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很軟很暖和

這裡有兩個最重要的背景。

一是宋朝宰相上上下下頗爲正常,不上不下,都學習韓琦就呆在哪裡卡住,那纔是出了問題。

二是宋朝刑不上士大夫,就不要說宰相了。所以一聽趙頊想殺歐陽修,孫思恭急了。所以寇準夥同周懷政準備發起兵變,拿下宋真宗與劉娥,扶持蛋大的趙禎上位,事泄後也不過貶於嶺南。丁謂那些作爲更過份,同樣不過貶於嶺南。

韓琦怎麼冒出來一句赤族?

實際原因很簡單,韓琦心中清楚,前段時間將小皇帝逼得真急了。

趙頊都有殺歐陽修的心思,就不要說他了。

而且沾到兵權,文臣也未必能說清楚,就象司馬光誣衊王巨一樣,俺就說你豢養私兵了,又怎麼着?

所以先打一聲招呼,醜話講在前面,讓俺去陝西,可以,但你不要聽信大家潑污,讓[ 俺給弄死了。必須有一個保證,俺纔去。不然,不說三兩天,三兩百天俺也不去。

趙頊忽然意會,自己剛纔表現太急了,便說道:“侍中猶未知朕之意邪?”

韓琦還眼巴巴地看着。

有這句還不行。

趙頊又說道:“前些天,朕去集賢殿,與王巨談到陝西,王巨說,陝西當派侍中前往,其他人皆不行。朕思之也然,於是詔書卿去陝西。”

幾個宰執愕然。

這裡與韓琦矛盾最激化的就是張方平,不過張方平剛剛回家丁憂,不在中書了。

因此其他人對韓琦感情很複雜。例如曾公亮。他軟磨了韓琦。但也談不上多恨,畢竟共事了那麼多年。只不過韓琦不下,他就不能上,就沒有話語權!所以纔出了一些軟手。

趙頊也以爲得意。

王巨在他做潁王時就講了一些簡單的利害關係,沒敢講多。況且王巨自己還沒有當官的經歷,只是一些金手指罷了,因此也沒有能力講得更深入。

後來王巨又講了一些利害關係,特別是這個王巨最不想講的“世襲”。

韓琦爲什麼難纏。爲相十幾年,樹大根深,所以司馬光都不敢得罪。因此這時候賣一個好,也是對王巨的一個保護。

不說提撥吧,最少不能讓司馬光等人扼殺。

反正這個皇帝當的,讓趙頊慚愧了。

韓琦也默然,大半天后說道:“陛下,你賞識王安石,老臣不贊成,王安石可爲學士。切莫進入兩府,爲何。迂闊也。但此子智慧、手段、思慮,不可估測,陛下可以大用。”

他刻意提了一個手段。

有想法沒手段還是不行的。

不要提什麼君子,在韓琦眼中,同樣根本就沒有君子存在。相反的,象王巨在鄭白渠那樣幹,韓琦反而很欣賞。

實際不久後李肅之同樣會這麼做,他遷任到了瀛州,正好大雨地震,一些百姓乘亂盜竊搶掠,李肅之不顧什麼秋後了,同樣以軍法執行,卡嚓嚓,連續砍了幾十個腦袋過後,軍民立安!

“朕知道了。”

韓琦這才離開京城,不用擔心了,這次用他,乃是用他的才華,與其他的沒有關係。

趙頊回去,趙抃說道:“這小子倒有意思。”

曾公亮微微一樂道:“四個字。恩怨分明。”

但韓琦真對王巨有恩嗎?那個華池縣知縣純粹是一個燙手的山芋,能說是恩?一個鄭白渠,卻成了副使。若無趙頊上位,王巨只是副使,那些圈田,就會讓王巨悲催了。

那麼韓琦是否是激進派呢?也未必。他眼中沒有君子與小人,也沒有激進與保安之分。如果憑眼下,韓琦一生倒也能持平,濮儀之爭,說老實話,韓琦也不想。國家財政敗壞,他有錯,但趙曙與趙禎難道沒錯,富弼與曾公亮沒錯?但能不能持平,幾年後遼國再次藉機來勒索時,看看他那道上書。

僅憑那道上書,就可以將他整個一生拉低了五十分!

