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

過了幾日,新任大理寺卿劉東海宴請鍾南。

雖然在外人看來,兩人算是盟友關係,可是有心的劉東海卻知道,鍾南的本事比他強多了,所以他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正——我就是侍郎大人的下屬。

今天的宴請,劉東海一是爲了感謝鍾南的幫忙,因爲正是憑藉着鍾南的操作,他才得以坐上“九卿”之一的寶座;二則是爲了表示他的態度,那就是以後唯侍郎大人馬首是瞻。

聚宴的地點在“望月樓”,這是京師有名的一家酒樓。劉東海選在這裡,也是別有用意的,因爲最近望月樓裡的說書先生,正在講述影射汪仲華及其家眷的話本。

鍾南外親兵隊的護送下,來到了望月樓,一進大門,他就注意到了那說書先生。和劉東海一起進了二樓的包房後,鍾南還讓跑堂的夥計打開了包房的窗戶,方便聽聽大堂的評書。

由於兩人此番並不會談些過於機密的話題,所以都饒有興致地聽着評書,偶爾還會點評點評。

此時大堂的說書先生,正說着那貴夫人仗勢欺人的橋段,這是最近京師最爲火爆的話本之一,其始作俑者正是鍾南。聽着自己的“傑作”,侍郎大人不禁覺得好笑——誰成想這汪尚書,真的生生被汪夫人整成了後世的“某書記”。

說書先生說完了這一段,喝了兩口茶,潤了潤嗓子,接着就開始了下一段話本的開場白。

“各位客官,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大明最近出了個厲害人物,年紀輕輕就大敗倭國賊子,之後又以一己之力,打退了蒙古六十萬大軍。”

坐在窗邊的鐘南很是驚訝:這該不會是說的自己吧?他哪裡能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居然成了話本里的主人翁呢!鍾南看向劉東海,發現對方也是一臉茫然。

此時,只聽那說書先生繼續說道:“不僅如此,他居然以武官的身份,坐上了六部侍郎的高位,可以說是我大明有史以來的第一人。”

說到這裡,已經有食客按捺不住了,“是誰啊,能這麼牛?”

“是啊,說書的,給咱們說說唄!”

……

看到大家的興趣被勾了起來,這說書先生也是個妙人,用力拍了一下驚堂木,大聲說道:“此人便是如今的兵部右侍郎鍾子初鍾大人!”

“是他啊,沒想到他居然是武官出身。”

“由武及文,從太祖爺爺開始,確實尚無先例。”

“該不會是‘武曲星’下凡吧?”

“牛,比北宋的狄青‘狄武聖’也不遑多讓啊!”

……

等衆人議論得差不多了,那說書先生再拍驚堂木,沉聲道:“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位侍郎大人的故事!”

大家等的就是這句話,齊聲叫好之後,便催促着說書先生儘快開場。那說書先生倒是不慌不忙,又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兩口茶。

常聽書的人哪能不明白,這是說書先生在給店家招攬生意呢!

於是乎,衆食客爭相呼叫小二,加菜的加菜,添酒的添酒,熱鬧的景象讓望月樓老闆高興不已。

等場面稍微平靜下來,說書先生便捋了捋鬍鬚,悠悠開口說道:“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侍郎大人大破蒙古鐵騎的故事!”

“話說那個時候,侍郎大人還沒入京,只是任着薊州總兵一職,掌管薊州數萬人馬……”

隨着說書先生的講述,各位食客都安靜了下來,邊喝酒邊吃菜邊聽書,好不愜意。

二樓的鐘南倒是覺得有些怪異,聽着說書先生有所誇大的講述,他有些臉紅;而劉東海卻是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地還向鍾南求證一二。

隨着說書先生的一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大堂裡頓時炸開了鍋。

“怎麼這樣啊,正說到興頭上。”

“別呀,繼續說啊!”

……

儘管聽衆很是不滿,那說書先生還是站起身來,謝幕離場。

對於這種手段,鍾南倒是覺得無可厚非。原本時空中,那些電視節目裡的說書人,不也是這樣做的嘛。每天說到緊要關頭,都要給你來上相同的一句,爲的就是讓你明天接着聽。

大堂裡的食客,有的還在抱怨,有的還在猜測接下來的劇情,誰也沒有理會接下來上場的藝人。這是一對爺孫,爺爺滿頭白髮,手裡拿着一把二胡,走在前面;孫女倒是出落得很標緻,二十上下的年紀,鵝蛋臉,柳葉眉,跟在爺爺後面。

包房裡的劉東海見那說書先生走了,只得向鍾南追問後面的情形。鍾南也收回了目光,向對方簡單地說了說和蒙古人的那一仗。

“……大概經過就是這樣,哪有說書的說得那麼誇張!”鍾南有些汗顏,那說書先生之前的話本,越說越離譜,差點把他說成了無所不能的“戰神”一般。

“哈哈,雖然那說書的略有誇張,可是大人您確實是文武雙全,世間少有啊!”劉東海誇讚道。

“你我都是自己人,交心最重要,不必像他們一樣,拍來拍去的。”鍾南拿起酒杯,和對方碰了一碰。

“還是大人爽利,跟着您,我安心!”劉東海碰杯之後先行喝完了杯中酒。

“你我同氣連枝,往後一定要共進退。只要我鍾某人有肉吃,劉大人你也肯定有肉吃!”

