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蕭沐仁帶着呦呦在外頭玩了一圈, 回到將軍府門前, 攔住要往裡走的呦呦,問她願不願意跟他一起外放出京城。

呦呦乍一聽到要外放很是吃驚, 她似乎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還以爲自己以後就在京城裡生活一輩子了呢。呦呦反應了一會兒,收斂自己的思緒才重新問道:“外放去哪兒呢?”

所有的官職, 只要離了京城都叫外放, 可是就算外放也還有個離京城遠近和官職遷貶的問題。往遠說可以去嶺南蜀地關外,往近說有天津金陵山東,蕭沐仁現在的官職是正五品的雲都尉, 以他的身份只可能不可能降。

如果外放去天津金陵山東這些地方,他應該不會這樣子小心翼翼吧。呦呦覺得自己能猜到了一點。

“去嘉峪關。”果然,蕭沐仁這樣回答她的問題,“你願意跟我去嗎?”

呦呦看着滿臉期待的蕭沐仁, 搖搖頭,“我不知道,我, 我得想想,嘉峪關……嘉峪關太遠了, 我從來沒想過會離開京城,我……”呦呦此刻有些語無倫次, 她頭一次滿腦子的話卻說不出來。

好在蕭沐仁也知道這件事非同小可,沒有勉強她立刻給出答案,“那你好好想一想, 想好了告訴我,好嗎?”

這句話他說的十分溫柔,生怕語氣強硬了一點兒給呦呦造成心理壓力。

呦呦點頭,鄭重地答應下來,“我一定會好好想一想的。”

蕭沐仁笑着點頭,叮囑她,“好了,回去吧,別太爲難自己,晚上要是吃東西的話,記得歇兩刻鐘再睡,不然肚子難受。”

呦呦點頭,等到蕭沐仁上馬離開後才轉身回了府裡。回去院子的路上,呦呦一直都在想蕭沐仁剛剛提出的那個問題,外放嘉峪關,要去嗎?

“二小姐回來了!”守門的婆子見到呦呦立刻請安,“來找二公子嗎?奴婢去給您稟報。”

呦呦這才發現自己一路想着心思,竟然不知不覺地走到了懷瑾的院子門口,院子大門還沒到關閉的時辰,書房的房間燈火通明,懷瑾似乎在溫習功課。

呦呦剛想說不用了,聽到聲音門口談話聲音的懷瑾從屋裡走了出來,看到呦呦的時候也是一愣,“二姐?你回來了?找我有事嗎?”

呦呦呆愣地在門口站着,搖頭,“我找大哥。”

“大哥不在這兒住了呀,在他自己的院子呢!”懷瑾說,然後看向呦呦,見她有些魂不守舍,臉色也不是很好,就擔憂地問:“二姐你怎麼了?蕭沐仁欺負你了嗎?”懷瑾連“蕭大哥”都不叫了。

“沒有。就是想問大哥點事兒。”呦呦擺擺手,笑了,懷瑾還是一如既往的心思單純,“你回去繼續看書吧,我去找大哥。”說完轉身就走了。

懷瑾看着她魂不守舍的背影,交待四喜和打燈的丫鬟好好照看,自己也回去院子了。

呦呦繞了幾條路來到了懷宇成親後的新搬進去的院子,這座院子是僅次於正院的院子,格局也相似,一看就是爲家長長子準備的。

因爲蘇晨還沒有回來,帶了一部分下人跟她走,所以院子裡很安靜,看門的人看到有燈光走近立刻從門房出來迎接,“二小姐來了。”

呦呦點頭,也不說話,徑直往裡走。一個丫鬟從正房耳房裡面撩着簾子走出來,“二小姐來了,快快請進,可是來找大大公子的?”

呦呦瞅了一眼,丫鬟似乎是蘇晨從孃家帶來的,有點眼生。呦呦點頭,“我來找大哥,大哥在做什麼?”

