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

“逃得過初一,逃不過十五,先將耿仲明帶下去好生治療,然後押解回南京,待大戰初定後,再嚴辦!”

朱由檢現在還沒有提審耿仲明的心情,此時的他依舊關心的還是大明近衛軍到時候能不能在揚州城下殲滅清軍多鐸部的問題。

今日這場定遠保衛戰,讓朱由檢意識到,即便是訓練有素的步騎炮協同作戰,也不一定能完全戰勝一支全部皆是鐵騎的軍隊。

一萬鐵騎分成數路來攻,對近衛軍各營進行各個突破,的確會對近衛軍一個兵團造成很大的威懾。

而且,如果到時候,近衛軍與清軍多鐸部主力作戰,清軍多鐸部主力有近十萬鐵騎,到時候數路攻擊近衛軍一個兵團的話,近衛軍一個兵團必定招架不住。

好在,朱由檢這次調集的是三支近衛軍,六個可獨立作戰的兵團,共計四十多萬人。

所以依舊有希望全殲多鐸部主力。

但到時候如何指揮這四十多萬人殲滅多鐸部主力,朱由檢此時倒是一籌莫展。

當然,現在朱由檢還不僅僅需要考慮這個,他還需要等待徐州方面的消息,阿巴泰突然讓準塔率五千鐵騎南下攻徐州,如果一旦攻下徐州,無疑會給自己在揚州全殲多鐸部的計劃造成影響。

雖說因爲近衛軍第一軍主力駐紮在徐州與棗莊,使得清軍阿巴泰部得以趁機奪佔北直隸之大明佔領部分。

但山東還在大明手裡,阿巴泰竟敢讓準塔領五千鐵騎直接跨越山東數府,深入大明腹地,進擊徐州,不可謂膽子不大,不可謂不驕狂,完全視大明之兵防於無物。

估計,作爲清廷多羅郡王的阿巴泰也是因爲見阿濟格進軍陝西與多鐸進軍河南太順利的緣故,也想趁着奉多爾袞之命南下攻打大明控制的北直隸部分和山東地域時,出奇兵佔據江北重鎮徐州,以此還可以在將來搶在多鐸前面打入江南,立下滅亡明廷第一功。

主帥阿巴泰狂妄,其部下準塔作爲滿清年輕將領也就更加狂妄,從保定府一路南下,既不派人打探徐州虛實,也不派兵佔據要地,爲自己留後路,就這麼如一錐子一般硬生生的砸進山東南部。

但大明寧武侯周遇吉會很快讓他知道準塔這顆錐子砸到的是鐵板而不是一戳就破的窗戶紙。

準塔是清廷一等侯兼一等雲騎尉,地位也算是比較尊崇的滿清貴族。

當然在清廷這種王爵貝勒貝子滿地走的宗室圈裡,他自然是對此是不滿足的,而眼下他也自認爲自己能輕易攻破徐州大門,一到徐州附近就肆意虐殺起來,以此製造恐怖之象,想以此嚇退徐州的守城官兵。

與準塔所帶的五千清軍鐵騎輕敵急進不同,周遇吉在得知準塔過泰安時便已開始着手準備對準塔的圍殲之戰。

即便周遇吉此時還沒收到崇禎帝朱由檢的批示,但他也沒有死板的等着批示下達才決定是否要全殲準塔部。

送上門的肉,不吃白不吃。

周遇吉早已派出兵團直屬哨騎時刻警惕着準塔部的動向,在何處駐紮,劫掠了哪處村落,離徐州還有幾日路程,下一步將要抵達何處,幾乎都算得清清楚楚。

準塔所依仗的無非就是他的清軍鐵騎機動性強,所向披靡,可以來去自如,而在這山東淮揚地界,大多地勢平坦,更是可以肆意縱橫,然而並非是平原地帶就無山川,就無可適宜埋伏的地帶。

徐州以北的沛縣便是黃河北岸的地勢較高處,有金溝口與廟道口兩道關口,然後南邊之飛雲橋,乃是過泗水的必經之路,不但如此,在沛縣南北還有獨山與微山兩湖泊,沼澤密佈,

而在徐州南岸還有黃河天塹,準塔想出其不意奪下徐州不可謂不難。

在原本歷史上,阿巴泰的確讓準塔擊敗了徐州城下的南明軍隊,但那是因爲徐州高傑死於叛賊許定國之手,徐州大亂之時,給了準塔部趁虛而入的機會。

如今阿巴泰還這麼玩,可見是多麼視大明軍隊於無物。

不過,自從黃河奪淮入海以後,從徐州去沛縣也實屬不易。

七萬人盡數調往黃河北岸明顯對運輸要求太大,周遇吉決定只調部分主力渡河,然後再調回南岸,奔赴淮安,這對於近衛軍第一軍第二兵團而言,可以節省很多的渡河時間。

也就是說,周遇吉必須讓近衛軍第一軍第二兵團部分主力在短時間內不但要迅渡河北上殲滅準塔所部還要迅渡河南下趕赴淮安。

朱由檢當初批示時到底也有考慮到現在的黃河已奪淮入海,但他也知道近衛軍第一軍進駐山東也有一段時間,統籌河道運輸,應該不能。

儘管朱由檢的批示還未到,周遇吉還是決定全殲準塔部,的確如朱由檢所想,他從去年開始便就奉朱由檢之命經略山東,將黃河沿岸的所有船隻都控制在了自己手裡。

如今渡河倒也容易,三日之內,近衛軍第一軍第二兵團部分主力便已全部渡河,並迅往沛縣奔來。

在四月十六日時,第二兵團的步兵第一營和步兵第二營已進駐沛縣金溝口。

而近衛軍步兵第三營也已抵達沛縣縣城外。

騎兵第一營則也提前到達廟道口周圍潛伏,而炮兵營也在飛雲橋一帶駐紮。

這時候,清軍準塔部則還在山東谷亭鎮。

準塔帶着五千鐵騎一進入谷亭鎮,就對着街道兩旁的行人開始隨意砍殺,甚至直接張弓搭起火箭把民房點燃,特意製造混亂。

有騎兵更是直接下馬闖進高門內院,碰見人就砍殺,見到稍微有點姿色的漢女就往外拽,一時整個谷亭鎮俱是哭聲一片。

山東不比江北,因事先沒料到阿巴泰敢派準塔深入腹地,而且是深入到山東南部臨近淮揚的地帶,所以這一帶也就沒有來得及撤走百姓,因而也就山東南部很多百姓被準塔部這些韃子慘遭屠戮。

好在準塔爲求戰,也不好在谷亭鎮久留,在一父母慘死,而被遺棄在枯井裡的嬰兒的啼哭聲中,在生還百姓的怨恨之中,準塔部的韃子在一番劫掠之後就繼續得意地南下。

而在被這些韃子破壞後的谷亭鎮則在一夜之間有無數婦孺吊死於門前,無數漢家兒郎慘死於家前,更有小孩倒斃於街前。

本來因劉澤清部被朱由檢除掉後山東與淮揚早已恢復了些生機,如今卻又被塗炭!

//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十章 帝后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十章 帝后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
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十章 帝后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十章 帝后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