉,還會有額外賞賜。”

“正是因爲這樣,下雉守軍軍心才穩定了下來。”

如今江夏糧草衆多,然而錢財卻很少。

黃祖認爲亂世之中糧草要遠比錢財更重要,所以一旦有了財物,就會大量購買糧草。

這就使得江夏糧草堆積如山,財物卻已經極度缺乏,就連士卒們軍餉都難以發放。

周瑜聽聞此言當即大喜過望,說道:“如此,下雉可破矣。”

卻說下雉守軍在張碩的威逼利誘下,這才鼓起士氣想要殺敵立功領賞,而後獲得以前官府欠他們的軍餉。

然而等了幾日都未見江東軍有絲毫動靜,張碩以及下雉守軍都有些摸不着頭腦。

這一日晚上,張碩正在城中巡視,忽然有人來報:“將軍,斥候探聽到消息,賊人趁着夜色悄悄用小舟在江中偵查。”

張碩聞言一驚,說道:“鐵索可以攔下大船,可是隻要小心謹慎,小舟卻能夠輕易通過。”

言畢,張碩道:“賊軍有多少人馬?”

那人道:“只有幾十人!”

張碩道:“領軍上前截殺,休要讓他們過了橫江鐵索,偵察到我軍虛實。”

那人猶豫了一下,說道:“賊人雖少,然而船中那員將領卻是勇不可擋,上面士卒亦是個個精通水性,我軍被殺了幾十人,卻根本沒有辦法將賊人拿下。”

張碩心中一驚,急忙問道:“何不派遣大船上前?”

那人答道:“有鐵索在彼,大船根本不能通過。”

張碩拍了一下額頭這才猛然想起,橫江鐵索不但阻攔了江東水軍逆流而上,也把荊州水軍南下的道路堵死了。

張碩再問:“敵軍船上領軍將領乃是何人?”

那人有些猶豫不定的說道:“許多人都說船上那人乃是江東之主孫策,小人卻不知是真是假。”

張碩不可置信的說道:“你說什麼?船上那員敵將乃是孫策!”

無外乎張碩有些不可置信,孫策身爲江東之主,居然敢親自領軍前來偵查敵情,簡直令人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在屋內來回走動了幾次,張碩道:“江東孫策驍勇輕備,縱然船上真是其人也並不爲怪。”

說到這裡,他在心中暗暗想到:“如今士卒們軍餉已經拖欠了許久,怨聲載道。若此戰能夠生擒孫策,不但對我而言乃是大功一件,士卒們也可以拿到軍餉。”

念及於此,張碩大聲喝道:“拿我披掛過來,生擒孫策!”

卻說張碩利慾薰心,想要領軍生擒孫策,好立下蓋世奇功。然而他畢竟乃是沙場宿將,否則也不會被黃祖派來鎮守下雉了。

哪怕心中已經認定船中之人乃是孫策本人,張碩乘船來到江中以後,仍舊遠遠觀察了一番。

張碩看清楚遠處船上的那員將領,當即大喜過望,說道:“此人果真是孫策,今日定要將其生擒!”

“下戰船,換小舟!”

荊州水軍在張碩的指揮下,迅速放下了小舟,而後順流而下往橫江鐵索那裡殺去。

當然,由於橫江鐵索的存在,這些荊州水軍都是乘坐小船過來,大江之上水流湍急,想要精確控制小舟也是非常困難。

孫策所在的那個小舟,在長江之上左衝右突,荊州軍根本追不上去。

“火把滅了,火把滅了!”

張碩剛剛乘坐小舟殺了過來,忽然就聽到了荊州水兵的喊聲。

原來,孫策爲了不讓荊州水軍很容易發現自己,居然將船上的火把熄滅了。

黑夜之中,沒有了火把照明,想要在大江上找到孫策那艘小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張碩生怕孫策逃跑,急忙乘着小舟衝了過來。他定眼望去,看見了一個模糊的船影。

“賊首就在那裡,衝上去!”

張碩站在船頭,舉着火把遙指前面虛影,指揮着其餘小船圍攏過去。

“殺啊!”

有些小船跑得比較快,率先追上了孫策所在的那個小舟,一場短兵交接就此展開。

這場戰事來得快,也去得快。

荊州小船上面水軍一觸即潰,隱約中扔下了不少屍體,居然往回跑了過來,江東小船卻是順流而下往前逃去。

張碩見狀都忍不住大罵道:“廢物,都是廢物,拖一會兒都不行嗎?”

雖然還有機會追上孫策,張碩卻擔心江東援軍會殺過來。那樣的話,以小船對戰船,荊州軍絕對有敗無勝。

“滾開,休要擋在水路上!”

正異常憤怒,吩咐士卒們加快船隻速度的張碩,看見方纔敗逃的那個小船,居然徑直撞了過來,不由越加憤怒。

“嘎吱!”

“嘎吱!”

鐵爪忽然從那艘船上扔了過來,緊緊抓住了這邊張碩的小船。

“撓鉤?”

“你們幹什麼?”

正有些摸不準走頭腦的張碩,忽然看見數人抓住撓鉤飛速登船,待他看清來人穿着以及面容以後,當即大驚失色。

“放箭,放箭,快放箭!”

