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二月初的陽光, 不急不緩,清清爽爽的揮灑在阿茹娜小格格的藕荷色羽絨小旗袍上, 舒展有禮, 安靜溫煦, 卻好像小太子這些不經意間的舉動一樣,就那麼悄悄然的浸透到人身體的五臟六腑之內, 讓全身的骨頭都發出懶洋洋的, 熨帖的氣息。

這種溫度,真是讓人貪戀着迷。

數百年來愈發鬱鬱蔥蔥, 枝繁葉茂的古藤蘿, 在這長滿奇花異草,古柏老槐的御花園裡,自得其樂的沙沙作響,隨風舞動着的葉片, 在小太子彎下的脊背上,晃動着它們那一團團斑駁的陰影。

小格格想說什麼, 卻又感覺兩輩子來熟記於心的那些花團錦簇的文章竟是全然沒有幫助,腦袋裡一片空白, 只有乾巴巴的一句:“太子殿下,今兒天真好。”

雖然有些不明白,但是胤礽察覺到阿茹娜格格整個人都已經平靜下來了, 就放心的微笑起來:“格格喜歡就好。”

“格格,皇阿瑪說你在家幫着額娘管家理事,最近不大方便進宮。孤會盡量和皇阿瑪爭取, 多一些機會出宮,到你的“抄寫房”幫忙。格格有任何需要孤相助的地方,都請遣人來告訴孤。”

古華夏最早的新聞“報紙”,出現在漢朝時期。隨後緩慢的發展,唐朝時期設立專門的進奏院,向各級官員和藩王們下發邸報,也就是“抄報”。 到了宋明時期,抄報,印刷報都逐漸的發展起來,明末的時候甚至在民間出現了抄錄邸報的“京報”。

可是不管是官方的邸報,還是現在已經被滿清政府認可的民間“京報”,內容都是以各位大臣們的奏摺和諭旨爲主,是朝廷向地方傳播朝政各項信息的工具,也是當朝統治者控制各階層老百姓思想的手段。

滿清入關以後,在京城的東華門外設立了一個專門的機構,起名叫“抄寫房”,官方的報房每天派人去那裡抄取內閣大臣們準備好的資料,也就是“宮文書”。報房拿到資料以後即刻排版印刷,單頁沒有封皮,晚上就派人給京城各個門的官員們送閱,因此被形象的稱呼爲《宮門抄》。

《宮門抄》除了把朝廷政事,動態和諭旨等全部照本印刷以外,爲了加快印刷速度,對於字數太多的奏摺則是隻選取幾個主要的段落刻印。

而《京報》則是不光抄錄《宮門抄》,還會把所有的奏摺都完整的刻印,這樣自熱就很耗費時間和紙張,因此是晚間完成印刷裝訂,雙頁對摺有封皮,次日發行。

目前京城大約有十家報房,每天都忙碌不停。大清境內的各地方上一般都有一兩家報房,直接抄錄的《京報》,在當地發行。

現在小太子既然要辦新式報紙,又得到了康熙皇帝和太皇太后的支持,當然是直接採用目前現有的刻印,送閱,傳遞渠道和發售渠道。

他打算直接在宮外另外設立一個民間“抄寫房”,由阿茹娜小格格帶着相應的人手,自己準備好當天需要印刷的各種資料,自己排版,再派人送到京城的各個報房,印刷發售。當然,各地方上的報房在抄錄《京報》的同時,也抄錄小格格她們設計排版的兒童報紙,跟着《京報》在當地一起發售。

阿茹娜小格格恢復了狀態,帶着點調皮,微微的一笑,“ 太子殿下請放心,府裡事務簡單,不會佔用多少時間。不過,太子殿下您弄這個報紙和女學,就不怕將來這天下女子造反,再出來一個“女皇武則天”?”

胤礽有點怔愣,思考了一下,才認真的回答:“格格不用擔心。孤當初想到報紙和女學的時候,本意只是想打開這天下女子的思想,讓她們自己意識到裹腳,女戒,三綱五常這些看似合情合法的規矩風俗,對於她們是一種殘忍的迫害行爲,不涉及政事。”

“而且,孤認爲,哪怕是“女皇武則天”,也比自私懦弱,狹隘無知,出賣國人的“慈禧太后”,要好得很多,很多。”

阿茹娜小格格這次是真的展顏歡笑了,尚且稚嫩帶着嬰兒肥的小臉上透出滿滿的驕傲和自信,“太子殿下真的是讓人打心眼裡欽佩。今兒看到太子殿下的奏摺的時候,阿茹娜就理解了你的想法和目的,自是不會辜負太子殿下的信重。”

“此生身爲女子,本以爲這輩子就是每天的吃喝玩樂,遊園聚會了。沒想到太子殿下如此賞識信任阿茹娜,還親自給安排了這個史無前例的重要差事。” 回憶起自己身爲遊魂的時候看到的,後世那些振奮人心,讓人醍醐灌頂的場景,小格格不由的心潮涌動。

二百年後的女子,不光是靠自己的實力真的是頂起了這片土地上空的“半邊天”,有的才智過人,精力旺盛的女子還興起了所謂的“大女權主義”。

“想象一下這不久的將來,這些天天撫着鬍鬚,裝模作樣的士大夫們家裡將因此“後院起火”,就讓人忍不住的樂呵。”

“只是太子殿下,可能你將來不能像現在的皇上這樣,三宮六院,左擁右抱,享盡齊人之福了哦。”

“咳咳”小太子聽到後面這句話,有點兒小尷尬,“格格,孤豈敢有效仿皇阿瑪的想法?”

