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皇上到了壽安宮, 先跟太皇太后說了幾句話, 問了問今日的飲食和身體,然後就被太皇太后拉着講述着剛纔的事情, 皇上認真地聽着,並沒有半點不耐煩。說到懷宇和懷瑾分別考中了舉人和秀才時,還附和着說自己剛纔也考查他們的學業, 很是不錯。

太皇太后笑着說:“那是, 你姨祖母當初讀書就讀得好。我爹常說,要是個男孩子就好了,能科考出仕, ”說着一副懷念的樣子,“後來她自己偷偷做了一套科考題,被爹發現了,說是不比那一科的狀元差呢!”

皇上很是吃驚, 這是他第一次聽說有關姨祖母的事,更爲吃驚的是,太皇太后的父親, 那可是開國元老,三朝老臣, 做過內閣學士太子少傅的巨擘。看來這位姨祖母很是有才華,身爲女子, 也的確是可惜了。

陳士梅在下面聽着,心裡很不是滋味,那是我兒子, 怎麼功勞竟成了他們譚家的了?

太皇太后誇完了懷宇和懷瑾,開始誇陶陶和呦呦,誇陶陶溫婉可人、穩重大方,誇呦呦精靈可愛、活潑開朗,“這兩個姑娘陶陶的長相、呦呦的秉性,真真地像極了你姨祖母!”

皇上陪着太皇太后才坐了一會兒,就又御書房的太監過來啓稟,說臨安侯參見皇上,問皇上見還是不見。太皇太后連聲說讓他去忙,不必陪着自己,“哀家要同花夫人好好說說話,你去忙你的。”

皇上去處理政事,女眷們要說話,福賢王就帶着花易巖和懷宇懷瑾去太皇太后的旁廳坐着。

太皇太后在正殿坐了這麼久,因爲是要見臣子夫人,所以穿的還很正式,加上認親心情激動情緒起伏,早就有些疲憊了,所以大家起身往後殿而去。

太皇太后走在前頭,特意召了譚麗娘在太身邊,一手搭着太監的手腕,另一手拉着譚麗娘,慢慢往後面走去,邊走邊問些譚麗娘母親生前的事情,聽說李氏跟着譚耀宗在外頭遊歷了七八年,忍不住大笑,“是那丫頭的性子,從小就嚮往着遊歷山川河湖,那這麼說的話,你娘有你的時候都快三十了?”說完不等譚麗娘回答,又自言自語,“也是,我都快七十了。”

譚麗娘不知道要如何勸解太皇太后,只能說一些母親生前的趣事,和對她的教導與影響。

進了後殿,皇后和王妃親手幫太皇太后脫了外頭的大衣服,換上便裝在榻上歇了,“你們也坐,麗娘也坐,都是至親之人,不用拘束。”

太皇太后雖然如此說,但是譚麗娘可不敢當真,還是福賢王妃按着她,又說她還懷着身孕,這纔在小圓凳上坐下來。

呦呦看了眼那個小圓凳,又矮又小,也不知道譚麗娘坐得舒服不舒服。

太皇太后在榻躺着,閉目養神,聽着皇后和王妃與譚麗娘敘話,過了一會兒突然開口了,“剛剛忘了問,麗娘啊,你的長女今年多大了?可結了親?”

譚麗娘不知太皇太后何意,不過這種事沒什麼好隱瞞的,況且也瞞不住,隨便一打聽就知道了,就實話實說,“回太皇太后,結過親的。”

“結過親?意思是沒成?”皇后問。

“回皇后娘娘,是沒成。陶陶是我的長女,從小嬌慣了些,雖然看着穩重,可是性子十分執拗,尤其後來……”譚麗娘說到這裡頓了下,大家都明白,後來父親的背叛對孩子自然有影響。

譚麗娘停頓了一下接着說,“去年經過我一個表嫂介紹同當地一個士紳家的兒子說了親,是個秀才,不過因爲在孝期沒有立即定親。不想那個秀才德行有虧,陶陶不願,我就退親了。”

皇后緊接着就問,“那秀才做了什麼,讓你寧願退親?”要知道就,結親退親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可是一件大事,若不是出了十分大的事情,是不會輕易退親的。

“那秀才與他的一個表妹有情,且那姑娘已有身孕,我兒說不願與他人共享夫婿,且對方的做法實在不夠尊重,於是退親了。”

