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馬騰

這個使者口中所謂的主公,正是公孫瓚。

田楷身爲公孫瓚的部下,就連他青州刺史的職位,也是公孫瓚所冊封。因此,整個青州,都可以算得上是公孫瓚的勢力範圍。

甚至就連北海國相孔融,也可以說是公孫瓚屬下。

陶謙乃是公孫瓚的盟友,而曹操卻是袁紹的爪牙。如今曹操攻打陶謙,哪怕陶謙沒有前來求援,田楷也絕不會坐視不理。

更何況,陶謙還派人過來了。

田楷對於自己的斤兩,十分了解。他也知道僅憑自己,很難獨自救援徐州。

以往,袁紹派兵攻打青州的時候,有幾次田楷都是仗着劉備三兄弟,才能擊退袁軍。因此,他就把主意打到了劉備身上。

劉備因爲公孫瓚的作爲,一直想要擺脫他。而這次前去救援徐州,正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屆時,無論陶謙是否兵敗,劉備都能夠搏上一個好的名聲,並且可以乘機擺脫公孫瓚。

卻說陳宮因不忿曹操殺掉邊讓,也不願將幷州拖入戰火之中,就棄了陳旭,前去面見張邈。

陳宮乃是東郡名士,又素來與邊讓關係密切。張邈身爲陳留太守的時候,曾經屢次三番徵辟陳宮,都被陳宮拒絕。

張邈聽聞陳宮來投,頓時大喜過望,急忙親自前去迎接。

“公臺,你不是在幷州任職,爲何前來陳留尋我?”

陳宮進入太守府之後,看了張邈一陣,突然失聲痛哭起來。張邈見狀,有些手足無措的說道:“公臺爲何如此?”

陳宮並不答話,只是痛哭流涕。

想起了被曹操殺掉的邊讓,張邈心中一動,才安慰陳宮道:“我知公臺與文禮關係密切,然死者已矣,公臺還要節哀啊!”

聽見張邈的話,陳宮忽然停止了哭泣,斂容望着張邈,說道:“我所哭者,不爲別人,乃因使君耳!”

張邈驟然聽見陳宮的話,臉色一變,不悅的說到:“公臺何故如此咒我?”

陳宮打量了張邈一陣,搖了搖頭,而後重重嘆息了一聲。

張邈見狀,問道:“公臺何故嘆息?”

陳宮眼睛一眯,輕聲說道:“使君身死之日就在當前,尚不自知耶?”

張邈大驚失色,右手按劍,怒斥陳宮道:“公臺休要危言聳聽!”

陳宮整了整衣襟,盯着張邈說道:“曹孟德欲置使君於死地久矣,使君尚不知曉?”

“鏘!”

張邈猛然拔出腰中的佩劍,將其架在陳宮脖子上面,寒聲說道:“我敬重公臺乃是東郡名士,再加上以往情誼,纔對你一忍再忍。”

“若是公臺因爲文禮之死,就想要離間我與孟德,卻是太小看我張邈了!”

陳宮大笑兩聲,怡然不懼的盯着張邈,說道:“孟卓心中其實早已有數,爲何還要自欺欺人?”

這個時候,陳宮沒有再喊張邈爲使君,反而直呼他的表字。

陳宮繼續說道:“孟卓方纔直接稱呼曹操爲曹孟德,沒有稱其爲主公。可見孟卓心中,也未曾將曹孟德當做主公。”

“以曹孟德的爲人,又豈會看着兗州境內,有一股勢力不真心臣服於他?往常他不曾與你爲難,只是怕大失人望。”

“然,連文禮那樣名揚天下的名士,曹孟德都敢下手,又何況是孟卓你呢?”

