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大功績(上)

章楶又來到縣衙,小縣嘛,能有多少公務,他也不怕耽擱王巨處理公務,索性來聊聊天,順便等那個胡謙回來。

但衙役說王巨帶着縣尉主薄,下去處理華池縣東南青村與吳村水源的糾紛。

章楶也沒想到其他,畢竟王巨是華池的知縣。

但他也好奇王巨是怎麼做事的,便道:“青村與吳村怎麼走?”

衙役指明瞭方向,章楶自己兒找了過去。

比他想的遠,足足有近三十里地,他們騎着驢子也走了好一會纔到,正好看到王巨將兩村百姓召集,聽百姓發言。

章楶走了過去,與王巨、仇縣尉、杜主薄打了招呼,也坐在邊上石頭上旁聽。

兩村村民公說公的理,婆說婆的理。這個沒辦法,整個陝西絕大多數地區缺水,慶州雖比保安軍那邊好一點,同樣也缺水。

往往爲爭水源,兩村百姓都能發生械鬥。包括吳村與青村。

這個公案積了十幾年,卻沒有一任知縣處理好。

王巨聽了半天,說道:“各位父老鄉親,請勿急,讓我想一想辦法。”

然後帶着全二長子與仇縣尉、杜主薄他們察看兩村耕地的地形。

章楶也跟着王巨後面看,未問胡謙。

一是無須問。

全二長子將胡謙帶回來,胡謙也未必就不是兇手,但帶不回來,胡謙逃跑了,必然就是兇手,案子也就破了,抓捕的責任與他無關了。

二是價值觀不觀。

王巨無論前世價值觀,或者這一世前期的遭遇,使他不會岐視貧困百姓,更不會岐視能打的武將。

章楶生活在官宦世家,不說他那個宰相叔叔,他父親也是官員,生活無憂,或多或少有些優越感,對武將不會岐視,但也不會太尊重。

不管誰對誰錯,但是大案子,況且孫沔鐵心在追究,王巨現在也不能得罪孫沔的,因此想不到王巨會包庇一個臨時小都頭。

“大郎,想建水堰?”全二長子走了一會兒問道。

王巨點點頭,建水堰也沒有那麼容易的,首先得選好地形,後面還有許多麻煩。章楶好奇地在後面聽着,別以爲一個知縣能做多少事,特別是華池縣這樣的小縣,如果王巨心不野,不參與到軍事當中,實際往往能閒得發慌,那怕建一個水堰也是一件大事。

要麼很悲催,象林知縣那樣,遇到了趙都頭被殺案,上司又不願意草草結案,那算是倒黴透頂了。

看了很久,王巨這才又走到村中,在兩個村子轉了轉。

雖然宋朝人口稠密,但不會象後世那樣,特別是現在的華池縣,依然屬於地廣人稀地區,那怕兩個村子在鳳池鎮與華池鎮的後方。因此兩個村子離得也很遠,足足有三四里路。

這一轉天色就臨近黃昏了。

王巨再次將兩村百姓聚集,說道:“大家跟我來。”

將大夥帶到一處低窪的鹽鹼地上,前面不邊處有一條小河,屬於華池水的一條支流,汛期水量足,但到了旱季河水就會急劇萎縮,兩村爭的就是這個水源,爲此還鬧過數場大型PK,就快成了世仇。

王巨問道:“那個是吳慶吳員外,那個是張美張員外?”

兩個中年人走出來,說道:“王知縣,小的就是,但不敢擔當員外哪。”

員外就是有錢人或者有聲望的人。

剛纔王巨在兩個村子裡轉,發現他們兩家的宅子最好,順便問了一問,兩家確實經濟條件在村中算是最好的,並且兩家擁有的耕地也比較多。

但只能說在這兩個村中算是條件好的,卻不能稱爲大戶。

“你們坐在我旁邊。各位鄉親,搶水源終不是解決辦法,你們請求官府處理,官府如何處理,是偏向吳村,還是偏向青村?然而爲什麼不能換一種方法。”

“王知縣,什麼方法?”有膽大的人問。

“建水堰,你們看這片鹽鹼地,足足有兩百多畝大小,又不能種植莊稼,荒了也就荒了,如果建一條引水渠,再建堰壩與陡門,汛期時將河水引進來,那時大家都不缺水,即便引水儲水,別的村寨也不會有意見。但到了旱季,有了水堰便可以灌溉了。”

“王知縣,你這個想法好啊,可我們那來的錢?”