太皇太后一愣,沒想到是這樣的情況,但是想想又不意外,按陶陶的年紀算,恐怕還是自己的妹妹帶大的,耳濡目染又這種想法,應該也是正常。

太皇太后沒再繼續這個話題,轉而問起來兩個女孩子來,問她們平時在家做什麼,讀書沒有,會不會寫字。

陶陶說平時在家多是做做針線,有時候也看看書,都是外祖母留下的書,各種書都看一點。

到呦呦的時候,她的臉就微微紅了起來,不太好意思地說:“我,我偶爾也做些女紅針線,不過,我笨,針線刺繡做不好,只能多讀些書來填充自己,不至於看起來空無一物。”

太皇太后點頭,“女子也要讀書寫字,這樣才能明事理,至於針線女紅,我們這樣的人家又不指着這個生活,會一兩樣就行了。”

呦呦心中竊喜,好了,這回得了太皇太后的話,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偷懶了!

要不說知女莫若母,譚麗娘在旁邊聽到呦呦和太皇太后的對話,也和呦呦一個想法:這回她能光明正大地偷懶了。

太皇太后帶着皇后王妃說話,雲瑤公主插不上嘴,就只好在一旁吃吃點心喝喝茶,偶爾聽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就說幾句話,皇后和王妃雖然沒有嗆聲懟人,但是呦呦能看的出來,雲瑤公主和她們似乎並不融洽。

不過比起雲瑤公主起碼還有個座,能自在地吃喝,她和陶陶就有點慘了,只能站在譚麗娘身後。站久了,呦呦的腳就有點疼,她藉着譚麗孃的坐姿遮掩下,微微挪了挪腳,將重心放在另外一隻腳上。

“咱們在這兒說的起勁兒,孩子們怕是沒意思了。”太皇太后突然笑着說,“黃英啊,你帶她倆出去走走吧,在花園轉轉也行,去書室看看書也行。”

陶陶和呦呦不知道太皇太后這句話是何意,但是想來她們是有話要說而不讓自己聽到,就點頭了。

還沒等動,就聽到太皇太后又轉頭衝雲瑤公主說:“還有,雲瑤啊,你沒事也出宮吧,也是成了家的人了,大冷天的不用一直進宮請安。”

這話乍聽起來像是祖母在關心孫女,怕她天冷出行凍着,可是仔細一想,這其實是不待見吧,真正喜歡的話,恨不得整天看見。

雲瑤公主沒辦法,只能站起來離開。

雲瑤公主走在前邊,然後是陶陶和呦呦,黃英落後她們半步,邊走邊給她們介紹壽安宮裡的景緻。然後一行人就到了出壽安宮的主路和去太皇太后書室的小路的分岔口,呦呦和陶陶想去書室看看,聽說皇宮裡有着天底下最全最多的藏書。

雖然雲瑤公主是強烈她們爹的後媽,不過到底是皇家公主,陶陶和呦呦就轉過身來準備同公主行禮告別。哪料,雲瑤公主還記得剛剛譚麗娘受了她的禮的事,心想既然不能爲難譚麗娘,那爲難一下她的兩個女兒出出氣也行。

於是雲瑤公主上前一步擋住呦呦和陶陶的去路,“剛剛聽說譚姑娘因爲對方想要納妾就退親了?這樣不好啊,女子要大度不得善妒,這纔是女德。否則就已經犯了七出了。”

黃姑姑沒想到雲瑤公主會來這麼一出,根本來不及阻止。心底一陣無奈,雲瑤公主真是被先皇寵壞了,看不清事實。她轉頭看了看陶陶和呦呦,沒多說話,也是想看看她們倆會如何處理這件事。

雲瑤公主的話讓呦呦十分生氣,誰都能說我姐姐,就你沒有立場知道不?女子要大度不得善妒?那怎麼不見你給我那個便宜爹納兩房妾室?!

呦呦想着要不要反駁公主?不過這是宮裡好像爹和娘說了不能多說話。陶陶和呦呦一樣的心思,也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置之不理。就牽着呦呦的手打算繞過去。

雲瑤公主一見她們想走,立刻攔住了,“喂,跟你們說話呢,果然是和你娘一樣的鄉野村婦,不止沒有禮節,還善妒,早晚要被人休掉!”

雲瑤公主要是不說後面的話,也許姐妹兩個就算了,可是公主說到了譚麗娘,陶陶和呦呦就不能忍了。誰都可以說譚麗娘,唯獨雲瑤公主沒有資格!呦呦剛想出聲嗆回去,卻被陶陶搶了先。

陶陶的目光越過雲瑤公主看向遠處,聲音沒有任何波瀾,“古詩有云:‘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男子要求女子忠貞不二,女子爲何不能要求男子從一而終?男女並沒什麼不同,都是女媧造人捏出來的,男子並不女子高貴,女子亦不比男子弱勢,如果有機會,女子也能出仕上戰場!”