“大公子下衙回來就進了書房,一直沒有出來。”丫鬟引着呦呦走進正房正廳裡,請她坐下後讓小丫頭上了茶水點心,“我去請大公子過來。”

呦呦在椅子上坐下,打量了一圈這間正廳,門兩邊立着兩個高大的大花瓶,正對門靠牆是方桌和椅子,下首是兩排相對的椅子,牆上掛着山水圖,兩側是一副對聯,桌上的花斛裡插着木芙蓉,中間是青花瓷的茶具。

左邊椅子後五步左右是一扇花鳥屏風,屏風後面是通往外頭的,右邊椅子後則又擺着幾個木凳,再過去是一張長案,案上擺放了筆墨紙硯,書案後頭是一張圈椅,再後頭是一張書架,放了幾本書。

正在打量着,懷宇從左邊的屏風後繞出來,“妹妹怎麼來了?可是有什麼事嗎?”

“沒事就不能來看哥哥嗎?”呦呦歪着頭問,“果然是有了娘子不要妹子。”說完還撇撇嘴,假裝委屈起來。

“當然能,我這不是怕你出去玩累着了嘛!”懷宇在呦呦對面坐下來,提起水壺給呦呦和自己分別斟了一杯茶,又把八寶攢盒往她面前推了推,“你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我還以爲你們來要玩到宵禁纔回來呢。”

“哪能那麼晚,真的要那麼晚爹下次肯定不讓我出去了。”呦呦說,然後把他們這一天的經歷說了一遍,“我覺得城隍廟那叫的酒釀好吃的,不過現在又餓了。哥,讓你們小廚房給我做碗麪啊。”呦呦半帶着撒嬌對懷宇說。

“餓了不早說!”懷宇斥了她一句,語氣倒是沒有多麼嚴厲,然後轉頭吩咐下人做一碗什錦麪,“阿毓也真是,跟着出去玩了一趟還餓着肚子。”

“沒有啦,吃的挺飽的,就是突然想再吃點。”呦呦趕忙解釋,“人家還在長身體呢嘛。”

懷宇笑起來,隔空衝她點點手指,“女生外嚮。”

不一會兒什錦麪就被端了上來,面是方便麪,下鍋水煮就好了,澆上什錦滷子,特別好吃。懷宇看她吃的香,自己也覺得餓了,就讓下人也給自己盛了一碗來。

兄妹倆吃完了面,等下人將碗收下去,又喝茶漱口,懷宇才嚴肅正經地問呦呦,這麼晚了來到底有什麼事,“總不會就是爲了來吃一碗麪吧?”

“當然不是。”呦呦搖頭,“我就是想問問,哥哥你爲什麼想外放?嫂子也是支持你的嗎?如果外放的地方不好怎麼辦呢?”

懷宇沒有先回答問題,而是反問她,“阿毓跟你說什麼了?”出去玩了一下,突然問起這種問題。

“他問我,願不願意跟他一起外放,”呦呦頓了一下,“去嘉峪關。”

懷宇愣了一下,“嘉峪關嗎?”想了想似乎又不意外,他看向呦呦,“那你是怎麼想的?”

“我不知道。”呦呦搖搖頭,一臉的茫然,“我不是吃不了苦,我是……我是……”呦呦想了一會兒,斟酌道:“大概是一想到離家人那麼遠,從此孤獨無依,心裡頭有些空落落的吧。”

“怎麼是孤獨無依呢?不是還有阿毓?”懷宇反駁到。

呦呦當下就愣住了。是啊,不是成了親之後和蕭沐仁一起去嗎?爲什麼自己會認爲孤獨無依?是不是說,她的潛意識裡,蕭沐仁還沒有值得讓她依靠?

懷宇見呦呦突然愣住了像是在思考什麼,於是也不打擾她,自己端了茶杯喝茶,同時默揹着前些天從史密斯先生那裡學來的外語單詞。

呦呦還在沉思。要說蕭沐仁沒有安全感嗎,當然不可能,無論是從身高還是從氣質上說,蕭沐仁都會給人安全感。可是爲什麼自己沒有想到依靠他信任他?

呦呦其實很明白自己的性子,她看上去很好說話,其實骨子裡頭最是薄涼,再說難聽一點,是冷漠是自私。她不願意輕易對別人好,穿越過來之後,她用了兩三年的時間才慢慢地對譚麗娘和呦呦懷宇他們親近起來。她認識了蕭沐仁到現在有五年了,卻依然不願意爲他敞開心扉。

呦呦知道這是不對的不應該的。她願意和蕭沐仁一起玩一起吃一起做壞事(踹斷陳士梅的腿),可是爲什麼她還無法信任他?蕭沐仁將他的身世告訴了自己,這說明他信得過自己,那麼,自己是不是也應該給他一些信任?

