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

張誠伯只帶了一艘坐船,二十幾個衛士前往相州,中間要穿過金兵的控制區。湯懷也一同回來,他問:“呼安撫使要派五百人護送使相,使相爲何沒有答應?”

“路上要麼遇不到金賊,要是遇到金賊,金賊定然成百上千,老夫又不會打仗,五百人跟着老夫必死無疑。不若將他們留給呼安撫使殺賊。”

“末將必定捨命護得使相周全。”

這條座船順着黃河穿州過府,平安無事,到了相州。張誠伯喜道:“所幸尚未來晚,杜安撫使還沒有掘河。”

他們上了岸,已有守碼頭的軍漢去通報消息。杜充派了他的副手到碼頭迎接。張誠伯德隨從們要把欽差的儀仗打起來,張誠伯道:“吾到相州,所爲訪友,要儀仗何用?”

杜充在安撫使衙門口迎接張誠伯。兩人落座,說了幾句客套話,杜充道:“誠伯遠來辛苦,先去歇息,明日再請兄長指教。”兩人俱是在河北東路取的進士,有同鄉之誼。

“公美,吾專爲救你而來,等不得呀。”

“誠伯何故做此大言。吾見誠伯坐船之中,有湯懷隨從。想來是湯懷去請援兵,誠伯可曾帶援兵來?”

“援兵自是有的。呼延庚已經兵分三路,公美只消穩守相州,便能與呼延庚裡應外合,既破金賊。”

杜充聽了這話,心中有些不屑,堂堂尚書右丞,就這點見識,若是他與呼延庚合兵就能既破金兵,那在他接任大名留守的時候就已經做了。見沒有援兵來,杜充有些意興闌珊。“誠伯口稱救我,所爲何事?”

“聽聞公美要掘黃河,此乃千古罵名之惡行,吾要阻止公美,免去這千古罵名。”

“相公!”杜充本來稱呼張誠伯的字,這是好友之間的叫法,現在換成了官職尊稱,那就是公事公辦的態度:“吾爲了朝廷,爲了百姓,不得不爲。”

“爲了朝廷,就要水淹百姓嗎?”

“相公,完顏粘罕已經佔領洛陽,完顏兀朮則佔領大名,無論是掘開黃河南南岸,還是黃河北岸,淹的都是金兵呀。”杜充看看張誠伯的神色,“河南河北,總計二十萬金兵,能一舉蕩平二十萬金兵,相公,你要阻止?”

“安撫,你要淹死二十萬金兵,那便有多少百姓陪葬?”

“能淹死二十萬金兵,死多少百姓都是值得的。”

看到鄭誠伯憤憤然的樣子,杜充接着說道:“河南完顏粘罕、完顏銀術可、完顏婁室三大虜酋,河北有完顏訛裡朵,完顏兀朮、完顏達懶、完顏蒲魯虎四大虜酋。只要運氣夠好,便能水淹七軍。”

杜充接着說:“關羽當年也曾水淹七軍,每一個死於水淹七軍的死老百姓,都是關雲長,我們要用無數無名的關雲長,塑造一個有名的關雲長。”

“這個有名的關雲長就是你吧。”張誠伯終於忍不住了,“杜充,你也是紹聖年間的進士,你的聖賢書讀到哪裡去了。按你這做法,百姓投了金賊還可以活命,爲大宋只有死路一條。”

“相公,你居然爲金賊說話。”

張誠伯和杜充爭執起來,誰也不能說服誰。杜充道:“相公遠來,先去歇息,明日再議。”

張誠伯心想:“也不急在這一天,畢竟二十幾年的交情在。”他說了幾句緩和氣氛的話,就去休息了。

第二天天還沒亮,湯懷突然衝到張誠伯住處門口:“相公,安撫要掘河,還要將我家大哥斬首。”

張誠伯讓湯懷進屋來,一面洗漱,一面向湯懷詢問。

湯懷道:“張安撫讓嶽大哥去掘河,嶽大哥苦勸,安撫使說大哥不聽軍令,要將他斬首,請相公快去救我大哥。”

張誠伯心中很矛盾,他和杜充有同鄉之誼,他的欽差之職也不是查辦杜充,本不想幹涉杜充治軍。

但昨日與杜充一晤,見杜充完全不將百姓當一回事,又要殺害嶽無敵這樣的良將,張誠伯實在覺得不能忍受。他略一沉吟:“湯懷,你先去拖延時間,待本相沐浴更衣。”

湯懷心中着急:“午時三刻就要問斬,相公還有沐浴更衣?”

“快去,本相自有分寸。”

湯懷不敢再說,先到安撫司去。張誠伯沐浴更衣之後,穿上尚書右丞的朝服,隨後打起全套儀仗,隨從們鳴鑼開道,向着安撫司來。

杜充得到手下通報,又聽見鑼聲,不得已,也穿上朝服到衙門外迎接。看着一頂清涼傘到了跟前,張誠伯從轎子中走出來,右手高舉:“有聖旨。”

杜充帶領隨從們拜倒,隨後將張誠伯迎入大堂,擺上香案,隨後衆人再次拜倒,聽候聖旨。

張誠伯將聖旨取出來,讀了一遍。這道聖旨並不是讓張誠伯到河間查辦呼延庚那一道,而是任命張誠伯提舉大河守禦的聖旨。聖旨中說:凡事關大河防守,皆由張誠伯代爲聖裁。

“杜安撫,掘黃河事關大河守禦,皆是本相當管,你說是也不是?”

