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鄧艾失蹤

鄧艾聰慧異常,雖然張遼只是稍微提點了一下,可是他很快就明白過來了。

如今擋在前面的東吳騎兵,乃是鄧艾麾下士卒的好幾倍。

依照常理來講,鄧艾應該先避其鋒芒,而後率領麾下士卒,從其他地方逃走。

只不過,若是鄧艾現在繞路,已經來不及了。

先不說會被太史慈銜尾追殺,單單是關羽、張郃率領的精銳部隊,都能將鄧艾麾下的幾百騎兵全部殺光。

至於在前面堵路,氣勢洶洶的東吳騎兵,卻是戰鬥力最差的一支部隊。

須知,聯軍神兵天降,都是乘坐戰船而來,根本運輸不了戰馬,這些東吳士卒騎的戰馬,都屬於關中軍。

而且東吳士卒擅長水戰,對於陸戰都不精通,對於騎戰更是一竅不通。

別看這些東吳士卒騎上了戰馬,可是很多人都沒有經歷過騎戰,能夠勉強從戰馬上不掉下來就不錯了。

故此,東吳騎兵雖然看起來人數很多,而且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實際上卻在虛張聲勢,根本不堪一擊。

張遼不愧是沙場宿將,很快就看穿了這一切,纔會給鄧艾下達命令,讓其正面衝擊東吳騎兵陣型,死裡求生。

跟在鄧艾身後的數百關中騎兵,驟然看到張遼中箭身亡,亦是慌亂不已。

可是鄧艾的豪氣干雲,卻是感染到了衆人。

卻說太史慈一箭射殺張遼,就連他自己也感覺有些不可置信,繼而心中大喜。

“全軍衝鋒,絞殺全部賊軍!”

東吳與關中之間的仇恨越結越深,太史慈根本沒有想過,前去招降這些關中士卒。

而且在太史慈看來,對面只有幾百殘兵敗將,還是沒有了主將的關中騎兵。

縱然自己後面的東吳士卒,並不適應騎戰,絞殺這一點關中騎兵,也不在話下。

不成想,太史慈的命令,卻是惹惱了對面的關中騎兵。

本來看自家主帥被人放冷箭射死,他們心中都憋了一肚子火氣,只不過面對如今的困境,更多的乃是絕望。

好在先有鄧艾振奮士氣,他們才勉強提起了一絲戰意。

饒是如此,關中士卒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仍舊有些膽怯,根本不可能發揮出全部戰鬥力。

然而,太史慈全部絞殺命令的下達,已經將這四百騎兵逼入了絕境,他們也只能奮死一博。

鄧艾七竅玲瓏,更是抓緊時機大聲吼道:“逃避必死無疑,拼盡全力方有一絲生機。”

“爲了生存,爲了不負張將軍所望,兄弟們隨我衝鋒!”

“殺!”

四百騎兵齊聲吶喊,以鄧艾爲箭頭狠狠朝着前面衝去,哪怕東吳騎兵佔據絕對優勢,他們亦是絲毫不懼。

太史慈本來還智珠在握,可是看到關中騎兵衝鋒的架勢以後,當即心中一驚。

“糟糕。”

太史慈只能在心中暗叫一聲不好,仍舊率領騎兵猛烈衝了上去。

因爲,現在雙方都已經沒了退路,只能衝鋒,衝鋒,再衝鋒!

“轟隆隆!”

戰馬踐踏大地,轟隆之聲不絕於耳。

“砰!”

躲閃不及的雙方騎士,狠狠撞擊在了一起,人仰馬翻。

“噗嗤!”

