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8

卜杏斜送那位孕婦到醫院的第二天,就去了路緣服刑農場的縣城,又擺起了烤紅薯攤。那時候,縣城不像省城管得那麼緊,可以在街邊擺攤設點。卜杏斜將賣烤紅薯賺得錢,一半給路緣充了飯費來改善他的伙食,一半留下自己花。卜杏斜吃過看守所的飯,量少還不好吃。

賈誠信呢?也從學習深造回來後,擔任了體改委下設一個處的副處長。消息傳到賈達理耳朵,成天樂的合不攏嘴。逢人便說:“以後去省城,找我兒子去,省政府,五號樓,賈贇,一說名字都知道。”

有一天,太陽還沒有出山,賈達理就從村西大口井裡挑上水,用瓢舀着往街門前的街道上灑。董也牛推着自行車出門,賈達理的一瓢水正好澆在了董也牛的鞋上,董也牛有些不高興,皺起眉頭,跺了兩腳,嘴裡滾出幾個字:“老賈,你這是幹啥?”

順便說一句,過去因爲董也牛和柳岸柳之間的事情,特別是那年董也牛用那塊假帶血的布欺騙了賈達理,賈達理就死活不和董也牛往來了。董也牛呢?也是恨賈達理恨得入骨,怎麼現在叫起老賈來了?

在金泊村,這叫啥不叫啥都是有講究的。打個比方,就以賈達理爲例。你叫他賈達理,就顯得生分;你叫他達理,就顯得親切;你若叫他一個字:理,就有點曖昧。那叫老賈,則含有尊敬之意。金泊村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都這麼稱呼賈達理。據考證,首叫者爲蘭鐮刀。世事變化多端。曾經,蘭鐮刀和賈達理如同仇人,現在親得一家人似的,老賈長老賈短。後來,村裡人也漸漸地都叫他老賈。最開始,董也牛還意志堅定,就叫他賈達理。但聽見別人都叫他“老賈”,自己也就糊里糊塗地改口了。

賈達理往直挺了挺腰,右手從額頭笢着頭髮一直笢到脖子上,小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看着董也牛,長出一口氣:“管你的領導要來我家做客。”

賈達理爲什麼對董也牛說管你的領導?這裡有必要再給大家做一個交代。賈雙祥擔任了幾年村委會主任後,覺得自己不是當主任的料,工作平平,村民怨聲也不少。他總結了一下,當領導得有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指揮能力,這三點,他一點也不具備。所以在換屆時,怎麼也不再競選。選誰呢?衆人商討來商討去,覺得董也牛過去是有那麼點緋聞,但時過境遷,色衰愛弛,也該收斂了。矮子裡面選將軍,還數董也牛靠譜。哎,董也牛現在又成了金泊村的村委會主任。管董也牛的領導自然是鄉里的幹部。

接賈達理的話茬,董也牛感到莫名其妙,“不是讓我到鄉政府開會嗎?”

“你也來我家,陪領導。”賈達理答非所問。說完,提着桶又到另一處灑水,頭也不回地說:“記着,我是邀請你了。來不來由你。”那種不屑一顧的神氣,讓董也牛聽了胃裡直返酸水。

這是啥意思?“來不來由你。”話說得好硬氣,分明是不想讓自己來嗎?只是屈於所謂領導的面子,才禮節性的那麼一說。“陽奉陰違。”董也牛嘴上沒說,心底裡卻暗暗罵道。

他往前走幾步,看見賈達理家院裡,蘭鐮刀和賈雙祥一個拉風箱,一個在鍋裡翻騰着,發出“嗤嗤”的聲音和炒肉的香味。董也牛有些納悶,鄉里的領導真的要來他家吃飯?那麼大的領導,他叫過幾次,先是以村委會的名義,後來是以自己的名義,可一次也沒來過。今天真要來賈達理家?莫非是和他兒子賈誠信有關?他說的領導究竟是誰呢?他這樣想着,猛蹬自行車,飛快來到鄉政府。先找鄉長,鄉長的門鎖着。再找書記,書記正出門,和他撞了個滿懷。董也牛有些不好意思,歉意地笑笑,剛要開口,書記一擺手,着急地說:“快快快,開會開會。”

“書記,我問你……”董也牛跟在書記身後,一邊往會議室走,一邊問。

“開完會後再說。”

會議內容是“土地實行責任制以後,剩餘勞動力怎麼辦的問題。”書記講了全國全省全縣的形勢,讓大家針對鄉里的情況討論,衆人七嘴八舌頭,亂糟糟地各抒己見,嚷成一團,董也牛卻沒有聽進去多少,也沒有發表意見。他一直在琢磨一個問題,書記會不會去賈達理家吃飯?如果去吃飯,是爲什麼?如果不去吃,賈達理又是放的什麼圪繚屁?

