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悲愴

一夜之間,外城和內城被江寧營佔據,朱由檢所能夠控制的地方,只有皇城了,這還是人家蘇天成不準任何人騷擾皇宮,纔有這樣的情況。

看見了一臉灰敗的王承恩和秦三德等人,剛剛聽完了稟報,朱由檢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健步朝着大殿走去,那裡是早朝的地方,他已經很久沒有去了,大殿上面空無一人,朱由檢甚至親自拿起了鼓錘,敲響了大鼓,這是要求文武大臣上朝的,可惜傳來的只有空蕩蕩的鼓聲,還有聚集在大殿之外的太監和一些宮女,看不見一個文武大臣了。

這個鼓聲,意味着大明朝廷徹底走向了覆滅。

這才幾年的時間,大明王朝沒有倒在流寇的作亂之下,沒有倒在後金韃子的劫掠之中,卻倒在了大明朝廷一手培植起來的蘇天成手上了。

朱由檢的臉色紅了白,白了紅,他禁不住狂笑起來了。

“朕的江山,就這樣丟掉了,朕對不起列祖列宗啊。。。”

嚎啕的哭聲在大殿裡面迴盪,太監和宮女從來沒有聽見這樣悽慘的哭聲,他們都感覺到了後怕,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守衛在皇宮裡面的錦衣衛也不多了,憑着這些錦衣衛和太監,想要守住皇城,那是不可能的,皇宮的失陷,可以進入倒計時了。

朱由檢坐在金鑾殿上面,他不想到皇宮的城牆上面去,他很清楚,外面肯定是江寧營軍士把手了,就連這個皇帝的寶座,他再也沒有機會坐了。

驀地,臉色發青的朱由檢站起身來了。隨手拿起了旁邊柱子上面的寶劍,急匆匆的朝着後宮的方向走去,身邊的王承恩,臉色發白,他很清楚皇上要做什麼,也匆匆跟着過去了。

進入了乾寧宮。周皇后的臉色很是安詳,盛裝坐在椅子上,正在等候皇上。

看見皇上提着寶劍進來之後,周皇后站起來了,給皇上行禮。

“臣妾正在等着皇上,臣妾沒有其他的要求,只是懇請皇上讓太子、定王和永王早些逃走,他們都還小啊。。。”

周皇后沒有說到兩個女兒長平公主和昭仁公主,也沒有說到其他的嬪妃。看樣子是想着這些嬪妃、太平公主和昭仁公主都跟着殉葬了。

朱由檢的身體發抖,握着寶劍的手也在劇烈的抖動,他流着淚開口了。

“皇后,你當初爲什麼嫁給朕了,若是在尋常人家,也不會有這樣的結局了。。。”

王承恩臉色發白,他想着上前去求饒,懇求皇上不要這樣做。可他不敢往前走,避免面前是皇上和皇后娘娘。他一個奴才怎麼敢做出來如此忤逆的事情來。

眼看着悲劇就要發生了,這樣的時候,無人能夠阻攔皇上的決定。

一名太監飛奔進入了乾寧宮,看見了眼前的一幕,嚇得撲通跪下了。

“奴婢稟報皇上,皇后娘娘。那個蘇天成求見,說、說是要求見皇上,還說,還說。。。”

朱由檢鐵青着臉,轉過身看着太監。厲聲開口了。

“狗奴才,支支吾吾的幹什麼,蘇天成還說什麼。”

“還說請皇上不要做出來後悔終身的事情,要看的開一些,說皇宮的任何人都不會遭遇到傷害的,這、這都是那個蘇天成說的,不是奴婢說的,皇上恕罪啊。。。”

太監不停的磕頭,這個時候,若是皇上發怒了,舉起寶劍,一刀割破他的喉嚨,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朱由檢楞了一下,沉默了好一會,滿臉悲愴的開口了。

“朕這是做了什麼孽啊,這個蘇天成,知道朕想做什麼嗎。。。”

看見皇上的態度緩和了一些,一邊的王承恩知道機會來了,馬上跪下開口了。

“皇上,皇后娘娘,奴婢有幾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朱由檢沒有開口,一邊的周皇后開口了。

“有什麼話就說吧。”

“奴婢以爲皇上不必如此,蘇天成乃是殿試榜樣,雖說造反了,不過奴婢以爲,蘇天成是絕不會對皇上和皇后娘娘動手的,更不會動皇宮裡面的任何人,奴婢懇求皇上不要如此,這是奴婢的心裡話,皇上恕罪,皇后娘娘恕罪。。。”

王承恩也開始磕頭了。

朱由檢當然明白王承恩的意思了,這麼多年過去了,王承恩的忠心,他是非常清楚的,從實際情況來說,王承恩說的也是實話。

好半天的時間過去了,朱由檢終於動了。

寶劍哐當的掉在地上了,他知道蘇天成是絕不會侮辱皇室的,至少有一條,朱審馨是蘇天成的皇后,朱朱審烜是大晉朝廷的尚書令、內閣首輔,這兩人都是朱家的子孫,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蘇天成是絕對不會動朱家人的。

“罷了罷了,朕這就去拜見蘇天成,拜見這個大晉朝廷的皇上。。。”

皇宮裡面的氣氛,沒有預想的那麼淒涼,蘇天成及時傳進來的話語,穩定了絕大部分人的心,但諸多的太監是明白的,從此之後,好日子將要離他們遠去了,聽說蘇天成對太監很不感興趣,恐怕東廠橫行朝廷的日子,不可能繼續存在了。