呦呦確定了自己的心思,回過神來,轉頭看向懷宇,卻發現他正靠在椅背上直着眼不知道想什麼。呦呦伸手在懷宇面前晃了晃,“哥?”

“幹什麼?”懷宇伸手抓住她的手,轉頭看她。

“我以爲你睜着眼睡着了呢。”呦呦笑了一下。

懷宇對她的話好笑,“你見誰睡覺睜着眼?”說完又問她,“你想明白了?”

“嗯……明白了一點兒吧,不過做起來可能有些困難。”呦呦說,畢竟敞開心扉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懷宇卻不知道她心裡所想,只是點頭,“既然想好了,哪怕做起來有困難也不怕,就算路途中出了岔子也沒事,目的是對的嘛,大不了,”懷宇說到這裡笑起來,“大不了回家來哥哥養你!”

說不感動是假的。呦呦用力點頭,“那哥哥要說話算話哦。”說完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好啦,哥哥你接着忙你的吧,我回去休息啦!”

懷宇也站起來送她出門,走動門口的的時候呦呦又突然停下來回身,“哥,你明天是不是該去接嫂子了?”

懷宇點頭,“嗯,明天就去。你在家好好準備着啊。”

“知道了,我走了,你回去吧。”說完對着懷宇擺擺手,徑直出了懷宇他們的院子。

回到自己的院子後,呦呦在下人的服侍下洗漱完畢,讓丫鬟幫着通了頭髮,從頭到尾梳了九十九遍,然後自己對着鏡子編了兩條辮子搭子胸前。

梳妝檯上的鏡子是一座兩尺多高的銅鏡,雖然磨得已經很光亮了,但是到底不如平面梳妝鏡照的清楚。這個時代已經其實也不是沒有平面鏡,只是不多,大塊的更少,多數都是靶鏡,鏡面和手掌差不多大小,鑲嵌在帶柄的木框裡。

呦呦從妝匣裡拿起靶鏡照了照,無論是在穿越前還是在穿越後,她見過不少美女,別的不說,就是宮裡的那些女子都是千姿百態千嬌百媚的,皇后和福賢王妃更是難得一見的美人,氣質更是一等一的尊貴。

所以其實她有時候會奇怪,蕭沐仁到底看上自己什麼了呢?長得又不是十分漂亮,以前脾氣還那麼差,就是最近這兩年才慢慢有所收斂了。

這些話要是被蕭沐仁知道了,一定會對她豎個大拇指,誇一句“真有自知之明”,不過就算真的知道了,蕭沐仁也不會告訴她原因。怎麼說?告訴她她生氣時特別生動特別可愛嗎?還是說自己喜歡並享受被呦呦懟的感覺?這不是受虐狂麼。

呦呦對着鏡子看了好半天,直到丫鬟進來說夜深了請她休息吧,她才放下靶鏡,一切的一切,看起來只能歸結於穿越的套路了。

那麼如果按照穿越的套路,自己要不要跟着蕭沐仁去嘉峪關呢?

“穀子,穀子!”呦呦對外面喊了兩聲,值夜的穀子應聲進來,“你去書房把那本《大鴻九州記》給我拿來,還有那本《西地錄》。”

穀子得了吩咐去書房找了兩本書回來,手裡還另外拿了一盞燈,怕呦呦房間裡的燈光不夠亮,對她眼睛不好。挑了燈芯,又把書放在呦呦手邊,“二小姐別看太晚,早點休息,明天夫人和大少奶奶就回來了。”

呦呦點頭,“我知道。你把燈挪到牀頭去,我倚在牀頭看,一會兒困了就直接睡了。”

“要不,我在這兒守着您吧。”穀子說,“這樣您要個茶水點心什麼的,也好有個人支應。”

呦呦擺擺手表示不用,讓她去外頭歇了就行,她自己看一會兒書就睡了。

呦呦脫了睡鞋上了牀,扯了一件外衣披在肩上,薄被蓋在小腹以下,拿起《大鴻九州記》翻到西北甘肅嘉峪關那一頁,看起來。

這本《大鴻九州記》還是在櫟陽時懷宇送她作生日禮物的手抄本,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從這本書起,讓她對這個時代和朝代慢慢有了瞭解。這本書她從最開始到現在被她翻看了很多遍,書頁都起了毛邊了,可是她並不願意換新的,依然用着這本書。