書記開會有一個特點,自己宣佈開會,說明議題,然後自己什麼也不說,等大家說夠了,他才總結髮言,給本次會議定調。可這次書記還沒有總結髮言,通訊員就進來神秘兮兮地跟他說了幾句話,書記一愣,就跟着通訊員出去了。前腳跨出門,又扭回頭來,“書記叫我,你們先開,到時候散會。”

這個書記說的那個書記,是縣委副書記,姓鄭,名毅,分管這個鄉。這個鄉黨委書記則姓麥,名尖。麥書記到了縣委後,縣委辦公室汪副主任領着麥書記去找鄭副書記,麥書記有些忐忑,向汪副主任打聽鄭副書記這麼着急地找他有什麼事,汪副主任搖搖頭,沒有說話,一臉嚴肅。

鄭副書記比麥書記瘦,也矮,但說話很氣粗。麥書記一進門,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哈哈,哪天吃的豹子膽?連我也不放在眼裡了。”

“什麼事?書記?”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些人在稱呼副職的時候,去了那個副字。如鄭副書記,直接叫成了“鄭書記”。有種傳言,縣委書記要調走,鄭副書記要轉正,一些人更是把“鄭書記”掛在嘴上。關鍵是這個鄭副書記還有點霸道,許多人都讓他幾分。

鄭副書記看了一眼汪副主任,“沒你什麼事了。我跟麥書記研究個工作。”汪副主任邊點頭邊慢慢退了出去。

“你們鄉在省裡出了個副處幹部,你也不跟我說?”

“哦。他是個副處,您馬上就要轉成正處……”

“廢話。人家在省裡,省政府,人又年輕,機會也多,說不定過幾天就超過我了。”

麥書記恍然大悟,“我錯了。”

“錯了?看問題得有前瞻性,看得遠,才能走得久。”

“我就是缺乏敏感性。”

“你看你們馬鄉長,一上班就向公縣長彙報,說你們今天要到他家道喜。要不是公縣長顧全大局跟我說,我不就讓你們給整瞎了。”其實,他所說的公縣長也是副縣長。

“這個馬鄉長,就是個馬屁精,這事也向……,唉,不說了。書記,我按照您的吩咐,今天召集各村主任探討剩餘勞動力的問題。”

“結果?”

“這不,會還沒開完,就來您這兒了。”

再說麥書記從鄉政府走了以後,村委會主任們吵吵了半天,也沒啥結果,臨近中午的時候,就各回各家。但董也牛一直沒有走,在鄉政府大門口看誰去賈達理家。可等來等去,日頭偏西,也不見哪個領導出來,問了一些副職,沒一個人知道這事,心中暗喜,賈達理做夢去吧,鄉里的領導能去你家吃飯?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然後騎着自行車悠哉樂哉哼着小曲往村裡返。

快進村口時,突然從一棵樹上跳下一個人來,站在自行車前面。董也牛沒有防備,大嚇一跳,猛一剎閘,連人帶車跌倒在地。

“主任,沒嚇着吧?”隨着軟綿綿一聲問候,董也牛睜開眼一看,是賈達理。賈達理叫董也牛“主任”,這還是頭一次。其實,在金泊村,人們習慣上稱董也牛爲村長、老董。“主任”只是官方稱謂,村民們從來就不這麼叫。賈達理爲什麼叫董也牛“主任”?這話還得從半個小時前說起。賈達理眼看已到中午,飯菜也準備妥當,就是不見鄉里幹部的影子。

賈達理有點着急,就到村口等待。可等來等去,還是不見鄉里幹部一個人的影子。七月天,玉米、高粱長得比人還高,墨綠墨綠地看不出去,賈達理就爬上樹去,登高望遠,看見董也牛騎着自行車回來,他的心就涼了半截,完了完了,鄉里幹部肯定不來了。要不,董也牛還不得陪着他們?說得好好的,他們要來,現在爲什麼不來了呢?是看不起自己?還是兒子在省裡有什麼變數,他們知道了?想着想着,等董也牛快到跟前的時候,他突然想,跳下去問問不就知道了。大家此刻應該明白,原來是賈達理有求於董也牛。

“幹啥呢你,賈達理?”董也牛橫着臉怒着眉敞開嗓門大吼。

“嘿嘿。”賈達理乾笑兩聲,“你見書記、鄉長沒?”

