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蕭沐仁從總兵衙門一回來, 就遇到了在門房等着他準備訴苦的兩位掌櫃, 一個說今年生意不好收入不好也不能怪他們,一個說夫人才看了一眼賬冊就給扔到地上了實在是太傷人心, 他給蕭沐仁當了這麼多年的掌櫃,還是頭一回遭受這樣的待遇。

蕭沐仁沒說話,也沒接二人手中的賬冊, 笑着看了他們一眼, “頭一回啊,沒事兒,一回生二回熟, 多有幾回就習慣了。”蕭沐仁拍拍兩位掌櫃的的肩膀,邁着四方步往裡走,看都沒都多看一眼。

兩位在夫人那裡捱了罵在爺這裡又碰了軟釘子的掌櫃,站在原地愣了好一會兒, 直到一陣冷風打着旋地鑽進了兩人的衣領,他倆纔回過神來,然後在各自的眼裡都看到了不可置信。

爺居然看都沒看一眼賬本, 還說什麼一回生二回熟,沒想到居然這麼信的過夫人, 可她一個京城出來的嬌小姐能知道什麼呀,不就是繡花喝茶吃點心, 這半年他們可都聽說了,夫人研究的吃食穿戴的衣飾,都能在嘉峪關城裡引起一陣陣風潮的, 這樣的人會看賬本?

可是現在他們也不得不承認了,夫人不止會看賬本,而且還看的很明白,一眼就看出了問題來了,指着他們倆人的鼻子痛罵了一通,幸虧當時外書房裡沒有別人,不然老臉都丟光了。

兩個人對視一眼後嘆氣,其中一個說:“走吧,人家是一個被窩睡覺的兩口子,咱們纔是真糊塗了。”

另外一個也跟着點頭,可不是糊塗了,居然想着糊弄夫人,只看她懷孩子時爺也歇在她那裡,就應該知道是個不好惹的。

唉。兩個掌櫃不約而同地長長嘆氣,然後相攜着重新走進風雪裡,回去想想法子,明天來同夫人請罪吧。

蕭沐仁沒有理兩個掌櫃,徑自往裡走着,才走了一步臉色就難看起來,對身後跟着的小榮子發問:“到底怎麼回事?”

小榮子哼笑一聲,眼裡盡是不屑,“那兩個人,以爲夫人看不懂賬,準備了兩套賬冊,一套糊弄夫人,一套打算拿來給爺看,估計還想順便再說兩句夫人不懂什麼的,”小榮子撇撇嘴,然後露出一個幸災樂禍的笑容,“結果沒想到夫人才看一眼就看出來了,當下就把賬冊給摔到了地上,發了好大一通脾氣,還指着門口讓他倆‘滾,滾出去’,”小榮子學了一下呦呦當時的情形,“一下子就將他們鎮住了,倆人屁滾尿流就出來了。”出來之後居然還不立刻走,還在門口要等蕭沐仁回來,結果被羞辱一通,也是自找的

蕭沐仁也覺得是這倆掌櫃的活該。呦呦到了嘉峪關一年,並不曾真正插手鋪子裡的事情,但是這兩個掌櫃的居然還用這樣的手段來矇騙呦呦,呦呦當然要生氣了。自己這位夫人,看着嬌嬌弱弱,精明着呢。

於是蕭沐仁到家後沒有立刻回去內院,而是直接去了外書房呦呦那裡,呦呦理事還沒有結束,將兩個鋪子的掌櫃給趕跑了,還有田莊的兩個管事和沙坡地的石老三以及穀子要見。

或許是因爲剛纔發了一通火,剩下的幾個人就都十分規矩了。蕭沐仁置辦下的田地不算多,但是管事卻有兩個,一個是管種植生產的,一個是管佃戶租子的,兩個人都十分謹慎規矩地彙報了這一年的事物,並將整理好的賬冊交給呦呦。

呦呦接過來看了一眼,字寫的雖然不是很好看,但是算得上整齊,也沒有塗改的痕跡,仔細看了看,不像是做了假賬,於是就點點頭,將賬冊放在一旁,一雙玉手壓在賬冊的青色封皮上,顯得更是白皙修長。

“賬冊先放這兒,我過後會看。”呦呦看了兩眼廳中間站着的人,“你們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回夫人,”剛剛送賬冊上來的大管事看了一眼身後,“田管事還有事要回稟。”

呦呦點頭,示意田管事說。

相比較大管事來說,田管事就很是寡言少語了,或許他本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樣,田地,只精通田間事務,樸實樸素接地氣,對人情往來並不擅長。

