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回 木工作坊

氏兄弟的任務完成得很好,李大爲做出的筆桿圓整光滑,甚至雕刻了一些精細的圖案,李小爲做的筆芯也很不錯,雖然在紙上寫時略顯得硬些,倒也能用。百度:??看最新小說

李彥最不能忍受的是二人做筆的效率,尤其是李大爲製作筆桿,一天也做不了幾根,慢得令人指。

在聽了李大爲加工筆桿的過程以後,李彥決定以此爲突破口,向着提高生產力的方向再邁出一大步。

李彥剛得了天津竊案的三百兩賞銀,除了駱養性大手大腳用了五十兩在四海居買回很多酒菜,還剩二百五十兩,手頭也比較寬裕,有條件做些別的事情。

通過觀察,李彥在心中形成了大體思路:“我需要製造兩種機器,第一種,可以將木材切割成細木條;第二種,可以將細木條加工成圓棒。”

“有,”李大爲拿起他的木工工具晃了晃:“鋸子切割、刨子刨圓。”

“我說的不是這個”李彥笑着擺了擺手:“我需要鋸子和刨子自己動起來。”

李大爲瞪大了眼睛,質疑道:“這怎麼可能。”

李小爲卻是眼睛一亮,熱切地看着李彥:“小旗高明,小旗一定能夠做到的。”

李彥看了看李家兄弟:“我欲爲此成立一間木工作坊,需要僱用人手,你們可願意加入?”

“願意,能跟着小旗做事,是咱們兄弟的榮幸,”李小爲喜笑顏開,連忙答應,李家的長工,特別是家丁的待遇,讓這些不愁溫飽的工匠也是非常羨慕。百度:??看最新小說

對於李小爲這種不喜幹活,喜歡瞎折騰的人來說,能拿一份固定的工錢,更是求之不得。

李大爲則猶豫了一下:“長工?”

李彥點了點頭:“與長工相似,我們之間簽訂一份契約,約定期限、待遇及勞動方式等,每月給付你們工錢,你們每天按時到工坊做活。”

“工錢多少?”李大爲看上去戇厚老實,心思卻也細膩,要將關鍵問題都弄清楚。

李彥對這樣的事情顯然更加擅長:“李家的規矩,工錢分爲基礎工錢與績效工錢,具體會由賬房鄭與你們談,我能保證的是,只要你們好好幹活,做出成績,工場的績效工錢還是很豐厚的。”

有明一代,對工匠實行匠籍管理,不得隨意流動,同時匠戶需要承擔繁重的勞役,每隔三五年都要到南北兩京或工礦履行勞役,是爲班匠。

不過到了明代中晚期,匠籍制度名存實亡,班匠差不多已擁有等同民戶的人身自由,經濟、生活境況也逐漸好轉,其中又以南方更好。

即便如此,李彥所提出的工錢月給,績效獎勵的方式與水平,還是頗有吸引力,起碼每月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不像工匠們經常要擔心沒活幹、沒收入。

李大爲看上去有些猶豫不決,李彥也沒有逼迫,而是讓他自個先去想想,然後給李小爲下達了第一份工作任務,便是嚴格配置幾種軟硬程度不同的筆芯。

拿着李家兄弟製作的幾根鉛筆,李彥回到西跨院,便見廂房朝南的木窗打開着,二丫手上拿着蘸水筆,託着下巴正想得入神。

秋日和煦的陽光打在二丫精緻的臉蛋上,小麥色的肌膚盪漾着健康的光澤,一對小巧的月牙眼微微眯着,長長的眼睫毛忽閃忽閃的,專注的樣子顯得特別可愛。

李彥輕手輕腳走到窗前,將胳膊支在窗臺上,托住下巴,微笑看着入神的二丫

“哎呀”二丫似乎給李彥的突然出現嚇了一跳,拿起蘸水筆敲了敲他的腦門,咯咯笑道:“三娃,嚇死我了,你怎麼會突然出現呢?”

“給你這個,”李彥晃了晃手上的鉛筆。

二丫放下蘸水筆,將鉛筆捧着手上,甜甜地笑道:“三娃,這就是說過的鉛筆嗎?”