武器刺入身體之內,鮮血飛濺而出。

由於東吳缺乏騎兵,太史慈也沒有大規模指揮騎兵作戰的經驗。

當雙當真正撞擊在一起之後,太史慈才知道自己錯了,而且錯得非常離譜。

騎戰之中,並不是兵力越多越好。

相反,若是自己士卒連戰馬都騎不好,哪怕他們人數再多,面臨幾百精銳騎兵,也根本發揮不了作用。

戰場之上,東吳騎兵人仰馬翻,很多本來還能勉強騎上戰馬的士卒,在前面的騎兵倒地之後,根本拉不住繮繩。

故此,戰場之上居然如同後世,那些大規模車禍現場一般,一匹又一匹戰馬撞在了一起。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四百關中騎兵都有着高超的騎術。

鄧艾瞅準時機,看到最前面的士卒撞擊在一起,東吳騎兵混亂不堪,無暇他顧之後,就開始調轉馬頭,從另一個方向衝了出去。

太史慈眼睜睜的看着,鄧艾帶領幾百騎兵繞過他們,然後揚長而去,卻也沒有絲毫辦法。

他現在所要做的,乃是穩定混亂不堪的東吳騎兵。

君不見,很多戰馬因爲騎士們掌控不了,而受驚了瘋狂奔走,居然將自己陣型衝得七零八落。

一時間,東吳士卒沒有被關中騎兵殺傷,反而被自己人衝散了。

“勒住戰馬,勒住戰馬,勒住戰馬!”

太史慈看着麾下士卒越來越混亂,甚至有不少人掉下戰馬,而被踐踏致死,臉上更是青紅交加。

他大聲吶喊着,奈何從未經歷過這種情況的東吳士卒,已經徹底慌了神,哪裡聽得進去?

不得不說,周瑜襲擊關中軍營寨的方案十分完美,唯一的一個破綻,乃是因爲周瑜私心所導致。

諸侯軍隊雖然組成聯盟,可是戰勝之後繳獲的戰利品,卻會歸各自所有。

其餘戰利品倒也罷了,只不過這幾千匹戰馬,對於極度缺馬的東吳而言,卻是非常寶貴的戰略物資。

故此,哪怕張郃麾下的大戟士,都是出身北方擅長騎馬,周瑜仍舊沒有派他們前去搶奪馬匹。

只不過這點私心,卻是給鄧艾創造了突圍的機會,而東吳騎兵,現在也成了一個笑話。

當然,也並不能說東吳士卒太過差勁,只能說術業有專攻罷了。

強求東吳水軍進行騎戰,比趕鴨子上架更不靠譜。

太史慈大聲吆喝着,卻並沒有因爲鄧艾等人的逃走,而有什麼想法。

首先,逃走的只是幾百關中騎兵。

更何況,就連張遼都被他一箭射死,縱然讓這些關中士卒調走,也並無大礙。

最爲重要的是,周瑜早就在前面設下伏兵,太史慈相信,這些關中騎兵肯定逃不走。

月光皎潔,西風呼嘯,一行人踏光而行,在夜晚之中奔走。

“踏踏踏!”

馬蹄聲由遠及近,打破了黑夜的寧靜,這幾百人正是剛剛逃走的鄧艾等人。

“停!”

逃離了營寨一段路程,來到了一個岔路口之後,鄧艾卻是讓士卒們止住了腳步。

一個小校看着橫在戰馬上的張遼,臉上露出了悲痛之色,問道:“小將軍,張將軍他真的去了麼?”

鄧艾瞥了那人一眼,而後說道:“死者已矣,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好好活下去,而後爲張將軍報仇。”

眼看其餘小校還要出言詢問,鄧艾急忙轉移話題道:“現在有三條路可以走,一條乃是向北行軍,直接前往箕關給郝昭將軍報信。”

“第二條卻是向南前往黃河河畔,而後渡河抵達函谷關,與主公會合。”

“第三條路,卻是直接往西去前進,趕到蒲阪,脫離戰場。”

衆人聽見了鄧艾之言,當即議論紛紛。

一個小校說道:“聯軍忽然襲擊,必定是將黃河水路探索完畢,這才逆流而上。”

“我們現在抵達黃河河畔,豈不是羊入虎口?故此,第二條路不可取。”

