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

正在看小話本看的入迷的嘟嘟寶貝, 直接把有關運動會的所有資料都傳了過來,胤礽大致的看了幾眼,就看到了男子足球的情況, 雖然後來沒有太子妃說的那麼無力,但一直到大滅世來臨也沒有雄起卻是不爭的事實。

到了星際時代,星際人以異能和戰爭爲主導, 很多運動項目都消失,這個足球當然也是。

“孤覺得,足球可以學,但是我們的蹴鞠更需要傳承下去。如果要辦運動會, 那就按照我們的規則來辦。”

太子妃一愣, 隨機想明白過來, 歡喜的點頭,“對, 按照我們的規則來玩,玩蹴鞠。”

我們已經強大了,不需要強迫自己適應去別人的遊戲規則。剛剛是她魔障了, 世事變化,現在都已經不一樣了。

胤礽接着解釋道:“太子妃無需對男子足球的事兒鬱悶。足球很好, 只是它的玩法並不適合我們的文化。不管是比爆發力、臨場應變能力、還是耐力、速度等等,亞洲人其實都不弱於歐洲人。”

漢唐時期,蹴鞠從一種士兵休閒時間鍛鍊身體的手段,發展成爲一項全民娛樂項目,已經是規則齊備, 如專門設置了球場,兩端各設六個對稱的“鞠域”也稱“鞠室”,各由一人把守。比賽分爲兩隊,互有攻守,以踢進對方鞠室的次數決定勝負等等。

到了宋明時期,更是“舉目則鞦韆巧笑,觸處則蹴鞠疏狂”。

不光是皇家大臣們喜歡,平民百姓也常常在御街和橫街玩蹴鞠。不光是男子們玩,女子們也玩,她們還會在“球”上綁個綵帶、鈴鐺之類的“零碎”,玩的有聲有色。不光是和友人玩,還有專門的社團、專門的蹴鞠藝人,甚至因爲蹴鞠踢的好就可以做官,比如高俅。

人們通過這麼一個有填充物的小球開展社交活動、消磨時間、鍛鍊身體,把蹴鞠當作一個藝術項目、雜耍表演,主要在意的是一個“玩”字,輕鬆、愉快、美好。

因爲全國到處都是玩蹴鞠的身影,導致軍心渙散,士兵們玩物喪志、意志消沉。從前朝的朱元璋皇帝到大清的世祖皇帝,都是幾次下詔書嚴禁軍中士兵玩蹴鞠。

對比之下,西方的足球就是一種充滿對抗性的,非常認真嚴肅的正式團體比賽項目,而且是一種真正切合到全面利益的爭鬥、廝殺行爲。

因爲足球的發源地英格蘭,最開始的時候,是把踢足球活動當作城邦間解決爭端的模擬戰爭。兩個城邦的男女老少都積極參加,兩座城的城門之間,就是他們的賽場、戰場,比賽時間從日出到日落,任一方把象徵“首級”的皮球踢進對方城門,就算勝利。

“斬首行動”成功,踢球踢勝利了,就相當於在戰場上打仗打贏了,老百姓能不拼命嗎?贏球的意義刻進他們的骨血,即使現在踢足球已經是一種象徵着友誼和平的體育活動,他們在賽場上也是發自本能的衝鋒陷陣、爭取射球成功。

對於沒有這種足球爭鬥文化,“玩”字精髓刻進骨血的中國人而言,和他們踢足球就相當於陪玩一樣,輸球不就是輸了一點兒不當吃不當穿的小名譽嗎?大家玩的開心就好。

足球因爲歐洲的興起,走向世界,有着“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還被稱爲是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蹴鞠作爲古華夏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藝術,卻被自己人丟棄了。

丟了自己的傳統藝術,拼命學習人家的遊戲,一方面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引起的時代變化,另一方面應該是因爲國力問題吧?國力低微,在運動會風行之始沒有丁點兒發言權,還曾經被西方人稱爲“東亞病夫”,根本原因還是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的國難引起的落後。

胤礽一瞬間想到很多,情緒就有些低沉。這也是繼康熙皇帝西征回來後,他一直在思索的問題。現在的大清國,可謂是沒有外患、內憂,完全脫離了歷史軌跡,下一步的戰略計劃怎麼定?如何保持這個發展勢頭而不是引發“生於安樂、死於憂患”的魔咒?

