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帝王谷

“吉雅,怎麼是你,袁棘呢。”

“怎麼,我就不能進來嗎。”吉雅哈哈大笑道,“呼延公子,謝謝你,替本座找到了通往聖地之路。”

我心裡一沉,厲聲道:“你到底是誰。”

“我不就是剛剛和你們見過面的吉雅神醫嗎。”

火把的光亮一閃一閃,越走越近的吉雅隨即變得猙獰起來:“呼延公子,你就留在這裡陪伴你們的聖者大人吧。”

“吉雅,你敢,朕乃大宋皇帝,豈容你這宵小在此胡來。”

“大宋皇帝,哈哈,本座就是衝着你這個大宋皇帝來的。”

我頓時大怒,一拳擊向向我走來的吉雅,

吉雅左手舉着火把,右手自然垂着,見我一拳攻來,只是冷笑一聲,並沒有其它任何動作,雖然我這一拳速度奇快,又是朝着吉雅的前胸攻去,卻擊在了對方的火把上,一下痛得我大叫起來,

我猛地睜開雙眼,雖然眼前還是一片漆黑,但我知道我正躺在客棧的牀上,

夢,又是一夢,

清晨,當吉雅聽到我們知道華一品的下落時,只是問了問華一品所在之處有多遠,便立即表示,願意和我們一起去找華一品,爲方靈治病,

在無名客棧吃完早飯,我們一行十一人在袁棘的帶領下,向黃帝陵方向走去,兩刻鐘後,我們來到了袁棘所說的那處位於黃帝陵附近的上古遺址,走到近前,我仔細看了看,發現這處遺址和我昨夜在夢中見到的情景完全一致,只是遺址中央並沒有那座高大的拱形建築,

“怎麼可能一模一樣,難道我能從夢中預測未來。”我暗自想道,

穿過遺址,是一片毫無規律的樹林,這片樹林面積很廣,其中並無明顯的道路,大約經過半個時辰的步行,我們走出了樹林,眼前出現了一座陡峭但並不是很高的山峰,

袁棘道:“公子,這座山峰叫做岐山,傳說是因爲黃帝師傅之一的岐伯曾經在此築巢煉藥之故,翻過這座山,就是小礬山了。”

我“恩”了一聲,突然回頭對後面的吉雅道:“吉雅神醫,你知道帝王谷嗎。”

吉雅立即回答道:“呼延公子,帝王谷我當然知道了,據說是武林聖地之一。”

“吉雅,據我們得到的消息,那華一品就住在帝王谷內。”

吉雅愣了一下:“公子,華一品是帝王谷之人。”

“不錯,神醫不知道嗎。”

吉雅搖搖頭道:“不知,以前從未聽說過,沒想到他竟然出自武林聖地。”

我見吉雅不似作僞,停頓片刻道:“沒事了,大家上山吧。”

岐山雖然不高,但灌木叢生,而且山上並無道路,我們只能跟着袁棘,踩着亂石雜草往山頂走去,雖然無路可走,山勢陡峭,但還難不住我們這一行人,上到山頂,才發現上面是一處亂石林立的巨大平臺,從這處平臺的邊沿看去,其面積大約相當於四、五個足球場之和,

“各位,打起精神,緊跟着我,千萬別亂走。”袁棘笑笑,隨即第一個走進亂石之中,我讓方晨異和林瑩帶着方靈跟在袁棘之後,隨後是我和張全一、田修顏,接着是吉雅,道法大師則帶着文璋和沈墨殿後,

從外面看去,眼前的這些亂石除了形狀怪異外,和普通的石頭並無多大區別,但一走進其中,就見陣陣輕霧飄過,能見度也開始降低,好在事先聽袁棘提及,帝王谷前面有座九回奇門陣,所以我們也沒有顯得驚慌,

我下意識地回頭看了看,不知道有這個陣勢的吉雅同樣也很鎮定,

或許是夢境之故,我總覺得這位吉雅神醫的出現並不是偶然的巧合,不過,這種想法很快就被九回奇門陣的玄妙神奇給沖淡了,

奇門遁甲是上古時期的天書之一,據說遠在黃帝蚩尤大戰時,有九天玄女降世,傳授給黃帝一本天篆文冊龍甲神章,這本書中除了記載有兵器的打造方法外,還記載了很多行軍打仗調兵遣將的兵法,黃帝領悟後,要他的宰相風后把龍甲神章演繹成兵法十三章,孤虛法十二章,奇門遁甲一千零八十局,

後來,經過周朝姜太公,漢代黃石老人,再傳給了漢初的張良,由於奇門遁甲太過玄妙,而古人的記錄又含糊不清,導致傳到張良手中時,只剩下九九八十一局,到了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利用殘缺不全的奇門遁甲術,在江邊佈下可擋十萬大軍的八陣圖,硬是靠着一堆堆亂石驚退了東吳大都督陸遜,按照《三國演義》的記載,若非諸葛亮的岳父及時出現,東吳大將陸遜是斷然走不出奇門陣的,

往前走了一會,煙霧越來越濃,但見陣中之景象,正如《三國演義》中的描述:“怪石嵯峨,槎枒似劍;橫沙立土,重疊如山;江聲浪涌,有如劍鼓之聲。”

這時,突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本來還是亮堂堂的天空隨之黯淡下來,幾乎和黑夜一般,前面的袁棘大聲道:“大家手拉手,閉上眼睛,跟着走就行了。”

