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

(感謝402016、將進行到底、曉風輕的寶貴月票,拜謝了

唐世濟和秦三德,再次坐到了一起,包括張泰寧,這一次,他們是爲了江寧縣租種南京京營兩大營一萬公頃官田的事情。

最終的方案,蘇天成和張泰寧仔細商議之後,明確下來了,江寧縣每年上繳兩大營兩萬五千兩白銀,租種一萬公頃官田,接下來,蘇天成馬不停蹄的找到了唐世濟和秦三德,得到了大致的同意,如今,南直隸最高的三位領導人,聚集在一起,具體商議了。

他們商議的意見,還需要上奏朝廷,畢竟這樣的大事情,不是哪一個人敢於單獨拍板的,大明朝還沒有這樣的先例。

秦三德的意思,這一次的商議,江寧縣知縣蘇天成也是可以參加的,但唐世濟否決了這個提議,認爲還是三人首先商議,明確意見之後,上奏皇上,餘下就是辦理的事情了。

這一次的商議,註定不簡單。

唐世濟作爲兵部尚書、直浙總督、參贊軍務,有着絕對的發言權,他和前任的鎮守太監王振之間,關係還是可以的,想不到朝廷突然調整了鎮守太監人選,裡面的原因,隱隱的與蘇天成有關,秦三德到任之前,唐世濟再次閱讀了皇上的密旨,仔細揣摩。

看來江寧縣租種官田,已經得到了皇上的默許,否則,秦三德不會提出來這樣的建議,如此的情況下。唐世濟是不會反對的,可皇上突然調整鎮守太監。沒有徵求他的意見,他的內心,還是有些不舒服的。雖然說司禮監大太監調整了,曹化淳提督軍營,王承恩成爲了司禮監大太監,這裡面,最大的可能,還是宮裡的鬥爭。

秦三德到南京的時間不長。言語之中,很是維護蘇天成,這更加的令唐世濟不爽,中官的職責,主要是監軍的,原則上不能夠插手地方上的事情,難道說秦三德不知道。還是依仗了宮裡的支持。

秦三德到了南京,做事情沒有什麼避諱,也不知道低調,有些跋扈的味道,這是犯忌的,若不是唐世濟的壓制。估計已經有人彈劾了。

經歷了不少的政治風波,唐世濟早就泰然處之了,秦三德剛剛到南京上任,這個時候,如果有人開始彈劾了。吃虧的是自己,皇上肯定要懷疑了。南直隸是不是形成了朋黨集團了,排斥外來的中官了,弄不好,訓斥自己,那就得不償失了。

好在蘇天成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回到江寧縣之後,依舊顯得低調,沒有專門去拜訪秦三德,似乎是有些顧忌的,在處理租種官田的事情上面,也是非常注意的,首先去拜訪了守備勳臣張泰寧,接着拜訪自己,最後去找了秦三德。

不管蘇天成與秦三德之間,關係如何,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很不錯了。

秦三德的想法,完全不同。

秦三德的心眼不大,長期在宮裡,領教了太多的爾虞我詐,要不是跟隨王承恩,估計還是不能夠出頭的,他也見識了魏忠賢是如何垮臺的,好在那個時候,他的年紀還小,沒有摻雜到這樣是非中間去。

剛剛到南京的時候,人生地不熟,他想着在最快的時間之內,樹立起來個人的威信,期盼得到唐世濟的支持,可惜唐世濟是有所保留的。

這樣的情況下,他的心思,有了一些變化,鎮守太監的職責,實際上就是監軍,原則上不能夠插手地方政務,可這麼多年下來,情況早就發生變化了,要是隻能夠監軍,那有什麼權利啊,鎮守太監也不能夠算是南直隸的最高領導人之一了。

要插手地方政務,必須要得到唐世濟的支持,秦三德的眼光,看準了蘇天成。

蘇天成是江寧縣知縣,位置還是比較重要的,而且自己到南京來,也是要多支持蘇天成的,如果自己大力支持蘇天成,蘇天成能夠取得良好的政績,一切就順理成章了。

江寧縣租種南京京營的官田,他是完全支持的,也是一力促成這件事情的,甚至在與唐世濟和張泰寧交談的時候,暗示上面有這樣的意思。

也是因爲他的支持,江寧縣租種官田的事情,推進的很是順利。

蘇天成很會爲人,還在河南賑災的時候,就派了專人,來拜訪自己了,送來了價值不菲的禮物,這令他很是高興,至於說爲了官田的事情,蘇天成首先找到張泰寧,接着找到唐世濟,最後找到自己,他沒有意見。

他甚至提出來,蘇天成參與這次的商議,可以將事情完全定下來,而且只要商議過了,江寧縣就可以開始操作了,不一定要等到聖旨下來,這樣的事情,也不會有什麼正式的聖旨,無非是皇上知道了,不表示反對。

張泰寧的想法,簡單很多,主要是想到兩大營的收入,能夠有兩萬五千兩白銀的收入,對兩大營來說,是好事情,只要朝廷不反對,他沒有什麼意見,再說了,軍營裡面的有些事情,他也是清楚的,各級的軍官,中飽私囊,很是普遍了,軍士不願意耕種田地,一年到頭,辛辛苦苦,沒有任何的收益,飯都吃不飽,誰還願意種地啊。