“給我留口湯就滿足了!”

“我和他們不一樣,只要入了核心圈,肯定是有福同享的!”鍾南做着承諾。

“我可不光能共富貴,還能同苦難。大人放心,以後需我要做什麼事情,您提前知會一聲就行。”劉東海也表了態。

兩人沒有繼續往下說,都是聰明人,點到即止。

由於包房的窗戶沒關,大堂裡傳來的吵鬧聲,引起了兩人的注意。

原來是有食客正在呵斥那唱曲兒的爺孫,罵他們唱得不好,要求店家換說書的上來。估計是那說書先生說得太過精彩,正到高潮處,突然換成了軟綿綿的唱曲兒,食客們一時轉換不過來。

負責演唱的女子,擡起頭來,看向大聲呵斥他們的那幾桌食客。由於鍾南所在的包房正對那爺孫倆,他瞬間便看到了女子的臉龐——很熟悉,是誰呢?

原來是她呀!鍾南心道,這爺孫倆怎麼來京師了?

唱曲兒的女子正是杜小曼,鍾南在東昌之時,曾經解救過她們一回,讓她免受了一番羞辱。

鍾南認出杜小曼的同時,對方也看到了他。剎那間,杜小曼便用手掩住了嘴巴,眼中也泛起了淚光。

鍾大哥,找你找得好苦啊,如今老天終於讓我找到了你!杜小曼的心裡百感交集。

看着這番場景,鍾南擔心杜小曼爺孫吃虧,便召來小二,讓他把兩人請上了二樓包房。

店家倒是巴不得,這是皆大歡喜的局面:大堂裡的食客見唱曲兒的下去了,也就不再聒噪;唱曲兒的爺孫倆,又有包房的客人點了臺,不至於沒了生意。

片刻過後,杜小曼和她爺爺便到了鍾南所在的包房。老爺子剛開始還沒認出來,聽了孫女的小聲提醒,才認出對方的是誰來。

“恩人,上次在東昌,多虧了您啦。小老兒這廂有禮了!”老爺子認出人後,上來就是一個大禮。

“使不得,使不得!”鍾南骨子裡就有着“尊老愛幼”的觀念,見此情形連忙阻止。

“杜姑娘,你……你讓老爺子別這樣!”鍾南見自己阻止不了,只得找起幫手來。

“原來鍾大哥還記得我!”杜小曼笑意盈盈,“那我就幫幫你吧。”

說完之後,杜小曼便上前幫忙攙扶起爺爺。

隨後,鍾南讓兩人落座入席,老爺子極力推辭,非要坐在旁邊的凳子上。鍾南拗不過,只得隨了他們。

“杜姑娘、老爺子,你們怎麼來京師了?”鍾南給對方端上兩杯茶,同時關切問道。

“唉,一言難盡啊……”老爺子長嘆一聲,接着看了看鐘南身邊的劉東海。

“老爺子,無妨,這是自己人!”鍾南並沒有避諱劉東海,這讓對方心裡甚是高興。

“對啊,老爺子,您就放心說吧。要是有什麼委屈,有我們侍郎大人爲您做主呢!”劉東海附和道。

老爺子一聽,便道出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爺孫倆本是青州府人,籍貫在青州下面的一個小村子裡,由於老家的田地被惡人佔了,便打算去投靠青州府的親戚。那次和鍾南相遇,就是兩人剛到青州之時。