張碩大驚失色,急忙厲聲高呼。

然而現在已經有些來不及了,只見孫策、黃蓋、周泰、蔣欽快速跳上了戰船。

“殺!”

周泰速度最快,登上張碩戰船以後,毫不猶豫殺了過來。

張碩見狀亡魂大冒,急忙拿起武器格擋了一下,就想要跳江逃跑。

“死!”

孫策咬着一柄鋼刀上船,攔住張碩以後,一刀將其砍成兩段。

“咚咚咚!”

就在此時,振奮人心的戰鼓之聲響起,卻見周瑜領着荊州水軍從下游殺了過來。

孫策砍掉了張碩腦袋,對身旁衆人笑着說道:“公瑾來的可真及時啊!”

說完之後,孫策讓人點着火把,而後揚起了張碩腦袋,厲聲高呼:“張碩已經伏誅,爾等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但凡有投降者,盡皆可以加入江東軍,黃祖那廝往日拖欠你們的軍餉,我也都會不差一毫的爲你們補上!”

本來看見江東戰船開過來,主將又被殺的荊州水軍,都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他們忽然聽見孫策的聲音,頓時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有些人不確定的問道:“只要投降了,不但可以成爲江東水軍,還能夠拿到以前拖欠的軍餉,將軍之言是否屬實?”

孫策聞言心中暗喜,拿起了一支箭矢厲聲喝道:“我孫策說話算話,若有虛言,有如此箭!”

“嘎嘣!”

孫策話音剛落,就把那支箭矢折成了兩段。

荊州水軍聞言當即不再疑惑,有人大聲喝道:“黃祖拖欠軍餉,有功不賞,專用親信小人,我等何必爲其效死?”

“孫將軍年少英雄,氣量過人,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周瑜戰船尚且沒有開過來,這些隨張碩殺出來的荊州水軍,全都聞風而降。

隨後孫策、周瑜合兵一處,拿着張碩腦袋四處招降荊州水軍。

果真不出周瑜所料,黃祖如今在荊州軍中極其不得人心,現在張碩戰死,下雉羣龍無首,剩餘的荊州水軍盡皆投降。

孫策不費吹灰之力,再次得到了五千兵馬。

下雉攻克以後,孫策、周瑜、魯肅三人並肩站在城牆上面,眺望着長江江面的景色。

魯肅有些責備的說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主公身爲江東之主,又豈可如此以身犯陷?”

“昨天晚上,主公完全可以讓人假扮與你,即可引那張碩出來受死。”

直到此時,魯肅還記得離開關中之時,陳旭對他說的那麼一番話。

孫策點頭道:“子敬所言甚是,然而若吾爲主帥都不向前,士卒們又豈會效死?下次再遇到這種事情,吾定然不會再輕易以身犯陷了。”

周瑜、魯肅聽到這裡,都無奈地搖了搖頭。

他們太瞭解孫策了,雖然現在這樣說話,可是到了戰場之上,往往都會親冒矢石,衝鋒在前。

也許正是因爲這樣,孫策才能夠在短短几年之內,就打下了江東諾大的基業吧。

(感謝書友RobRucchi一萬起點幣的打賞。情人節那天表白被拒絕,再加上自己身體又不好,晚上也睡不着覺,狀態真的很糟糕,更新也非常差勁。就算如此,兄弟還打賞這麼多,真是讓我受之有愧啊,以後儘量恢復正常更新吧。)

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345章 面聖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52章 暗鬥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244章 碰撞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226章 百態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387章 圍殺第956章 鬥陣(中)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458章 大逆轉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269章 止戈第233章 斬將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351章 衣帶詔?第923章 對策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606章 鴻門亭第600章 魯肅(上)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9章 毀田第231章 遭遇第163章 洞房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75章 輕視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333章 投效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295章 衝突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44章 一病不起第273章 甘寧第176章 困境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932章 隕將日第206章 擒張遼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497章 衝突第190章 回寨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36章 賞賜風波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102章 馬驚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821章 諸葛亮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279章 水師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747章 快來了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449章 說客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245章 大捷第779章 釋放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444章 嫁禍第486章 授課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663章 遊行法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921章 入徐州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809章 屠殺第528章 安置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365章 攻城第370章 詐城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442章 三大發明
第564章 調兵遣將第589章 仲達辭行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345章 面聖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52章 暗鬥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244章 碰撞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226章 百態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387章 圍殺第956章 鬥陣(中)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458章 大逆轉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269章 止戈第233章 斬將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351章 衣帶詔?第923章 對策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606章 鴻門亭第600章 魯肅(上)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9章 毀田第231章 遭遇第163章 洞房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75章 輕視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333章 投效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295章 衝突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44章 一病不起第273章 甘寧第176章 困境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932章 隕將日第206章 擒張遼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497章 衝突第190章 回寨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36章 賞賜風波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102章 馬驚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821章 諸葛亮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279章 水師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747章 快來了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449章 說客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245章 大捷第779章 釋放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444章 嫁禍第486章 授課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663章 遊行法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921章 入徐州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809章 屠殺第528章 安置第645章 聲討陳旭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365章 攻城第370章 詐城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442章 三大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