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動如疾風,快如迅雷

明朝的震災,自然不會像擁有摩天大樓的後代那般慘到之處,牆傾壁毀,哀號遍野,倒也令人觸目驚心。

好在寧夏,固原,莊浪三府小半的住民也都是軍戶和官佃。震災後各地官府都立刻出動人手,組織救援和搶修。倒也是先穩定了人心,沒再出現什麼大的騷亂。

等到蕭墨軒一行趕到寧夏,已是十月初五。寧夏總兵孫朝,早早得到信報,派人迎出十里,接入城中。

進了寧夏城以後,蕭墨軒讓隨官和公差們把賑災的銀兩送到府衙的庫房裡去,自己卻是勒過馬頭,直接向總兵府而去。

“下官孫朝,參見蕭大人。”等到了總兵府,才見孫朝迎了過來,身上卻還整整齊齊穿着一副甲冑,竟像是剛從戰場上下來一般。

“孫將軍在城裡爲何也穿戴得如此整齊?”等見過了禮,又在上首坐下後,蕭墨軒望了幾眼孫朝,不禁好奇的問道。

“蕭大人剛到,卻是還沒來得及通報。”孫朝拱了拱手,向上回道,“昨個末將剛剛接到了大同總兵劉漢劉將軍的信報,說是土蠻屬下的老把都和辛愛謀兩部在雲川以北聚集,雖然那裡離大同更近些,可是蒙古騎兵來去都快,延綏和寧夏這裡也不得不防,更何況寧夏這一段的長城在震災裡毀損不輕。要完全修復還得需要好些日子。”

“所以近來末將除了睡覺地時候,其他時候都不敢脫去鎧甲,更不敢輕易離開軍中。若不是因爲如此,也不會叫了他人去迎,卻是怠慢了大人。”孫朝一邊說着話,一邊看似無心的捲起袖子,露出了幾道鎧甲磨出的紅印。

“都是爲朝廷效力,談不上怠慢。”蕭墨軒微微笑了幾下。“有孫將軍這樣的忠能之士相助,本官這趟差事,也當是輕鬆不少。”

“對,對,都是爲朝廷辦事兒。”孫朝也是哈哈一笑。招了招手,旁邊立刻有人捧上了一疊名冊和帳冊來。

“我陝西的寧夏。延綏諸鎮,這許多年來都沒有設過總督,都是各行其事。蕭大人此次前來,雖然領的是總督的實事,可末將這裡,卻只有寧夏的。蕭大人若是要看延綏地,便是要傳延綏總兵趙,趙將軍來了。”孫朝一邊說着,一邊親自從其中抽出幾本緊要的,先呈了上去。

“這些也沒甚好看的。”蕭墨軒掃了一眼桌上的冊子。卻並不去看,“若是韃靼果真來犯。刀槍下的真功夫纔是首要。只要打了勝戰,這些東西卻都扔了又如何。”

蕭墨軒說這番話的時候。臉上是一臉地輕鬆,心裡其實卻在嘀咕着。自個這……兩輩子,最怕的就是算帳之類的。更何況,他既然敢拿上來,且不論真假,這些冊子上是斷看不出講究來的。所以,看了還不如不看。

“按察使王大人到。”這邊兩人正說着話,便聽到外面又傳來一陣通報。

王崇古是從河南趕過來的。若只按路程算,其實倒要比蕭墨軒近了一些。可是他也沒想到蕭墨軒不去西安。而是直接到了寧夏。他在西安交接了職務之後,還等了兩天,直到聽說蕭墨軒一行直接過了延綏,往寧夏去了,才連忙趕了過來,所以反倒是在蕭墨軒後面纔到。

“哈哈,蕭大人。”王崇古一進大廳,就朝着坐在上首的蕭墨軒連連拱手。

當初聽說是這個蕭墨軒舉薦自己的時候,他也甚是納悶。自己和蕭家,和裕王府,都絲毫沒有過交情,自己在京城內外也算不得出頭,卻不知他爲何會舉薦自己。他這回調任陝西按察使,雖然看起來只是平調,其實卻又兼了部分軍事,也算是升了半分。若是此次邊關果然戰起,更是有機會一顯身手。

王崇古一邊行着禮,一邊悄悄上下打量着蕭墨軒。

二十歲左右的樣子,皮膚白皙,一臉的斯文相貌,笑起來很隨和。一點不像傳言中那個詭計多端,料事如神,卻又楞頭楞腦的樣子。

“王大人請坐。”蕭墨軒站起身來,對王崇古請道。心裡念着這個人可是自個請來地救兵,下面這段日子還得倚仗着他。雖然看起來也像是個文人,可是想想在浙江見過的譚綸,約莫這些都是儒將一類地。

“王大人也來得及時,在下和孫將軍,正有些情形要和王大人討論一番。”雖然王崇古以後是員驍將,可不代表他現在就是,蕭墨軒有心想要試探上一番。

“蕭大人想問的,莫不是蒙古俺答部地老把都和辛愛謀兩支?”王崇古從雜役手裡的托盤中接過茶杯,放在側面的几上。

“原來王大人也已經知道了?”孫朝略有些吃驚的看了王崇古一眼。這消息自己都是昨天才知道的,可從前天到今天的這段時間裡,他王崇古應該都是在趕着路吧。

“既然王大人已經知道了,那麼請問王大人,你覺得他們會衝着哪裡去?”蕭墨軒朝着王崇古頜首笑道,心裡略有幾分欣喜。且不論這個時候的王崇古是否已經是員驍將,起碼他已經具備了第一個職業素質,敬業。

“蕭大人有所不知。”王崇古聞言也是一笑,輕拈鬍鬚而道,“蒙古騎兵向來以動如疾風,快如迅雷而稱,只是他們衝着哪裡去,其實卻不是由他們自己定。”

“哈哈,王大人這話好生奇怪。”孫朝聽了這話,頓時有些摸不着頭腦,“就算他們是騎馬,繮繩也在他們自個手上,去哪裡不由自己決定,難道還是擲色子定的方向不成?”