後來好不容易找到了親戚,可是沒幾年,親戚家做生意出了事兒,賠光了家產,也就無力繼續救濟爺孫倆了。

爺孫倆在青州沒了住處,只得依靠唱曲兒爲生。只是青州地方小,差不多的酒樓裡都有了競爭對手,爺孫倆很難找到多少機會,只能東一家西一家地唱着,日子過得很是困難。

就這樣熬到了去年底,萬般無奈之下,老爺子便尋思着到京師來,想着京師地大人多,總比待在青州府強。

“鍾大哥,若不是今日碰到了你,說不定我們就再也見不到面了。”杜小曼感慨道。

“何出此言?”鍾南不解。

“我們原本打算,再過幾日就離開京師的。”杜小曼解釋道。

第七十三章 汪尚書第七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二十七章 走私第五十九章 孫承宗第五十八章 國子監第八十五章 薊州兵變(二)第四十章 戛然而止第六章 少夫人周冰兒第九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十四章 抗倭援朝(二)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六十五章 船引第八章 天順賭坊第六十章 血濺金鑾殿第二十一章 面見皇帝第二十章 再見秋香第四十一章 進京上任第八十五章 薊州兵變(二)第五章 何師爺的騷擾第三章 洋郎中第五十章 房東和房客第十二章 施長廷第四章 裡傑斯和約克第二十八章 薊州總兵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八十四章 薊州兵變(一)第六十五章 船引第二十九章 異動第八十八章 魚兒上鉤了第五十二章 開府晚宴第十四章 陳克朋成家了第七十一章 衆議院的誕生第十二章 施長廷第八十四章 薊州兵變(一)第十三章 退伍第七章 殊榮第十三章 抗倭援朝(一)第六十四章 東昌故人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十五章 預言成真第三十七章 大軍壓境第十二章 京師第一軍第五十五章 營救(二)第四十章 戛然而止第九十一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二)第四十五章 杖責第七十二章 龍泉寺(加更)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七十四章 借題發揮第八章 天順賭坊第六章 手術第四十九章 拉人入夥第六章 手術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四十三章 轉折第四十三章 轉折第一章 奇怪的車禍第十六章 沈一貫的宴請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三十八章 首戰告捷第六十三章 偷窺事件第十二章 施長廷第十章 事兒鬧大了(一)第六章 少夫人周冰兒第十九章 找尋之旅第四十二章 悅來酒家第十四章 抗倭援朝(二)第七章 殊榮第三章 洋郎中第七十六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五十七章 脫身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三章 小少爺丟了第十六章 立下奇功第五十一章 侍郎大人的新府邸第十三章 抗倭援朝(一)第九章 遠行第九十一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二)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九章 陳克朋被砍第七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三十六章 李時珍第四十九章 拉人入夥第二十九章 異動第八十章 何姑娘和藏寶圖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三十六章 李時珍第二十七章 走私第八十章 何姑娘和藏寶圖第十九章 找尋之旅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八章 被判充軍第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十八章 首戰告捷第七十三章 汪尚書第六十八章來了個新房客第十二章 京師第一軍第一章 奇怪的車禍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三十九章 內亂
第七十三章 汪尚書第七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二十七章 走私第五十九章 孫承宗第五十八章 國子監第八十五章 薊州兵變(二)第四十章 戛然而止第六章 少夫人周冰兒第九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十四章 抗倭援朝(二)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六十五章 船引第八章 天順賭坊第六十章 血濺金鑾殿第二十一章 面見皇帝第二十章 再見秋香第四十一章 進京上任第八十五章 薊州兵變(二)第五章 何師爺的騷擾第三章 洋郎中第五十章 房東和房客第十二章 施長廷第四章 裡傑斯和約克第二十八章 薊州總兵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八十四章 薊州兵變(一)第六十五章 船引第二十九章 異動第八十八章 魚兒上鉤了第五十二章 開府晚宴第十四章 陳克朋成家了第七十一章 衆議院的誕生第十二章 施長廷第八十四章 薊州兵變(一)第十三章 退伍第七章 殊榮第十三章 抗倭援朝(一)第六十四章 東昌故人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十五章 預言成真第三十七章 大軍壓境第十二章 京師第一軍第五十五章 營救(二)第四十章 戛然而止第九十一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二)第四十五章 杖責第七十二章 龍泉寺(加更)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七十四章 借題發揮第八章 天順賭坊第六章 手術第四十九章 拉人入夥第六章 手術第四十四章 被御史告了第四十三章 轉折第四十三章 轉折第一章 奇怪的車禍第十六章 沈一貫的宴請第六十六章 兩件大事(一)第三十八章 首戰告捷第六十三章 偷窺事件第十二章 施長廷第十章 事兒鬧大了(一)第六章 少夫人周冰兒第十九章 找尋之旅第四十二章 悅來酒家第十四章 抗倭援朝(二)第七章 殊榮第三章 洋郎中第七十六章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五十七章 脫身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三章 小少爺丟了第十六章 立下奇功第五十一章 侍郎大人的新府邸第十三章 抗倭援朝(一)第九章 遠行第九十一章 第二次朝鮮戰爭(二)第七十九章 白蓮教的秘密第九章 陳克朋被砍第七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三十六章 李時珍第四十九章 拉人入夥第二十九章 異動第八十章 何姑娘和藏寶圖第六十七章 兩件大事(二)第三十六章 李時珍第二十七章 走私第八十章 何姑娘和藏寶圖第十九章 找尋之旅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八章 被判充軍第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十八章 首戰告捷第七十三章 汪尚書第六十八章來了個新房客第十二章 京師第一軍第一章 奇怪的車禍第十一章 事兒鬧大了(二)第三十九章 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