另一人又說道:“如今戰事緊急,哪怕我等兵敗,也不應該逃回蒲阪纔對,第三條路也不可取。”

又有一人說道:“聯軍沒有突襲南岸趙將軍營寨,反而突襲北岸我等營寨,肯定是想要拿下箕關。”

“箕關如果丟失,聯軍就可以放棄攻打函谷關,而後直接從箕關進入河東郡。”

“若是如此,再想擋住聯軍鋒芒難如登天,我建議咱們往北行駛,將此處發生的事情告知郝昭將軍,讓他能夠提前有所準備。”

鄧艾看到這些將校縱然兵敗,也沒想着一逃了之,感覺非常高興。

只不過,他沉吟許久才說道:“我們不能向北行軍。”

衆人聞言都是疑惑不解,問道:“爲何?”

鄧艾道:“若吾無所料不差,此次周瑜必定隨軍而來,卻一直沒有露面,定是在北方設下伏兵。”

“試想一下,聯軍既然想要攻打箕關,定會封鎖消息,以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若是我等貿然向北行軍,必定中伏。”

衆人聞言都是心中一驚,而後問道:“既然如此,卻該如何是好?”

鄧艾笑道:“無妨,我們可以先往西行軍,而後再轉道箕關,將此事通知給郝昭將軍。”

衆人聽到這裡,都點了點頭,而後跟隨鄧艾往西邊行軍。

鄧艾率領衆人不停奔襲,直到天空泛起了魚肚白,戰馬都氣喘吁吁以後,才稍微停息了下來。

看了看伏在戰馬上一動不動的張遼,鄧艾忽然說道:“死者已矣,我們此行兇險,不能一直帶着張將軍遺體。”

“還是先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把張將軍埋了吧,待日後戰事平息以後,再遷墳不遲。”

衆人雖然心中悲痛,卻都是點了點頭。

他們甚至都主動要求,幫忙將張遼遺體埋葬,鄧艾卻以埋葬屍體的地方需要隱秘,而將衆人攔了下來。

甚至於,鄧艾暗示張遼親兵,將張遼屍體緊緊護衛起來,根本不讓其他人靠近。

縱然有不少關中將校,對於此事頗有微詞,鄧艾仍舊一意孤行。

隨後,鄧艾就帶着張遼的一些親兵,離開衆人視線前去埋葬張遼。

過了許久,鄧艾才帶着兩個親衛回來,其餘人驚訝的問道:“張將軍的親衛,全都哪裡去了?”

鄧艾說道:“他們守衛在張將軍墓地旁邊,準備保護張將軍遺體,一直到這場戰爭結束。”

衆人聞言,唏噓不已,爲這些親兵的忠義而感嘆。

將張遼埋葬以後,鄧艾繼續帶着幾百人向西行駛,過了一段路程之後,再次朝東北轉道而去,準備向郝昭通風報信。

然而,鄧艾還是低估了周瑜對於道路的封鎖。

攻下關中軍營寨之後,周瑜當即分給了大戟士一些戰馬,讓他們星夜兼程封鎖各處通往箕關的道路。

由於鄧艾等人轉道而行,並且埋葬張遼花費了一些時間,居然與大戟士遭遇了。

鄧艾看着前面的五百大戟士,眉頭微微皺起,而後毫不猶豫的下達了衝鋒的命令。

“殺啊!”

鄧艾一馬當先,揮舞着手中長槍,率先衝入陣中。

那些緊緊跟隨在鄧艾身後的騎兵,也向大戟士發起了猛烈的衝鋒。

然而,大戟士雖然擁有戰馬,卻都棄馬迎戰,每一個士卒手中的大戟,都散發着點點寒光。

“噗嗤!”

“噗嗤!”

“噗嗤!”

