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

待宰執們都退下後,朱鳳璉問:“孩兒可知道,哀家爲何允你出巡?”

對朱鳳璉留下坐鎮汴梁,趙諶也有些感動:“母后是怕糧草不續,讓孩兒受苦。”

朱鳳璉點點頭:“孩兒也長大了,馬上就虛歲十五,遲早要執掌朝政。在汴梁總有哀家爲你兜底,孩兒此次出巡,知道些民間疾苦,遇到疑難之事,終要自行決斷,歷練一番也好。”

趙諶口中稱是,心中卻想,一旦出了汴梁,任何事情都不再請示朱鳳璉,一展少年天子的宏圖。

朱鳳璉又道:“哀家爲你安排的幾個人,你要聽仔細了,李相公掌政,王殿帥領軍,你再把童穆帶上,執掌內廷。”

“童穆啊。”趙諶嘟嚷了一句,童穆對他挺恭順的,每次出主意也都在點子上,但是,趙諶總覺得童穆的目光裡有一種考察的意味,考察他是否合適當皇帝。這種感覺讓趙諶很不舒服,他不願意童穆跟在身邊。

但趙諶想了想,出城後,朱鳳璉就管不着了,他答應下來:“好。”

“這三個人,”朱鳳璉繼續叮囑着,“把住了政、軍、內,只要他們還在位置上,你的皇位就穩穩的。”

趙諶想問:“我是先皇北狩前立的太子,以大義即位,皇位怎麼會不穩?”但他不想讓朱鳳璉解釋耽誤時間,他已經不耐煩聽下去了,便沒有開口。

“這三個人,無論你聽到什麼讒言,無論如何違逆你的意,你也不能免他們的職,要讓他們呆在位置上,孩兒,你記得了嗎?”

“記得了。”

朱鳳璉見趙諶心不在焉的樣子,心想:“我還是下一道懿旨,保住這三人的官位吧。”她正想開口,轉念一想:“這樣擺明了是不信任官家,太折官家臉面,他還怎麼做皇帝呢。”

她又叮囑了一番,便道:“不知宰相會安排哪一日出發,孩兒回去休息吧,讓童穆給你選些體己的內侍宮女照顧你。”

趙諶聽話的回到養心殿,興奮不已,如同父母不在家可以放肆玩耍的孩童。出得汴梁城,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太后已經頒下懿旨,我等都要隨官家出巡。”許翰告訴王稟,“幸好殿帥已經立下出巡的方略,不致讓人手忙腳亂。”

“王稟慚愧,絞盡腦汁,也只是能夠護住陛下和中樞,隨遷的勳貴百官家眷,還有百餘萬流民,都只能自求多福。”

“勳貴百官本來就不必走。”許翰冷笑道,“可嘆勳貴們狼奔豚突,好似金賊已經到了城下一般。”

王稟嘆道:“官家要走,人心哪有不亂的。”

康王府中,王妃邢秉懿問道:“大王身爲宗室,不當接觸朝政,金賊又沒到城下,大王爲何要全家追隨陛下出巡?”

“宗室不涉朝政,可是要去與金人講和,做人質的時候,便將本王派出去送死。”趙構恨恨地說,“既然他們將本王拉進來了,還想把本王棄之如敝履嗎?”

潘夫人抱着世子趙甫在一旁賠笑道:“去江南好,好過在汴梁捱餓受驚嚇。”

趙構道:“此去江南,最壞的結果,也就是買田置宅,做個江南富家翁,如有機緣,也可應了四神庇佑,貴不可言的吉兆。”

邢秉懿悶悶不樂,走出去看家人們收拾行囊。

張崇也吩咐自己的妻子收拾行李,全家南下。

“妹夫是太后眼前的紅人,留在太后身邊不是更好?”張崇的妻子和丈夫商量。

“正因爲呼延庚是太后面前的紅人,有他兜底,我無論怎麼做,我們家在太后這邊的結局都不會太壞,我們纔要跟着官家南下,做另一種準備。”

屯聚在京東西路的王淵接到將令,沿運河南下淮東,爲陛下開路,李成接到命令,前往淮西,備禦鄧州等地的金賊,掩護陛下的側翼。

從河北退來的諸軍,包括戚方、王彥、陳粹、岳飛等各部,也包括收攏的王德、韓世忠、辛企宗等部,由杜充統一指揮,爲陛下的後衛。

王稟自領中軍,以楊沂中爲御龍直指揮使,護衛在陛下左右。

劉光世自領本部,往來逡巡,保護道路安靖。

隨着王淵率領本部呼嘯而過,汴梁城外的流民們,也開始了南下的旅途,沒有目標,沒有希望,只是因爲汴梁的官府告訴他們,京畿已經沒有糧食了,到了淮南,纔有官府能夠繼續接濟他們。

王淵部已經在流民中“招募”過一輪,拉走了上萬的壯丁和健婦,女子自然也不可少。幸好此次是中樞的大官們就在身後不遠,王淵基本上還是採用糧食“募”,尚且犯不着動刀。

從河北退回的各個流民帥,如王善、丁進、楊進、張用等人,也加入了南下的流民中,這幾人加起來麾下有二三十萬流民,融入到南下流民中,居然看不出來流民增多了。

自杜充掘河已經快兩個月,流民自帶的口糧已經吃光,他們一方面仰仗着官府一天一次的救濟,一面四處尋找可以下肚的東西:老鼠,飛鳥,草根,樹皮,都被流民席捲而空。

在趙諶出發之時,汴梁周邊的流民已經走了大半。趙諶的車隊浩浩蕩蕩,直奔南京歸德府,趙諶坐在龍輦中,時而撩起簾子向外張望,在遠處的荒野上,時而可以見到倒斃在地的屍體,屍體上的蒼蠅不時騰起,遠看上去向一團黑霧。