說來也怪,我們一旦閉上眼睛,風聲雖然依舊,但那些飛沙走石卻一點沒有砸到身上,

這是一種幻覺嗎,我以前一直認爲《三國演義》上的描寫是神話式的虛構,沒想到今曰我竟然可以身臨其境,而且還是奇門遁甲術的鼻祖軒轅黃帝親手所置,

奇門遁甲的原理是什麼呢,是讓人精神錯亂,導致幻覺產生,還是時空交替,又或是其它,

也不知過了多久,袁棘的聲音再次響起:“各位,可以睜開眼了。”

衆人睜開雙眼,只覺眼前一亮,天空已復晴朗,哪裡還有半分暗淡,左右望去,綠樹成蔭,繁花簇簇,落英繽紛,清脆的鳥鳴聲不時傳來,頓時讓人心曠神怡,不知身在何處,

回頭看去,只見一棵棵參天古木,鬱鬱蔥蔥,原來林立的亂石卻絲毫不見蹤跡,

“神奇的造化啊。”我們不約而同想道,

“再往前行,大約一個時辰,就能到帝王谷了。”袁棘多年未回,此時心情大好道,“各位,呼吸下這裡的空氣,是不是和外面不一樣。”

文璋貪婪地吸了一口,大聲讚道:“果然,這裡的空氣似乎是甜的。”

方晨異也道:“不錯,這裡的空氣純度遠高於外界,是練武和修行的大好之地。”

我也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不由自主地說道:“好一處天然氧吧。”

吉雅好奇地問道:“呼延公子,氧吧是什麼。”

如果說龍虎山是天然氧吧,那這裡就是極品天然氧吧了,

我笑笑:“吉雅神醫,所謂氧吧,簡單來說就是指空氣中供人呼吸的氧氣純淨度遠比尋常爲高,這樣的空氣對人體健康很有好處,可以提高免疫力,調節機能平衡。”

袁棘道:“公子,前面轉彎後有一條小溪,沿着溪水便可直達帝王谷,各位,隨我前行。”

向前走了約三十步,轉彎後果然見到一條蜿蜒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不時可以看見成羣結隊的魚兒遊過,誰說水清則無魚呢,

小溪兩邊,花草叢生,鮮豔美麗,儘管已是秋末,但這裡卻依舊生機盎然,

道法讚道:“如果在這裡種上桃樹,活生生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啊。”

面對如此美景,衆人均自發出陣陣讚歎聲,只是方靈的現狀卻又讓人難過,要是方靈安好,想必會放聲高歌,與這裡的景色融爲一處,

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一座巍峨的山峰前,小溪從山腳下的山洞穿過,山洞前停靠着一艘小船,袁棘招呼道:“這裡就是小礬山了,大家上船吧。”

從洞口望去,裡面隱隱約約可見絲許光亮,洞口不大,我們只能躬身站在船上,一會後,便發覺山洞越來越開闊,光線也越來越亮,

這和《桃花源記》中記載的進入途徑完全一樣,莫非陶淵明所寫的就是帝王谷,只不過,據後世的考證,桃花源位於

安徽省宿松縣匯口鎮古桑落洲的可能姓較大,和帝王谷的距離相隔太遠,

行至山洞的半途,袁棘將船停在了水邊,並示意大家下船,

文璋驚道:“咦,先生,怎麼從中途下船。”

袁棘笑笑:“跟着我走便是。”

在山洞中轉過幾個彎後,我們才發現這個山洞巨大,路上的岔洞也不少,反正我這個路盲是記不住的,

文璋嘆道:“這裡就像迷宮一般,我是已經迷路了,全一、修顏,你們記得嗎。”

兩人同時搖搖頭:“記不清楚了,只知道我們是在上行。”

“切,這個我也知道。”文璋學着我的口頭詞,對兩人說道,

終於,我們在午時時分走出了山洞,在適應了光亮之後,眼前只覺豁然開朗,向下步行了三十步之後,就見兩塊高大的石頭矗立在一片空曠的草坪上,左邊石頭上刻有“帝王谷”三個大字,右邊的石頭上則寫着“軒轅”兩字,兩塊巨石上的字跡蒼勁有力,呈紅色,從字跡的鮮豔度看,就像是新的一樣,只是不知道是如何篆刻上去的,

袁棘道:“公子,這兩塊巨石就是帝王谷之門。”

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274章 御林軍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416章 抓捕第44章 夜襲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41章 火繩槍第58章 火槍雛形第41章 火繩槍第292章 聖公洞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422章 加封制置使第137章 政務院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301章 新年大朝會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34章 適用的,最好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402章 論戰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392章 帝王學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132章 李北洋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424章 點將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521章 北伐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469章 鬥將第287章 第一場雪第241章 破虜軍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27章 三招不倒第127章 試槍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374章 救治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67章 寧缺母濫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241章 破虜軍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71章 誠威鏢局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85章 武舉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189章 四絕陣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76章 初出茅廬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78章 點火爲號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346章 渺灣村第281章 古代釘子戶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532章 國號之爭
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274章 御林軍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416章 抓捕第44章 夜襲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41章 火繩槍第58章 火槍雛形第41章 火繩槍第292章 聖公洞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422章 加封制置使第137章 政務院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301章 新年大朝會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34章 適用的,最好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402章 論戰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392章 帝王學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132章 李北洋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424章 點將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521章 北伐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469章 鬥將第287章 第一場雪第241章 破虜軍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27章 三招不倒第127章 試槍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374章 救治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67章 寧缺母濫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241章 破虜軍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71章 誠威鏢局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85章 武舉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189章 四絕陣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76章 初出茅廬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78章 點火爲號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346章 渺灣村第281章 古代釘子戶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532章 國號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