變化太大,導致曾經的歷史記載,只能給予他借鑑,卻已經無法再給予他明確的答案。以後大清國的每一個發展決策,都必須要深思熟慮、摸索着來。

再想到這兩天他在大連官員的引導下看到的一切“完美”,心情更是沉悶。明兒有時間還不如帶着弟弟們去民間私訪,或許還可以聽到一些真正的民間老百姓的心聲,發現一些現實中存在的問題。

太子妃認真的給他抹完了膏脂,淨了手回來後發現他還趴在那裡沉思,渾身氣壓沉悶的嚇人,彎腰剛要上牀,就被察覺到她氣息的胤礽反射性的伸胳膊摟住。

突然被他壓在身下的太子妃試着動了一下,卻發現自己一下也動不了,當下也就沒有掙扎,伸着小鼻子輕輕的嗅了嗅他脖頸處的味道,開始認真觀察艙頂海墁天花的藤蘿彩繪和幾何圖案。

一股強烈的、透着決然、毅然意味的氣息驀然從他身上傳了出來,雖然只有那麼一霎那間,轉瞬即逝,她卻可以肯定,絕對不是幻覺。太子妃駭然之下,心臟開始侷促不安的跳動,卻又糾結該不該叫醒他。

歪着頭輕輕的蹭了蹭他的脖頸,太子妃小心翼翼的喚了一聲,“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不言不語,不光在努力壓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還無意識的用力壓着她的胳膊腿。太子妃不由得又氣又急,腦袋裡好像轉過無數可怕的猜測,又好像什麼也不敢想。

她這兩天一直在琢磨着怎麼把他養胖一點,越研究越是確認,他的飲食並沒有任何問題,每頓膳食都安排的非常合理,他的飲食用量也一直都比一般人多,心裡就有所懷疑。

太子殿下第一次出閣講學之前,也是這般表面上若無其事,實際上卻是先和皇上爭執對峙,無奈的妥協後又苦苦的壓抑自己。那件事兒雖然最後是皇上心疼他,主動做了妥協,父子倆皆大歡喜收尾,可是其中的過程卻是充滿了無聲的對抗。

太子妃心裡有了懷疑,就開始看哪兒都透着蛛絲馬跡。春節那段日子每個人都忙的昏天暗地,估計他也沒心思折騰其他的。這些日子一放鬆下來,可不就是看出來了嗎?就是昨天他和皇上,阿哥們一起下水玩鬧,也沒有平時的靈性。

這般一心二用,心事重重,就是吃天天吃龍肉也長不胖。一個小小的足球就能讓他思索這麼久,也不知道他都想到哪裡去了?

稍稍平復了心情的太子殿下一回過神來,就發現太子妃被他緊緊的壓在身底下,眼睛紅紅的,眼淚都已經溢出眼角,又是吃驚又是心疼。

“是不是孤剛剛沒注意,壓痛了哪裡?”說着話,他就轉過身,輕輕把她抱在懷裡,給她拭去眼角的淚水。

太子妃輕輕搖頭,委屈的吸了一下鼻子,眼神兒可憐兮兮的瞅着他,“你剛剛在想什麼?”

胤礽一愣,隨即就大方誠實的回答,“孤剛剛想親親太子妃。”

太子妃...

太子妃一邊努力穩住胸腔裡那顆撲通撲通跳的響震天的心跳,一邊拼命睜大眼睛,警告自己,忍住忍住,不能讓他糊弄過去。

“太子殿下,使美人計-是不對的。”

反應過來自家太子妃口中“美人計”的意思後,太子殿下差點兒噴笑出來。剛剛他想了很多,雖然沒說全,卻也是實情。他那一瞬間確實是突然有股衝動,想要好好親親身下這個乖巧可愛、對他一心一意的人。

可是理智告訴他,這般衝動妄爲是不對的,他不應該把自己的負面情緒,任性逃避一樣的傳遞給她,所以就拼命剋制自己。

沒想到這個行爲會引得不知情的太子妃這般擔憂害怕,還哭了出來。現在他告訴了她事實,她的反應居然是“美人計”。

感受到太子妃幹瞪着淚汪汪、霧濛濛的大眼睛強撐起來的虛弱氣勢,眼瞧着她漸漸變紅的臉蛋兒泄漏出來的羞意,耳朵裡迴響着她擂鼓一樣的心跳,太子殿下的一雙桃花眼情不自禁的彎成了兩道月牙兒,長長的眼睫毛在小臥蠶上面輕輕的抖動,滿滿的笑意似乎要溢出眼眶。