這樣做,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抑制了部分軍官的貪慾,耕地裡面的收入,絕大部分都進入了各級軍官的口袋裡面,如果要展開清查工作,那是惹衆怒的事情,也是不好操作的事情,與其這樣,不如將耕地租賃出去,可以得到實實在在的銀子。

軍隊的穩定是大事情,張泰寧清楚裡面的厲害關係,如果說軍官長時間的貪腐,軍心將越來越渙散,最終將失去戰鬥力,軍士逃亡的事情,此起彼伏,這就是最好的說明了,雖然京營比其他衛所好一些,可這類情況,也是存在的。

唐世濟剛剛說到江寧縣租賃官田的時間,秦三德就開口了。

“唐大人,張將軍,咱家認爲,江寧縣租賃官田一事,完全可行啊,這租金也是合理的,春耕時節不能夠耽誤啊,咱家看,商議之後,江寧縣可以提前整理耕地啊。”

唐世濟臉上沒有什麼表情,看了看張泰寧。

張泰寧是聰明人,這個時候不會表態,最終不是他確定意見,唐世濟和秦三德之間的爭議,他可不想攙和進去。

“秦公公說的是有道理的,下官沒有其他的意見,唐大人做出來決定之後,兩大營會遵照執行的。”

張泰寧雖然是武官,可也見過了太多的波折,豈會輕易表態。

唐世濟沒有辦法,只能夠開口了。

“江寧縣租賃官田的事宜,我大明尚無此先例,還是慎重一些的好,我們商議之後,稟報皇上定奪,我的意見,租賃是可以的,但還是要等到聖旨下來之後,再行辦理相關事宜,不可操之過急,若是朝廷有異議,我們也能夠做出來解釋。”

秦三德有些不滿意了,先前提出來讓蘇天成參與討論,唐世濟不同意,現在又要求江寧縣等候聖旨,這要是拖延下來,今年沒有聖旨了,江寧縣豈不是拿不到官田了,而且有些官田,已經荒蕪一段時間,需要進行整理了。

“唐大人,咱家不是這麼看的,租賃官田的事情,大明確實沒有先例,正因爲如此,咱家覺得,南直隸試行了,一旦有了成果,朝廷自然會改變諸多看法的,若是等候聖旨,耽誤了時日,影響了春耕,此事就無法取得圓滿成功了,兩大營也得不到收入了。”

“秦公公,茲事重大,還是要稟報皇上,予以定奪。”

唐世濟的語氣淡淡的,雖然柔和,態度確實明確的。

秦三德很是惱火,可也沒有辦法說出來其他的意見了,人家唐世濟按照規矩辦事情,自己還能夠怎麼辦啊。

“唐大人按照規矩來,咱家也沒有其他的話說了,不過租賃官田的事情,時間是耽誤不得的,咱家看,是不是密摺專奏。”

唐世濟的臉色微微有些變了,密摺專奏,是稟報重大事宜的,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隨便使用的,租賃官田,不是什麼大事情,覺不需要密摺專奏,頂多就是不經過六部和都察院,也不經過內閣,直接奏報給皇上。

但這樣的做法,嚴格來說,都是不妥當的。

“秦公公,這密摺專奏的事宜,我看還是免了,不是特別重大的事情,若是隨意啓用了密摺專奏,受到訓斥,租賃官田的事情,恐怕耽誤了,我的意見,直接上奏摺到內閣。”

秦三德的臉色也有些變了,上奏摺到內閣,問題恐怕更大,內閣肯定不會同意這樣的做法,最大的可能,就是直接打回來了,或者擱置不理睬,如此一來,江寧縣租賃官田的事宜,必然無限期的拖延下去,甚至不能夠成功了。

“咱家剛纔想的有些急了,這租賃官田的事情,密摺專奏還是有些不合適的,可唐大人提出來,寫給內閣奏摺,咱家也是不同意的,唐大人說過了,大明朝從未有租賃官田的事宜,內閣會回覆嗎,會上奏嗎。”

唐世濟楞了一下,微微點頭。

“咱家以爲,還是將奏摺直接呈報給皇上,請皇上定奪。”(未完待續。

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55章 真相第70章 發榜(2)第1章 殺良冒功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20章 雪中送炭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202章 商議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60章 震動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1012章 誤判?(1)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012章 誤判?(1)第669章 心結第41章 收服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498章 內訌(3)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76章 升堂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822章 準備(1)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682章 屠城第1283章 太子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176章 升堂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6章 老乞丐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173章 歹毒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57章 遇匪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614章 剪不斷
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55章 真相第70章 發榜(2)第1章 殺良冒功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20章 雪中送炭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202章 商議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60章 震動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1012章 誤判?(1)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012章 誤判?(1)第669章 心結第41章 收服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498章 內訌(3)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76章 升堂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822章 準備(1)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682章 屠城第1283章 太子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176章 升堂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6章 老乞丐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173章 歹毒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57章 遇匪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614章 剪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