“回夫人,田莊中有一塊十多畝的地已經連續種了三年穀子了,頭一年收成每畝產糧兩石,第二年畝產約兩石六鬥,今年畝產卻還不到兩石。根據往年經驗,種了三岔穀子要種一茬別的,一般是種地瓜,地瓜秧到時候可以餵豬。然後再種兩年另外一種,之後才能重新種回穀子,這樣才能保證穀子的畝產,也有種完地瓜直接種回穀子的。”田管事恭恭敬敬地詢問到,“不知夫人可有什麼其他安排,若是沒有,小的就按往年安排生產了。”

“往年地瓜產量如何?”才問完這句呦呦就忍不住笑了,“算了,說了我也不懂,就按你的想法來吧。”

雖然呦呦這麼說了,田管事還是回答了她的問題,“往年種過穀子之後種地瓜,畝產有八十斤也有六十斤的,算是比較好的收成,地瓜秧能喂牲口,有的人家還摘了嫩葉子炒着吃,也算是添了一份菜,秋天收了地瓜能當一份口糧,而且管飽頂餓,地瓜根留在地裡漚肥也行,收回去和豬糞牛糞一起發酵再灑回田裡也行……”田管事一說起田間事務就滔滔不絕,直到大管事幹咳了兩聲,才覺得自己話有點多,而且好像說了什麼不該說的,就有些不好意思地閉了嘴。

呦呦擺擺手表示沒關係,“我在京城的時候也管過家裡田莊的,這些都聽說過也看過,沒什麼。”說完了後呦呦向田管事詢問了一件事,“田管事,既然爲了改變土壤土質和肥力可以栽種地瓜,那麼能不能在中地瓜的時候套種一些別的?比如黃豆綠豆之類的?”

田管事先是一愣,仔細想了想搖頭,“以前不曾試過,不過如果夫人想試試,可以闢出兩畝地試種一下。”

呦呦想了想,覺得兩畝地有點少,就決定用三畝地來套種,“在地瓜栽下去之後,就套種,豆類撒種不用太多,反正就是試試,若是收成不好,到時候我來補。”

這些田地都是農民吃飯生活的依仗,如此用來試驗套種很大膽,萬一兩種作物收成都不高,遭殃的就是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更何況,除了生存,每年還要上繳一定的賦稅,沒有銀錢就只能用糧食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皇糧國稅”。

“皇糧國稅”簡直就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百姓的肩上,雖然大鴻每一任皇帝登基時都會相應地減少一些賦稅,可是在這種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時代,依然不起任何作用。要想取消“皇糧國稅”,恐怕還要一千年以後——如果一千年以後的時代是社會主義種花家的話。

因爲事關重大,所以呦呦纔會說出若是收成不好她來補貼的話,畢竟是她主張的。

田莊的事情做好決定後,大管事和田管事就告辭出府了。在回去的路上,一向沉默寡言的田管事突然說話了,“大哥,你以後對夫人要尊重再尊重,比爺還尊重才行。”

大管事愣了一下,擡手拍上自己兄弟的後背,“還用你說!”然後像是感嘆似的說了一句,“沒想到夫人這麼厲害。”也不知道是說她教訓人厲害,還是居然也懂農事所以厲害。

田管事也重重點頭,“我們種了這麼多年地,就沒有想過套種,夫人一個女子就能想到,是很厲害。”

大管事知道自己的兄弟一門心思撲在種田上,對其他事都不怎麼放在心上,不過這樣也好,以後能少些是非,就算有事,自己也能幫着他。

田莊的管事們走了之後,蕭沐仁就從屏風後繞了出來,石老三一件立刻跪下來磕頭,蕭沐仁擺手讓他起來,“先去廂房歇歇吧,我跟夫人說兩句話。”

石老三立刻起身出去了。蕭沐仁搬了一把椅子在桌案後頭,手臂支在桌面上撐着腦袋看呦呦。呦呦被他看得莫名其妙,瞪他,“看我做什麼!”

“看我夫人今天可威風了呢,讓兩個掌櫃的滾出去!”蕭沐仁面帶微笑地調侃她。

呦呦先是吃了一驚,然後立刻想明白了,“他們這麼快就去找你告狀了?嘁,沒用!”呦呦撇撇嘴,十分不屑,“還以爲能堅持一下,明天再找你呢。”然後又斜睨了蕭沐仁一眼,“怎麼,你心疼了?”

“可不是心疼了。”蕭沐仁鄭重地點頭。

呦呦不高興了,你的兩個掌櫃的欺負我,你居然還心疼他們!