眼見自己被他這般笑話,太子妃再也撐不住,撲到他懷裡不依不饒的撒嬌。

太子殿下瞅着她露出來的小耳朵也羞的粉紅,心生好奇,伸手輕輕的捏了一下,然後靜靜等待。果然,不到片刻,懷裡的人好像靜止一般,呼吸都細不可聞,整隻耳朵紅的滴血,細長的脖子也紅豔一片,整個人就這麼肉眼可見的變成一隻熟透的蝦子。

想到這幾天幾乎頓頓都吃的海鮮大蝦,太子殿下樂的倆眼發光,剛剛因爲想事情帶來的煩悶急躁都沒了影。

他的太子妃,怎麼這麼可愛?

非常可愛的太子妃殿下,此刻一點兒都不想做一個這麼“可愛”的人。她想要擺出氣勢逼人的姿態,兇巴巴的盯着他的眼睛,逼着他說出剛剛他那一剎那的想法,卻拿自己渾身無力的本能反應無可奈何。

軟綿綿的趴在他的身上,好久才緩過勁來的太子妃,一邊在心裡琢磨着怎麼逼問他,一邊偷偷的擡起頭瞄了他一眼,然後她就不敢相信的睜大了眼睛,這個呆子,他-他居然睡覺了--

太過分了嗷!

小胸脯不停起伏,氣鼓着雙頰好像是團發酵麪粉的太子妃,抓起太子殿下那兩隻據說是代表着大富大貴、英明神武的小耳朵,使勁的折騰出氣。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醒來,太子妃還是一臉傲嬌,心裡氣憤難平。奈何太子殿下醒來後,聽到外面風雨聲,壓根兒就沒有睜開眼睛,把太子妃朝懷裡一卷,又呼呼大睡了過去。

有氣沒地兒出的太子妃,感覺自己就是一隻小老鼠掉進麪缸裡,只有瞪白眼的份兒,再看到他睡得這般香甜放鬆,哪裡忍心打擾他?心疼無奈之下,拉上被子給他們來蓋好,窩在他懷裡也繼續睡了過去。

康熙皇帝聽到兒子又睡懶覺,欣慰的同時又有點兒擔心。就連九阿哥都皺巴着他的大胖臉,對着他親哥五阿哥叨叨,“太子二哥,瘦瘦,沒有小肚肚。”

五阿哥瞅着他特意挺起來的小肚肚,再看看他臉頰上、下巴上晃動的肉肉,想着將來九弟也會被太子二哥逼着減肥的情景,又是同情又是樂呵。

“太子二哥瘦是有原因的,但是你這麼胖卻是沒有原因的。你如果再這麼胖下去,等着乖乖減肥吧。”

九阿哥不服,努力睜大他的小眼睛,“纔不會。昨天三哥、四哥、六哥都說要長胖,要長小肚肚。”

“他們就算長了小肚肚,也就是皇阿瑪那個水平。咱哥倆要是胖起來,那是胖的讓人沒眼看。知道五哥以前多胖嗎?”五阿哥說着話,對着九弟好奇的眼神,伸手在自己身前比劃了一個圈。

九阿哥驚呆了,五哥居然這麼胖?“你是不是偷吃了太子二哥的肉肉?”

五阿哥“啪”的一掌拍在他的光腦門上,“五哥天天啃青菜葉子,你沒看見?”

太子二哥可是說了,如果他再胖回去,連青菜葉子也沒得啃,天天白開水。瞅着小九滿臉的純真疑惑,五阿哥好心解釋道:“咱倆這是天生的胖,明白不?太醫說是隔代遺傳,估計都是遺傳外公的胖體質。”

“至於太子二哥,據說他五歲那年最胖的時候,也沒有你這一身肉,更何況他現在天天操心的事兒那麼多,一頓飯用十碗米飯,也是長不胖,沒聽過心寬體胖?”

