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院的天井,並不甚大,但是也修得甚爲清雅

天井的正中,有一丈見方的小天池。池中有一方石,上“砥柱中流”四字。上方石柱又刻有一聯:“未必玄關別名教,須知書戶孕江山。”

左手池邊栽着一溜青藤,蒼勁有力;右手邊立着幾塊自在巖,更添了幾分幽靜。

都說徐渭一生清貧,可看這門,這院,代價也絕不在小。這所謂的清貧,也只是相對而言吧。蕭墨軒一邊走着,心裡一邊悄悄想着。若是當真太過清貧,哪裡有能供得起讀書。

倒是池中的“砥柱中流”這四個字,再加上那一副對聯,只怕纔是文長先生自殘的真正原因吧,蕭墨軒在心裡偷偷想道。

門邊立着一名青衣小童,也不知道是徐家的,還是李時珍帶來的。見蕭墨軒走了過來,立刻“吱呀”一聲,將門推開,請蕭墨軒入內。

“……”蕭墨軒一腳邁進門裡,迎面便看見一位青衣的文士,正坐在徐文長的牀邊。徐渭則是額上敷上了藥巾,半躺在臥榻上。

只是……兩位當世名士呆在一起,蕭墨軒竟有些不知道該和誰先打招呼好。

“多謝李先生。”蕭墨軒畢竟也是個玲瓏的人,只略加思量,便想出個最佳方案。

先走到李時珍面前,長身一作揖,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徐先生眼下可好些了?”收拳回身,蕭墨軒又立刻走到徐渭身邊,關切的問道。

“他眼下已是無礙。”不等徐渭回話,李時珍已是先開了口,“不過你也不必謝我。我這回來,也是衝着文長的名頭。”

“我謝先生,是謝先生保全了江南的斯文元氣。”蕭墨軒有些動容的說道。

“衝你這話,你這份謝意我倒是非收不可了。”李時珍略顯古板地臉上,微微的抽了一下,嘴角泛起一絲笑意來。

“藥已經換好了。”李時珍起身收拾褡褳,“等明個早上我再來看,眼下卻也不便耽誤你們說話了。”

“李先生可是就住在此間?”蕭墨軒惟恐會把李時珍給放跑了,忙不迭的問道。

“只要有些粗茶淡飯,有個容身的地方便是可了。”李時珍把褡褳搭到肩上。“我看文長家裡,側廳邊有間空着的廂房便就不錯。若文長再有什麼不適,也好照應着。”

“好,那便就麻煩先生自己去了。”蕭墨軒又抱了抱拳,“院門邊,便就有譚大人帶來的侍衛,若有什麼需求,隨時招呼一聲便是。若是無他事,便請先生自便。”

第一眼看到李時珍,蕭墨軒便就感覺此人有幾分孤傲加閒散。

不甚像一個行走天下的郎中。倒是更像雲遊四方的學士。

所以蕭墨軒便也不刻意去納交,只在言行之間。加上幾分敬重。

“先行告辭。”果然不出蕭墨軒所料,李時珍見蕭墨軒並不刻意做作,臉上倒是笑意更盛起來。拱了拱手,朝門外走去。

走到門口,忽然又回過身來,直直的看了看蕭墨軒幾眼。

“這麼多年來,一見面便就叫我先生,卻不叫我太醫的,只有你一人。”李時珍拋下一句話,又直接轉身離去。

“呵呵。蕭大人不必和他一般計較。”徐渭半躺在臥榻上,有些無奈地苦笑了一聲,“他這人便就是這個怪脾氣。”

“名士總是有幾分怪脾氣。”蕭墨軒並不以爲奇怪,心裡倒還是藏了另半句話。你徐先生,不也很古怪。即便是要自殺,卻也不用繩子和毒藥。卻喜歡用斧頭對着自己砍,着實怪嚇人的。

“我徐渭一介布衣,卻要兩位大人一起來探望我。”徐渭垂了下頭,似乎有些落寂,“文長何其幸也。”

此時的徐渭,似乎再也沒了當日在杭州和台州城裡的那種意氣風發。

“我這回來徐先生這裡,其一是來探望徐先生,勉勸先生保全身體。”蕭墨軒知道眼下的徐渭,雖然頭上有一道怪嚇人的傷口,可真正的重傷卻是在心裡。別看着自己在這裡,他還顯得正常,沒準兒一會頭,他又會想不來,再弄出什麼奇招來。

