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

在這個時代,沒有無線電通訊技術,也沒有所謂的輔助望遠設備與快速運輸工具。

十幾萬人的大規模戰鬥事實上有很多的偶然因素。

無論是近衛軍的總兵官劉肇基還是左軍主帥左良玉都沒辦法在隨時隨地瞭解戰爭前沿的具體情況,他們只能根據大致態勢進行安排。

而大部分軍隊也都還沒辦法參與進來,畢竟誰也不確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近衛軍只有騎兵第一甲種營與步兵第一甲種營參與作戰,而左軍也只有兩千鐵騎參與作戰。

而事實上,在這個時代,一支號稱數十萬規模的大軍真正的靈魂軍隊往往就是數千人組成的鐵騎或其他王牌精銳。

現在左軍還沒有崩潰的依仗便是這兩千家丁鐵騎和懷寧城內的三千鐵騎。

這些左良玉家奴組成的鐵騎一旦被近衛軍全殲,左良玉的大軍就如沒了牙的老虎,當然左良玉也不會等到自己的王牌被全殲才撤退。

往往只要城外兩千鐵騎沒有擊退近衛軍步兵營,或者被城外近衛軍擊潰,他就不會再死守懷寧城並立即撤離。

打了就跑是左良玉在這個亂世生存且發展壯大的唯一根本。

而近衛軍的依仗也是三個甲種步兵營和兩個甲種騎兵營以及兩個甲種炮兵營。

若左良玉的鐵騎真的擊敗了近衛軍各步兵營與炮兵營,那麼近衛軍第一兵團無疑也會損失巨大,甚至喪失聯合作戰的能力,只靠騎兵是難以攻破懷寧城的。

劉肇基現在擔心的就是步兵營能否擋住左軍兩千騎兵的進攻。

步兵第一甲種營的表現沒有讓劉肇基失望,雖然在騎兵衝擊的壓力下,的確也有不少人出現了慌亂而不知所措的跡象。

但好在甲種營不愧是甲種營,大量基層軍官都是邊軍老火器兵,甚至不少是和韃子那種重騎兵對戰過的,自然也能保證基本的陣型不亂。

而昔日那些秀才營的書生們能在舉業路上一路考到秀才舉人進士,再加上這麼久的訓練與本身的智力不低,其抗壓能力也的確不凡,能很好的做到在面對騎兵的情況下也能按照平時的訓練操作燧發槍。

在新兵一旦開了第一槍後,就不會再有時間考慮自己會不會死的事,而是完全投身到殺人的興趣中來。

這也是暴力遊戲能火的原因。

不過,儘管近衛軍第一兵團步兵第一甲種營的戰士能從容地鎮定對左軍騎兵進行火力打擊,但是往往在數輪射擊後因爲有煙火藥形成的煙霧爲射擊準確率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自己這邊還是左軍騎兵那邊都猶如瞎子一般亂射。

左軍開始利用自己騎兵的機動優勢從側翼進攻,策馬疾速而來,並迅速利用煙霧遮掩來到步兵營兩側,直接點燃三眼銃對步兵營兩側進行火力打擊。

有一近衛軍隊長直接中了一彈,整個人倒了下去。

接着,又有數人倒了下去,要不是紀律與六千人沒辦法從其他方向跑開,整個步兵甲種第一營只怕已經崩潰。

當然,這種騎兵會從兩側打擊,作爲老將的周遇吉、劉芳亮、劉肇基等人不是沒考慮到過,即便朱由檢和一幫文臣想不到,他們也想得到。

楊廷麟此時已經命令麾下親兵吹號,號聲命令的意思是變十二式陣型爲二五式。

即一個營六千人的隊伍立即在左軍騎兵奔馳到陣前時立即由一排五百一共十二排的陣勢變爲分成左右兩翼,一個側翼兩千五百千人轉變方向集中火力對側翼進行打擊。

而且爲抵擋左軍衝亂陣型,盾牌兵也會轉移到側翼第一排,同時一直跟隨在第二排的長矛兵會立即將燧發槍掛在身上,而同時將長矛刺出盾牌外。

第三排也會上刺刀預備左軍躲過長矛,而進行散刺。

這種陣前轉換已經訓練了多次,在第一個陣型未亂之後,轉換也很容易,按照最基礎的編制,前兩個標依舊負責正面防衛,而第三到七標立即右轉,第四到第八標立即左轉。

左軍騎兵在見自己手裡的三眼銃和弓箭差點打亂步兵陣營時,一個個信心大增,迅疾穿插而來,但一到陣前看見數十根長矛與盾牌組成一道鐵牆時,衝在最前面的左軍騎兵大部分根本來不及轉向直接撞了上去。

數根長矛刺進了戰馬體內,瞬間便是血流如注,有左軍騎兵直接摔了進來。

被一排刺刀當場刺得全身都是窟窿。

不過巨大的衝擊力讓近衛軍最前面的盾牌兵也承受不住,儘管選的都是壯勇,但也有不少被震碎了心肺,或者直接撞成肉泥,甚至直接撞破陣營。

但近衛軍訓練時也有相應的應對訓練,並立即退後重新進行射擊。

而後面的近衛軍則早已開始利用燧發槍對後面的左軍進行射擊,除了前面的左軍給近衛軍官兵造成一定破壞外,後面的左軍騎兵再次被殺傷無數。

左軍並不是清軍騎兵,當然即便是清軍騎兵在這個時代也不可能有多好的崩潰率,在見到從側翼攻擊無效後便開始轉移方向,企圖以最快速度朝後面的步兵營殺去。

左軍騎兵企圖在後面的步兵甲種第二營還未轉換陣型前衝亂陣型。

但這時候,步兵甲種第二營已迅速由該營主官下令轉爲一一式,即一橫排一千人的陣勢加大火力覆蓋面,在左軍衝來之前就給予大量殺傷。

步兵甲種第一營也以繼續轉向同步兵甲種第二營呈上下對進方式對左軍騎兵進行攻擊。

相當於利用步兵的火力優勢與數量優勢壓制數量較少的騎兵。

左軍騎兵也自知自己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忙慌忙撤了出去。

若不是步兵營機動能力差,再加上燧發槍到底比不上後裝線膛槍,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左軍剩餘千餘騎撤走外,步兵營完全可以全殲左軍騎兵,而不僅僅是擊退。

這時候,劉肇基見此果斷令步兵第三甲種營和騎兵第二乙種營立即趕赴懷寧縣城另一個出口即懷河所在地,以此避免左良玉在知道自己兩千鐵騎吃了大虧後會立即撤走。

而同時,步兵其他三個營則與炮兵開始步步朝懷寧縣城推進。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
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一百八十章 關於崇禎十八年的恩科會試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