杜充無話可說,只得低頭領旨。張誠伯又道:“侍御史張所,彈劾杜安撫你,擅掘大河,殘害生靈,來呀,左右……”張誠伯就要將杜充收押。

“相公、誠伯、兄長,杜充也是爲了朝廷,爲了社稷,兄長何至於此?”杜充知道,此時不喊冤,就沒機會了。

張誠伯本不忍心將杜充下獄,他對怎樣擋住金兵,也沒有把握,若是辦了杜充,讓相州羣龍無首,讓金兵有機可乘,那自己就是罪人了。

見到張誠伯猶豫,杜充道:“兄長若是認爲掘河不對,小弟不掘河便是,可若是擋不住金賊,誤了朝廷的大計,杜充也一身當之。”

“是我不讓你掘河的,若是因此金人得利,自該我一身當之。”張誠伯決定只阻止杜充掘河便罷,“公美,請起,還須另尋妙計。諸公都起來吧。”

杜充站起來,擦擦頭上的冷汗:“是,是,我另想辦法。”

既然不掘河了,岳飛自然也不用問斬。張誠伯解決了這個危機,回到住處,給呼延庚寫信,讓他加大對金兵的攻擊,以減輕杜充的壓力。

杜充坐在安撫司中,心中越想越是鬱悶:“張誠伯!岳飛區區一個武夫,還有這些面都沒見過的蟻民,還趕不上我們二十年的交情,你居然要拿我問罪?”

思來想去,杜充下了決心:“好,既然你一身當之,那就讓你去當好了。”

王彥率領八字軍在相州以北的刑州一帶作戰,三月一日的中午,押糧官從相州回來了。

“怎麼回來得這麼快?平日押糧,往返總要三五天,今天爲何快馬趕回?”

“將主,杜安撫氏把輜重燒了,然後率領兩萬人往東逃了,嶽將主讓我趕回來報信?”

“什麼?安撫使吃飽了撐的,燒輜重?岳飛、陳粹就沒攔着他?”

“聽說執政在相州,安撫使他連執政都瞞過了。”

王彥心想,我該怎麼辦?馬上率部向西,退往河東,趁着金兵都在河北,這是最安全的。但相州的陳粹、岳飛可就成了孤軍。馬上南下,與岳飛會合,然後被金兵包圍?還是向東追杜充去?他一時也沒了主意。

張誠伯已經把岳飛叫道面前:“昨夜公美對爾有何交待?爲何燒了糧草連夜遁走。”

“相公,末將也毫不知情,若是末將能聽到一點風聲,焉能不阻止安撫?末將這幾天都在衛州,增援陳粹將軍,直到今天早上,纔有人傳訊給末將和陳將軍,說安撫使率領大軍東進,讓末將去追趕。”

“杜充一下子拉走兩萬人,豈能一點風聲都不透?真是豈有此理。”

“相公息怒,眼下王彥將軍在刑州,末將在衛州,陳粹在河南。杜安撫使手下也就兩萬人,末將打聽得,安撫使昨夜只帶了親兵向東走,今晨在對各處傳令,讓各部去追隨,以末將看來,在相州的兩萬人,大部並非追隨杜安撫,而是潰散了。”

岳飛的說法很快得到了證實,杜充所部,至少一萬人沒跟着他走,也沒有去追他,而是就地潰散,劫掠百姓。幸好相州知州趙不試有擔當,見機得快,迅速將這些潰兵收攏起來,又斬了幾十個頭顱以儆效尤,纔將局面維持住。

眼下在相州的總兵力雖然還有近三萬,但糧草輜重都被杜充焚燬了,三萬人沒有飯吃,就只能等着金兵來殺。“杜充,你逃就逃了,焚燬輜重做什麼?何況我作爲執政,就在相州,你的所作所爲,難逃法網。”

但眼下卻不是將杜充治罪的時候,張誠伯有自知之明:“岳飛,本相不知兵,在相州的兵馬,系聽你調用。”

“相州守不住了,只得先到鄭州,守住白馬渡口,同時請朝廷接濟糧草。”

“好,就依你。”

隨即岳飛用張誠伯的打印寫了一封信給王彥,讓他給大軍斷後,然後相機撤入河東,再作打算。

張誠伯率領岳飛等人到了白馬渡,發現杜充正停留在這裡,張誠伯不由得大怒,驅馬直入杜充的大營。張誠伯往主位上一坐:“杜充,你可知罪?”

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二十節 練兵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三節 郭永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十八節 收稅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四十節 賽跑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二節 圍解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三十三節 後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十九節 束伍第二節 圍解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二十三節 圍殲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八十節 單騎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十二節 宣贊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四十節 賽跑第十五節 盧龍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五十節 旁牌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九十節 保塞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爲重君爲輕?第十五節 夜驚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
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二十節 練兵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三節 郭永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第十八節 收稅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四十節 賽跑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六十四節 巡城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九十一節 歸信城外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二節 圍解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四十五節 變田第一百零五節 洛陽第三十三節 後陣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三節 行軍司馬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十九節 束伍第二節 圍解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二十三節 圍殲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八十節 單騎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十二節 宣贊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四十節 賽跑第十五節 盧龍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五十節 旁牌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四十一節 六路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九十節 保塞第一百六十節 社稷爲重君爲輕?第十五節 夜驚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