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

“守城且不說,先說出兵,我北洋六鎮,固是雄兵,但河北的金兵卻不輸於我等。”張憲皺眉道,“走最快的道路,從真定,入太行,一定剛過滹沱河就被人堵住了。”

“六鎮一出,河北金兵定然侵巢而出,前有阻截,後有偷襲,只怕我軍會被困在河北。”

“那便不救了嗎?”

折月嵐心底也在問這問題,但她不動聲色,看張憲這個行軍司馬怎麼處理。

張憲道:“這樣吵吵嚷嚷,成何體統,中軍官,取地圖來掛上。”

折月嵐見過呼延庚帶在身邊的地圖,見到大幅的河北河東簡圖並不驚訝。只是這地圖是用毛筆繪製,紙張又大,又有些寫意的筆法,遠不及呼延庚身邊的地圖精細了。

“從真定走井陘?”步鹿孤樂平叫了一聲,“也不是不行,只消走水路,從滹沱河過去可也。”

滹沱河橫貫河北,穿過太行山,直達五臺山下,以紅巾水上的實力,並非不可行。

“既然要走水路,”邱穆陵仲廉沉吟道,“爲什麼不走黃河。初春枯水,滹沱河有些地方只怕行不了船。”

“大兄去河東,就是走黃河,只是聽聞在陝州,完顏婁室這虜酋正在圍攻李彥仙,我大軍從旁路過,斷不能瞞過老賊。”

“完顏婁室這老賊不來便罷,若是敢來,便將他一鍋燴了。”

“那便是完顏訛裡朵,完顏兀朮,完顏撻懶,完顏浦路虎,完顏婁室,完顏粘罕,完顏銀術可,全都被你招惹上了,咱們紅巾成了衆矢之的。”

“又怕他何來。”

衆人吵吵嚷嚷,各抒己見。張憲一直默不作聲,折月嵐心想:“張憲終究年幼,壓不住局面,全無上官的體統。”

這時,突然聽到“啪”的一聲厲響,張憲在上首一拍驚堂木,衆人都安靜下來。張憲道:“列位將軍的想法,都不無可取之處,本司將制定行軍方略,請各部遵照執行。”

各將領都站了起來,抱拳領命。

折月嵐見狀,有些忍不住了,她說道:“唉,路線還沒定,出多少兵也沒說,糧草軍械更無着落,怎麼就要散會了?”,

張憲站起身來:“嫂……三娘子,軍務本不當與外人言。但三娘子地位不一般,張憲與三娘子說之。我紅巾軍務,戰訓教肅,衣食宿行,決於行軍司,各部依令而行。方纔張憲了無頭緒,才召列位將軍相商。”

“張司馬,非是吾不信你,只是戰陣之事,你一人想錯了怎辦,豈非將大軍都送到虎口裡去了。”

“三娘子,宣帥曾言,要相信專業參謀。”

張憲不再理會折月嵐,宣佈散會了。

折月嵐心中氣惱,真想把宣撫使的印信拿出來,讓張憲瞧瞧。但轉念一想,自己這麼做,就是仗着呼延庚的權勢壓人,他人定然不服。且先看張憲的方略如何吧。

眼下已是建炎五年初春了,攝政王趙括從明州登船逃走後,一直渺無音訊。

岳飛帶着近萬士卒和家屬,在蘇浙大敵大地上游蕩,他空有抗敵之心,卻不能提供最低限度的衣食之類,供土兵們辭舊迎新之用。

因飢寒所迫,有的兵士甚至違令私出搶掠。小吏李寅向岳飛建議移屯常州宜興縣。宜興知縣錢諶等人聞知岳飛之威名,也特地移書岳飛,歡迎他率軍保護縣境,並說縣裡的存糧足供一萬軍人吃十年。

宜興縣東臨太湖,北通常州,西面又逼近建康府通臨安的大道,確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基地。