紅日一片六月天,天上的陽光灑下來,好似形成了一個蒸籠,即使趙諶坐在龍輦裡,還是汗如雨下,他忍不住挑起簾子大叫:“給朕找些冰塊來,左近可有大戶人家,定有冰窖。”

童穆騎着馬,在車窗邊上,他聽見趙諶的喊叫,回答道:“這些流民都餓着呢,京畿道的大戶肯定都被流民啃光了,皇上暫且忍耐,到了歸德府好好歇一歇。”

趙諶聽了就不舒服,怎麼還有叫皇帝忍耐的?但他現在累得很,沒有力氣爭執,他喃喃的說:“早知道就秋天再出來。朕想喝冰水。”

“來呀,把窗戶打開,四面通風。黛絹,你聽我的,現在是夏天,不通風比風寒更危險。”呼延庚老成的說道。張嬋剛剛生產不到一個月,按照傳統是要捂月子,但呼延庚好歹有些基本的健康知識,瞭解月子時不能遇寒,也要通風。

但其他的事情呼延庚就抓瞎了,幸好黛絹好歹懂一點,能夠擔負起照顧張嬋的任務。呼延庚在咋呼的時候,張嬋剛剛睡醒,對呼延庚說:“孩子還有幾天就滿月了,官人可想好了名字?”

“呼延氫。”呼延庚早就想好自己子孫的命名規律:按照元素週期表起名字。

氣、金、目、氵、火、土、石、山、風、光、川一共十個偏旁輪流,每代用一個偏旁。元素週期表的第一個元素是氫,故而呼延庚兒子一代都用“氣字頭”。他決心在化學上的貢獻超過朱元璋。

“氫?”張嬋有些不滿意,“呼家家譜上輪到這個字嗎?再說,泉州知府那個本家叔叔,不用避諱嗎?”泉州知府呼延慶,已經和呼延庚認了本家。

“不用避諱,不用跪拜。這就是我定的新規矩。”

邱穆陵仲廉,歩鹿孤樂平、普六茹伯盛等人,將團司馬以上的軍官都聚在一起喝酒。呼延庚嫡長子出生,意味着這羣武夫有了更穩定的效忠對象,就算現在呼延庚突然去世,有張彥橘、趙伯臻以及邱穆陵仲廉等三人,北洋安撫司也能穩定的運轉下去。

呼延庚遲遲沒有動身去汴梁,就是因爲自己的兒子出世,他純粹出於對妻子和孩子的親情。但張嬋不這麼想。

“還有三日,愛曲就要滿月了,給他置一臺滿月酒吧。”愛曲,是呼延氫的小名。

“娘子放心,我早就準備好了。”

“要替孩兒請蔭官嗎?”張嬋一問這個問題,呼延庚頭就大了,他現在是藩鎮,蔭一子,請蔭官倒是不難。但是給兒子請封號就意味着確立繼承人。

雖然在宋代的條件下,肯定沒法一步跨到共和,但呼延庚總想抵抗一番,他想了想:“他還小,爲夫也只是定州防禦使,蔭官也沒多大,沒什麼意思,等週歲再說吧。”

在給呼延氫辦了一場熱鬧,但沒有任何政治含義的滿月酒之後,呼延庚決定帶着背嵬軍去汴梁。

“將主,不多帶些軍馬嗎?”

“汴梁自有軍馬,也不缺一萬人,倒是你們在河間,要時時警惕,我從汴梁不一定能及時傳遞命令回來,你們要依據相應的情勢做出決定。”

呼延庚去汴梁,在河間仍舊是張嬋以主母坐鎮,折月嵐掌機要和組織,張彥橘主政,張憲掌軍。

呼延庚專門交代:邱穆陵仲廉、歩鹿孤樂平、普六茹伯盛三人資歷雖老,和呼延庚的關係雖近,卻要服從張憲的命令。

“少兄,你放心吧。張憲雖然是小孩兒,但思路敏捷,善曉戰陣,若非狗屁不通的軍令,我一定依着他。”歩鹿孤樂平道。

邱穆陵仲廉也說:“少兄放心,我會幫着張憲的。”

呼延庚又囑咐:“三位兄弟也多多努力,已經做了駙馬,就早些生下孩子來。”

ps:截止到本章,大背景就交代完了,主劇情即將展開,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一百一十八節 出發第十四節 灤州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九十一節 戰畢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八節 激進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五十八節 不定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九節 紅巾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九十節 保塞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三十節 龍崗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六十三節 譁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二百三十二節 迷惑第十節 復耕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五十節 旁牌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六十九節 傳首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二十六節 突圍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五十節 旁牌第四十節 定製第十一節 獎懲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四節 體系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八節 突圍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五十節 旁牌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三十節 襄垣第三十八節 孟津
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一百一十八節 出發第十四節 灤州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九十一節 戰畢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八節 激進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五十八節 不定第三十一節 太行山東麓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九節 紅巾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九十節 保塞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三十節 龍崗第三十八節 名正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五十二節 花裝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六十三節 譁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二百三十二節 迷惑第十節 復耕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七十二節 劉汲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五十節 旁牌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六十九節 傳首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二十六節 突圍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五十節 旁牌第四十節 定製第十一節 獎懲第四十四節 納頭便拜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四節 體系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八節 突圍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五十節 旁牌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二百三十二節 計成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三十節 襄垣第三十八節 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