摸了摸鼻子,小太子有些無奈的說道:“孤自知爲人甚爲刻板無趣,皇阿瑪和烏庫瑪麼也常說孤太過實心眼兒,實在不是這時下女子們喜歡欣賞的儒雅斯文,風流瀟灑模樣兒。”

“而且孤每天除了做各種功課,學習處理政事,現在又接下了神機營的重任,勉強能擠出來的那點兒個人時間,也都是去做孤最喜愛的各種器械研究了。

“想來,將來孤即使能娶到一個不嫌棄孤的福晉,卻很可能是沒有多少時間陪伴對方。”

小太子說到這裡,眉毛皺了起來,回憶起上輩子那場失敗悽慘,以醜聞收尾的婚姻,就更是沒有信心。“所以孤覺得,既然不能做一個合格的伴侶,那就不若直接不娶福晉。”

“當然孤現在尚且年幼,距離成年還有好多年的時間,孤也沒仔細的思考過這位問題。”

小格格被胤礽如此離奇出世的想法驚呆了,張着小嘴巴,瞪着大眼睛,像被定住了一樣一動不動。她沒想到她這麼隨口一句玩笑話,引出來太子殿下如此這番“驚世之語”,偏偏太子殿下本人還渾然不覺,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兒。

一個激靈,阿茹娜格格猛然的回過神來,趕緊的轉頭把四周都仔細的瞅了瞅,發現確實是沒人,才輕輕的舒出一口氣,“太子殿下,您說的對。您目前尚且年幼,不用考慮這些,也千萬不要和皇上,或者任何其他人談論這些。”

“今兒我就當自己聽岔了。哎,太子殿下,你可不要不以爲意,要好好的記牢我說的話。” 小格格有點着急,這位太子真的是太過實心眼兒,皇上和太皇太后說的太對了。

就算將來皇上不給太子殿下迎娶都統石文炳的女兒了,另選他人,那也必定是精挑細選的其他的毓質名門,大家閨秀。賢淑,恭孝,不光是掌管六宮事務,還要打理好太子宮裡的那些繁瑣具體的各種事兒,尤其是那些側妃,侍妾們之間的你爭我鬥。

將來的太子妃可以預見的將會是一位智商,情商樣樣出挑,人品樣貌出類撥萃,頂頂聰敏的人尖兒。至於其他的那些側妃,侍妾,哪怕是掃地漿洗的粗使宮女,也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外頭人都說這個皇宮裡頭,連個蚊子都是成了精了的,確實是個很貼切,很貼切的說法兒。哎,小格格此時也覺得,將來太子殿下少納一些女子也好,就他這呆傻的模樣兒,不被那夥“母老虎”“蚊子精”啃食乾淨纔怪。

胤礽有些好笑,看着小格格不停變換的臉色,知道她是真心的爲他着急,擔憂,也不免真心的有些感動,一股暖流在肺腑裡流淌。

認真的看着面前還是個女娃兒的小格格,胤礽真誠懇切甚至是帶着承諾味道的開口說道:“格格請放心,孤也就和你說說。將來格格長大了,孤自會給格格出面做主,不讓格格承受因爲女兒身帶來的各種委屈無奈。即使,格格一輩子都不想出嫁也行。”

不知道,上輩子哪怕是被圈禁的時候,也過得尊貴無比的阿茹娜格格,這輩子會不會像其他女子那樣奉着“父母之言,媒妁之命”,嫁人生子,做個尋常滿人勳貴家的後院女主子。

但是不管如何,他總會支持她的任何決定就是。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給予她幫助和保護,一直到彼此老態龍鍾,白髮蒼蒼。

不等發愣的小格格反應過來,胤礽繼續討論籌辦“報紙”的事情,“格格,你覺得,這大清的第一份正式的民間報紙,也是第一份供給老百姓空閒消遣的報紙,該取個什麼名字比較好?”

“你,你別以爲轉移話題我就忘記了,太子殿下。你那是眼神兒?我又不是你的三姐姐五姐姐,也不是你那還在吃奶的六妹妹。” 小格格有點生氣,伸出滿是肉窩窩的小胖手指着一臉“慈祥和藹”的小太子,攥着的帕子隨着她胳膊的抖動不停的搖擺。

眼見小太子一副無動無衷,還好似任她怎麼胡鬧,他都會給他撐腰做主的模樣,更是氣得跳腳。

“我纔不需要你的保護,就你這老實的近乎癡傻的模樣兒,咱倆還不知道是誰保護誰那!”

