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經略江南

壽宮裡,四角都放上了冰塊,其實也不顯得很熱。

但是嘉靖帝的衣角邊,都隱隱的浸上了汗水。黃錦知道,那是虛汗。皇上的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想到這裡,黃錦的心裡也泛起一絲不忍和不安來。

“嗯……?”嘉靖帝把蕭墨軒遞來的奏摺,仔細看了一遍,頓時禁不住微微驚歎一聲。

黃錦站在嘉靖身邊,把嘉靖帝的這一聲驚呼全聽在了耳裡。但他只是微微擡了擡眼皮,伴君如伴虎,嘴巴還是管緊些好。

“唔……”嘉靖帝輕輕個把手上的摺子放下,直直的看着黃錦。

“萬歲爺。”黃錦知道,皇上有這樣一副樣子的時候,一定是有話要說。

“拿去給內閣,讓他們看看。”嘉靖指指了身邊的摺子。

“哎。”黃錦絲毫不敢怠慢,立刻彎腰走上前去揀起摺子來。

“若只論軍事,只怕眼下卻還是譚綸略占上一些。”沒等黃錦走出門去,嘉靖帝又在背後默默的說了一句。

黃錦腳下一個踉蹌,幾乎被門檻絆了個跟頭。

內閣值房。

看着黃錦邁進了門來,幾位內閣大臣一起起身相迎。

“皇上要老身把這個交給閣老您。”黃錦進了門,也不坐下,直接把手上拿着的奏摺,遞給了徐階。

“可是關着江南的事兒?”徐階一邊接過奏摺,一邊問道。

“不但關着江南,還關着蕭子謙。”黃錦微微笑道。

蕭子謙?高拱心裡頓時一陣得意,帶着幾分挑釁的看了袁煒。袁煒卻只低着頭,一言不發。

“這……”徐階把摺子拿在手上。未及看完,便是驚呼一聲。

“皇上聖意如何?”郭樸呆在一邊,只見徐階微粥眉頭,頓時有些耐不住性子。

徐階把奏摺放到手邊的案桌上。另外幾個人,互相對視一眼,目光都落在了案桌上。

щшш ✿ттkan ✿¢ ○

“這上面並無皇上的旨意,只是蕭墨軒上的一份奏疏而已。”徐階定了定神,緩緩說道。

“沒有皇上地聖意?”高拱顯得有些失望。

“嗯。”徐階點了點頭,“蕭墨軒請開南洋海貿。”

“開南洋海貿?”小小的內閣值房裡,頓時引起了一陣騷動。

自從洪武二十三年。大明朝頒佈“禁藩交通令”以來,一百六十年裡都沒有大改過。

尤其近年來倭寇橫行,海患時重,東南和廣東沿海,甚至已是“寸板不許下海。”

“皇上可有說過些什麼?”徐階的嘴邊,略微抽*動了幾下,向着黃錦投去求助的目光。

“皇上說‘若只論軍事,只怕眼下卻還是譚綸略占上一些。’”黃錦連忙說道。

“皇上的意思是讓譚綸接任直浙總督?”徐階的眉頭又抽了一下。

“呵呵,皇上那句話,不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嗎?”袁煒剛纔被高拱搶了一頭。這時又興高采烈起來,“直浙總督就是個軍職。皇上說譚綸軍事更強些,便是讓譚綸接任的意思了。”

“約莫是如此。”黃錦也跟着點了點頭。

“那……皇上又讓黃公公把蕭墨軒的摺子送了過來,又是何意?”高拱似乎有些不服氣,“南洋海貿,若說起來,也是事關東南,眼下我大明海貿,止有泉州一港而已,如果蕭墨軒不去東南,又如何行使通貿南洋?”

“嗯。”徐階又點了點頭。附和着高拱,“皇上既然讓我們看這摺子,說明皇上也未免沒有這樣的心思。”

“我大明國內地特產,若運到南洋。起碼可以比國內多賣上三四成的價,帶回來的貨物更是價值不菲。這些年來,國庫積年入不敷出。當年三寶太監攜寶船下西洋。每次都所獲頗豐。成祖爺五徵關外,又修建北京的紫禁城,三寶太監西洋之行,也是功不可沒。若依着蕭墨軒所奏,先以官府的名義通貿南洋,也未必是件壞事兒。”

“眼下我大明雖是行了海禁,可南洋和西洋商人前來卻未受禁。與其讓銀子全被他們掙去,不如拿一些來補了國庫的虧空。若果真有利可圖,日後即使再派官船通貿西洋也無不可。”