九阿哥立馬瞪大眼睛,“我要去告訴皇阿瑪,太子二哥沒有心寬體胖。”五阿哥立馬拉着他作勢邁步的胖球身子,“皇阿瑪知道,皇阿瑪前幾天就讓太子二哥修養了,所以今兒太子二哥才又睡覺沒起。”

發現小九不聽話,五阿哥小眼睛一瞪,“昨天三哥和四哥教你的《三字經》和《論語》,你都學會了嗎?”

小九阿哥立刻焉頭耷腦的不說話,他好討厭那些之乎者也。五阿哥得意一笑,小樣兒,治不住你還?誰不討厭之乎者也,可是誰都要乖乖的學。

眼見雨勢不停,康熙皇帝乾脆下令起錨,朝威海出發。他們此行要一直巡視到琉球、新界、海南島才從兩廣地區上岸,主要的時間和精力要花在東南沿海,無法在大連多做停留。

於是等到胤礽再次醒來的時候,飛龍號已經駛離了大連港。他快速的穿衣梳洗準備去請安,卻得知康熙皇帝領着太皇太后他們在大劇院看黃梅戲《桃花扇》,也就沒有去打擾他們。和太子妃用過晚膳後,穿着雨披來到了甲板上。

今兒風雨其實都不太大,可是黑沉沉、霧濛濛的天色,低的好似伸手就可以夠到的雲層,讓遠方海面上零星的幾隻小船看起來格外的孤獨,也讓人心裡頭莫名的潮溼起來。

正在和隨船將士們熱烈討論海里戰術的施大人得到彙報,立馬領着人跑了過來。匆匆的行禮過後,他就急哄哄的說道:“太子殿下,這颳風下雨的,你到船頭來有事吩咐?”

我的祖宗哎,沒事的您趕緊回艙房睡覺,或者去大劇院陪皇上看戲。您這在船頭一站,大傢伙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兒。

胤礽看到他出現,瞬間就想到自己昨晚上琢磨的事兒,望着淅淅瀝瀝的雨幕和渾濁不清的大海,不搭反問,“施大人無需擔憂,孤就是出來看看雨中的大海,靖海侯身體可還好?”

施大人心裡一咯噔,小心的回答,“勞太子殿下掛念,叔父身體很好。”

這兩年長高很多的太子殿下擡手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孤知道有些人還對靖海侯多有誤解,認爲他有違漢人氣節,“一臣事二主”。可是據孤所知,於私於公靖海侯都無愧於心,無愧於漢家教導。”

施大人沒想到太子殿下突然說出來這麼一番話,當下就愣在那裡。

他想到無辜慘死在鄭成功手下的爺爺和大伯,一些漢人把叔父和漢家的“叛國賊”吳三桂放在一起罵,還有叔父這幾年來內心不安、愧疚,自我懲罰、流放一樣的留守琉球不進京,瞬間就眼眶發紅。

胤在心裡嘆息一聲,“孤始終認爲,歷史會給予每個人最公平的評價。靖海侯多年來力主收復琉球,又主動留守琉球多年,鞏固大清海防,對國家和民族作出了極其重大的貢獻。他的遠見卓識、赫赫功勳,必將青史留名、百世流芳。”

“臺灣一地,雖屬外島,實關四省之要害。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 “紅毛海盜無時不在涎貪,亦必乘隙以圖”。

原本歷史上的靖海侯,憑藉他不屈不饒的信念,不停上奏朝廷,不光是堅定了康熙皇帝收復琉球的決心,還極力說服了“康熙皇帝”駐兵琉球,防止海盜侵略,徹底把琉球劃歸大清疆域。

不管後人對他有着怎麼樣的誤解,對他的評價摻雜進什麼感**彩,都無法抹殺他驅除海盜、收復琉球的不世功勳。更何況,他在用人方面的主張是不因循守舊,不拘一格,這些年人雖在琉球,卻給朝廷輸送了不少人才。

努力的忍着沒讓眼睛掉下來的施大人,在聽到太子殿下接下來這番情真意切的話後,眼淚啪嗒啪嗒的朝下掉。

“孤聽說當年靖海侯想辦法和平收復琉球的時候,琉球百姓夾道歡迎。現在琉球和兩廣的聯繫越加緊密,琉球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估計對靖海侯更是感激。不管其他人怎麼說,琉球老百姓的態度纔是最真實的。”

“尤其是最近,靖海侯不顧自己高領之年,親自帶着琉球老百姓,積極配合朝廷在琉球建設新的海鹽場,面對海鹽場的巨大誘惑卻毫無私心之舉,實屬難得。”

