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

大淩河被修復了,大量的明軍駐紮,周邊的堡壘和據點也得到了加固,嶽託被車裂,孔有德被凌遲處死,這些消息源源不斷的傳到了皇太極的耳朵裡面,令皇太極不可能安靜下來的,這些消息,每一條都令他擔心,令他憤怒。

救援大淩河城的方案,最終被否定了,提出來這個意見的,居然是多爾袞。

多爾袞是領軍的統帥,意見當然具有重要的作用,何況他身經百戰,面對這樣的局面,他很清楚該做出來什麼樣的決定,這一切都是因爲蘇天成和江寧營。

大淩河城的慘敗,令多爾袞想到了崇禎九年的事情,阿濟格率領十萬八旗子弟入關,遭遇到江寧營,蒙受了重大的損失,回到瀋陽的時候,軍士不足七萬人了,那一次的慘敗之後,多爾袞就很注意這個蘇天成和江寧營了,阿濟格打戰是沒的說,也是很勇猛的,居然遭遇了這樣的慘敗,不管這裡面有什麼客觀的原因,蘇天成和江寧營都是不一般的。

這一次,依舊是蘇天成和江寧營,僅僅用三天的時間,就拿下了大淩河城,而且攻打大淩河城的時間,只有不足一天,從早上的卯時開始,到傍晚就結束了,守衛大淩河城的三萬軍士,無一逃脫,這需要多麼精密的謀劃,需要多麼驍勇的軍隊。

基於這樣的考慮,多爾袞提出了建議,大軍暫時不要去救援或者攻打大淩河城。

不過這口氣,大清是忍不下來的,新仇舊恨加在一起,已經點燃了大清諸多猛將的火氣,要是沒有宣泄的途徑,估計大清國內的漢人就要吃大虧了。

其實明軍攻下大淩河城之後,大清的漢人,已經開始吃虧了,就是皇太極最爲信任的范文程。也成爲了諸多王爺、郡王、貝勒和貝子的出氣筒了,上朝的時候,時常遭遇到冷嘲熱諷,似乎大淩河城的失敗,范文程有着最大的責任。

衆人的埋怨,范文程是有苦難言,當初的怯懦。令他出了這個餿主意,結果他最爲擔心的情況出現了,駐守大淩河城的軍士被前部殲滅了,大淩河城也失守了,還賠進去了一位大清的貝子,范文程記得。大明朝廷準備車裂嶽託的消息,傳到朝廷的時候,那些王爺、郡王等,看着自己的眼神,分明是怨毒的。

最令范文程擔心的還不是這件事情,雖說大清國內,一些滿人開始隨意的打罵和欺凌漢人了。屢屢有漢人被折磨致死的消息,這不是主要的,他擔心的還是皇上。

皇上登基之初,大清實行的是四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規矩,當時赫赫有名的四大貝勒,分別是大貝勒禮親王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之後皇上勵精圖治。採取了種種的措施,廢除了共理朝政的局面,獨攬大權,二貝勒阿敏和三貝勒莽古爾泰分別被處置了,禮親王代善識時務,主動退出來了。也正是因爲這樣的舉措,大清在皇上的帶領下。迅速的發展起來了,實力空前強大。

但大清存在的問題也是突出的,缺乏儒家思想的教化,諸多的郡王、貝勒和貝子。都是野心勃勃的,一旦國內出現了不穩定的局面,或者是皇上的身體出現了毛病,就可能導致分裂局面的出現,內訌會發展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多年來,范文程在這方面是做過努力的,但作用不是很大,大清國目前團結的局面,完全依靠皇上的睿智和威嚴。

現在,問題慢慢的出現了,因爲兩次的失敗。

自大清建國以來,好像牛年不利,建國的時候,阿濟格率領十萬大軍入關,遭遇慘敗,損失三萬餘人,這一次,大淩河城被攻打下來了,照樣損失三萬人,只不過絕大部分都是漢軍,不足以撼動大清的根基,但四個年頭了,大清一直都沒有能夠從明朝那邊佔到什麼便宜,這種情況,是大清國的諸多滿人貴族不能夠忍受的。

皇上的統治,重點還是要依靠這些滿人貴族的,在大清國,漢人的地位很低,作用更是微不足道,皇上即位之初,對漢人也是以殺戮爲主的,滿人相信的就是武力征服天下,只到崇禎四年的大淩河之戰,皇上才明白過來,一味的殺戮是不行的,滿人的特權必須受到遏制,漢人必須要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否則大清就無法發展。

之後很多政策的出臺,基本保障了漢人的地位,但這種保障,是建立在大清國佔據絕對優勢的前提下的,若是大清國遭遇到大明的打壓,漢人的地位是保不住的。

目前出現的問題,漢人的處境逐漸變得危險起來了,特別是那些被劫掠到大清國的漢人,隨時都有可能遭遇到生命危險,至於滿人家族裡面的漢人奴隸,那是不用說的,生命根本就沒有保證,可以說不算是人了。