“他們去哪不去哪,完全是由我大明邊軍所定。”王崇古不急不忙,繼續說道:“韃靼每每犯境之時,常以小股騎兵試探,若覺有機可乘,便會大舉而來,若是覺得過於兇險,則又轉向別處。一日之間,已在千里之外。”

第7章 壓而制之第21章 “U”字型第45章 種葫蘆?第44章 “珍寶”遊戲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9章 大礁第24章 邊陲之患第31章 我不知道第10章 喜笑顏開第3章 皇上參股否?第43章 與龍爲友第31章 木秀於林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48章 朝罷歸來第11章 涼河心第13章 慣用戰術第21章 護花春泥第41章 袁煒之邀第60章 三朵金花第29章 當世名醫第21章 “U”字型第11章 飛騎南下第26章 江南美女第5章 金殿驚變第61章 內閣來的公文第11章 流行上辭呈第41章 向南第49章 疑慮第66章 橫嶼之危第41章 一聲嘆息第35章 大明火德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5章 異常第52章 關鍵證據第29章 同生共死第15章 心生二意第3章 命自我立第25章 送上門的人才第13章 陰謀詭計第2章 國手聚診第29章 三比七第45章 早該享福第11章 外相內相第14章 萬壽帝君第34章 天生勇者第50章 法中懺第6章 背後之人第13章 顧忌重重第39章 兵臨城下第4章 遠房表妹第30章 走漏風聲第21章 明槍暗劍第24章 爲誰而爭?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40章 皇城劍影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55章 精神崩潰第38章 蕭府愁雲第5章 左右爲難第17章 矯旨第49章 法摩沙堡陰謀第1章 國富民強第59章 玉脂香粉第39章 誘惑第19章 疑心漸起第11章 命中剋星第38章 太華之山第7章 到底誰的錯第33章 隱患第9章 寧家財女第29章 裕王入宮第27章 此乃天意第26章 探口風第59章 玉脂香粉第23章 也許錯了第48章 金殿鼓第15章 中計第43章 台州大捷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35章 迎頭棒喝第26章 風暴前兆第31章 兵者詭道第40章 向北第28章 刀鋒初現第3章 迷糊第30章 夕陽簫鼓第27章 此乃天意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2章 錢法之治第17章 西湖釣魚第43章 爲何而戰第2章 花嶼島之誤第13章 國門萬里第52章 重壓之下第7章 桑中意第21章 大明超市第40章 天生陰陽第18章 海不揚波第14章 高拱之怒第14章 高拱之怒
第7章 壓而制之第21章 “U”字型第45章 種葫蘆?第44章 “珍寶”遊戲第53章 寧波港的壓力第9章 大礁第24章 邊陲之患第31章 我不知道第10章 喜笑顏開第3章 皇上參股否?第43章 與龍爲友第31章 木秀於林第43章 黑雲蔽天蕭閻王第48章 朝罷歸來第11章 涼河心第13章 慣用戰術第21章 護花春泥第41章 袁煒之邀第60章 三朵金花第29章 當世名醫第21章 “U”字型第11章 飛騎南下第26章 江南美女第5章 金殿驚變第61章 內閣來的公文第11章 流行上辭呈第41章 向南第49章 疑慮第66章 橫嶼之危第41章 一聲嘆息第35章 大明火德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5章 異常第52章 關鍵證據第29章 同生共死第15章 心生二意第3章 命自我立第25章 送上門的人才第13章 陰謀詭計第2章 國手聚診第29章 三比七第45章 早該享福第11章 外相內相第14章 萬壽帝君第34章 天生勇者第50章 法中懺第6章 背後之人第13章 顧忌重重第39章 兵臨城下第4章 遠房表妹第30章 走漏風聲第21章 明槍暗劍第24章 爲誰而爭?第20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40章 皇城劍影第20章 我想有個家第55章 精神崩潰第38章 蕭府愁雲第5章 左右爲難第17章 矯旨第49章 法摩沙堡陰謀第1章 國富民強第59章 玉脂香粉第39章 誘惑第19章 疑心漸起第11章 命中剋星第38章 太華之山第7章 到底誰的錯第33章 隱患第9章 寧家財女第29章 裕王入宮第27章 此乃天意第26章 探口風第59章 玉脂香粉第23章 也許錯了第48章 金殿鼓第15章 中計第43章 台州大捷第15章 高拱的秘密第35章 迎頭棒喝第26章 風暴前兆第31章 兵者詭道第40章 向北第28章 刀鋒初現第3章 迷糊第30章 夕陽簫鼓第27章 此乃天意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2章 錢法之治第17章 西湖釣魚第43章 爲何而戰第2章 花嶼島之誤第13章 國門萬里第52章 重壓之下第7章 桑中意第21章 大明超市第40章 天生陰陽第18章 海不揚波第14章 高拱之怒第14章 高拱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