呦呦在心底暗暗替陶陶叫好。這話說的實在太好了,忠貞就應該相對,而不是絕對,這纔是尊重。

其實呦呦被陶陶攔在身後沒看到,但是陶陶個子高看得清,在大路一側的梅花樹下,陳士梅正站在那裡。陳士梅本來同王爺和花易巖在偏殿坐着,但是氣氛實在太過尷尬了,他坐不住了就出來準備叫上公主出宮去。卻沒想到看見了這樣的場面。

最初公主開始說話爲難陶陶呦呦的時候,陳士梅就聽見了,他本來想出來阻攔的,後來聽到她的那番話時,他只覺得愧疚難當,心口就像有一把鈍刀子似的在磨割,根本沒有顏面站出來。

呦呦不知道陳士梅在偷聽,想着不能讓姐姐一個人單槍匹馬,於是瞥了一眼身後的黃英,見她低垂着眼,好像沒有看到他們的爭執似的,想了想,往前走了一步。

“公主纔是沒有道理,難道我姐姐說得不對?還是要像你說的那樣不得善妒?”呦呦反問完,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哦,我知道了,一定是公主自己就這麼大度,爲駙馬納了好幾個妾室!駙馬姐夫真是有福氣呢!”呦呦故意把“駙馬姐夫”幾個字說得很重。

陳士梅再也聽不下去,從樹後面快步走了出來,匆匆對着黃姑姑行了一禮,拉着雲瑤公主就往外走,雲瑤公主猝不及防地被拉了一趔趄,等反應過來已經出了壽安宮的大門。

陳士梅來的太快走的也很快,沒等陶陶和呦呦反應過來,兩人已經消失了。陶陶和呦呦對視一眼,然後又一齊轉頭看向黃姑姑。黃姑姑對她們倆微微一笑,伸手往小道上一指,引導她倆往書室去,彷彿剛纔什麼都沒發生過。

三人繼續往前走了一炷香的功夫,在一座三間房子前面停下來,黃姑姑推開門,帶着陶陶和呦呦進去。這座房子中間是正廳,擺着桌椅,還有不少海棠、木棉、芍藥等花木,雖然是冬天,但是都十分茂盛。左邊似乎是休息室,南炕北窗,正對門一條長案,擺放着水仙和銀邊吊蘭,牆上是一張稚童牧牛圖。不知道是不是出自名家之手。

黃姑姑引着二人右拐進了對面的屋子,才進門呦呦就瞪大了眼睛,這哪裡是書房啊,這是一間小型圖書館啊!

一人多高的書架橫向排了整整四排,書架同牆壁之間只能容一人通過,每個書架上都整齊地排列着各種書籍,呦呦仔細看了一眼,從官修到私撰樣樣俱全,按派別分又九流十家,按目錄分又經、子、史、集,非常先進的圖書分類法。呦呦甚至還在第二張書架上看到了幾捆竹簡。

除了這四排書架,在房子的南面窗下,一張非常大的書案,差不多和一張單人牀一樣大了,上面筆墨紙硯俱全,甚至還有一個圓形的分了十幾個格子的顏料盤,裡頭還有乾涸的顏料痕跡。除此之外,還有一本倒扣着的書,看起來像是上一次沒看完,隨手放在那裡的。

黃姑姑指着書架上的書告訴陶陶和呦呦,這些書都能看,書案上還有紙筆,可以做筆記也可以留感想,“太皇太后年輕的時候看完一本書就會寫一篇筆記,聽說也是跟二小姐學的。”這裡的二小姐自然不是指呦呦,而是呦呦的外祖母李筱默。

呦呦走到桌前拿起倒扣着的那本書看了一眼,線裝書的藍色封面上寫着三個字《浮生夢(三)》,呦呦翻過來看了一眼,第一個想法就是:同類!可算找着老鄉了!

雖然字還是繁體字,但是再熟悉不過的自左至右橫排版,以及非常標準而現代的標點符號,這些都可以讓呦呦確定以及肯定,這本書的作者也是穿越過來的!

呦呦捧着書,看向站在一旁的黃姑姑,欲言又止。問什麼?問這本書的作者是不是也是穿越來的?還是問太皇太后是穿越來的?

