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

彼時,朱由檢見秦良玉滿頭銀髮,背也駝了不少,便也沒有先問正事,而是先給韓守敬下了令:“撥個可靠的宮娥以後專職服侍副元帥!”

說畢,朱由檢才讓四名宦官退下,然後便讓秦良玉走了進來,細問起來:“這鄭芝龍可有說是誰家?”

“沒有,只提到江南士紳,微臣對江南事知之甚少,對於海盜就更加不瞭解,所以也不知此事要緊不要緊,但見鄭芝龍用的是八百里急遞,也就不敢輕視”,秦良玉說道。

“怎麼不要緊,松江府要是搞亂了,朕和他鄭家都會少賺許多銀子,這鄭芝龍不肯說哪些江南大戶暗中慫恿怕也是不想得罪他們的緣故,既然如此,我們也不必強求,傻乎乎地在這種時候還去找鄭家的江南士紳想必也不是多麼難對付的,只有哪些還藏在暗處的才最難對付,既然海盜們要鬧事,就給劉孔昭下道諭旨,讓他多加提防!”

朱由檢也知道海盜很多時候和沿海的士紳們是連成一體的,走私貿易便就是由沿海士紳與海盜之間合作形成的一種貿易,如今自己開了商埠之後,把海貿的大部分利益分割到了自己和鄭氏商號手裡,沿海士紳尤其是江南士紳中的蘇淞一帶的大戶會尋求自己的合作伙伴海盜來搞破壞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在嘉靖朝的朱紈就因爲剿滅海盜而被沿海士紳迫害致死,如此可見沿海士紳和海盜之間關係之深之鐵。

好在現在最大的海盜鄭氏集團被自己成功招安,若不然朱由檢還真不知道如何應對這樣的海盜與士紳聯合對抗朝廷的局面。

“既然有海盜要來鬧事,正好讓大明海軍有幾次實戰訓練的機會,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吳孟明,你們錦衣衛要把控好情報消息的及時,不要在靠的松江府太近的海域開戰,以免影響貿易。”

朱由檢說着又道:“秦副元帥,你現在就去大元帥府下令吧,另外加派陸地部隊警備松江府,朕記得焦璉的部隊離松江府最近,就讓他的部隊去,理由便是最近海盜作亂,致使多數大戶人家被劫,爲安定人心,成立松江府警備區,由副總兵焦璉任警備區提督。”

……

“哼,想不到當今皇上如此狠辣!徐家、潘家、葛家、姜家都慘遭滅門,十五歲以下的男丁與婦孺幼童全部發配東番島爲奴!本以爲真是海盜所做,但如今才知道是東廠所爲,李隗與花骨兒他們根本就還沒有來!”

松江府華亭縣舉人歐陽瑞有些憤恨地拍了桌子一下,而在他面前則站在一名尖嘴猴腮的和尚,這和尚一身百衲衣,眼神卻透着一絲狡黠,陰笑了起來:

“歐陽先生何必如此生氣,這幾家也是咎由自取,想着靠殺了吳知府控制李知府的手段拿回田地,可謂是愚蠢至極,這世界上哪有這麼容易的事,如今這朱明的皇帝朱由檢也不會輕易就吃這樣的虧,人家現在是手裡有兵的皇帝,還站着正統的名分,明面上的抗爭就只能是個輸!”

歐陽瑞聽這和尚這麼一說,便也嘆了口氣:“話雖如此說,土將軍有所不知,我們也不是沒想過用其他方式,比如讓當今皇上提前駕崩,但據白衣教的人傳回話來說,夏公公就不過稍微說了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就被當今陛下要打入詔獄,若不是在詔獄裡也有我們自己的人,只怕我們辛辛苦苦發展起來的白衣教在宮中的勢力就要被全部剷除了。”

“這世上只有千日做賊的道理,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他朱由檢警覺得了一時,警覺不了一世,總會找到機會除掉他的,只要你們除掉了朱由檢,本官就替你上奏給攝政王,到時候保你做一省巡按,這是王爺親諭,你可以看看。”

這叫土將軍的便是當年隨多鐸南下伐明的降清將領土國寶。

土國寶乃山西大同人,且是晉商出身,而偏偏朱由檢在南遷之初爲推行稅政且積攢軍費以晉商資敵爲由對晉商在江南的基業全部抄沒充公,因而現在的土國寶對明廷崇禎帝朱由檢極爲痛恨,也早已把自己當做是大清之臣。

如今即便多鐸戰敗,他也是積極地在爲清廷拉攏勢力。

路引制度的取締使得一直在躲在山區的土國寶有了機會逃入松江府華亭縣。

土國寶與歐陽瑞乃是連襟,因而如今土國寶也只好剃了金錢鼠尾,扮成和尚,躲進了歐陽瑞的府裡。

歐陽瑞見清廷有意招攬自己爲巡按御史,也很意動。

他自知自己作爲舉人出身的士子,又是南直隸的士子,即便在大明吏部銓敘也輪不到自己,而現在只要自己肯爲清廷做事,他日便能得一巡按御史之職,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大的誘惑。

更何況,他也的確對現在的朝廷很不滿。

“煩請告訴攝政王,不才歐陽瑞早已心向大清已久,恨不得現在就剃髮效忠聖主!”

歐陽瑞向土國寶拱了拱手後,又道:

“瞅機會除掉當今聖上這件事,一直是白衣教在籌劃,這些都是當年錢謙益與王鐸以及張慎言的學生或親朋故友亦或是不平者,還有大部分是管部堂在刑部大牢裡找得十惡不赦的死囚,只要有機會,當今天子不可能不提前駕崩,到時候只要太子繼位,以如今太子之懦弱,大清統一天下不愁不成功。”

歐陽瑞說着就笑了起來。

土國寶也撫須而笑:“如今這朱明王朝倒行逆施,重商抑儒,這崇禎帝朱由檢更是暴虐嗜殺,視士人爲芻狗,若不除之,你們江南難有寧日!”

“誠如將軍所言,明廷已歷兩百餘載,早已是積重難返,本就是該改朝換代的時候了,大清早就是當今天下正朔,一統江南不過是早晚之事;如今只需李隗與花骨兒等一到,便可讓朝廷知道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海盜,搞亂他朱由檢在松江府的陣腳!”

歐陽瑞正這麼說着,土國寶則低聲說道:

“還有一件事得告訴你,多羅郡王阿巴泰那邊也會在此次襲擾松江府與劉孔昭部的行動中派人手參與。”

歐陽瑞聽從頗爲高興起來:“如此更好!”

歐陽瑞正說着,外面便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歐陽瑞不由得面色一緊,忙對土國寶說了一聲失陪,就急忙走了出來,問着底下的奴僕:“外面發生了什麼?”

“老爺不必驚慌,是過路的官兵,烏壓壓的好大一羣!”

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十一章 南撤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
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十一章 南撤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