不過,沒等呦呦說話,蕭沐仁就把後半句補充出來了,“我夫人了都生氣發火了,我能不心疼嘛!”

呦呦一句責怪的話被堵在舌尖,頓了片刻後,嘻嘻地笑了起來,笑了一會兒後才問蕭沐仁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總兵衙門裡的事情處理好了沒有。

“處理好了,然後現在有一件好事一件壞事,”蕭沐仁看着呦呦,“你想聽哪個?”

呦呦翻了個白眼,好事壞事不都得聽,“那先聽壞事的吧。”

“我以爲你會先聽好事。”蕭沐仁詫異地看了一眼呦呦,“壞事就是我這次走了之後年前就不回來了。一直等到除夕過後再回來。”

呦呦在心底默默算了算,一個月多一點,也還算好,不算難以接受,比很多一年半載甚至三年五載見不到一次面的好多了。呦呦平靜地點點頭,“好事呢?”

“好事就是我這次可以在家一直待到過小年,過完小年再走!”蕭沐仁笑嘻嘻地說,然後毫不意外地看到了呦呦驚喜的表情。

“真的麼?怎麼這次可以在家待這麼久?爲什麼呀?”呦呦問。

“陸副總兵的岳父臘月二十八過壽辰,他要去拜壽,和我調了輪值。”蕭沐仁給她解釋了一句,“怎麼樣,這是個好消息吧,我可以幫着準備過年的事了。”

“嗯,算是吧。”呦呦過了最初的驚喜就平靜下來了,其實對於她來說,只有蕭沐仁能在家過除夕的消息纔算好消息,其他都不算。

“對了,我也有事要跟你說。”呦呦突然想起來,“差一點忘了。”

“嗯,你說,我聽着。”蕭沐仁坐在呦呦旁邊,好整以暇地等着她說。

“是常安姑姑的事,”呦呦頓了頓,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始同蕭沐仁說,“常安姑姑來嘉峪關的目的其實我明白。”

“嗯?什麼目的?不是代表太皇太后來給你主持生產和月子的事嗎?還有什麼別的事?”蕭沐仁不解地問。

呦呦在心底翻個白眼,果然男人什麼的,完全不能指望他能理解女人的心思。若是蕭沐仁知道呦呦這麼想一定會提出反對意見:我只要能理解你的心思就好了。

“你想一想,常安姑姑好好的京城不待,來嘉峪關這麼個破地方做什麼?就算是太皇太后的命令,現在孩子已經滿三個月了,她又是有品階的女官,用不着親自來幫忙帶孩子的。”

“那你說她是什麼心思?”蕭沐仁乾脆直接問,反正猜不來。

“我覺得,常安姑姑恐怕是想要做府裡的內管家。”呦呦盯着蕭沐仁的臉,說。

蕭沐仁想了想,覺得也不是沒可能,就點頭示意呦呦繼續。

呦呦見他沒有直接說出來“那就讓她當”的話來,心裡已經放下了七八分,“讓常安姑姑做內管家倒不是不行,可總是覺得大材小用了,況且人家容媽媽這段時間勤勤懇懇做事周到,無緣無故地就把人換了,總是不太好。”

蕭沐仁覺得呦呦的話有道理,就點頭,“那你想怎麼辦?讓我去跟常安姑姑說一聲?”

“肯定是要讓你去說的,畢竟你和常安姑姑以前在王府就相交過。只是不能直白地這麼去說。”呦呦面帶笑容地看向蕭沐仁。

蕭沐仁自然立刻明白,“行吧,你說怎麼說,我按照你的話去說,反正白臉是我。”

呦呦嘿嘿笑着,先不急着說辦法,先傾身在蕭沐仁臉上mua了一下,“你就跟常安姑姑說,姑姑身份尊重,內管家的事務繁瑣細碎,恐怕會勞累着姑姑,不如讓姑姑做咱兒子的教養嬤嬤,雖然現在才三個月,可是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呀!而且符合姑姑的身份,既尊貴又不算操勞。”說完想了想,“其實教小孩子也挺操勞的!”然後忍不住自己笑起來,“最後這句話可別說呀!”