二月,岳飛統軍進駐宜興縣,將兵營屯紮在縣城西南的張褚鎮。

原江、淮宣撫司水軍統制郭吉轉當土匪後,也盤踞於宜興縣。岳飛派人投信,以好言撫慰,約他共同抗金。郭吉卻急忙帶一百艘船,滿載財物逃跑。岳飛聞訊後,命令部將王貴和傅慶領二千人追擊,俘獲了郭吉的幾乎全部的人和船。

王貴是湯陰縣人。傅慶是衛州窯戶出身,他原是劉光世部將,在馬家渡之戰後追隨岳飛。兩人都是能征慣戰的勇將,成爲岳飛的左右手。扈成被殺後,統領龐榮率領殘部投奔郭吉,此時也乘機歸順岳飛。

在宜興縣境,尚有三支土匪。馬皋和林聚各有幾千人,岳飛派遣辯土勸降,得到了成功。另一支土匪,頭目號稱張威武,不肯投降。岳飛單騎闖進他的巢穴,乘張威武掠愕之際,將他斬死,並收編了其全部人馬。

在內禍外患交迫的歲月裡,廣大民衆的生命財產朝不保夕。居然進駐了一支與衆不同的軍隊,對民間秋毫無犯,這不能不使宜興人民喜出望外,交相稱譽,人們用樸素的語言稱頌岳飛,說:

“父母生我也易,公之保我也難。”

甚至很多外地人也爭先恐後,移居宜興縣避難。按中國古代的隆重禮節,宜興人民出資爲岳飛建造生祠,以表達大家感激之情。古代的祠廟用於尊崇先賢、祖宗,以至神仙鬼怪之類,爲活人營建生祠,乃屬特例。

知縣錢諶寫生祠敘說,“察人之情,猶以未至,皆欲圖像於家,與其稚老晨昏欽仰,如奉省定而後已”,故將岳飛畫像“摹刻於石,庶廣其傳”。當地民衆簡直將岳飛尊奉爲神人。

岳飛對待河北、河東等地的金人籤軍,一貫採取正確的政策,將他們視爲自己的骨肉同胞,不歧視,不苟待,儘量做爭取工作。於是“嶽爺爺”的聲名遠播,成千上萬的籤軍爭先恐後地前來降附。

在降官如毛、潰兵似潮的逆流中,岳飛卓爾不羣,他以必勝的信念,頑強的毅力和恰當的措置,發展和壯大了自己的隊伍。這個二十七、八歲的青年統制開始擔任主將,他按照自己的意圖和風範,塑造一支抗金勁旅。岳家軍當時尚不是一支大部隊,無力挽狂瀾於既倒;但在江南的抗金戰場上,已不愧爲中流的砥柱。

就是在這樣的局面下,岳飛收到消息,三河宣撫使呼延庚率軍輕兵冒進,突入河東,被圍困於平陽。

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五十八節 不定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爲重君爲輕?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十四節 灤州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十六節 爭嫡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十八節 宋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三十節 沁水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二節 踹營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十六節 平州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十四節 富平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八十六節 嗣業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八節 激進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四十四節 拒馬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十四節 富平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二節 踹營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十二節 宣贊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十九節 束伍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十五節 盧龍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五十節 旁牌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三十節 沁水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二百三十六節 質子營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第十六節 林銘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四節 棣州
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五十八節 不定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爲重君爲輕?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十四節 灤州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十六節 爭嫡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十八節 宋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三十節 沁水第二百二十六節 拖延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二節 踹營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十六節 平州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十四節 富平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八十六節 嗣業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八節 激進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四十四節 拒馬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二百三十八節 義無反顧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十四節 富平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二節 踹營第九十三節 不利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十二節 宣贊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十九節 束伍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十五節 盧龍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五十節 旁牌第一百七十七節 吾爲建炎天子守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三十節 沁水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二百三十六節 質子營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第十六節 林銘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四節 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