“人家書記、鄉長就那麼嘴饞?就爲來你家吃那兩口?嗯?現在又不是飢餓時期,餓的前心貼後背?嗯?再說,咱們鄉又不是光你一家。你要明白,領導們考慮的是全鄉的事情,一萬多口人的事情,有許多大事要事急事要辦。你以爲,你讓他們來,他們就來。你是縣委書記、縣長?你能管的了他們?”董也牛說完,不,是訓。訓完就走。走了幾步,長出了一口氣。一上午憋悶的心胸舒坦了許多,臉上露出了笑容。

“我想問你,書記、鄉長去哪了?”賈達理略作遲疑,緊跑幾步追上董也牛,殷勤地問道。

“到縣裡去了。”董也牛斜看他一眼,沒給他一口好氣。

“說好要來的。”

“你不怕腐敗,人家還怕呢!”

賈達理摸一下下巴,捻捻虯髯,若有所思,董也牛正要走,他一把拉住,“這樣。”

“咋?”

“你看這樣行不?”

“咋樣?”

“我飯菜都準備好了。領導們不來,我請你吃。”

“請我?”

“還有村委會所有的人。”

“我可不去。”

“爲啥?”

“你說。”

“一碼歸一碼,那事,咱就打個句號。”

“你說的?”

賈達理不情願地點頭,接着又說:“不過,你得答應我一件事。”

“什麼事?”

“吃飯的時候,你得講幾句話。”

“什麼話?”

“你就說,鄉幹部公事纏身來不了,委託你參加今日之盛宴,並對我表示真誠之感謝,對我兒子榮升表示衷心之祝賀。等等。該說什麼,你編。”

“哦,哦……”董也牛若有所思,“那沒問題。沒問題。”

賈達理還不放心,望着董也牛的背影,喊:“你一定要撥冗出席啊!”

董也牛一回到家裡,就在高音喇叭裡吆喝,“各村委會委員,現在趕快來我家,中午有重要事情。重要事情。”改革開放後一段時間,村幹部就不在村委會辦公,有什麼事,大夥都到村主任家裡。

賈達理聽後,心中暗喜,這回董也牛還夠意思。可等來等去,日頭偏西老遠董也牛還沒有來。賈達理以爲董也牛耍臭架子,就讓賈雙祥去請。但賈雙祥去了董也牛街門口一看大門緊鎖,沒有一人。有村民說,村委會一干人朝村外去了。氣得賈達理暴跳如雷,罵道:“都是一幫孫子,龜孫子。他們不來,咱們吃。”這一幫指的是誰?是村委會一幫人?還是連麥書記、馬鄉長也有?諸位只能意會。

賈達理、賈雙祥等人一邊吃一邊罵,快吃到一半的時候,院裡突然進來一幫人,一邊進一邊叫:“賈老。賈老。”

賈達理連忙起身朝窗外望去,哇,走在前邊的是麥書記、馬鄉長,緊接着是兩位穿白短袖襯衣、黑藍色褲子的中年男子,一個梳着背頭,一個一邊倒,都是油光閃閃,笑容可掬。後邊還跟着一個年輕人,賈達理也不認識,懷裡還抱着一個沉甸甸的箱子。

賈達理一看,激動地三步並作兩步,走到來人跟前,“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淚水“嘩嘩”瀉下,“書記、鄉長,我給你們接風了。”

麥書記、馬鄉長大吃一驚,連忙去扶。麥書記一邊扶一邊說:“不敢不敢。”賈達理站起來,藏藍色的褲子上磨破了兩個洞,膝蓋處在地下擦得快要露血,紅豔豔的一片。馬鄉長連忙躬下身子拍打賈達理褲子上的土。

“這是縣委鄭書記。”馬鄉長還沒有拍打完褲子上的土,麥書記就扶着鄭副書記的胳膊介紹道。

“縣委書記?”賈達理有些遲疑,看看鄭副書記,又看看麥書記。

“沒問題。鄭書記。”麥書記肯定地點點頭。

“大駕光臨,有失遠迎。”說着,賈達理正要作揖,鄭副書記握住了賈達理的手。

這時,馬鄉長往前挪了挪,正想說什麼,鄭副書記頷首一笑,說:“您老德高望重,卓識遠見,我們早該來看您了。”

馬鄉長又想說什麼,麥書記又往出伸了一下手,指着梳着一邊倒頭髮的中年人介紹:“這位是縣政府公縣長。”

這時,站在檐臺上的蘭鐮刀“噗嗤”一聲笑了,感覺失態,用手捂嘴,但愛多說的不肯少說,話還是從指縫裡溜出來,“你不說,我們也知道他是公的。”

賈雙祥擰了她一把,蘭鐮刀“啊呀”了一聲,“莫非是母的?”

