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科小醫生,被系統砸中,開啓了奇異的人生之路。
新的方案被確定後,大家又開始忙碌起來,腫瘤的治療現在開啓兩條路線,以後還可能開啓第三條路線,甚至更多的路線。
在人力與資金能夠承受的情況下,把可能的科技樹點滿,後面再依據情況進行取捨,這樣是最可靠的。
科研與臨牀結合的路子現在越走越寬,楊平對當初自己的決定非常滿意,如果沒有強大的科研實力,思思的治療只能在老方法裡轉圈,就像進入死衚衕,根本就沒有任何希望。有了強大的科研作爲支撐,楊平可以研究新方法來解決問題,然後推動一些醫學技術的革新。
楊平覺得唐順說得對,細胞治療在未來前途無量,它會發展出一個龐大的體系,幹細胞只是細胞治療的一個分支,所以楊平決定擴大幹細胞實驗,將它升級爲細胞治療室,暫時只是換一塊牌子,以後要擴大人才隊伍和實驗室的空間。
未來三博實驗室需要一整棟樓,甚至好幾棟樓,而不是龜縮在這幾層樓裡,楊平盤算一下外科研究所還能使用的空間,這麼發展下去,很快這邊的空間就會利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