這場交鋒一開始,關中騎兵就產生了巨大的傷亡,他們都小瞧了大戟士戰鬥力。

當初,在鞠義麾下的先登營,尚且沒有建立完畢的時候,大戟士就是對付白馬義從的主要戰力。

雖然大戟士並非白馬義從對手,可是能夠在與白馬義從交戰過程中,屢屢保全己身,也可以看出大戟士的恐怖了。

須知,白馬義從可不是一般的騎兵。

他們在公孫瓚的帶領下名震塞外,殺得以擅長騎戰的烏桓人,聞風變色。

白馬義從的戰鬥力,甚至還在虎豹騎之上。

以此類推,大戟士戰鬥力絕對不弱,而且他們使用長兵器,在對付騎兵的時候,也有剋制作用。

關中騎兵雖然精銳,可是相比起白馬義從與虎豹騎,還是要遜色不少。

而且這些關中騎兵,都是潰敗之師,又馬不停蹄奔逃許久,自加上人數不及大戟士,交手以後很快就落到了下風。

“兄弟們衝過去,給郝昭將軍報信,我來斷後!”

鄧艾看着一個個士卒倒地不起,當即大聲吶喊,奮死衝殺。

鄧艾雖然尚未及冠,已經勇猛異常,在關中騎兵的配合下,終於將大戟士衝開了一個缺口。

只不過,鄧艾並沒有趁機逃跑,反而帶着自己的親衛,返身牽制大戟士,爲其餘士卒爭取逃走的機會。

最終,有將近三百人衝了過去,只不過他們衝出去以後,左等右等都沒有等到鄧艾。

那些跟隨鄧艾斷後的士卒,更是沒有一人逃出來。

逃走的關中騎兵不停打探鄧艾消息,卻是無論如何也打聽不到。

有人說,鄧艾斷後被大戟士擊殺,那些跟在他身旁的士卒,也全都殞命。

也有人說,鄧艾被大戟士俘虜了。

還有人說,鄧艾逃走了。

一時間,謠言四起。

只不過,無論他們如何猜測與不甘,終究還是毅然奔向箕關,向郝昭報信去了。

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44章 一病不起第97章 清河絕唱第273章 甘寧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72章 華雄第766章 陰招第161章 斬赤龍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637章 衝突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495章 父與子第355章 鍾繇第269章 止戈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773章 破劍閣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524章 簡雍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460章 大捷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284章 旭之志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316章 赴長安第241章 殺意第360章 鬥將第565章 密謀第552章 韓莒子第496章 家宴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338章 弒帝第560章 反心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287章 厚葬之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194章 陷陣營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516章 再審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24章 國輔第92章 離去第116章 很年輕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56章 折辱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221章 試探第490章 狩獵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226章 百態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27章 亂起第186章 馬賊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333章 投效第437章 離間第196章 靈帝崩第762章 迷路第489章 糾結第872章 野炊第972章 爭功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982章 子殺父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762章 迷路第630章 縱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805章 約戰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472章 劫營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280章 司馬懿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911章 勸諸葛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434章 鬥智鬥勇
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44章 一病不起第97章 清河絕唱第273章 甘寧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72章 華雄第766章 陰招第161章 斬赤龍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637章 衝突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495章 父與子第355章 鍾繇第269章 止戈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773章 破劍閣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524章 簡雍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460章 大捷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284章 旭之志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316章 赴長安第241章 殺意第360章 鬥將第565章 密謀第552章 韓莒子第496章 家宴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338章 弒帝第560章 反心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287章 厚葬之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194章 陷陣營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516章 再審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24章 國輔第92章 離去第116章 很年輕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56章 折辱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221章 試探第490章 狩獵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226章 百態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511章 關平認主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27章 亂起第186章 馬賊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333章 投效第437章 離間第196章 靈帝崩第762章 迷路第489章 糾結第872章 野炊第972章 爭功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982章 子殺父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762章 迷路第630章 縱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805章 約戰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472章 劫營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695章 江州之戰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280章 司馬懿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911章 勸諸葛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434章 鬥智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