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轉眼半年

光和七年十二月,朱儁回京,盧植返鄉。

陳旭率領黃巾軍躲入山中,不敢出來,標誌着黃巾起義的失敗。

是年,漢靈帝改國號爲‘中平’,史稱中平元年。

中平二年元月,陳靜、王延等人率領十數萬黃巾下泰山,使得附近郡縣官吏人心惶惶,急忙向朝廷求援。

朝廷以爲黃巾復起,不敢大意,就再次派遣朱儁前去平叛。

卻不想這路黃巾軍不攻城,也不掠地,只是每日疾行趕往太行山中。

朱儁聽聞這個消息以後,思忖黃巾軍必定是想去與太行山的黃巾餘孽匯合,料想不會攻城。

他與黃巾軍交戰不少,深知黃巾軍之驍勇,心中難免起了別樣的心思,於是他就故意放慢了行軍速度。

果不其然,泰山黃巾軍一路秋毫不犯,直接橫穿兗州、冀州,來到了太行山中。

同年二月,張牛角、褚燕考慮到河間國並非久留之地,於是就率衆流竄到泰山之中,佔據了陳靜等人撇棄的山寨。

至此,歷史再次發生了改變。

張牛角沒有戰死,褚燕也並沒有成爲黑山軍首領。兩人佔據泰山,號稱泰山軍,收攏流民,並且時常下山襲擾附近郡縣,聲勢頗盛。

七月的天氣,雖然十分悶熱,但是戌夫山上,由於海拔較高,卻仍舊顯得頗爲涼爽。

陳靜帶着泰山的黃巾來到戌夫山以後,山寨之中的人加在一起已經超過了十五萬。

這十五萬人之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年輕力壯之輩。

因爲對於流民來講,若是身體不夠強壯,非常容易餓死。如此一來,黃巾軍中老弱婦孺的比例就變得較少了。

青壯之人有五萬人左右,陳旭與衆人商議良久,決定徵召兩萬精兵,另外三萬當做預備役。

由於人口過多,一個小小的戌夫山,並不能容納下這麼多人。

好在太行山脈橫亙八百餘里,山頭林立。於是乎,陳旭就派人在大寨附近險要的山中,又設立了四個營寨。

如此分攤下來,每個營寨只有三萬人馬。平均分配的話,一個寨子中的精壯只能分到一萬。

但實際上,每個寨子之中的健壯男子只能分到六千人,其中大多還都是一些年齡偏大的漢子。

陳旭挑選了兩萬比較年輕的男子,將他們編成軍隊,每日操練不斷。

陳旭知道,現在距離天下大亂還有一段時間。

若是挑選那些三十多歲的人訓練成精兵,估計亂世剛一開始,他們的年齡就已經有些偏大了。若是再征戰十年八年,這些人恐怕早已變得老邁。

所以陳旭挑選的這些兵卒,大多都是十五到二十五歲的男子。這樣下來,有很多年齡不相符的黃巾士卒,都被迫退役。

這就使得現在陳旭帳下的兩萬兵卒,戰鬥力大大下降。

至於剩餘的精壯,他們既要負責山寨日常的巡邏,還要幫忙百姓們種莊稼。

對於陳旭的所作所爲,很多人都不理解。

但是陳旭知道歷史的走向,爲了長遠的計劃,他只能挑選這些尚顯稚嫩的少年們,組成一支雜牌軍。

程昱隨着大部隊到達戌夫山不久,就被田豐說服,認陳旭爲主。

陳旭自是大喜過望,但是直到現在,他也並不知曉田豐是如何說服程昱的。

每當他詢問兩人的時候,兩人總是笑而不語。

時至今日,黃巾軍在太行山脈之中的五個營寨,已經全部建立完畢。

陳旭自稱爲將軍,田豐爲左軍師,程昱爲右軍師,夏侯蘭執掌律法,專門管理山寨之中的糾紛。

除了以前倖存的幾個渠帥,以及王延以外,陳還提拔了典韋、陳虎、陳靜、陳青、李郭、劉闢、龔都、楊鳳、白饒爲渠帥。

其餘有功之士,多有封賞。一時間,整個山寨喜氣洋洋。

如此一來,陳旭帳下人才濟濟,聲勢越發浩大,就連附近的官兵也不敢前來圍剿。

陳旭偶爾派人下山販賣皮毛,購買日常用品,那些官吏亦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好在這段時間,黃巾軍一直忙着建設內政,也並沒有心思出去劫掠。這就使得戌夫山一帶的局勢,變得有些詭異。

這些年來,大漢可真是多事之秋,黃巾起義的同年十一月,羌人北宮伯玉不堪忍受貪官污吏的欺壓,起兵叛亂。

涼州義從宋建、王國等人幫忙詐開金城,斬殺太守陳懿,劫持新安令邊允,以及從事韓約,並且推舉邊允爲叛軍首領。

後來邊允、韓約感覺自己罪孽深重,已經無法回頭,於是改名爲邊章、韓遂。

次年三月,邊章、韓遂率領羌人入寇三輔,兵鋒直指長安,侵逼園陵。

由於皇甫嵩已經戰死,漢靈帝急召盧植回京,並且調遣董卓作爲輔助,前去平定叛亂。

邊章、韓遂皆是涼州名士,智謀過人。再加上羌人驍勇,對於漢室的欺壓更是憤怒不已,所以作戰起來悍不畏死。

官兵與他們交戰數月,一直難有建樹。

陳旭正在想着西羌的戰事,突然程昱、田豐一起過來。

陳旭看見兩人,急忙相迎,問道:“兩位軍師前來,可是有何要事?”