蕭沐仁點着頭,看她臉上帶着狡黠的笑容,忍不住把人抱過來放到自己的腿上,還沒等他有下個動作,就被呦呦給推開了,“哎,別動手動腳啊,我一會兒還理事呢。”

“我知道。”蕭沐仁抱着她笑着說,“就抱抱,不做別的。”

“哦,好。”呦呦坐在蕭沐仁個腿上,晃盪着自己的腿,摸了一本一旁放着的賬冊看起來,看着看着就想起來另外一件事,於是放下賬冊,回頭看向蕭沐仁,“我突然想起來一件事。”

“嗯?什麼事你說。”蕭沐仁剛剛不知道在想什麼,呦呦轉過頭來說話他纔回過神來。

“就昨天下午想說沒說完的那件事。”

蕭沐仁也想起來了,昨天下午呦呦想說一件事,結果沒等說呢就被小和和哭着給打斷了,就沒往下說,等到晚上蕭沐仁想起來的時候又問了一遍,結果沒等呦呦回答呢,就他就被兒子噴了一身的奶,後來的事嘛,就不可描述了。

“其實這件事吧,說不說都行,但是我心裡頭一直惦記着,不問出來有個疙瘩在那不得勁。”呦呦捧着蕭沐仁的臉,認真地看着他。

蕭沐仁更加奇怪了,到底什麼事讓呦呦這麼惦記着。

“其實從定下來到嘉峪關的時候我就在想這個問題了,”呦呦注視着蕭沐仁的眼睛,“皇上讓你來嘉峪關,之後又要去兩廣,就是不讓你在京城待着,是不是因爲怕別人猜出來你的身世?”這兩年來,蕭沐仁和皇上還有福賢王越來越相像了,實在是惹人生疑。

“不,不能吧。”蕭沐仁原本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的,但是呦呦現在一說,他也遲疑了起來,然後吃驚詫異地問呦呦,“我現在長得有那麼明顯?”

“嗯,四五分吧,”呦呦說得稍微保守了些,“畢竟比不上皇上的威嚴和福賢王的貴氣,可能因爲從小的生活環境不同?”

蕭沐仁思索着,竟然覺得十分有道理。他對自己的身世除了最開始彆扭得跑到嘉峪關當了兩年兵,後來回去了京城之後竟然就坦然多了,倒不是因爲皇上和太皇太后等人對他的優待,而是他從心底看開了,反正這輩子有呦呦就行了,皇子不皇子的,無所謂。

至於皇上是不是因爲他和先皇越來越像所以不想讓他留在京城裡,蕭沐仁是真的沒有想過。於是他就擡頭看向呦呦,“那你覺得,你說的那種可能性有多大?若是,若是皇上真的是這麼想的,以後一直讓我外放,你……”你願意一直跟着我嗎?

“我是無所謂啦!”呦呦單手摟住蕭沐仁的脖子,“反正‘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嘛,只是覺得一直這樣也不是個事,以後還有兒子呢,”說到這兒呦呦壓低了聲音,“而且現在太子還沒定下來,誰知道以後?咱們家的關鍵不是眼前,畢竟眼前太皇太后還在,皇上和王爺對你也很好,但是說句大不敬的話,將來皇上駕崩了,未來的皇帝知不知道內情,知道內情的話會如何待你,不知道又如何待你,這可都不好說。”

蕭沐仁聽到呦呦說“太子還沒定下來”的時候眼睛就眯起來了,心裡哈哈大笑着簡直樂開了花。他早就知道呦呦聰敏,不止在家事上和經濟上,之前在官員和官員夫人的往來上,她也做的非常得體。現在從這件事上看,呦呦的政治敏銳度比自己想想的還好,一下子就能抓住事情的關鍵點。

果然是自己看中的人。這麼想着,蕭沐仁就露出了一個微笑,然後在呦呦的脖子上啃了一口。

呦呦被他啃的嚇一跳,趕忙用手捂住,怒視他,“說好了不動手動腳的!留下痕跡怎麼辦?!”

蕭沐仁笑得極其無賴,“沒有動手動腳啊,我動的口。不是都說‘君子動口不動手’?我君子吧?”

“呸!就是一個登徒子!”呦呦被蕭沐仁氣笑了,從他身上站起來,推着他也站起來,“走走走,回去看你兒子去,我要忙事情了。”

蕭沐仁知道呦呦這算是羞惱了,也不再逗她,自己哼着小曲笑眯眯地從屏風後頭順着後門離開了。呦呦看他邁着方步哼着小曲,和個紈絝子弟似的,就差手裡提着一個鳥籠子身後跟着幾個狗腿子了。

呦呦抿着嘴笑了一會兒,重新收起笑容坐下來,讓人喊石老三和穀子進來,開始覈對沙坡地今年的投入和產出以及沙棘酒沙棘醬的釀造事情。

呦呦在外書房處理家事的時候,蕭沐仁回到了內院。內院正房裡,常安姑姑和唐嬤嬤一起在說話,小和和玩累了早就睡了。至於後面呦呦不在了,不知道是他接受了現實還是忘了這件事,反正後邊自己玩得挺樂呵。