皇宮裡面的人還是不少的,皇上剛剛登基的時候,因爲朝廷缺錢,曾經一度清理皇宮裡面的宮女,加之皇上不好女色,後宮的嬪妃也不多,可朝廷的情況慢慢好轉之後,情況再次出現了變化,皇宮裡面的太監和宮女慢慢多起來了。

這些太監和宮女對蘇天成沒有特別的惡意,畢竟改朝換代不是他們所能夠決定的事情,只能夠是默默的承受,每一次的改朝換代,都意味着一輪腥風血雨,就連皇宮裡面也是不例外的,但這一次的情況不同,至少京城裡面沒有什麼反應,江寧營進入到京城之後,局面非常的平靜,這種平靜也令皇宮裡面異常的安靜。

這樣的比較甚至在私下裡進行過,曾經有太監專門分析了蘇天成,認爲蘇天成比起後金韃子來,強百倍不止了,蘇天成是漢人,曾經是大明朝廷的官員,這就意味着蘇天成對皇室一定是尊重的,不會採取極端的手段,就是採取手段,針對的也就是皇上,不會遷怒到其他人,這樣的認識與朝中文武大臣的認識有些大致相同,當初抽調遼東邊軍,文武大臣就是堅決不同意了,他們認爲,若是丟失了遼東,導致後金韃子攻打京城了,面臨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多爾袞在昌平一帶的殘暴行徑,完全說明了這一點。

一大早蘇天成和江寧營進入到京城的消息就在皇宮裡面傳開了,諸多的太監和宮女,甚至不管皇宮裡面的規矩,來到大殿之前集中了,他們想着看看究竟是什麼情況,這其實是他們爲自己擔心,蘇天成的承諾傳到皇宮裡面之後,集聚在大殿之外的太監和宮女迅速散開了,這個時候他們需要回到各自的位置上面去。

朱由檢跌跌撞撞的朝着大殿的方向走去,他的心神已經亂了。

其實蘇天成的承諾,他早就知道了,蘇天成曾經說過,絕不會傷害皇室成員,估計這裡面有朱審烜和朱審馨的意思,但這樣的消息,對於他這個大明朝廷的皇上來說,是一種巨大的侮辱,曾經令他暴跳如雷,可到了現在,終於走到這一步了。

朱由檢更加的清楚,滿朝的文武大臣,可以投靠大晉朝廷,可以歸順蘇天成,但自己是沒有什麼後路的,歷史上的經驗都說明,被推翻的王朝,皇上是沒有好的結果的,爲了皇位的穩固,蘇天成是不會放過他的,包括他的皇后、嬪妃以及子女等等。

登基十七年了,往事歷歷在目,經歷了很多的驚濤駭浪,也有感覺到舒心的時候。

進入大殿之後,裡面空無一人,朱由檢看着空蕩蕩的大殿,一種說不清的滋味涌上心頭了,他忽然跪下了,朝着皇位的方向跪下了。

“列祖列宗在上,由檢無能,導致我大明江山被顛覆了,由檢無顏面對列祖列宗啊。。。”

王承恩在一邊看着皇上,跟着落淚,他是一直都跟隨在皇上身邊的,皇上所遭受的痛苦,他是非常清楚的,皇上的童年並不幸福,被冊封爲信王之後,基本是沒有可能登基的,被冊封封地之後,沒有前往,得益於前任皇上的寵幸,若是真的到封地去了,還不知道後面的情況如何,登基之後,皇上勵精圖治,眼看着大明王朝慢慢開始興旺起來了,流寇被徹底剿滅,後金韃子也表示臣服了,這樣的情況之下,本來皇上是可以大有作爲的,可惜皇上與蘇天成之間的矛盾爆發出來了,這次的矛盾爆發非常的激烈,不過幾年的時間,就產生了如此的後果,導致了大明王朝的覆滅。

王承恩的內心是異常苦澀的,他同樣不知道今後的前途如何,他是一直跟隨在皇上身邊的,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着異常顯赫的權勢,但經歷了這場鉅變之後,之後會怎麼樣,他不知道,想着能夠繼續有顯赫的權勢是不可能了,能不能保住性命,還是說不清楚的事情,誰知道蘇天成會不會故意找茬,殺掉他這個秉筆太監來立威啊。(未完待續。。)

第77章 郡主來了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57章 遇匪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082章 暗戰(3)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41章 收服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26章 眼藥水第395章 畢懋康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584章 情報戰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6章 老乞丐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771章 海戰(1)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202章 商議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99章 聖眷難測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36章 如願以償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279章 借銀子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90章 先手第134章 證據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704章 隱患第754章 造船廠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420章 頭疼第176章 升堂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95章 問責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19章 秦淮河(3)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790章 偶遇1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687章 不惜代價
第77章 郡主來了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57章 遇匪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082章 暗戰(3)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41章 收服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26章 眼藥水第395章 畢懋康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584章 情報戰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6章 老乞丐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771章 海戰(1)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202章 商議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99章 聖眷難測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36章 如願以償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279章 借銀子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90章 先手第134章 證據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704章 隱患第754章 造船廠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420章 頭疼第176章 升堂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95章 問責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19章 秦淮河(3)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790章 偶遇1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687章 不惜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