兩人臉上都有些憂愁,程昱雖然被陳旭擄來的時間比田豐長,但是田豐卻先比程昱效忠陳旭。

所以當初定下職位之時,陳旭才以田豐爲左軍師。

漢代以左爲尊,兩人雖然都掛着軍師的稱號,但是左軍師的地位明顯比右軍師高。

如今的田豐才二十來歲,程昱卻已經有四十多歲。陳旭生怕程昱心中不忿,所以一直非常關照程昱。

田豐又何嘗不知道自家主公的心思?

其實,當初封軍師的時候,他本來想把左軍師的職位讓給程昱,但是陳旭並沒有應允。

在陳旭看來,田豐雖然年輕,但是卻有真才實學。再加上他效忠自己較早,並且爲黃巾軍定下了紮根太行山脈,伺機而出的戰略。

更是爲陳旭解決了很多軍中的弊端,這樣算來,不管是論資歷、還是論功勞,這都遠遠不是程昱所能相提並論的。

有功則賞,有過則罰。陳旭身爲一個集團的統帥,若是不能做到公平公正,一定會爲這個集團留下後患。

所以哪怕他明明知道程昱滿腹才華,明明知道程昱年齡遠遠大於田豐,還是把他安排在了田豐的職位之下。

資歷與功勞,對於每個集團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

田豐目視程昱,沒有說話。

程昱看到田豐的目光,就知道他這是想把風頭讓給自己。

程昱今年已經四十四歲,對於一個古人來講,這個年齡仍是一事無成,恐怕就真的很難有出頭之日了。

他之所以投奔陳旭,何嘗沒有一展胸中所學的心思?所以面對田豐的謙讓,他也不再推辭。

收起心中的感動,深吸了一口氣,程昱冷靜地說道:“主公去歲雖然帶了很多糧草上山,但是現在已經過了半年之久,我等又錯過了種植的季節,以至於春天沒有糧食入庫。”

“現在距離收穫糧食還有兩個月之久,若是主公不想方法提前弄點糧草,恐怕大寨之中的糧食,只能再支撐一個月的時間。”

陳旭聞言,眉頭一擰。

他知道黃巾軍消耗糧食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自上山那日,就一邊讓衆人節省糧食,一邊帶着帳下士卒進山圍獵猛獸。

他卻沒想到,大寨之中的糧草會消耗的這麼快。

好似看出了陳旭的疑惑,程昱開口說道:“主公,若是依照尋常百姓的消耗,寨中糧草自然不會消耗的如此之快。”

“但是主公訓練的兩萬兵卒,以及三千騎兵,卻使得寨中糧草消耗的速度變多了不少。”

陳旭這才恍然大悟。

士卒們訓練的時候,飯量都會大增。

再加上他新招募的兩萬兵卒,大多都是長身體的年齡,若不讓他們吃飽,恐怕就會影響身體的發育。所以對待這些人的食物,陳旭從不吝嗇。

陳旭看着老神自在的兩人,急忙問道:“軍師若有計策,還請教我!”

兩人對視一眼,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程昱繼續說道:“爲今之計,既然軍中無糧,我等只得派兵攻打縣城,從縣衙以及豪強、大戶手中,奪些糧食救急方可。”

“只需等到秋收以後,這八百里太行山脈,完全能夠養活百萬人馬。”

陳旭繼續問道:“依軍師之見,我等應當攻打哪裡?”

程昱從懷中掏出一幅絹布做的地圖,說道:“戌夫山地處幽、並、冀三州的交界處,我等可以攻打的地方也是很多。”

“然幽州乃苦寒之地,土地貧瘠,我軍縱然攻破郡縣,亦是無法得到大批糧草。”

“冀州雖然富裕,人口稠密。但是去歲黃巾起義,幾乎已經將其中的糧草消耗一空,亦不可取。”

“幷州雖然荒僻,沙漠、山嶺衆多。但是黃河卻穿由北向南越整個幷州,澆灌出了大片肥沃的土地。”

“無論是正中央的西河郡,還是東邊的太原、雁門兩郡,都是產糧大郡。”

“而且雁門郡正好處於戌夫山西部,我等只需出了太行山,便可攻打附近郡縣。”

最後,程昱將手指在地圖上雁門郡的位置,他的意思不言而喻。

第928章 拜將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659章 誣陷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885章 內亂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867章 美人殤第107章 身亡?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797章 入涼州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90章 中意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472章 劫營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355章 鍾繇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495章 父與子第278章 相見第110章 議事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456章 中伏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821章 諸葛亮第494章 關平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766章 陰招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223章 安頓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272章 少年第264章 水淹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144章 鬥將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737章 餘波第211章 歸心第804章 爭鋒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823章 下馬威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476章 重逢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379章 圖謀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472章 劫營第580章 抉擇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976章 曲有誤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906章 再設計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528章 安置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393章 起兵伐袁
第928章 拜將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659章 誣陷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885章 內亂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867章 美人殤第107章 身亡?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797章 入涼州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90章 中意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225章 招賢納士第472章 劫營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355章 鍾繇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495章 父與子第278章 相見第110章 議事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456章 中伏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821章 諸葛亮第494章 關平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766章 陰招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223章 安頓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272章 少年第264章 水淹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144章 鬥將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414章 傷亡慘重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737章 餘波第211章 歸心第804章 爭鋒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823章 下馬威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476章 重逢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379章 圖謀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472章 劫營第580章 抉擇第167章 決定出兵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976章 曲有誤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906章 再設計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528章 安置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393章 起兵伐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