出現這些問題,追根溯源,還是滿人貴族對皇上不滿了,通過虐待漢人表現出來。

相信這裡面的問題,皇太極也看出來了。

范文程很清楚,皇上是滿人的皇上,維護的還是滿人貴族的利益,關鍵時刻,是不可能保護漢人的,這是很自然的情況,也是無法改變的現狀。

范文程感覺到很是可悲,若是真的出現大規模虐待漢人的情況,那就是大清國開始自毀長城,開始奏回頭路了,如此的情況下,大清將慢慢的衰落下去,無法和大明抗衡,最終被大明滅掉的。

范文程是漢人,偏偏一輩子都爲大清國效力,大明滅了後金,他不可能有出路,孔有德的結局,就是最好的說明,這樣的情況下,范文程是真心希望大清國發展起來的。

進入皇宮的時候,范文程的情緒很是低沉。

皇上一個人在大殿之上。

“文程,這段時間你受苦了,朕是知道的。”

“皇上,奴才未能爲皇上分憂,受到諸位王爺、郡王的責罰是應該的。”

“不要這麼說,朕心裡明亮着,發生這些事情,爲了什麼,朕都是清楚的,朕不糊塗,若是這樣下去,恐怕不要蘇天成大舉進攻,大清就會自己垮下去的。”

范文程擡頭看着皇上。

皇上的臉上,帶着微笑,有些風淡雲輕的味道。

“文程,朕是最信任你的,也相信漢人有着聰明的智慧,你大可放心,朕會控制眼前的局勢,我大清國若是缺了漢人的智慧和努力,無法想象今後的發展。”

短短几句話,令范文程感激涕零。

“皇上恩德,奴才銘記在心,唯有已死報效。”

皇太極輕輕嘆了一口氣。

“文程,朕也爲難啊,崇德元年以來,我大清對陣大明,沒有能夠取得驕人的戰績,反而時時處於不利的境地,四年時間了,我大清損失了六萬軍士,沒有能夠入關一次,這樣發展下去不行啊,你是知道的,我大清土地貧瘠,想要養活這麼多人,困難很大啊。若是繼續處於這樣的境地,後果堪憂啊。”

范文程低着頭,沒有說話,這個問題,他也想了很久,但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能夠想到的,就是從蒙古部落得到好處,其次就是從安寧堡和靖邊的互市得到補給,但這兩個地方,距離太遠了,沿途的消耗根本就無法承受,可以說,大清從互市上面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相反消耗了不少的銀子。

每每想到這件事情,范文程就感覺到,這個蘇天成真的不簡單,看似在互市中間,允許大清的商販交易,其實是在變着手法的盤剝大清國,削弱大清國的實力。

但大清國只能夠忍受,產下的糧食,不足以養活那麼多人,就只能夠花費更大的代價,從互市中得到糧食,這是飲鴆止渴的辦法,這也是皇太極面臨的最大困境。

“文程,朕想着御駕親征,一定要改變目前的局面,不能夠繼續這樣下去了,你看如何啊。”

“皇上,萬萬不可啊。”

“哦,文程爲何這樣說啊。”

“皇上,如今我大清人心浮動,諸多的王爺、郡王、貝勒、貝子的內心,都含有怨氣,諸多的滿人將軍也是心懷不滿,這個時候,需要穩定內部,皇上若是御駕親征了,一旦大清內部矛盾激化,就會釀下無法挽回的損失啊。”

皇太極慢慢站起來,走到了范文程的對面,見到范文程準備再次跪下,拉住了范文程。

“文程,看來你是真的爲我大清國擔心啊,你說的這些,也是朕憂慮的事情,若是諸多的文武大臣,都有這樣的認識,朕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可惜有些人,鼠目寸光,以爲發泄了一時之氣,就能夠天下太平了,愚蠢啊,越是如此危難的情況下,越是要冷靜沉着,要齊心協力,共同應對如此的局面,我大清國的儲備,還是足夠的,可朕不敢輕易拿出來,朕要留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拿出來解除困局。”

“皇上英明。”

“這不是英明,這是無奈,一個蘇天成,就把朕逼成了這樣,若是這個蘇天成,能夠爲朕所用,怕是早就能夠拿下大明瞭。”

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811章 詫異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771章 海戰(1)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406章 募捐(2)第37章 安排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60章 剿匪(2)第879章 對決(1)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1115章 老頑固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509章 刺激(1)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236章 擴軍第1186章 行動(3)第71章 鹿鳴宴第492章 宿命論(1)第384章 說情團第397章 開花彈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811章 詫異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645章 部署第993章 整合(1)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480章 內耗第496章 內訌(1)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15章 在路上(2)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481章 準備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1184章 行動(1)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596章 怪異第20章 雪中送炭第1105章 自作孽(1)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67章 歸屬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735章 青州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238章 變故第560章 變通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421章 佈置第1014章 誤判?(3)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
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811章 詫異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771章 海戰(1)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406章 募捐(2)第37章 安排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60章 剿匪(2)第879章 對決(1)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1115章 老頑固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509章 刺激(1)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236章 擴軍第1186章 行動(3)第71章 鹿鳴宴第492章 宿命論(1)第384章 說情團第397章 開花彈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811章 詫異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645章 部署第993章 整合(1)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480章 內耗第496章 內訌(1)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15章 在路上(2)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481章 準備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1184章 行動(1)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596章 怪異第20章 雪中送炭第1105章 自作孽(1)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67章 歸屬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735章 青州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238章 變故第560章 變通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421章 佈置第1014章 誤判?(3)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