“孟卓曾經在諸侯討董之時,屢次直言不諱當面斥責袁本初,已經使得袁本初對於孟卓怨恨不已。”

“他曾經指使曹孟德殺掉孟卓,只因當時曹孟德實力不濟,需要多多仰仗孟卓,這才斷然拒絕。”

“然,今日曹孟德擁有兗州之地,更是帶兵攻打徐州,勢如劈竹。孟卓對於曹孟德的作用,已經小了很多。”

講到這裡,陳宮嘆息一聲,真誠的說道:“孟卓,人無傷虎心,心憂傷人意。曹孟德取得徐州之後,一定不會坐視陳留郡,不在他的掌控之下。”

“那個時候,曹孟德不管是爲了討好袁紹,還是爲了收回陳留郡,都會對孟卓下手啊!”

“曹孟德殺文禮,也未嘗沒有殺雞儆猴的意思!”

張邈此時,心亂如麻。他扔掉手中的佩劍,緊緊抓住陳宮的手臂,說道:“還請公臺教我!”

陳宮看見張邈的樣子,頓時心中振奮,他昂首說道:“今雄傑並起,天下分崩。孟卓以千里之衆,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爲人豪,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

“今兗州之軍東征,其處空虛。汝南袁公路,雖非成事之人,手下卻是兵多將廣,有虎視天下之心。”

“更兼袁公路素來與曹孟德、袁本初不合,屢次交鋒。若權迎袁公路,共牧兗州。”

“屆時,文卓東連徐州陶恭祖,北連幽州公孫伯圭,再向袁公路借兵,未嘗不可借四路諸侯之力,先斷曹孟德歸路,再伐冀州袁本初。”

“而後,孟卓再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一時,名留青史之策也,豈不好過受制於人?”

聽完陳宮的話,張邈怦然心動。少時張邈與袁本初、曹孟德俱是奔走之友,相交莫逆。

然而,今日另外兩人都擁有一州之地,反觀他張邈,先是得罪袁本初,差點性命不保。而後又依託於曹孟德帳下,受制於人。

張邈的心中,就沒有其他的想法嗎?絕對不是!

陳宮的話,激起了張邈的雄心壯志,他感覺自己的整個身體,都在興奮的顫抖着。

好在他的自制力較強,深吸了幾口氣,張邈才憂慮的說道:“袁公路新敗於曹孟德,倉皇逃回揚州,民心未定,又豈肯輕易發兵?”

“況且兗州境內,曹孟德之心腹不知幾何,若是我舉兵反叛,恐怕很難得到其他郡縣的支持啊!”

陳宮大笑兩聲,說道:“袁公路雖然新敗,兵無戰心。然孟卓可不要忘記,此人乃是睚眥必報之人。若是孟卓派人聯絡袁公路,共伐曹孟德,他一定會盡起大軍,以報前番之仇。”

“至於兗州其餘郡縣,孟卓不必心憂。曹孟德妄殺文禮,大失人望,孟卓只需振臂一呼,各個州郡必定紛紛響應!”

張邈聞言,這才心中稍安。

忽然,他好似想起了什麼,臉色不善地盯着陳宮,說道:“公臺既然投奔幷州陳文昭,又豈肯竭心盡力爲我謀劃?”

陳宮盯着張邈的眼睛,憤然說道:“枉我盡心竭力爲幷州謀劃,卻不想這次請陳文昭出兵兗州,爲文禮報仇,他卻是斷然拒絕。”

“正是爲此,我才一怒之下,棄官而走,前來投奔孟卓。”

張邈大喜過望,不再疑惑。因爲他知道,陳宮與邊讓的關係,有多麼密切。若是陳宮爲了給邊讓報仇,所做的這一切,倒也說得過去。

卻說西涼有一人,姓馬名騰,表字壽成。

Wωω ◆тTk án ◆C 〇

馬騰身長八尺餘,身體洪大,面鼻雄異,性格賢良忠厚,受到衆人的尊敬。

馬騰年青時貧窮,無產業,經常從彰山砍伐木材,背到城裡去賣,來養活自己。

當時,胡人北宮伯玉與先零羌聯合起兵反漢,裹挾涼州名士韓遂、邊章爲叛軍首領。東漢靈帝中平三年,韓遂發動兵變,殺死邊章和北宮伯玉,及其親信隨從數百人,擁兵十餘萬,進軍包圍隴西。