“其二是想來和徐先生隨便聊一下這東南的局勢。”蕭墨軒微微稽首,在牀邊的凳子上坐下。

“我眼下這樣子,還如何和蕭大人談什麼大局。”徐渭苦笑幾聲,略微轉過頭去。

“若是我

胡大人周全呢?”蕭墨軒不慌不忙,微微笑道。

“保得胡大人周全?”徐渭猛得擡起頭來,兩道目光直射向蕭墨軒。

胡宗憲對自己有知遇之恩,這回胡宗憲入獄,自個已是心灰意冷。若真有人能救出胡宗憲,即便是讓自個朝他磕頭都行,也算是報了胡宗憲對自己的一片心意。

“不錯,胡大人是國士。”蕭墨軒笑着點了點頭,“雖是扯出了當年趙文華地案子,胡大人所做所爲,無一不是爲了朝廷,爲了百姓。若是此等人也保不周全,豈不是寒了天下士人的心?”

“只怕文長先生,此後也會是心灰意冷吧。”蕭墨軒淡然地吸一口氣。

蕭墨軒只是個直浙經略,說起來,也只比當年的胡宗憲大上一點。

當年的胡宗憲只是得了嚴嵩和趙文華的賞識,而蕭墨軒自個就直接牽連上了一大票人。

不但有皇上的賞識,也是儲君的至密親信,還有個當吏部尚書的爹。宮裡宮外,和他扯上關係的人大有人在。

甚至可以說,眼下的蕭家,雖然還沒有出了一個閣老,比起當年嚴家起步時,根基卻是扎的還要來地深,還要穩。最可怕的是,蕭墨軒即使到了今年,也只有二十一歲。入閣,只是遲早的事情吧。說不定這次從江南迴去,便就會入閣了。

可雖然如此,如果說有誰能救得了胡宗憲,除了皇上和裕王不說,便只有司禮監的黃公公和內閣地徐閣老了,蕭家未必能打這樣的保票。

只是這些人眼下都只冷眼看着,並不想出手,也懶得出手。

況且這回胡宗憲的案子不是壞在他人手上,卻是壞在了都察院地那幫子御史手裡。

都察院是有名的瘋人院,誰都想找個機會揚名立萬。牆倒衆人推,都察院裡的御史們,這回可是在胡宗憲身上下足了功夫,一副不死不休的樣子。誰要是阻了他們的前程,只怕也會跟着被口水淹死。

那些人不想出手相助,也大半是因爲不想惹一羣蒼蠅上身。

難道他蕭墨軒竟是真的有辦法,讓那幫子御史也一起閉了口?徐渭有些不信。

“徐先生若是不信,不妨和我打一個賭。”蕭墨軒輕輕的舉起手來。

“徐某一介布衣,又有什麼可拿來和蕭大人賭的。”徐渭在牀上挪了下位置,輕聲嘆道。

“若是我贏了,便請徐先生去經略府裡助我。”蕭墨軒不急不慢的說道。

“若當真如此,徐某定不相辭。”徐渭頓時喜出望外,就要起身作揖。

“徐先生好生修養。”蕭墨軒連忙起身止住。

江南八月的天氣,暴風雨說來就來。

適才還是一片朗朗乾坤,萬里無雲,轉眼之間便就變成了黑雲壓城城欲摧。

“又要起風了啊。”蕭墨軒走到窗邊,關上了開着的窗格。

“是要起風了。”徐渭略探下身,朝着窗外看了一眼。蕭墨軒的話他沒有聽明白,不是他不夠聰明,而是他根本不知道外邊到底發生了什麼狀況。

眼下的朝廷裡,已經是亂成了一鍋粥。胡宗憲的事兒,原本是大事兒,可被眼下的事情這麼一衝,頓時變得無關緊要起來。

朝廷要削宗藩祿米了,這個消息在十來天裡,便就傳遍了半個大明朝,再過個幾天,怕是整個大明朝都會知道了。

蕭墨軒這回來浙江之前,是呆在南京的。南京作爲大明朝的京都,對京城裡的風吹草動時刻都能感覺的到。

一份份密函,像閃電一般的傳來傳去;一份份奏疏,雪片般的飛向了紫禁城。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

蕭墨軒不在京城,眼下知道的還不詳盡,可憑着直覺,他也能感覺到,這回的事兒,雖然是頂着徐階的名頭,可仔細想來,卻根本不像是徐階做的事兒。

重議宗藩祿米,對於大明朝來說,確實是個好事兒。如果辦的好,可以給步履沉重的大明朝卸下好大一個包袱。徐階這麼做,倒也是想做些實在的事情。

可怪就怪在,徐階爲人極其小心謹慎,在計劃未周詳之前,如何便會貿然疾行?