一個小水庫,必須有進水渠,出水渠與堰壩,牢固的水庫甚至必須用石壩,那就不要提了,但不用石壩,夯土同樣可以做堰壩,並且水位不深,對堰壩要求不用太高。

這個主要就是勞力,勞力兩個村子能想一想辦法,然而還有一樣物事呢,那就是陡門。這還是小水庫,但比王家寨那個水庫要大得多,想要引水到兩村各個耕田,必須要建好幾個陡門。

這個陡門就得要錢了。

王巨壓了壓手,衝那個嗓門最大的人問:“那位哥子,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張四龍。”那人笑嘻嘻地答道。

通過這次閱兵,軍中多數將士不敢輕視王巨了,華池縣官吏同樣也不敢輕視。

不過青村與吳村在後方,又是農村,消息閉塞,不清楚王巨的情況,因此看到的是王巨態度平和,歲數又小,那人也不怕。

“張四龍,有錢就能建好水堰了?本官問你,我若給你兩三百貫錢,能不能將這個水堰建起來?”

“知縣,小的不懂啊。”

“就是,你們一直抱怨以前官府不管,不是不管,而是以前各個知縣也不懂。但剛好,對這個本官僥倖懂得一二。”

大家聽明白了,不僅是錢,若是王巨不來,就是有錢,也未必建成。

主要還是戰區,受戰爭危害,司馬光曾痛心疾首地吶喊,世風日下,連販夫走卒都能戴綾羅,穿絲襪。真真古怪來哉,人家一不偷二不搶,爲什麼不能穿絲襪?難道這些人真的是下賤的人?這反應兩個問題,一是司馬光的心態真的很不好。二是宋朝百姓生活確實比其他朝代要好得多。

然而這個好得多與華池百姓無關。

越落後就越封鎖閉塞,所以華池有誰懂得水利?

章楶微微一笑,實際王巨在告訴大夥兒呢,過了這一村,就沒有這一店了,現在不修水堰,宋朝官員調動頻繁,改天王巨調走,想修都修不起來,大家快配合吧。

吳慶在邊上問:“明公,那我們應當怎麼辦?確實兩村百姓都很窮,還要納稅。”

“你別說了,我什麼都懂,另外也別稱我爲明公,就稱喟王知縣吧。”明公乃是對長官或尊敬的長者稱喟,但我還沒老呢,稱什麼公。

“我將你們兩人單獨叫出來,是因爲我在你們兩個村子走了一遭,發現你們兩家情況最好。”

“我們也沒多少錢,”吳慶與張美立即同時叫苦。

“聽我說,其實只要精打細算,也用不着多少錢,你們拿出一半,餘下一半再由鄉親們均攤,你們不要皺眉苦臉,等本官將話說完。爲什麼鹽鹼地多在低窪處?”

吳慶與張美同時搖頭。

“原因簡單,水往地處流,一旦遇到暴雨,大量雨水便會衝向低窪所在匯聚,再由低窪地流向各條河流,雨水也帶着泥沙與泥土而來,但它們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因此稀釋到雨水中的泥土未沉澱下來,反而將低窪地的土壤捲走,卻將更重的泥沙沉澱下來,所以低窪處往往就會產生鹽鹼地。”

“王知縣說得對啊。”道理是簡單的道理,可不講出來,有幾個人去想呢。

“吳員外,張員外,本官再問一句,這個渾濁的河水中,是沙多還是泥多。”

這個簡單,兩人立即答道:“泥多。”

大戲便來了,王巨說道:“不錯,泥永遠比沙多,但泥和於水,沙卻容易沉澱。所以黃河河牀越來越高,雖然泥衝入大海,但河沙卻沉澱下來。所以每次黃河氾濫,河水咆哮而來,咆哮而去,將氾濫地區薄薄的壤泥颳走,卻將可恨的河沙丟下,這才造成了許多鹽鹼地。但我又聽到仁宗時的名臣程師孟在河東做了一件事,他反其道而行。將山洪泄下來的濁水囤積,使之流動緩慢,或者接近靜止狀態,山洪過後,太陽暴曬,河水蒸發,那麼剩下什麼?”