朝廷裡的虧空,眼見着越來越大,作爲內閣首輔的徐階也是整日傷透了腦筋。只要有新的法子可以用,徐階也都想試上一試。眼下見了蕭墨軒的摺子,簡直無異於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正是。”高拱地脾氣本來就倔,這個時候,卻是有些卯上了。

“呵呵。”徐階正頭疼着,一直坐着沒有說話的

,卻是突然笑了起來。

“蕭墨軒和譚綸兩人,據說也有幾分交情,爲何就不能放到了一起。”

“李閣老說笑了,這總督一職,只有一個,又怎容得下兩人。”袁煒有些不爽地回道。

“難道除了總督一職,江南那地方上,就沒有其他的缺?”李春芳被袁煒頂了一句,倒也絲毫不生氣。

“缺是有,可還有哪個缺能容得下他們兩個?”徐階也有些可惜的搖着頭。

“我大明朝的封疆大吏怕是不止有總督和巡撫這幾個職吧。”李春芳也不明說,只是淡淡笑着。

“難道……”徐階也是猛然醒悟過來,“李閣老說的,難道是經略?”

徐階所說的經略,就是指經略安撫使一職。巡撫主重的是一地民事,總督主重的是一地軍事。而經略安撫使,則是軍事民事一把抓。雖然和總督,巡撫一樣,都是二品的大員,可職位卻在總督和巡撫之上。直浙經略,甚至就連兩淮鹽運,也能插上一手。經略安撫使,纔是真正的封疆吶。

李春芳微微笑着,又閉住了口。

“不錯,蕭墨軒經略江南,譚綸升任直浙總督,妙,哈哈,實在是妙。”高拱一邊笑着,一邊向着李春芳投去感激地目光。

畢竟是一個戰壕裡出來的,關鍵時候,還是能靠得住。

“後天便是子謙大婚的日子,眼下這事兒也還得奏報皇上聖裁,也正好等過了這兩天再細較。”徐階想了想說道。

大明嘉靖四十年,八月初六。

剛剛辦完了一場婚慶的蕭府,又是一片張燈結綵。其實在蕭府家人地心裡,今個這一場,卻要比上一場要重要的多。

寧家在京城裡還沒有宅子,所以蘇兒出閣的地方,只好臨時定到了惠豐行地後院裡。而依依那邊還好安排些,以前住的那個小院,正好又用了起來。

蕭墨軒今個依舊起了個大早,實際上是夜裡根本沒有睡好。都說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蕭大少爺做新郎,豈又不是頭一遭。

眼下時辰還沒到,蕭墨軒依舊穿了件平日裡的舊裝。獨自坐在房裡喝着濃茶提着神。

那些早到的客人們,都由蕭天馭陪着,坐在了花廳裡。

新的任命還沒有傳下來,但是蕭墨軒私底下也早就已經知道了。

時不時的擡頭看看窗戶外面,看着忙忙碌碌的人羣,想起今個是自己大喜的日子,纔有了幾分精神。

經略江南,聽起來倒是不錯。自個當時請調來戶部,就是想着戶部管着天下錢糧。

自個去了戶部,可以更好的推廣番薯這些東西。只要有了糧食,其他的也都好說了。

可這段時間以來,也才漸漸的明白過來,自己想簡單了。

雖然大明朝對於貨幣這東西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在平日的往來裡,都是以白銀爲主要結算方式。用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銀本位。

但在實際上,由於大明朝一百多年來,在北方都處於一種敵對的狀態,南方又施行了上百年的海禁。白銀這東西,提煉更是着實不易。所以大明國內流通的白銀,已是遠遠不足。

再用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已經處在一種貨幣緊缺的情況當中。

貨幣緊缺,即使在地面上種出更多的糧食來,只怕充其量也只能是多養活一些人口。

沒有足夠的白銀在市場上去流通,糧食和物資增加了,白銀的價格也會跟着漲。那些多出來的糧食和物資,還有勞動力,興許就白白浪費了也未可知。

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內部,依靠簡單的以物易物來彌補,明顯不是辦法。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增加國內的金銀量。