蕭沐仁進了內室,唐嬤嬤立刻站起來同他請安,常安姑姑也站起來淺淺行了一個福利,“爺回來了。”

蕭沐仁微微側了側又欠了欠身,算是還了常安姑姑的禮,口上客氣着,“姑姑辛苦了。”說完不等常安姑姑說話眼睛就看向了在炕上睡着的兒子,小傢伙仰面朝天睡着,身上蓋着小被子,兩隻手臂舉到了頭兩側,握成了小拳頭。

蕭沐仁見他睡的熟練,就沒有抱他,讓他睡着,然後看向唐嬤嬤和常安姑姑,“請嬤嬤留在這裡看看孩子,我和常安姑姑說幾句話去。”

唐嬤嬤自是答應下來,目送着蕭沐仁和常安姑姑出了內室,等簾子重新落下來,撇了撇嘴,又坐回了炕上,重新吃起點心喝起茶來。而這些,都被在外面打掃的小丫鬟順着晃動的門簾縫看了個一清二楚,轉身就跟四喜告了狀。

四喜後來跟呦呦說了這件事,呦呦點點頭,“吃點點心喝點茶罷了,沒什麼,不是供不起,”說完這句話,面色卻突然你嚴肅了起來,認真地叮囑了四喜,“以後不要讓唐嬤嬤同和和單獨在一起,找個小丫鬟跟着,她要是問,就說是我說的。”

前世關於保姆虐待嬰幼兒的事情,實在是聽了太多,呦呦不能不防。

作者有話要說:  心情不好,情緒低落,效率不高,眼淚往肚子裡咽,咽完了還得繼續笑着往前走,好累啊。

PS,一石=120斤,一石=10鬥,一斗=12斤。明朝後期江南水鄉中上等良田水稻畝產四五石,嘉峪關這樣的地方,畝產兩石不算少了。

PPS,記得以前看葉聖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舊社會的農民真的不容易。(似乎暴露了年齡,看過的請舉手)

PPPS,農業稅與2006年1月1日取消,“皇糧國稅”時代結束。

心情不好就容易廢話多。抱歉。

第九章第一五二章第一一五章第二三二章第二零六章第一八一章第一九四章第四十二章第二二九章第一五五章第三十八章第一零七章第二三五章第一二九章第二一三章第一九七章第一九七章第一七零章第一二九章第一一三章第九十九章第八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九十一章第一六、五章第八十八章第一三三章第一七九章第六十三章第二四七章第五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九十六章第一八七章第一一零章第五十二章第十章第四十三章第二二零章第五十七章第二四四章第一零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一三九章第二十七章第一二三章第二三三章第六十章第七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四二章第二零零章第二三八章第八十四章第一一零章第一九六章第一七八章第一七零章第一零七章第二四五章第二二六章(捉蟲)第五十五章第三十四章第二四六章第六十四章第九十三章第一五零章第一八七章第五十三章第十八章第二零七章第二二八章第一九六章第一九五章第二零三章第一四零章第一七六章第二一九章第二二四章第一三六章第一百章第六十七章第二四八章第二零五章第一零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零零章第一五四章第七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一八三章第十六章第一七五章第一六三章第一二七章第六章第九十二章第一五一章第一一四章第七章
第九章第一五二章第一一五章第二三二章第二零六章第一八一章第一九四章第四十二章第二二九章第一五五章第三十八章第一零七章第二三五章第一二九章第二一三章第一九七章第一九七章第一七零章第一二九章第一一三章第九十九章第八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九十一章第一六、五章第八十八章第一三三章第一七九章第六十三章第二四七章第五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九十六章第一八七章第一一零章第五十二章第十章第四十三章第二二零章第五十七章第二四四章第一零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一三九章第二十七章第一二三章第二三三章第六十章第七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四二章第二零零章第二三八章第八十四章第一一零章第一九六章第一七八章第一七零章第一零七章第二四五章第二二六章(捉蟲)第五十五章第三十四章第二四六章第六十四章第九十三章第一五零章第一八七章第五十三章第十八章第二零七章第二二八章第一九六章第一九五章第二零三章第一四零章第一七六章第二一九章第二二四章第一三六章第一百章第六十七章第二四八章第二零五章第一零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零零章第一五四章第七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一八三章第十六章第一七五章第一六三章第一二七章第六章第九十二章第一五一章第一一四章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