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

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此時不由得被嚇出了一身冷汗,也焦急地瞥了一眼外面,看着自己眼前寒光冷冷的刀刃,苦笑起來:“諸位將軍還請稍安勿躁,本指揮使真沒有誆騙諸位,若本指揮使真的誆騙爾等,本指揮使又何必還留在這裡,如此豈不是等着諸位將軍宰了在下嗎?”

“高總兵,劉總兵,你們先把刀放下,冷靜一下,這件事本官相信,吳指揮使絕不會誆騙爾等,他既然說有朝廷援軍來,那就一定會有援軍來,只不過”,湖廣總督堵胤錫不由得伸出雙手往下壓了壓。

正說着的時候,湖廣巡撫李巖便回頭看了一眼堵胤錫,打斷了堵胤錫的話:“只不過什麼,只不過你們也沒辦法確保朝廷援軍什麼時候來吧,堵制臺,李某相信你,也相信吳指揮使,朝廷的確會派援軍來,但是,這個援軍是慢點來,還是快點來,所造成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明顯前者的結果就是我滅虜軍全軍覆沒在此!朝廷坐收漁翁之利!”

李巖大吼了一聲,無可奈何地長呼了一口氣,旋即不也苦笑了起來:“虧李某還想着死守武昌,給朝廷提供重創清軍阿濟格部的機會,可如今呢,倒讓弟兄們深陷於如此陷阱,我李某還是到底沒有想到他朱由檢纔是最兇狠的帝王,什麼是帝王心術,李某今日算是領教了!”

高一功這時候不由得說了一句:“軍師,你說吧,是殺了他們兩個狗日的,還是投降韃子!”

李巖轉身過來瞪了高一功一眼:“陛下就死於韃子之手,國恨家仇還在,即便是死也不能投韃子,堵制臺和吳指揮使不過是聽命行事,錯不在他們,且也算是有義氣,到此時還陪着我們,也不必殺,現在,傳令給兄弟們,準備突圍,殺出去,殺出一條血路!既然朝廷棄我們,那我們自己謀出路,一切都看天意吧!”

李巖說着自己先拔出刀來,而高一功和劉體純也跟在李巖身後,冷冷地看着朝這邊衝來的鰲拜等清軍鐵騎。

“殺呀!”

然而,就在這時候,外面傳來了震天撼地的喊殺聲。

此時,鰲拜等清軍鐵騎也勒住繮繩停了下來,往回頭一看,卻見有明軍騎兵衝了來,而且規模不小,一看就是數萬鐵騎。

鰲拜忙果斷下令撤離,朝阿濟格的中軍奔去。

“援軍來了!”

這時候,不知是誰大喊一聲,所有在場的滅虜軍都伸長了脖子張望起來,當他們果然看見明字近衛軍軍旗出現時,當場興奮起來,一下子士氣大增。

李巖見此當即下令:“殺啊!”

片刻間,數萬近衛軍猶如被打了雞血一般,一下子恢復了膽氣,朝眼前撤退的清軍鐵騎衝了過去。

湖廣總督堵胤錫不由得看了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一眼,然後直接暈厥在了地上,因受傷而未能衝鋒的李來亨見此忙扶住了堵胤錫:“堵制臺!”

這邊,阿濟格憤怒地一刀劈砍在一衝來的滅虜軍士兵的肩膀上,然後當即打馬往回走:“撤!”

阿濟格此時心裡的確很鬱悶,他本以爲自己在班師回朝之前,可以將武昌城內這支歸附大明的流賊軍隊給吃掉,使得大明少一支勁旅,甚至他不惜違抗多爾袞的軍令,還把所有的紅衣大炮炮彈都投在了武昌城。

但阿濟格沒想到就在自己的清軍鐵騎眼看就要衝進湖廣總督署時,且已經把滅虜軍分割包圍之時,卻突然來了一股明軍援兵。

阿濟格也並非是真的畏懼明軍騎兵如虎,而是不敢讓自己的兩萬鐵騎全部折損在此,因而一見明軍來援,便想也沒想就立即撤出了武昌城。

清軍如潮水般退回了武昌城北邊大營,而近衛軍第三軍各兵團騎兵營則在總兵官劉芳亮親自帶領下如潮水般衝進了武昌城。

與此同時,靖國公黃得功也帶着五千鐵騎從南面殺奔而來,一時間,武昌城內明軍騎兵總數達到了三萬五千騎,可謂是很大規模的騎兵兵團。

阿濟格立即帶着滿洲鐵騎先行撤退,幾乎是毫不遲疑,他此刻已經能猜到明軍下一步的打算,也想到自己若再拖延一刻就會陷入明軍的重重包圍。

負責斷後是吳三桂的關寧鐵騎。

而尚可喜則帶着清軍漢蒙八旗兵邊撤邊組織防禦,爲保證阿濟格撤回黃河以北而充當着擋箭牌的角色。

劉芳亮和黃得功沒有停留下來與李巖等寒暄,在各留下一半鐵騎護衛武昌後,就立即帶着所部一半的騎兵追擊了上去。

黃得功所部騎兵在孝感馬溪河沿岸與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撞上,雙方直接廝殺了起來。

不過,此時的吳三桂也並沒有戰意,在與黃得功部的騎兵廝殺兩三個回合後就立即往黃陂方向奔去。

黃得功自然是追了過去,一路直接追着吳三桂部進入河南境內,但因適逢大雨,山洪暴漲,使得剛剛過河的吳三桂僥倖逃過一劫。

而劉芳亮這邊則與尚可喜的漢蒙八旗廝殺了起來。

不過,劉芳亮比較聰明的是,他知道他得到的命令是給滿洲鐵騎重創,因而他只留下一個營的騎兵營追殲尚可喜部,而帶着兩個騎兵營共一萬鐵騎朝阿濟格的一萬滿洲鐵騎殺了來。

在承天府權水沿岸,阿濟格的一萬滿洲鐵騎被劉芳亮的兩個騎兵營追到,而阿濟格只得命令章京阿山領一牛錄披甲兵朝劉芳亮殺來。

阿山所領的披甲兵乃是一百白甲兵與兩百紅甲兵,都是滿清最精悍的巴圖魯,各個悍勇異常,騎術精湛,箭法高超。

但此時的劉芳亮也沒有絲毫畏懼,他身後的乃是兩個近衛軍甲種騎兵營,剛剛在淮揚地面與清軍經歷過一場大戰,且大獲全勝,正是士氣正旺的時候。

“殺!”

劉芳亮大喝了一聲,一根長槍一刺,就一馬當先殺將過來。

而他身後的萬餘名近衛軍鐵騎也殺聲如雷,朝阿山部殺了而來。

阿山等滿洲披甲兵則立即散開,從外圍迂迴,同時張弓搭箭挑射近衛軍騎兵。

近衛軍騎兵則在快速奔騰的馬背上齊射,彼時箭密如雨,一些披甲兵雖披重甲,但也有戰馬重箭而倒斃的,即便有衝到近前來的,也有被近衛軍立即丟出的震天雷當場炸得個人仰馬翻的。

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十章 帝后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請個假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
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十章 帝后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請個假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