“對,這個就是鉛筆,”李彥點了點頭,順手拿起二丫面前繪製的稿紙,這回卻不是那些福祿壽喜的圖案,而是一些鏤空的花,李彥很快看出這是窗格的樣式。

古代的窗戶以木材爲框與格,然後貼上窗紙,爲了保護脆弱的窗紙,木格一般都比較密集,以各種幾何圖案構成。

二丫繪製的這些圖案,多數也是這種,以簡單的套方、球紋、海棠紋爲主,許是因爲不熟悉的緣故,都畫得比較簡單,看上去別有一種簡潔美。

此外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是以花草、動物形象爲圖案,便有些活潑、靈動。

“哎呀,姐是胡亂的畫的”二丫伸手要搶,李彥哪裡能讓她得逞,身子往後一縮,拿了稿紙便離開窗臺。

“二丫,畫的不錯,我這就去和木匠師傅說說,按照這些個圖案,製作你的房間窗格,”李彥朗聲笑道,大步向門外走去。

二丫撅起了小嘴,狠狠地跺了跺腳,突然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又很快意識到什麼,慌忙向左右看了看,掩着燙的臉龐坐了下去。

在有經驗的木匠看來,二丫繪製的這些圖案很是兒戲,不僅粗陋,也很不嚴肅。

不過在李彥的要求下,他們自然只得從命,反正是替人幹活,能拿到工錢便行。

通過近距離的交流,知道這個時代的門、窗以及各種木作設計的圖案花紋有很多種,李彥便動了蒐集的心思。

恰好這些木匠都已經知道李彥想要長期招募李大爲、李小爲兄弟幹活,便趁機詢問能不能招募他們。

李彥原本以爲這些手藝人會更樂於自己單幹,用後世的話來說,那畢竟是自個的事業,卻未想到這個時代的工匠,所能攬到的活計並不是那麼豐富,一年之中總要有許多日子找不到活計。

何況大部分木匠所做的不過是苦力,賺點辛苦錢而已,反正是被人僱用,長期的自然要比短期更好。

瞭解到木匠們的這個想,李彥頓時大喜,他正愁人手不足,便有人送上門了。

回到明代最缺的是什麼?自然是人才,雖說這些木匠也算不得很傑出,但起碼能算作“熟練工人”,而他們的手藝,正是李彥所需要。

李彥決定,凡是願意加入的,全都簽下來。

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41回 獻策釀酒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78回 妙計退婚第80回 華夏商報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232回 司法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246回 盟友第205回 回京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219回 弄權第222回 民主第71回 皇孫來訪第224回 安排第2401回 內監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10回 問 罪第59回 寶鎖問世第63回 天啓來信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211回 進城第27回 退縮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229回 放權第26回 買人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39回 辯論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18回 機器藍第37回 力量對比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6回 才子第98回 單車少年第29回 施恩第44回 大殺四方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246回 盟友第244回 水利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209回 抵京第217回 攔街第43回 長槍直刺第247回 對手第41回 獻策釀酒第78回 妙計退婚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43回 長槍直刺第220回 激盪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226回 匕現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8回 論兵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252回 風雪夜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210回 針對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10回 問 罪第81回 酒樓開張第66回 效率第一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252回 風雪夜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54回 糧荒第33回 天價番薯第60回 分工合作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55回 鎖匠徒刑第240回 商稅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66回 效率第一第6回 後 臺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53回 鎮撫要人第206回 計議第240回 商稅第215回 職守第209回 抵京第31回 訓練家丁第90章 報紙發行第2回 種菜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257回 舉子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66回 木工作坊
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41回 獻策釀酒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78回 妙計退婚第80回 華夏商報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232回 司法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246回 盟友第205回 回京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219回 弄權第222回 民主第71回 皇孫來訪第224回 安排第2401回 內監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10回 問 罪第59回 寶鎖問世第63回 天啓來信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211回 進城第27回 退縮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229回 放權第26回 買人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39回 辯論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18回 機器藍第37回 力量對比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6回 才子第98回 單車少年第29回 施恩第44回 大殺四方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246回 盟友第244回 水利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209回 抵京第217回 攔街第43回 長槍直刺第247回 對手第41回 獻策釀酒第78回 妙計退婚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43回 長槍直刺第220回 激盪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226回 匕現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8回 論兵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252回 風雪夜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210回 針對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10回 問 罪第81回 酒樓開張第66回 效率第一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252回 風雪夜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54回 糧荒第33回 天價番薯第60回 分工合作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55回 鎖匠徒刑第240回 商稅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66回 效率第一第6回 後 臺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53回 鎮撫要人第206回 計議第240回 商稅第215回 職守第209回 抵京第31回 訓練家丁第90章 報紙發行第2回 種菜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257回 舉子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66回 木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