蘭鐮刀的話大家聽得清楚,麥書記有些尷尬,臉紅了一股,補充道:“姓公名道。公公道道的公道。”

緊接着,賈達理握住了公副縣長的手,“父母官。父母官。”公副縣長謙虛,向後退一步,躬身,“公僕。公僕。人民公僕。”

賈達理與麥書記等人在院裡寒暄的時候,柳岸柳在家裡把吃開的飯菜收拾的一乾二淨。又擺上四個冷菜:綠豆牙拌粉絲、芝麻醬調碗託、黃瓜戲豬頭肉、蒜蓉蒸肉,取義事事如意。還準備了六個碗菜,八個炒菜。六個碗菜是燒豬肉、紅燉肉、蒸排骨、小酥肉、漂豆腐、汆丸子,取義六六大順。八個炒菜是蒜臺木耳過油肉、五花肉炒洋蔥、豬皮炒黃豆、青菜溜肥腸、蛋白肉炒雞片、西紅柿炒雞蛋、醋餾葫芹、清炒蘿蔔絲,取義八八發財。這些原本就是給麥書記、馬鄉長準備的。開飯前,賈達理賭氣,罵罵咧咧地說一併吃了。柳岸柳沒讓。現在,派上用場了。柳岸柳準備妥當,到家門口給賈達理使眼色,讓他領客人進屋,賈達理卻向她咧嘴。幾個來回,柳岸柳有點着急,叫道:“他爹,飯菜準備好了,領客人進屋。”

“哦呵,你看你看。”賈達理看看鄭副書記、公副縣長,捋了一下虯髯,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光顧說了。屋裡請,請。”其實,賈達理是故意不進屋,好讓柳岸柳把那飯攤子收拾收拾,可不知道柳岸柳來的這麼快。

“咱們就在院裡吃。”鄭副書記說:“我小的時候,一到飯點,好多人都端到街上,你吃我的我吃你的,可紅火了。”

“對對。就在院裡吃。”公副縣長、麥書記、馬鄉長附和道。

宴席擺好,主賓落座。鄭副書記面帶微笑,端着第一杯酒,站起,畢恭畢敬地對賈達理說:“這杯酒,我敬你。”

“不對。”賈達理也站起,端着酒杯,“我敬你。”

“賈處榮升,我敬你。”

“你是書記,我敬你。”

“賈處在省領導身邊工作,代表的是省政府。”

鄭副書記說罷,公副縣長附和,“賈老,還是您先飲。”

“飲。飲。恭敬不如從命。那我就先飲爲敬。”說着一飲而盡。

公副縣長、麥書記、馬鄉長也分別向賈達理敬酒,雖說辭不一,但中心點都是圍繞着恭喜賈誠信榮升處長,而其實是副處長。有些人有些事就是這麼怪,遇到好事能錦上添花,遇到困難卻不能雪中送炭。

賈達理幾杯酒下肚,面紅耳赤,心跳加快,說話也多了起來,舌頭明顯地發僵,一邊給領導們夾菜,一邊說:“不是……吹牛,我兒子,賈……贇,他,當省長,倒欠點,但當個廳長什麼的,肯……定……沒問……題。”

“肯定。肯定。”

“賈處前途無量。”

“只是我二兒子,唉,孽根,沒有個正經職業。”

“麥書記。”鄭副書記看看麥書記,麥書記心領神會,一口答應,“這個問題我來解決。這個問題我來解決。”

馬鄉長接着說:“鄉企業辦正缺個人,就是他了。”

賈達理端起酒杯,“有勞諸位了。有勞諸位了。吃罷飯,本人送諸位每人一幅字。字不值錢,每平尺在兩千元之上。”

“賈老的字自成一體,正草隸篆融會貫通。”馬鄉長終於有了說話的機會,恭維道。

“能不能給鄭書記、公縣長多帶幾幅?”麥書記說。

公副縣長糾正道:“不能說帶,那叫求,求字。”