不過那是王安石改革,已觸動了韓家的利益。現在沒有人動他家的利益,所以他還是去陝西的最好人選。

當然,在曾公亮眼中,王巨依然是一條小毛蟲,他犯不着象司馬光那樣的打壓,也犯不着去拉攏。要拉攏,最少也得王安石這樣的級別。

…………

韓琦去陝西。

楊定被殺害。

西夏兵臨王家寨,朱歡派人向王巨告急,趙度騎馬馳向王家寨示警。

陸詵坐在延州城中,不知道想什麼。郭逵正向京城返回,他也要先來中書交接,才能去延州。

這些,王巨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

就在這時,一樣物事送到了京城。

京城落了一把雪,雪在古代的北方,乃是最吉祥的事物,有了雪,來年蟲害就可以下降,並且雪水融化,土壤裡有就了充足的水份。

葛少華與蘇利涉將那些棉花製品送到了京城。

但與往常不一樣,沒有送到宮中,而是放在相國寺展示。

棉花棉被,一部分棉花套用了精美的綢緞,一部分棉被套用了精美的黎布。趙念奴心善,怕棉花普及,影響黎人的生活。畢竟南方諸蠻中,黎人算是最平和與安份的了,當值得同情。

因此葛少華配合趙念奴向百姓順便推廣着黎布的精美。

呂居簡說了其味道好聞,這讓葛少華產生靈感,嶺南也有一些香料,但不及大食來的香料名貴。於是葛少華選了一些香味清淡的香料,淡淡地薰了一下,味道不是很濃,儘量保持棉花特有的草木清香。

送到相國寺後,又刻意於一些棉花裡放了暖壺,就是讓百姓看一看它的保溫能力。

除了棉被。還有棉襖棉褲。

外套同樣裹以精美的絲綢與黎布。然後請來十來個長相俏麗的妓子。穿上它,站在相國寺裡展示。宋朝妓文化十分繁榮,不僅王安石用妓女賣酒,作爲大富大貴人家出嫁女兒,都要僱一些妓女來做伴娘。越貴,僱的妓女檔將就越高,有的人家還僱行首花魁爲伴娘。

因此用她們來做模特,也不會有傷大雅。

宋朝開封商業中心有好幾個。但最大的商業中心就在御街一直向東,以相國寺爲中心的周邊地區,特別是相國寺。每天人來人往,數不勝數。

這個展示立即引起大家的興趣,許多人不顧衛士,用手摸着柔軟的棉被,又看着這十幾個俏麗的行首,好奇地問:“這是什麼物事?”

無人回答。

“好軟,好暖和哦。”

而且這時候天也正式冷了下來,因此又有人立即問:“這是什麼物事。哪裡有得賣。”

妓子也不答,她們雖是妓子。但不是那種出賣肉體爲生的妓子,而是來自教坊的官妓。至於衛士奉命站在這裡,他們更不知道其來歷了。

有的人問得緊,衛士便不耐煩地答了一句:“我們是奉內庫之命前來的,具體的不清楚。”

你們想要買,俺難道不想買?看看這個暖和勁,穿一件在身上,至少站在這裡不會冷得哆嗦了。

人類都是一種好奇生物,越不知道,就越好奇。於是更多的百姓涌過來觀看。

王巨下值了,回到客棧。

黃良說道:“子安哪,你也要考慮回去了,再不回去,親事怎麼安排啦?”

