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

朱由檢等人此時已到達東華門下。【.aiyousheng】

內城和皇城的動靜早已驚動了防守宮城的吳孟明。

不過,吳孟明倒也識時務,一見朱由檢帶着兩萬官兵出現在城門下。

他二話不說就命令開城門,且親自跪於東安門外:“微臣吳孟明迎駕來遲,請陛下恕罪!”

“起來吧,從現在起,由你全面接掌錦衣衛指揮使事,現在帶朕口諭去詔獄,將李邦華和李明睿兩人放了,另外立即通知下去,朕要連夜開朝會!”

朱由檢知道這吳孟明是個牆頭草,但現在能用的人少,此人好歹還算是中間派,如今自己佔據了優勢,這種人也是能用一用的。

以後再找自己的心腹接管錦衣衛也不遲。

吳孟明沒想到自己被官升錦衣衛指揮使,欣喜之餘也忙奉旨去了詔獄。

而朱由檢則帶着周遇吉等人順利進入東安門。

宮城防務則直接由周遇吉接管。

此時的襄城伯李國禎府上也已被近衛軍騎兵圍得跟鐵桶一般,李國禎也直接被從其小妾的榻上抓了起來。

兵部衙門和五城兵馬司衙門也已被控制。

因爲是緊急軍務,也就沒有管那麼多,兵部值班堂官與五城兵馬司的巡城御史被直接斬殺。

被放出的左都御史李邦華暫時接管兵部。

由於是在下半夜,很多人都在睡夢中,因而還是有很多官員沒有被驚醒。

此時的張縉彥也不知道他的兵部已經被控制。

給事中光時亨還趴在自己兒媳婦的牀上。

魏藻德正抱着丫鬟的腳睡的跟死豬一般。

等到錦衣衛的人突然登門,傳達朱由檢要開朝會的時候。

這些官員幾乎都是一臉懵逼。

等到黎明時分,諾大的紫禁城已亮若白晝,燈籠從午門延伸到了乾清宮。

從左右掖門以及御道正門延伸到乾清宮丹壁兩側,俱是披堅執銳的近衛軍。

不過,朱由檢爲麻痹這羣背叛自己的文武官員,依舊讓近衛軍穿着錦衣衛的飛魚服,且整個內城的行動也命令嚴密封鎖。

乾清宮內的守衛也換成了何新率領的三十名內宦,俱扮成了錦衣衛模樣。

所以,這些文武大臣在得令感到宮城後都還不知道京城已發生大變。

“閣老,我怎麼感覺有點不對勁,這崇禎怎麼突然想到又要開朝會了,而且在這個時候”,給事中光時亨隱隱有些不安。

“誰知道呢,先看看吧,應該沒什麼要緊,現在他崇禎已經是秋後的螞蚱,活不了了,應該掀不起什麼大浪,不過到底是君臣一場,待會大家客氣些就是了,無論是他要錢還是要兵都說沒有,如果他要想南遷,也不準!”

魏藻德說後就見左僉都御史竇頂和兵部尚書張縉彥以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也走了來。

“這天還沒亮,陛下就叫大起,到底是要幹什麼”,竇頂先抱怨了一句。

而戶部實際執掌者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不由得冷笑道:“誰知道呢,估計是做最後的垂死掙扎吧。”

說着,黨崇雅便對魏藻德道:“下官已經以籌集軍餉的名義,加徵了三釐田稅,爭取在闖王來之前,多收點錢上來,雖說民怨沸騰,但都會變成他崇禎朱由檢的罪孽,又何樂而不爲呢,現已得了二十萬兩,閣老的那分已經派人送回閣老老家了。”

“多謝!”魏藻德笑道。

……

這時候,摔鞭聲已起,羣臣陸續排列整齊,魏藻德等人便也入了大殿。

朱由檢冷眼看了他們一眼,直接說道:“朕意已決,即刻南遷,王承恩宣旨吧!”

朱由檢這句話恍如一聲焦雷瞬間炸響在羣臣耳畔。

給事中光時亨沒想到朱由檢還是一意孤行要南遷,想也沒想就站出來:“陛下,不可啊!天子守國門,君主。”

光時亨還沒說完,朱由檢便親自下殿來直接扇了一巴掌:“混賬!朕讓你說話了嗎!”

光時亨愕然地看向了朱由檢,心中是萬分惱怒。

他可從沒有被人這麼打過,一想到反正朱由檢也當不了幾天皇帝,便乾脆大罵起來:

“朱由檢,你難道還把你自己當成皇上不成!”

噗呲!

光時亨的話剛說完,朱由檢直接拔出一旁錦衣衛的繡春刀砍斷了這光時亨的腦袋。

頓時,光時亨的半截身子倒在了地上,鮮血呲呲地往外冒,瞪大的瞳孔似乎還透露着不可思議的神色。

羣臣被嚇得都驚呆在原地。

有人更是直接暈了過去。

魏藻德更是不由得哆嗦了一下。

但他還天真的以爲這位易怒的陛下只是一時憤怒,便依舊指責道:

“陛下,你怎能如此擅殺大臣,如今國家危難,陛下應該改過自新,罪己懲奸纔是。南遷之事,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朱由校冷笑了笑。

“朕是皇上,你們只能聽朕的!”

朱由檢說着就又喝道:“內閣首輔魏藻德目無君上,着即革職,推出去,斬立決!”

魏藻德木然地看向朱由檢,他不知道是誰給的朱由檢這麼大的勇氣,竟敢直接下令斬殺自己。

“陛下,還希望你認清現實,你現在已經不能指揮得動一位錦衣衛了”

魏藻德說着就指向了一旁的錦衣衛,不過他還沒說完,兩錦衣衛就直接走過來托住了魏藻德。

魏藻德滿臉驚駭。

其他大臣也滿臉驚駭。

不過,魏藻德還沒來得及問,便被咔嚓一刀斬於殿外。

“陛下,魏藻德已伏誅!”

吳孟明親自提着魏藻德的人頭出現在朱由檢面前。

“很好,傳朕旨意,光時亨、魏藻德目無君上,謀逆之心已久,不誅不足以正朝綱,立即抄沒光時亨、魏藻德兩亂臣賊子之府邸,所有親眷一律格殺勿論!行九族之令!”

“是!”

吳孟明得令而去。

兵部尚書張縉彥站了出來,卻不是和朱由檢說話,而是和吳孟明說話:

“吳僉事請留步,難道吳僉事真的要做這殘明之忠臣,爲這昏君送死,罔顧大兵壓境之闖王嗎?”

張縉彥見此便以爲朱由檢肯定允諾了吳孟明什麼,否則這吳孟明不可能聽命於朱由檢。

所以,他現在便直接問了吳孟明這一句。

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十二章 遇襲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請個假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又是一年初夏時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
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十二章 遇襲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請個假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又是一年初夏時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