賈達理當即吆喝柳岸柳,“哎,你把我寫得最好的那四幅命字拿過來,先送給領導們。”

柳岸柳不敢慢待,速速拿來。這是裱好的四幅字。第一幅是篆書,三尺全開橫幅,“志在高遠”。衆人鼓掌。喊:“好字。好字。”

第二幅,是隸書,也是橫幅,標準五尺,“物競天擇 智者生存”。衆人又是叫好,又是鼓掌。賈達理“嘿嘿”一笑,又以自己和兒子爲例,給大家解釋了他爲什麼把“適者生存”改成了“智者生存”。衆人又喝彩,說改得好。

第三幅,是四個字,行書,還是橫幅,三尺加長,“一帆風順。”不同的是下面有一行小字,“辛苦勞頓,忙碌奔波,只爲仕途坦蕩蕩。”

第四幅,是100個“壽”字,用行書、草書、隸書、篆書和楷書五種字體寫成,八尺全開條幅。賈達理解釋道:“你也一生,他也一生,生生不同。命之。爭名奪利,逞強好勝,誰弱誰強?運之。”

公副縣長首先表態:“精彩。精彩。”麥書記看鄭書記,鄭書記稍作停頓,手點了下桌子,說:“賈老您這是吸古人之精華,匯大家之風雅,攀現代之高峰。極品,極品啊!”鄭副書記看看公副縣長、麥書記和馬鄉長,“咱們也不能白拿。按每平尺兩千付費。”

公副縣長等人附和,麥書記就要掏錢。

“不敢。不敢。”賈達理按住麥書記的手,“人之命,貴在前程。庶兒小試鋒芒,還指翌日騰達,翌日騰達。今日感謝諸位捧場,豈有收錢之理?理當孝敬,孝敬。”

……

就在衆人七嘴八舌恭維的時候,從街門外進來一個人,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站在門口眼巴巴地盯着賈達理他們桌子上的飯菜,巴咂着嘴,此人正是榮懷。榮懷之所以邋遢到如此地步,一是他父母去世早,沒人給他洗衣做飯,檢點舉止;二是我們之前說過,他經常到縣城去看一個女營業員。久而久之,被這個女營業員發現之後,找了幾個“男士”,在大庭廣衆之下,羞辱了榮懷一番。從此之後,榮懷就不修邊幅,不顧臉面,不思進取,只要有口吃的,就心滿意足。正當榮懷覬覦之際,蘭鐮刀拿着一個白麪饃饃走來,推了他一把,“給。快走。吃飯的都是些大領導。”

“給我些肉。饞得我。”榮懷看蘭鐮刀。

“出去出去,那是你吃的東西?”蘭鐮刀邊說邊推榮懷出來。

榮懷邊走邊看看饃饃,放到嘴裡,正要咬下去的時候,戛然而止,毫不猶豫地取出來,扔在了牆角的糞堆上。

榮懷回到家裡,從一個瓦甕裡取出一把巴豆,放在一個破碗裡,加上水,又把碗塞進一個秸稈做成的籠子裡。籠子裡有兩隻鴿子,是飛到卜杏斜院裡覓食時,榮懷用篩子扣住的。一個月了,從來沒有出過籠子。鴿子歡快地吃飽喝足了,忽閃着翅膀,用喙啄秸稈。顯然,鴿子是想啄破秸稈,自由自在地飛向藍天。然而,榮懷卻另有打算。

榮懷抽開兩根秸稈,伸進手去,捉了一隻,揣在懷裡,得意地向賈達理家走去。

衆人還在一邊吃喝一邊高談闊論,從賈達理當年提出的“資本家的命能革,地主的命能革,文化的命不能革”的話題一直聊到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榮懷從懷裡取出鴿子,用手一拋,鴿子飛向天空,就在飛過賈達理他們吃飯的飯桌時,突然拉下一長串稀屎,正好落在了飯菜上。

衆人一片唏噓,擡頭看天空,那隻鴿子,轉了一個圈,又向榮懷家的方向飛去。榮懷也看鴿子,發出”咯咯咯“的笑聲。衆人莫名其妙。賈達理一邊罵鴿子一邊吼喊柳岸柳換菜,柳岸柳又上了兩道新菜。賈達理勸大家吃,卻誰也沒有動筷子。天空又飛過一羣鳥,發出”嗤嗤“的聲音,衆人擡頭,鳥羣掠過房頂。鄭副書記眼尖,看到賈達理家屋脊上,斜立着一個頭朝南底朝北的特大酒瓶。

“賈老。”鄭副書記指着屋脊,慢條斯理地問:“那是啥啊?”