黃姑姑察覺到呦呦的目光,笑着解釋,“這是你們外祖母在閨中寫下的,一套一共四本,好像還沒寫完,說的是她有一天做夢,到了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醒來後記下來的。她走了之後什麼都沒留下,只留了着四本書。太皇太后讓人多印了幾套,書房、寢宮、大殿,好幾個地方都有,隨時拿來看。”

呦呦瞪大了眼睛,居然是自己那個神奇的外祖母的手筆?這可真是太奇幻了!

等呦呦閱讀了書中的內容後更加覺得驚奇了,這位外祖母和自己還不是一個時代的人,而是來自比自己那個時代還要晚幾百年的未來。

等等!那豈不是說,其實在現代社會,自己是她的先人?然後,這個時代,她又稱爲了自己的長輩?

呦呦心底跑過一萬匹羊駝:這玄幻而微妙的世界!

作者有話要說:  說到公主找駙馬這件事,通常來說駙馬都是從世家子弟中選拔。比如唐朝的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的第一任駙馬薛紹,就是唐高宗的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二兒子,等於是她表哥。太平公主的第二任駙馬武承嗣,是武則天伯父武士讓的孫子、武則天的堂侄。

還有的駙馬從民間選,比如明朝時期的很多公主都是這樣,因爲要提防外戚勢力。

很多公主因爲是金枝玉葉都是有優待的,駙馬也不怎麼敢造次,公主養面首啊對駙馬家人橫眉冷對啊甚至隨意打罵啊,也是有的。不過也有比較悲慘的,比如唐高宗時期的新城公主,新城公主的駙馬叫韋正矩,也是出身貴族,尚公主的目的就是攀附榮華,不過新城公主最後被他害死了。

還有些公主,比較彪悍。比如王承衍,他尚的公主名爲昭慶公主,是趙匡胤的女兒。傳說趙匡胤爲了收回王的父親手裡的兵權,逼着王休了原配妻子,娶了公主。公主是不是自願的,不得而知。不過聽說王長得帥、善騎射、懂音律、好吟詠,公主應該是樂意的吧。

另外一位境遇類似的,就是大名人王獻之了。王獻之尚的公主是晉簡文帝的女兒新安公主,這位公主還是二婚的。王獻之爲了拒親,還把自己弄殘廢了。

古代這些公主和駙馬的故事,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找來看一看,很有意思,也很令人深思。

第九十五章第五十二章第九十四章第三十八章第一六九章第七十五章第一六九章第十六章第四十三章第一零五章第十章第一一九章第二零四章第六章第六十四章第八十八章第一四三章第二三三章第二二六章第一八三章第二四六章第一四一章第二零零章第二四三章第八十五章第五十五章第一一五章第八十六章第一六、四章第六十三章第一一二章第一八五章第九十四章第二零七章第一四九章第二零五章第三章第五十七章第一四六章第一章第一六七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六章第二一五章第一四三章第一一一章第八十一章第二十八章第九十五章第六十一章第二零六章第八十四章第二一五章第八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二四七章第三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一八八章第一章第八十八章第一五三章第三十九章第八十九章第一一三章第一八二章第五十八章第六十四章第一二八章第二二二章第一一二章第二零五章第二零七章第一零九章第二一一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三章第八十一章第二二三章第三十三章第三章第二四五章第一零八章第一九四章第二四一章第一一七章第五十章第八十四章第九十三章第一八四章第二二二章第一三八章第一二八章第一零三章第一八五章第一九六章第九十七章第一六、五章
第九十五章第五十二章第九十四章第三十八章第一六九章第七十五章第一六九章第十六章第四十三章第一零五章第十章第一一九章第二零四章第六章第六十四章第八十八章第一四三章第二三三章第二二六章第一八三章第二四六章第一四一章第二零零章第二四三章第八十五章第五十五章第一一五章第八十六章第一六、四章第六十三章第一一二章第一八五章第九十四章第二零七章第一四九章第二零五章第三章第五十七章第一四六章第一章第一六七章第二十三章第四十六章第二一五章第一四三章第一一一章第八十一章第二十八章第九十五章第六十一章第二零六章第八十四章第二一五章第八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二四七章第三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一八八章第一章第八十八章第一五三章第三十九章第八十九章第一一三章第一八二章第五十八章第六十四章第一二八章第二二二章第一一二章第二零五章第二零七章第一零九章第二一一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三章第八十一章第二二三章第三十三章第三章第二四五章第一零八章第一九四章第二四一章第一一七章第五十章第八十四章第九十三章第一八四章第二二二章第一三八章第一二八章第一零三章第一八五章第一九六章第九十七章第一六、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