“不急呢,二叔還沒有回來,等二叔回來再說吧。”

黃良不好再勸,便替他取來炭爐,以及暖壺,在集賢院修書,回到客棧還要修書。這個清閒的機會很是難得的,王巨在努力着,試圖乘這個機會,將緝古算經裡的數學題,一起轉化爲公式題。

就在這時,客棧來了一行人。

王巨有些傻眼,過了好一會兒說道:“臣見過陛下,與大長公主殿下。陛下,你怎麼這個樣子就來客棧了,你現在是陛下,九五之尊,非是昔日潁王殿下之時。若傳將開去,臣會被士大夫用口水活活淹死的。”

“啊,是陛下啊,參見陛下,”黃良與陶青也傻了眼,反應過來,立即伏下施禮。

“平身,平身,卿勿用擔心,太祖太宗也時常便服察訪京城,或去京城官員家中拜訪。”

“兩者不同,那時國家才草創不久,制度不完善。”

“這是京城,況且朕帶了許多侍衛來,他們就在外面。”

“不妥,不妥,陛下還是快快回宮。”

“沒事,天也漸漸快黑了,朕只不過與姑姑打算一道去相國寺看看那個棉花,然後回宮。正好經過你這裡,便刻意過來看一看。這樣吧,陪朕到相國寺轉一轉,看了後,朕就回宮。”

“那樣,陛下看後就要回宮哪。還有你,殿下,陛下白龍魚服,你也不勸一勸,還陪着陛下胡來,若傳出去,同樣會有大臣彈劾你的。”

黃良與陶青聽後抹冷汗,這可是長公主哎。

不過隨後幸慶,看樣子,王巨與皇上關係那不是一般的鐵,否則不會用這般的語氣說話。

“姑姑也勸,但朕也是靜極思動,並且即位這段時間以來,除了壞消息就是壞消息,難得的有一個好消息,因此反勸了姑姑,讓她也陪着朕出來看一看。”

王巨不好再勸什麼。

事實也是如此,這個錢,將趙頊快要逼瘋掉了。剛剛即位,換誰都想用仁政布澤天下,然而趙頊呢,遇到了大災,連賑災的錢糧都沒有了,就這麼讓災民自生自滅着,陝西旱災還不算重,因爲沒錢,只好賣僧牒,心情當真好受?

因此這個棉花就成了一條好消息。

如果經營得當,未來一年可能爲內庫增加好幾百萬貫收入。當然這個時間不會太長,六七年普及後,內庫收入就會下降了,況且契約也只籤十年的時間。但那時則成了更大的收益,非在內庫,而在朝廷,而在三司的國庫。內庫與國庫對於大臣來說會有區別,但對於趙頊,有什麼區別?

“臣就陪陛下走一走,不過陛下看過了,一定要回皇宮哪。”王巨不放心地說。

“知道了,你比朕還小呢。”

“欲成方面圓而隨其規矩,則萬事之功形矣,而萬物莫不有規矩,議言之士,計會規矩也,這是規矩,不可不守,與年齡皆無關係。”

“你也看《韓非子》?”

“看,但不能只看韓非子,想要懂得更多,以儒家爲本,道法墨雜兵農陰陽縱橫這些諸家的書籍都要看。”王巨說道,俺只是引了韓非子一句話,可不是因爲你喜讀韓非子,我才刻意去引用它。

“不過你前些時間也說過,可以稍稍根據情況越逾調整。”

那還說什麼呢。

於是王巨說道:“二長子,陸平,必須保護好陛下之安全。”

“原來,原來……”

“陸平,原來什麼?”趙頊問。

“陛下,沒,沒什麼,”陸平漲紅了臉道。

“不過朕的事,你們也不要在外面張揚,對你們家的大郎只有害,無有利。”趙頊說道。經過近一年的折磨,趙頊終於略略悟出一些真正的道理了。

一行人來到相國寺。

實際趙頊出來帶了不少人,不過趙頊有意要白龍魚服,這些近衛都是平民打扮,而且扇開的,老百姓也沒有怎麼注意。況且有幾個老百姓看到過趙頊的龍顏?

趙頊在人羣中擠來擠去,十分快活。不爲棉花,難得跑出來,他同樣也會開心。在宮中當真不悶?

黃良低聲說道:“子安,這樣是不大好。”

你是皇帝唉,這個樣子怎麼能成呢。

“由他這一回吧,反正不久我也要回去了。”王巨無奈道。

趙頊又擠了過來,問:“王巨,你說這一牀棉被會值多少錢?”

“不清楚,反正估計不便宜吧。不過最後載種的人多了,就會便宜下來,甚至普通人都能穿得起。而且陛下可想過一件事?”

“何事?”