朝廷任命耿鄙爲涼州刺史,率六郡兵馬討伐韓遂。

耿鄙在招募州郡勇士的時候,看見了身材高大的馬騰,心中對他非常喜愛,就任命馬騰爲軍從事,統領部隊。後來馬騰征戰有功,被提升爲軍司馬,遷偏將軍。

可以說,耿鄙對於馬騰,有着知遇之恩。

卻不想,耿鄙在平定韓遂叛亂的時候,韓遂利用官兵之間的矛盾,用反間之計,讓耿鄙被自己的部下亂軍所殺。

聽說耿鄙被殺以後,在耿鄙手下擔任軍司馬的馬騰,就投靠叛軍,並且與韓遂結爲異姓兄弟。

西羌叛亂的時候,邊章、韓遂等人在涼州共同起事,屢次寇掠三輔。董卓正是靠着鎮壓西羌叛亂,這才成爲割據一方的軍閥。

後來,雖說西羌叛亂被朝廷鎮壓,韓遂、馬騰仍舊在涼州割據一方。

董卓弄權以後,爲了拉攏馬騰、韓遂,就想將他們召到長安,封以高官厚祿,好使兩人成爲他的爪牙。

卻不想,馬騰、韓遂還在前往長安的路上,董卓就被呂布所殺。他們帶兵到達長安以後,李傕、郭汜已經佔據了長安。

李傕等人拜韓遂爲鎮西將軍,遣還金城;馬騰爲徵西將軍,屯於郿。

馬騰屯兵郿縣以後,因私事有求於李傕,卻被李傕拒絕。馬騰勃然大怒,就派兵攻打李傕。

獻帝劉協派遣使者前去勸和,馬騰不從,繼續與李傕交戰。後來馬騰的結拜兄弟韓遂,也派兵前來說和兩人,在說和未果之後,就與馬騰合兵一處,一同攻打李傕。

朝臣種邵、馬宇、劉範欲誅殺李傕等人,於是秘密與馬騰聯繫,願爲內應,但因事情敗露,只得逃奔槐裡。

李傕、郭汜怨恨馬騰、韓遂起兵相攻,就派遣西涼大將樊稠,以及李傕的侄子李利帶兵出擊,攻打馬騰、韓遂。

一時間,關中之地,戰亂再起。

第542章 子午谷第570章 離別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289章 疑惑第603章 孫尚香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98章 黃巾不死第405章 軒轅關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460章 大捷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305章 謀劃第737章 餘波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326章 誘敵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1章 魂入漢末第90章 中意第495章 父與子第740章 戰畢第113章 渡河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884章 決定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558章 法正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1001章 怒火第804章 爭鋒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40章 出戰第490章 狩獵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170章 比武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771章 擒張任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637章 衝突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364章 赦令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58章 遊街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289章 疑惑第467章 殺羌令第560章 反心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804章 爭鋒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85章 張角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530章 議事第534章 憂慮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982章 子殺父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539章 戰!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611章 三問
第542章 子午谷第570章 離別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423章 袁術之死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826章 夜襲殺天使第289章 疑惑第603章 孫尚香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143章 兩軍對壘第98章 黃巾不死第405章 軒轅關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460章 大捷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305章 謀劃第737章 餘波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326章 誘敵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1章 魂入漢末第90章 中意第495章 父與子第740章 戰畢第113章 渡河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884章 決定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558章 法正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1001章 怒火第804章 爭鋒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40章 出戰第490章 狩獵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170章 比武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771章 擒張任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637章 衝突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364章 赦令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58章 遊街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289章 疑惑第467章 殺羌令第560章 反心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804章 爭鋒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85章 張角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530章 議事第534章 憂慮第943章 水軍初戰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982章 子殺父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539章 戰!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611章 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