眼見自己惹得小格格如此氣憤,胤礽有些無措,趕緊作揖說道:“格格說的對。孤確實在很多方面都不如格格聰慧靈透,需要格格的指點賜教。”

“太子殿下心裡知道就好。” 太子殿下既然都服軟了,阿茹娜小格格表示自己也不是小心眼兒,抓着別人錯兒不放的人,大度的點了點頭,“我今兒就不與你這呆人計較,以後有什麼想不通或者猶豫不決的,我們又不方便見面的時候,儘可以派人來詢問於我。”

“至於這個報紙的名兒,就叫,藤蘿。”阿茹娜閃動着明亮的大眼睛,恍惚間好像又看到藤蘿葉子在小太子脊背上晃動的陰影。

她轉身四下打量着御花園裡的古柏古槐和古藤蘿,心裡不停的琢磨着“藤蘿報紙”這四個字。越琢磨越覺得用藤蘿來比喻這古往今來的天下女子,寓意貼切,非常的到位。

御花園的藤蘿沒有古柏和古槐的高大挺拔,引人側目,但它卻是默默的,自由自在的堅強活着,活出來自己獨特的品格和風采。關於藤蘿的那個“爲情而生,爲愛而亡”的美麗傳說,也正是這天下大多數女子的真實寫照。

唐朝的“詩仙”李白就曾經有詩寫到藤蘿:“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把藤蘿優美迷人的風采刻畫的淋漓盡致。

因爲藤蘿的花是一串串的碩大的花穗,不濃不淡的紫色中帶着點兒藍色,因此文人墨客們都喜歡稱呼它爲紫藤。而藤蘿那灰褐色的枝蔓如龍蛇般,蜿蜒纏繞在富貴人家花園裡的枯木或者花架上,花穗兒垂掛下來,燦若雲霞,又有了“枯木逢春”,“富貴綿延”的說法兒。

因此,雖然藤蘿不如梅蘭竹菊那樣得到文人們的推崇喜愛,可是還是有很多詩人,畫家等文豪大家都對藤蘿情有獨鍾。

關鍵藤蘿它特別的好養活,你隨意插一根枝條入地,它就能自己生根慢慢的成長起來。對土壤的適應性非常的強,哪怕是在及其瘠薄的野地裡也照樣可以存活。對氣候的要求也是及低,耐寒,耐水,耐溼,耐陰。雖然是必須依附其他物體攀爬存活,卻是比大多數的植物都長壽的多。

而且它還有着很好的藥用價值,觀賞綠化價值以及食用價值,華夏各地的老百姓和勳貴們都喜歡在家裡種植一些。春天的時候,家家戶戶的藤蘿都開花了,爛漫喜人,一串串小紫花和細細的莢果,在藤架上一片片翠綠的葉子的陪襯下,隨風搖曳,真是別有一番獨特的風情。

“我琢磨着叫紫藤有點兒輕慢,不夠大氣,藤蘿更好,更能體現出這天子女子堅強和韌性的品格兒。太子殿下覺得“藤蘿小報”這名兒如何?或者“藤蘿日報”? ”

胤礽想起來史書上對於“大清朝唯一明立太子”的記載,不僅是自幼熟讀四書五經,精通各家經典,詩詞歌賦,更是熟悉弓馬騎射,兵書典故。處理政事方面也是心思縝密,周到詳盡。因此這個報紙雖然是有着朝廷的管控,還要顧忌着各種滿漢蒙等文化禁忌和風俗習慣,但是也不會是簡單的以“小”來稱呼。

於是胤礽誠心的建議:“格格親自操辦的報紙,內容雖然以趣味性和故事性爲主,但是想來也將是大氣磅礴,雅俗共賞的。孤覺得《藤蘿日報》更好。”

“太子殿下真乃知己也。你放心,我定是要非常認真用心的操辦此事,《藤蘿日報》將不會弱於《京報》,它將會得到這滿天下人的喜愛和推崇。”

“《藤蘿日報》作爲這片天地中第一份真正的民間報紙,必定會在我們的手裡大放光彩,青史留名。更是會幫助太子殿下實現讓天下女子們覺醒自我的目標。” 小格格語氣平靜,神情淡定,跟去殼的熟雞蛋一樣白嫩的臉頰卻升騰起來兩小團紅暈。

即是爲了眼前這位太子殿下的厚待,賞識,和信重,也是爲了自己居然能以女兒身,去施展兩輩子的才華抱負的興奮,感慨。

“樑九功,太子和阿茹娜格格還在御花園說話?” 康熙皇帝大體批覆完今天的奏摺,喝杯茶潤潤嗓子,想起這茬來,就詢問在一傍伺候的樑九功大總管。

“回皇上,太子和阿茹娜格格正在欣賞御花園的藤蘿。” 樑九功笑眯眯的回到,上前給皇上的右手腕滴了幾滴茶香味的精油,不輕不重的揉按着。

“正好朕要出去走走,那就去御花園看看他們。”

作者有話要說:  還好設了11點55分的鬧鐘。 嚶嚶嚶。 今天好像寫的特別慢,這個場景在下真的是絞盡腦汁···。 親們看完有什麼感謝意見,積極留言哈。 鞠躬。 麼麼噠親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