酒瓶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賈達理有些着急,“民俗。民俗。一種文化。諸位吃菜,吃菜。”

不知是其他人之前沒有看到,還是看到了沒有敢問,經鄭副書記這麼一問,七嘴八舌都問開了。就在這時,街門裡擠進一幫人,賈達理一看,是董也牛等村委會的人,氣喘吁吁汗流浹背跌跌撞撞走進門來。董也牛不認識鄭副書記、公副縣長,走到麥書記、馬鄉長跟前,嚥了幾口唾沫,嘴乾巴巴地說:“書記、鄉長,我們本來是要到鄉政府接你們的。你們倒來了。”

真實的情況是賈達理見鄉里幹部沒人來,怕失顏面,就讓董也牛等村委會的人來他家吃飯。董也牛呢?是歪嘴嘴吃桃,偏偏兒遇了個偏偏兒。表面上答應去,實際上吆喝了村委會的所有人,去鄉政府對面的一個小飯店吃飯。他要看賈達理的好看,讓他在全村人面前丟人敗興。可一進飯店的門,碰上了鄉政府的通訊員小杜,小杜告訴他,麥書記、馬鄉長和縣裡領導到賈達理家吃飯去了,他們又着兒八急往回返。結果還是晚了。

麥書記斜睨一眼董也牛,“既然如此,我問你個問題?”

“說。”

賈達理黑風着臉,怒火中燒。

“那房上的瓶子,是什麼民俗?”

董也牛順着麥書記手指的方向朝房頂上一看,大吃一驚,頭上的汗水還沒有落幹,“呼”的一下又冒出滿頭豆大的汗珠,“晦氣瓶?!”

“放屁。”賈達理一把捂住董也牛的嘴,扭頭對鄭副書記說:“我那是爲了美觀,放置的裝飾品。”

董也牛又想說什麼,麥書記站起,衝董也牛他們發話,“你們都先出去,我待會兒找你們。啊?!”命令中帶着懇求。因爲聽話聽音,麥書記,不,在場的人都已經猜想到是怎麼回事了。

麥書記打發走董也牛等人,算作解了圍。主賓繼續恭維、寒暄,但略顯尷尬。鄭副書記意識到,此地不宜久留,便對麥書記使眼色,麥書記心領神會,對賈達理說:“兩位領導下午還有個重要的會,我們先走一步。”

本來,賈達理剛纔還說在飯後還要再給每人即興寫一幅字,但中間出了那麼個插曲,一直悶悶不樂,也不再挽留。出人意料的是,鄭副書記、公副縣長等人一出街門,卜某某和丁醋香“噗通”一聲跪倒在地,“父母官,請爲我們做主。”

鄭副書記今年四十有餘,當幹部也當了十大幾年,但遇到這種場面,還是頭一遭。先是一驚,然後馬上鎮定,“公僕公僕。快快請起,有什麼事情儘管說。”

“賈達理心術不正,在屋頂上放了晦氣瓶,瓶口直指我家,是盼我家倒黴。”卜某某沒有站起,依然跪着說。

“他與你家無冤無仇,爲何盼你家倒黴?”

“父母官有所不知,他家兒子賈誠信與我家姑娘卜杏斜當年找對象,但他爲了讓他兒子考大學,棒打鴛鴦,害的我姑娘爲其失身。爲了掩蓋這段醜聞,賈達理使出這種下流手段,盼我家家破人亡。”卜某某的話音未落,賈達理就惱羞成怒,藉着酒勁,大吼大叫:“你血口噴人,分明是你家姑娘勾引我家兒子,你還有理了?”

“你胡說。”

“你胡說。”

……

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相讓,震耳欲聾。

“停停停,停。”鄭副書記使勁擺手,雙方纔作罷,“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樣,我和公縣長有急事,此事全權由麥書記、馬鄉長負責解決。”說完,轉向麥書記、馬鄉長,“你倆一定要調查覈實清楚,公平公正,妥善解決。”

“是。”兩個人異口同聲。

麥書記一看鄭副書記把這個燙手的山芋推給了自己,一時緊張,他不知道鄭副書記說得“公平公正,妥善解決”是真心話還是客套話。鄭副書記剛分管他們鄉里,他還沒有摸透鄭副書記的脾氣。關於賈達理家和卜某某家的事,他早有耳聞。實事求是的處理與賈達理不利,向着賈達理又與卜某某不利。鄭副書記究竟是要公正處理呢?還是看人下菜碟呢?他真的沒有摸準這根脈。麥書記看看賈達理,又看看卜某某,思索片刻,靈機一動,猛然叫道:“董也牛。”