“泥與沙。”不但吳慶與張美,還有其他村民同時答道。

“對,就是泥與沙,但實際沙很少,肥沃的淤泥纔是主體,於是程公帶着河東百姓得到五百頃肥沃的淤田。原來一畝一年可得糧食五七鬥,增至兩三碩,地價也由原來兩三千暴漲三倍。”

可能吳慶與張美還沒有聽明白,王巨也不賣關子:“吳員外,張員外,河東多條河流渾濁,華池也是,大多數河流成了濁水,特別是山洪暴發之時。因此這個水堰就是建起來,早晚也會被淤平,那時這塊荒涼的鹽鹼地就會變成了沃土。本官讓你們出一半資費建堰,實際用費不過幾百貫。但本官可以在此替你們與鄉民立約,以後淤平,所得沃土按資費多少攤派土地。”

出得多,得的多。

真有不少人心動了。

然而又有一個青年大聲問:“那麼淤平後,灌溉又怎麼辦?”

“其實建水堰不難,主要你們不懂,本官今年會教你們如何建,建好了,大家明白了,就可以仿造它建。這麼多荒涼的地方,難道選不出一個建水堰之處?大家想一想吧。”

王巨讓大家去想。

章楶忽然將王巨拉到一邊說道:“大功績啊。”

PS:一碩便是一斛,十鬥,體積單位。河東山多地少,程師孟主持的淤田又是在絳州,因此地價貴,但陝西這邊不同,可能僅是其三四分之一。但也要看,如果是河東邊境,地價又會賤了。

第792章 大捷(上)第493章 夜襲(下)第278章 述職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416章 潑(下)第175 新私商(上)第598章 白衣(上)第223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下)第208章 權威第824章 遲了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417章 請求第59章 離去第728章 黃河第2章 黑蜂盜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530章 跑吧第359章 聰明人第830章 反轉第19章 天翻地覆第135章 蠱母第506章 飛天(下)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788章 酒語第437章 大人物第133章 春回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446章 下江南第854章 囚籠(中)第555章 和平派第605章 冒泡(上)第336章 安靜第459章 空談嗎?第33章 愚者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178章 子安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260章 屹立(下)第182章 子午山第659章 海戰(下)第332章 水與火第636章 仙境第855章 囚籠(下)第165章 推官(上)第449章 非急第400章 二王(下)第313章 後臺第762章 咬死第766章 天機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223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下)第25章 寶藏(下)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436章 小人物第15章 夏國劍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126章 捉婿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837章 三明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361章 很軟很暖和第857章 割土(下)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46章 二王(下)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330章 餿主意第343章 贖人第4章 伏擊(下)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502章 驚喜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646章 長城(下)第107章 盜版第605章 冒泡(上)第621章 膽子大第857章 割土(下)第767章 控訴第86章 鬧大吧(五)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126章 捉婿第598章 白衣(上)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712章 兩個半第517章 死亡樂章(六)第401章 十條罪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601章 保馬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450章 門客第838章 願望第261章 家第726章 微調
第792章 大捷(上)第493章 夜襲(下)第278章 述職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416章 潑(下)第175 新私商(上)第598章 白衣(上)第223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下)第208章 權威第824章 遲了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417章 請求第59章 離去第728章 黃河第2章 黑蜂盜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530章 跑吧第359章 聰明人第830章 反轉第19章 天翻地覆第135章 蠱母第506章 飛天(下)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788章 酒語第437章 大人物第133章 春回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446章 下江南第854章 囚籠(中)第555章 和平派第605章 冒泡(上)第336章 安靜第459章 空談嗎?第33章 愚者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178章 子安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260章 屹立(下)第182章 子午山第659章 海戰(下)第332章 水與火第636章 仙境第855章 囚籠(下)第165章 推官(上)第449章 非急第400章 二王(下)第313章 後臺第762章 咬死第766章 天機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223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下)第25章 寶藏(下)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436章 小人物第15章 夏國劍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126章 捉婿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837章 三明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361章 很軟很暖和第857章 割土(下)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46章 二王(下)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330章 餿主意第343章 贖人第4章 伏擊(下)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502章 驚喜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646章 長城(下)第107章 盜版第605章 冒泡(上)第621章 膽子大第857章 割土(下)第767章 控訴第86章 鬧大吧(五)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126章 捉婿第598章 白衣(上)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712章 兩個半第517章 死亡樂章(六)第401章 十條罪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601章 保馬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450章 門客第838章 願望第261章 家第726章 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