“唐太宗爲何兩徵高句麗失敗?”

“天氣太冷了。”

“若是用此物做成厚厚的大衣,兵士還會不會害怕北方的寒冷?”

“對啊,還能做布甲。”

“布甲那大約不行了,箭矢太利,非是此物能擋得住的,不過臣正在想一法,使鎧甲造價更便宜,重量更輕。只是精力有限,還沒有考慮到上面。”

“苦了卿,對了,你爲何能想到此物?”

“不難,聽聽就知道了。實際自古以來,看到一些人君因爲奢侈而誤國,許多大臣害怕了,因此將一些物事列爲奇技淫巧。也不能說完全做錯了,但也如同我朝的軍制一樣,矯枉過正。比如江東犁,它的出現養活了多少人,然而首發明者,都不知道是誰?再如這個棉花,實際不是奇技淫巧之區分,用之正則正,用之邪則邪。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都是陶冶人情操之物,然李後主愛之,卻因爲而害國。道理一樣。這些知識,臣在那本數學書裡也淡淡提到了一部分原理。”

“哦,什麼時候出來?”

“大約快了。”

因爲身份的關係,兩人說話聲音很低。

這時候趙念奴也湊了過來,問了一句:“王巨,你什麼時候成親?”

僅一句,趙頊立即站住,定定地看着王巨與趙念奴,不是看他們的人,而是看他們的表情。(……)

第164章 蕃騎(下)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16章 人情第794章 讓(上)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578章 和平第40章 空前危機第309章 帶頭第404章 私軍(下)第25章 寶藏(下)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161章 立威(上)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480 勸說第625章 有過第146章 相約第89章 高家第403章 私軍(上)第102章 蛋痛了第366章 誣奏第639章 八櫓船第401章 十條罪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850章 磨古斯第762章 咬死第15章 夏國劍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70章 潤筆費第650章 海盜(下)第792章 大捷(上)第374章 奢侈品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759章 張睦(上)第122章 賭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778章 瘋了第45章 奇蹟之戰(二)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754章 養豬第817章 一波波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641章 文臣第811章 未來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180章 趙曙的心思第347章 徐徐徐第257章 吾願往第406章 來巧了第279章 從龍功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51章 想法第664章 預熱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215章 希望第800章 點將第426章 楚懷王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680章 黃雀(下)第354章 驕傲(上)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118章 舅家第532章 南來風第265章 朱序(下)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764章 進京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43章 大哥第405章 頂替第410章 分道揚鑣第165章 推官(上)第13章 殿下(下)第300章 一箭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769章 反轉(下)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122章 賭第378章 新語第808章 好消息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855章 囚籠(下)第624章 縮影第444章 二王(上)第340章 悟空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676章 藉口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238章 不能比第202章 不明白
第164章 蕃騎(下)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16章 人情第794章 讓(上)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578章 和平第40章 空前危機第309章 帶頭第404章 私軍(下)第25章 寶藏(下)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161章 立威(上)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480 勸說第625章 有過第146章 相約第89章 高家第403章 私軍(上)第102章 蛋痛了第366章 誣奏第639章 八櫓船第401章 十條罪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850章 磨古斯第762章 咬死第15章 夏國劍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70章 潤筆費第650章 海盜(下)第792章 大捷(上)第374章 奢侈品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759章 張睦(上)第122章 賭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778章 瘋了第45章 奇蹟之戰(二)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754章 養豬第817章 一波波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641章 文臣第811章 未來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180章 趙曙的心思第347章 徐徐徐第257章 吾願往第406章 來巧了第279章 從龍功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51章 想法第664章 預熱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215章 希望第800章 點將第426章 楚懷王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680章 黃雀(下)第354章 驕傲(上)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118章 舅家第532章 南來風第265章 朱序(下)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764章 進京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43章 大哥第405章 頂替第410章 分道揚鑣第165章 推官(上)第13章 殿下(下)第300章 一箭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769章 反轉(下)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122章 賭第378章 新語第808章 好消息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855章 囚籠(下)第624章 縮影第444章 二王(上)第340章 悟空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676章 藉口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238章 不能比第202章 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