“我在這兒。”董也牛就在他身邊。

“你瞭解村情民俗。我送送領導,這官司由你來斷。”

原來,麥書記拿不定主意,就把這個燙手山芋推給了董也牛。推給董也牛,他有他的道理,即使董也牛斷得不公,鄭副書記問罪下來,自己也好推辭,董也牛也就成了替罪羊。說罷,和馬鄉長離開。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些官場上出現了這麼一種現象,遇到棘手的事情,自己不攬事,不辦事,一級一級往下推,辦好了是自己指揮有方,辦不好是屬下辦事無方、辦事不力,或者還有什麼其它帽子,都可以往頭上扣。這叫推卸責任。現在有了專有名詞,叫“不作爲”或“亂作爲”。

賈達理一聽,有些氣憤。鄭副書記、公副縣長走,他可以理解,那麼大的領導,處理這些雞毛蒜皮的事,不合適。但麥書記、馬鄉長走,他難以理解。自己的兒子好歹也是個副處,從級別上講,是“管着”你們的。不看僧面看佛面,怎麼能吃了喝了自己的,兩嘴一抹一走了之呢?

董也牛呢,一聽讓自己斷案,頓時來了精神,挽起袖子,“那我就在大街上設公堂,有理沒理大家來評。賈達理,卜某某。”董也牛早就對賈達理懷恨在心,中午就想給他個難堪,結果失策。現在,正好借題發揮。

卜某某馬上應聲:“在這呢。”

賈達理呢,用異樣的目光看着董也牛,這目光以前從來沒有過。目光裡,既有鄙視,又有懇求,還有無奈……但他咬咬牙,沒有吭聲,把目光收回,落在腳下。一系列的心理變化之後,顯然是不滿,或者是根本就沒把他放在眼裡。

董也牛見賈達理沒有迴應,知道是在小看他,就朝賈達理大吼一聲,“叫你呢?”

“有屁就放。”賈達理不屑一顧。

“賈達理,你這是封建迷信。我限你三天之內,把那個瓶子拆了。”

“誰敢?”

“你要是不拆。三天之後,卜某某,你就以毒攻毒。”

“怎麼攻?”卜某某看他。

“對着他家房頂上的瓶口,立一面銅鏡。”

“那我也有辦法。”

“那就讓卜某某再……”話到此處,柳岸柳快步走來,嘴對着董也牛的耳朵,嘀咕了幾句,但誰也沒有聽清說啥。董也牛一陣發愣,卜某某急促地問道:“再啥?”

“三……三天後,再說。”

第五天頭上,卜某某家門口停下一輛偏三輪摩托車。卜杏斜從摩托車上連跌帶撞地下來。榮懷喋喋不休地說着那天發生的事,少不了添油加醋,把賈達理說得如同狗屎一樣臭。有句話說,黃雞一窩,黑雞一窩。那天董也牛斷完案後,榮懷就到縣城,給卜杏斜拍了電報。

卜杏斜呢,本想不再與賈家糾纏,自己發過誓,井水不犯河水。不想賈家還沒完沒了,氣就不打一處來。下了摩托車,家也沒回,“噹啷”一聲撞開賈家的街門。賈家剛剛換了大玻璃,門框也油漆的嶄新。卜杏斜一邊衝,一邊叫:“賈達理,你出來。賈達理,你出來……”

整個院子裡鴉雀無聲,沒有迴應。

卜杏斜抄起一根木棒,瘋狂地打砸,把玻璃噼裡啪啦砸個粉碎。卜杏斜邊砸邊罵,“賈達理,本來我是不想和你有絲毫的交割,但你逼着我要這樣做。你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正砸的起勁,賈達理從街上往回跑。榮懷在門口一直看着,大喊一聲:“賈達理回來了。”

卜杏斜轉身,雙腿叉開,雙手握着木棒,站在地上,怒目圓睜,咬牙切齒,呼呼喘氣。

賈達理進得門來,從門後抄起一把鐵鍬,舉過頭頂,風一般地向卜杏斜劈去。卜杏斜也舉起木棒,大吼一聲,向賈達理撲來。鐵鍬和木棒打在一起,發出“當”的一聲。倆人後退幾步,又開始進攻,誰也不說話,幾個回合下來,不分勝負。