而要想增加國的金銀,最簡單的辦法,無非是增加貿易。用其他國家的金銀,來托起大明朝國內的市場。如果有可能,甚至不惜使用武力。

自己上的那份奏摺,原本只是想試探下皇上和朝廷的態度,沒想到卻引來這麼大的反應。

其實也難怪,國庫年年虧空,只要有點腦子的人,都會再坐不住。

讓自己去做總督,興許沒有興趣。至於那個經略嘛……嘿嘿。

www•Tтkǎ n•¢ o

一個小小的葡萄牙,荷蘭,都能雄霸海洋。直浙兩省,作爲大明朝最富庶的地方,人力物力幾乎可以匹敵整個歐洲,又如何不可

第9章 九九歸一第11章 孤男寡女第4章 遠房表妹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16章 太監一樣可以有種第1章 誰有可爲第2章 海關……還真是海關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9章 蕭家有女已長成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39章 兵臨城下第39章 萌芽第23章 醉酒迷魂第52章 重壓之下第37章 天水冰山錄第29章 春江潮水第19章 疑心漸起第50章 法中懺第4章 潛在同黨第51章 食中味第50章 暗戰第11章 天降祥瑞第9章 大礁第45章 大事將至第12章 望眼欲穿第44章 滅門慘禍第29章 蒼天之下第46章 吉時第7章 壓而制之第1章 國富民強第39章 兵臨城下第3章 湊一盤馬吊第14章 翻過一頁第48章 金殿鼓第22章 天指地使第5章 螟蛉義女第31章 我不知道第34章 張居正的心意第45章 種葫蘆?第66章 橫嶼之危第6章 背後之人第26章 探口風第6章 把酒歡言第26章 大事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28章 好禮難消第6章 黃梅時節第8章 學道理第5章 子謙受罰一章 狗急跳牆第40章 皇城劍影第61章 青天在上第23章 醉酒迷魂第38章 蕭府愁雲第47章 國之利器第32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37章 東海之波第3章 俺答的禮物第8章 損招第60章 雷耶斯的禮物第13章 選擇第50章 暗戰第45章 種葫蘆?第43章 混在官場第51章 食中味第7章 到底誰的錯第9章 斷其一臂第64章 海瑞之怒第22章 毒藥第50章 法中懺第17章 再日爲倭第28章 刀鋒初現第30章 韃靼之心第60章 三朵金花第8章 學道理第24章 南洋的紅毛鬼第35章 優等縣令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1章 午門獻俘第10章 蕭天馭的決斷第24章 爲誰而爭?第12章 嚴氏花槍第6章 背後之人第49章 抽絲剝繭第1章 國富民強第44章 “珍寶”遊戲第49章 疑慮第24章 邊陲之患第6章 當朝第一家第11章 命中剋星第25章 爭於不爭第40章 好好的第40章 皇城劍影第21章 “U”字型第8章 損招第41章 交情菲淺第48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41章 袁煒之邀第4章 遠房表妹
第9章 九九歸一第11章 孤男寡女第4章 遠房表妹第42章 皇家也有煩心事兒第16章 太監一樣可以有種第1章 誰有可爲第2章 海關……還真是海關第43章 鷹和虎的對峙第9章 蕭家有女已長成第2章 小香蘭的心思第57章 請不要叫她媽港第39章 兵臨城下第39章 萌芽第23章 醉酒迷魂第52章 重壓之下第37章 天水冰山錄第29章 春江潮水第19章 疑心漸起第50章 法中懺第4章 潛在同黨第51章 食中味第50章 暗戰第11章 天降祥瑞第9章 大礁第45章 大事將至第12章 望眼欲穿第44章 滅門慘禍第29章 蒼天之下第46章 吉時第7章 壓而制之第1章 國富民強第39章 兵臨城下第3章 湊一盤馬吊第14章 翻過一頁第48章 金殿鼓第22章 天指地使第5章 螟蛉義女第31章 我不知道第34章 張居正的心意第45章 種葫蘆?第66章 橫嶼之危第6章 背後之人第26章 探口風第6章 把酒歡言第26章 大事第26章 出大事兒了第28章 好禮難消第6章 黃梅時節第8章 學道理第5章 子謙受罰一章 狗急跳牆第40章 皇城劍影第61章 青天在上第23章 醉酒迷魂第38章 蕭府愁雲第47章 國之利器第32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37章 東海之波第3章 俺答的禮物第8章 損招第60章 雷耶斯的禮物第13章 選擇第50章 暗戰第45章 種葫蘆?第43章 混在官場第51章 食中味第7章 到底誰的錯第9章 斷其一臂第64章 海瑞之怒第22章 毒藥第50章 法中懺第17章 再日爲倭第28章 刀鋒初現第30章 韃靼之心第60章 三朵金花第8章 學道理第24章 南洋的紅毛鬼第35章 優等縣令第15章 如何纔是治本第1章 午門獻俘第10章 蕭天馭的決斷第24章 爲誰而爭?第12章 嚴氏花槍第6章 背後之人第49章 抽絲剝繭第1章 國富民強第44章 “珍寶”遊戲第49章 疑慮第24章 邊陲之患第6章 當朝第一家第11章 命中剋星第25章 爭於不爭第40章 好好的第40章 皇城劍影第21章 “U”字型第8章 損招第41章 交情菲淺第48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41章 袁煒之邀第4章 遠房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