施大人緩了緩激盪的心情,擡起袖子擦擦眼淚,無奈的說道: “太子殿下,微臣知道您的意思,朝廷讓施家在照相機等攝影器械的生意中參與了一份子,施家幾代人吃喝不愁,都對皇上和您感激涕零。”

“叔父早先就和微臣商議過,說等飛龍號到了琉球,就親自和您彙報,把施家在琉球佔的土地都回歸朝廷和當地百姓。”

心裡打着小九九的太子殿下眨巴着清澈水霧的大眼睛,滿臉無辜。

就聽施大人接着說道:“微臣沒想到的是,您對叔父的評價這麼高。待會兒微臣就寫信告訴叔父,他看信後一定非常開心。”

這麼多年君臣打交道下來,滿朝文物大臣都知道了太子殿下的這個脾氣,不虛、不假。誇你就是誇你,批評你就是批評你,無視你就是無視你,就事論事,完全沒有任何個人感**彩在內。

不管太子殿下後面要在琉球做什麼,今兒他對叔父的這番評價,就是他實打實的真實想法。自家叔父能得到太子殿下如此高的讚譽,當是此生無憾。施大人當然是激動的落淚。

實誠度和厚臉皮度一樣高的太子殿下,發現施家已經想通,也接受了朝廷的安排,並且做出了打算,在心裡輕輕的呼出一口氣。

施家把土地交出來,他纔有機會實施自己的設想。

他早就聽說,施家在琉球奪佔大量田產記在靖海侯名下,作爲靖海侯的封地,還取了個名兒爲“施侯租田園”。康熙皇帝雖然覺得,幾乎佔據琉球已開墾土地的一半之多的“施侯租田園”有點兒太過,可也是默認了“施侯租田園”的世襲罔替。

大功臣嘛,當然是要大賞。

可是他後來被胤礽點撥,打算建設琉球爲大港口,當然就不能繼續放任施家在琉球當“土皇帝”。於是就想了個轍,給施家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再讓人給施家透個話,也就是一個君臣好商好量的意思,畢竟不能讓功臣寒心不是?

胤礽想到施大人剛剛說的,施家幾代人不愁吃穿的生意,就稍稍勸說道:“孤聽說施大人的祖上施大宣先生在世時,在鄉里尚義持正,樂善好施,名聲非常好。靖海侯很小的時候,他就嚴加管教,期待子孫有一天可以光耀門楣。”

“如今靖海侯不光是實現了施大宣先生的願望,還秉持着他的教誨,對子孫後代嚴加教導。施家兒郎各個人中龍鳳,人人羨慕;施家的家風蔚然,後代成器。這些,纔是傳承根本。”

希望將來,這個世界的施家,不會在歷史上留下一個刻薄鄉里,貪得無厭的名聲。也希望這個世界的施家鄉親們,可以過的更好。

長輩們都想着把後代子孫的吃喝拉撒都給考慮好,才安心閉眼,是人之常情。胤礽完全可以理解,因爲自家皇阿瑪也是這樣一個父親。但是長輩們若不對孩子嚴加管教,他們沒有能力守住諾大的家財,或者有財無德,那就是禍而不是福。

施大人心頭一震,趕緊行禮,“微臣謝太子殿下指點。”

樹大分枝,什麼人都有。不成器的族人在鄉里仗勢欺人的破事兒,基本各個大家族都有,避免不了;二是他考慮這些人也還知道分寸,沒有鬧出人命,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和叔父一樣的態度,一直都沒有對此多做過問。

沒想到一向不問瑣事的太子殿下都聽聞到了消息。不管是哪個看施家不順眼的政敵透露給太子殿下,既然太子殿下好心提了醒,那他就要給辦的妥妥當當。待會兒去叔父去信的時候,一定要囑咐叔父對族裡嚴加整頓。

作者有話要說:

對於男子足球的事兒,在下琢磨了一天,發現這是最好的解釋。佛家說人生八苦,何苦執着。親愛的球友們,放下對男足的執着吧,也不要給他們壓力了。更不要問他們原因了。草坪太硬,草坪太軟,狀態不在,沒睡好,沒吃好,哎。我們看女足,你們玩你們的,各自歡喜。嚶嚶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