這時,街坊鄰居聚集了很多,但誰也是乾着急沒法拉架,都在圍着他們轉圈圈。榮懷在一旁起鬨,指着賈達理喊:“打死好。打死好。打死又吃饃饃又吃糕。”糕是當地的一種美食,黍子去殼磨成面,先蒸熟後又用油炸。多在逢年過節或紅白事宴時才吃。

倆人又開始進攻,突然間,賈達理“啊呀”一聲,手中的鐵鍬落地,眼看着卜杏斜的木棒就要砸在他頭上的時候,一股龍捲風吹來,頓時間狂風大作,沙土飛揚,天昏地暗。

龍捲風過後,衆人都被吹倒在地,灰眉土眼,唯獨不見了卜杏斜。賈達理站起,仰天哈哈大笑,“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啥意思?”有人問。

“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吶!那狼心狗肺的東西,被老天爺收走了。被老天爺收走了。”

卜某某和村裡人順着龍捲風的方向找,找了二十多裡地,也沒有卜杏斜的影子。所有的人納悶,莫非真的被老天爺收走了?龍捲風雖然罕見,但來勢兇猛,危害極大。記不得哪年報紙上有過報道,說某地有臺小四輪拖拉機,被龍捲風卷在半空中,摔下來的時候各種零件四凌五散。龐大的機械如此,更何況區區肉體?從來不相信命的卜某某,失望中突然跪在地上,嗚咽着長嘆道:“蒼天啊!爲什麼繩子總是在細處斷呢?我的命好苦啊!”

衆人聽了,都心酸淚奔,一片嗚咽。

縣政府組織當地公安、消防、民政、醫療等部門連續找了一個月,也沒有找到卜杏斜的任何物件。這個先例也有,有老輩人說,龍捲風能把人磨成肉末,隨風飄散。所有的人堅信卜杏斜就是如此。要不然,連指甲蓋兒大的東西都沒有留下?

最後,只能以“失蹤”了結此事。賈達理卻逢人便說,“多行不義必自斃,舉頭三尺有神明。”

第二章 2第三章 2第一章 2引 子第二章 3第一章 5第三章 5第一章 4第一章 7第三章 5第二章 6第一章 5第三章 1第一章 3第三章 5第二章 3引 子引 子第三章 3第一章 1第二章 9第三章 1第一章 3第一章 1第二章 4第一章 3第一章 4第二章 8第二章 1第三章 5第一章 2第三章 6第一章 9第一章 6第三章 9第一章 1第一章 3第一章 1第三章 3第二章 4第一章 7第二章 1第二章 6第三章 8第一章 6第三章 8第三章 7第一章 1第二章 3第二章 2第二章 6第二章 9第三章 7第一章 7第三章 9第一章 5第三章 4第一章 6第三章 6第二章 4第一章 3第二章 6第一章 5第二章 1第二章 6第一章 1第一章 2第三章 1第二章 8第三章 9第二章 4第一章 3第三章 5第一章 7第三章 2第二章 5第二章 4第一章 5第三章 2第三章 4第二章 8第二章 5第三章 4第二章 6第二章 3第一章 7第一章 8第一章 5第二章 5第三章 6引 子第三章 8第二章 5第二章 2第二章 3第三章 3第三章 2
第二章 2第三章 2第一章 2引 子第二章 3第一章 5第三章 5第一章 4第一章 7第三章 5第二章 6第一章 5第三章 1第一章 3第三章 5第二章 3引 子引 子第三章 3第一章 1第二章 9第三章 1第一章 3第一章 1第二章 4第一章 3第一章 4第二章 8第二章 1第三章 5第一章 2第三章 6第一章 9第一章 6第三章 9第一章 1第一章 3第一章 1第三章 3第二章 4第一章 7第二章 1第二章 6第三章 8第一章 6第三章 8第三章 7第一章 1第二章 3第二章 2第二章 6第二章 9第三章 7第一章 7第三章 9第一章 5第三章 4第一章 6第三章 6第二章 4第一章 3第二章 6第一章 5第二章 1第二章 6第一章 1第一章 2第三章 1第二章 8第三章 9第二章 4第一章 3第三章 5第一章 7第三章 2第二章 5第二章 4第一章 5第三章 2第三章 4第二章 8第二章 5第三章 4第二章 6第二章 3第一章 7第一章 8第一章 5第二章 5第三章 6引 子第三章 8第二章 5第二章 2第二章 3第三章 3第三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