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

“壽州,天下名城也。”聽說金兵佔領了壽州,趙諶又興奮起來。

“當年,還是在後周的時候,太祖伐南唐,因爲太宗不小心爲美色所誘,泄露了大軍的進兵路線,讓宣祖和太祖被圍在壽州,整整三年,宣祖餓死,後來高懷德與呼延贊才率軍解圍。”

許翰疑惑道:“陛下,你從哪裡得知壽州之戰的詳情。”這樣的事情,經廷肯定不會講。更不會是太祖德起居注。

“朕是聽《呼家將演義》上說的。”

“真是豈有此理,一本民間評話,居然編排宣祖、太祖的事蹟,還把過錯都推在太宗頭上。”許翰俯首道:“臣請查禁此話本。”

趙諶不以爲意:“查禁之事由有司辦理,朕卻知道,壽州是淮南腹心,丟失不得。殿帥,是也不是?”

“陛下聖明。”王稟小拍了一下天子,“不過臣以爲,金兵遠來,又是從京西道淮西,繞了一個大圈,佔領壽州的絕非主力。”

“壽州自有駐軍,來的若非金賊主力,怎能打下壽州?”

王稟心想,駐軍聞虜而逃,又不是什麼稀罕事。但這話不能當皇帝面說。

“朕要御駕親征。”趙諶道,“承太祖之餘烈,在壽州殲滅金賊,告慰太祖。”

許翰躬身道:“天子親征,當問宰相,請陛下向李相公靠攏。”

“朕一定要親征。”

“此地無中書擬詔,請陛下向李相公靠攏。”

趙諶大怒:“許翰,爾昨日已請辭,且從卿所欲。”

但趙諶這麼叫也沒有,即使昨天彈劾許翰的韓肖胄,也站出來說,當慰留。

“許卿且去尋李相公,與相公商議,去了相公的奏章回來,無論李相公如何說,朕照準。”

許翰把嘴邊抗命的話生生嚥下:“臣領旨。”

“卿立即出發吧。”趙諶一刻也不讓他多呆。

許翰出去後,趙諶問王稟:“殿帥,我等如何向壽州進兵?”

“陛下,不是說等候李相公的手書嗎?”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況臣命。戰機稍縱即逝,殿帥不要錯過時機。”

王稟道:“壽州金兵不過是些宵小,陛下御駕親征,太失身份,不若遣一員偏將去。”

正在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劉光世叫道:“殿帥此言差矣,若非金賊主力,又如何能打下壽州這等堅城。”

趙諶大喜,他全無帶兵經驗,像王稟這樣的宿將說什麼就是什麼。但在趙諶看來,劉光世也是宿將,出身西軍將門,他的判斷自然也不是瞎說。

“那以劉承宣看來,該當如何是好?”

“金賊兇悍,若是派兵少了,只是白白損失而已,但若是御駕親征,又是將陛下置於險地,臣有一個兩全其美之策。”

“劉承宣快快講來。”

“陛下派出一位大將,統領大軍收復壽州,而陛下自帶護衛,在後方一百里押陣。以陛下洪福,定可大破金賊。”

其實劉光世的判斷,和王稟一樣,壽州的一定是小股金賊,正好可以去刷戰績。但殲滅一小股金兵,對承宣使這樣的大將來說有什麼意義呢?因此他讓趙諶親征,無論什麼樣規模的敵人,戰報上,史書上,都不會把規模往低了說。

劉光世作爲這一仗的實際指揮者,當然會立下最大的功勞,打完這一仗,就可以封節度使了吧。

王稟道:“壽州宵小,何勞承宣使,更不用陛下親征。嶽鵬舉剛剛授了英州刺史,正當報效國家之時,就派他去好了。若是萬一金賊勢大,劉承宣再去增援不遲。”

“殿帥差矣,金賊定是強軍,只派岳飛一支人馬,定被反噬。陛下明見萬里,當以重兵壓制。”劉光世摸準了趙諶的孩子心態,急於上戰場去過癮,故而說金兵勢大,非得親征不可。

杜充這時也瞅準機會,迎合趙諶:“景德元年,契丹入寇,真宗皇帝力排衆議,御駕親征,澶淵盟誓,使得百姓安享百年安逸。陛下此次親征,此舉不在真宗之下。”

杜充這段話半通不通,但趙諶愛聽這個:“金賊與我大宋是九世之仇,議和是休想,不過若是生擒粘罕,卻能用他換回二帝。”

“陛下不忘迎回二帝,真乃至孝。”

在許翰被趕走之後,杜充就是在場唯一有權威的文官,他要迎合趙諶說話,那作爲武臣的王稟可就攔不住了。

“王殿帥自可領兵,護住百官家眷百姓,繼續退往揚州,朕率領杜安撫部,劉承宣部前往壽州。”

杜充,劉光世躬身道:“臣領旨。”

王稟只是殿帥,地位雖高,卻不是劉光世、杜充等人的上級。趙諶調遣這兩人,王稟也沒法反對,他只能說:“陛下,軍國大事,當問宰相。”

“不是已經讓許翰去問相公了嗎?殿帥只管護送百官去與相公匯合,一起前往揚州,朕擊破金賊,收復壽州之後,再來追趕爾等。”

王稟無奈,躬身領命。

趙諶又道:“許樞密不在,朕身邊還缺一個處理軍機的人,這樣,加黃潛善爲權知樞密院事,協助朕處理軍機。”

黃彥節在一旁提醒道:“陛下,任命樞密,當經中書省,由知制誥。”

“眼下不是相公們不在嘛,不過是權知,權益從事而已。此事非宦臣當問。”黃潛善因爲私出手書問罪,其實是替趙諶頂罪,趙諶一直存心要讓他復起。

許翰被趕走後,武官、內侍都說不上話,趙諶可以暫時繞過宰相,自行其是,不由得心中大樂。

王稟無法,最終領命。

趙諶道:“劉承宣,壽州之戰,以愛卿爲佈陣使,指揮此戰,卿可願意?”

這時,劉光世上前一步:“陛下,臣要請王殿帥留下兩軍,護衛陛下週全。並調王淵部,參與壽州之戰。”劉光世實際上是要增兵。

“這是爲何呀。”

劉光世道:“微臣麾下兵三萬,杜安撫麾下也不過三萬餘人,金賊可能有八九萬人,因此要加入王淵部萬餘人,再請王殿帥調三萬人來,可保萬無一失。”

先更二千字,其中一千字是補昨天的。

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七十四節 忻口二百四十六節 圍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三十節 龍崗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一節 出軍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六節 滄州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三十五節 殺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二十節 驚雷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六十九節 公士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十四節 議和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二十六節 突圍第四節 棣州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三十七節 河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十八節 宋第四十節 賽跑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九十三節 勸說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八十六節 嗣業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
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八十八節 援兵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七十四節 忻口二百四十六節 圍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三十節 龍崗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一節 出軍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六節 滄州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三十五節 殺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二十節 驚雷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三十五節 年底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七十六節 領袖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六十九節 公士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十四節 議和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二十六節 突圍第四節 棣州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三十七節 河陽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十八節 宋第四十節 賽跑第三十一節 相州第九十三節 勸說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七十四節 雪夜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八十六節 嗣業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