只怕,其中定是另有古怪吧?蕭墨軒的心裡,漸漸的浮現起幾個人影來。

第28章 長城西隘第63章 有辱祖宗第3章 迷糊第8章 學道理第37章 永康模式第23章 坑殺第24章 爲誰而爭?第29章 蒼天之下第4章 潛在同黨第1章 大謀第74章 撥動車輪第41章 血戰台州第34章 雄鷹折翅第23章 地震西北第18章 早該想到第25章 嚴府之邀第25章 心事第1章 誰有可爲第14章 順風戰第24章 夜叉第40章 主動被動第48章 寧波港的威脅——香山澳的紅毛鬼第51章 草原上的糧食第13章 選擇第30章 慵懶之人第17章 餘暉脈脈水悠悠第9章 目光第15章 燈下美人第28章 影影影第34章 雄鷹折翅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48章 金殿鼓第45章 大事將至第34章 鄢元川的困擾第10章 舉有怪異第74章 撥動車輪第8章 九品對九品第25章 心事第37章 東海之波第51章 三日之期第16章 武力奪城第38章 東方女船王?第4章 除夕紅第1章 二王入京第35章 良知忠魂第39章 誘惑第10章 遺詔第44章 認死理第31章 兵者詭道第14章 翻過一頁第29章 同生共死第17章 西湖釣魚第24章 洗牌第31章 我不知道第7章 計定東南第35章 優等縣令第21章 厚禮第6章 上善若水第46章 分人情第19章 白板聖旨第19章 如遭雷擊第50章 初審吳府第18章 早該想到第4章 殿前大法第52章 重壓之下第6章 張居正的心思第47章 花前月下第27章 以騎戰騎第51章 草原上的糧食第12章 迷魂湯第45章 大事將至第36章 各有算盤第49章 法摩沙堡陰謀第5章 天上掉下個媳婦第25章 送上門的人才第39章 盡忠報國第45章 早該享福第16章 治世惟中第15章 心生二意第30章 口令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27章 捷報請功第25章 心事第26章 風暴前兆第6章 經略江南第28章 誰言漢兒不善馬第24章 洗牌第42章 搶收第12章 婊子立牌坊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13章 顧忌重重第7章 敗陣第62章 赴任第24章 洗牌第50章 左右逢源第1章 脈脈心語第10章 舉有怪異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26章 動如疾風,快如迅雷第48章 朝罷歸來
第28章 長城西隘第63章 有辱祖宗第3章 迷糊第8章 學道理第37章 永康模式第23章 坑殺第24章 爲誰而爭?第29章 蒼天之下第4章 潛在同黨第1章 大謀第74章 撥動車輪第41章 血戰台州第34章 雄鷹折翅第23章 地震西北第18章 早該想到第25章 嚴府之邀第25章 心事第1章 誰有可爲第14章 順風戰第24章 夜叉第40章 主動被動第48章 寧波港的威脅——香山澳的紅毛鬼第51章 草原上的糧食第13章 選擇第30章 慵懶之人第17章 餘暉脈脈水悠悠第9章 目光第15章 燈下美人第28章 影影影第34章 雄鷹折翅第九 卷奉安大典第48章 金殿鼓第45章 大事將至第34章 鄢元川的困擾第10章 舉有怪異第74章 撥動車輪第8章 九品對九品第25章 心事第37章 東海之波第51章 三日之期第16章 武力奪城第38章 東方女船王?第4章 除夕紅第1章 二王入京第35章 良知忠魂第39章 誘惑第10章 遺詔第44章 認死理第31章 兵者詭道第14章 翻過一頁第29章 同生共死第17章 西湖釣魚第24章 洗牌第31章 我不知道第7章 計定東南第35章 優等縣令第21章 厚禮第6章 上善若水第46章 分人情第19章 白板聖旨第19章 如遭雷擊第50章 初審吳府第18章 早該想到第4章 殿前大法第52章 重壓之下第6章 張居正的心思第47章 花前月下第27章 以騎戰騎第51章 草原上的糧食第12章 迷魂湯第45章 大事將至第36章 各有算盤第49章 法摩沙堡陰謀第5章 天上掉下個媳婦第25章 送上門的人才第39章 盡忠報國第45章 早該享福第16章 治世惟中第15章 心生二意第30章 口令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27章 捷報請功第25章 心事第26章 風暴前兆第6章 經略江南第28章 誰言漢兒不善馬第24章 洗牌第42章 搶收第12章 婊子立牌坊第44章 血性與良將第13章 顧忌重重第7章 敗陣第62章 赴任第24章 洗牌第50章 左右逢源第1章 脈脈心語第10章 舉有怪異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26章 動如疾風,快如迅雷第48章 朝罷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