《大鴻九州記》這本書本來就不是很厚,像初中課本一樣兩百多不到三百頁,這麼厚一本書要寫下整個大鴻的九州,留給嘉峪關的篇幅自然不會很多,總共就幾千字而已,將嘉峪關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人文習俗全部都做了一個概括。

嘉峪關位於甘肅府,在河西走廊中部,東走一千五百里是府城蘭州,西邊是玉門關,就是那個春風都不度的玉門關。南邊是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北邊是色如鑄銅的黑山,中間是大片的荒灘戈壁,零星分佈着綠洲。

因爲地形平坦,又多有荒灘戈壁,嘉峪關的氣候是乾旱少雨的,而且是“全年晝短夜長,百天夏日,九月始霜,十月初雪,至次年三月方可化凍,五月雪消,六月入夏”。氣候寒冷乾旱少雨,夏日時間短,日照時間也不會很長,這樣的環境下,能種植的並存活下來的農作物就不多了,更何況這個時代農作物的種類本來就少。

wωω ◆T Tκan ◆¢O 不過,農業發展不起來,礦產卻是十分豐富的,鐵礦、金礦、銅礦等礦藏,而且產量不低,“兵器鑄造者多”。

至於嘉峪關當地人,“熱情好客爽朗大方”這種形容詞,呦呦並不往心裡去。作者只是去遊玩採風,和自己這種常年駐紮的完全不同。

呦呦合上書擰滅燈芯窸窸窣窣地躺下,在黑暗中微微嘆氣,光書上就已經寫得這麼艱苦了,現實情況恐怕會比這個更嚴重,她真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受得了堅持的下去。

第八十五章第二十一章第一三九章第四十八章第一八五章第四十三章第三章第二二七章第五章第一二七章第二章第九十八章第二十章第五十二章第二二三章第七十二章第一二三章第一一七章第二零七章第三十五章第一一二章第一三三章第十六章第四十九章第九十一章第七十三章第八十二章第二一二章第一四一章第三十章第二零六章第一二六章第二零九章第七十九章第一三六章第一章第十八章第一四三章第一四六章第一一四章第二零七章第三十三章第一三七章第七十章第一二三章第二一八章第二二七章第一七二章第一六九章第一六三章第四十六章第六十七章第二零五章第二二七章第一六、四章第二二三章第一零五章第二十四章第一四一章第九十六章第一七四章第五十八章第一五零章第八十二章第六十章第一四九章第二四四章第一零三章第二一二章第一五三章第一六九章第二十九章第九十九章第九十一章第一一二章第五章第一七八章第一五七章第一五二章第三十五章第一九七章第四十六章第十九章第十五章第一零九章第二零六章第三十一章第八十三章第二零七章第九十一章第一八三章第一一六章第四十五章第一零七章第一八六章第二二四章第一六八章第六十章第一三七章第九十九章
第八十五章第二十一章第一三九章第四十八章第一八五章第四十三章第三章第二二七章第五章第一二七章第二章第九十八章第二十章第五十二章第二二三章第七十二章第一二三章第一一七章第二零七章第三十五章第一一二章第一三三章第十六章第四十九章第九十一章第七十三章第八十二章第二一二章第一四一章第三十章第二零六章第一二六章第二零九章第七十九章第一三六章第一章第十八章第一四三章第一四六章第一一四章第二零七章第三十三章第一三七章第七十章第一二三章第二一八章第二二七章第一七二章第一六九章第一六三章第四十六章第六十七章第二零五章第二二七章第一六、四章第二二三章第一零五章第二十四章第一四一章第九十六章第一七四章第五十八章第一五零章第八十二章第六十章第一四九章第二四四章第一零三章第二一二章第一五三章第一六九章第二十九章第九十九章第九十一章第一一二章第五章第一七八章第一五七章第一五二章第三十五章第一九七章第四十六章第十九章第十五章第一零九章第二零六章第三十一章第八十三章第二零七章第九十一章第一八三章第一一六章第四十五章第一零七章第一八六章第二二四章第一六八章第六十章第一三七章第九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