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

後人九成必然同情蘇東坡,蘇粉李粉太多了,最好李白當首相,那才叫公平,李白那個德性,能當宰相麼?

其實不管大蘇這些詩有沒有那麼嚴重,落到李定手中,李定也不會客氣了。蘇東坡踩李定時,那真是往死裡踩,一踩就是好幾年,否則李定最高的官職不會只是御史中丞,最少也能混一個參知政事吧。現在蘇東坡落到李定手中,豈能客氣?

這叫以德報德,以牙還牙!

而且蘇東坡得罪的人太多了,營救的人有之,多是旁敲側擊,說一說,只有一個二百五王安禮在上蹦下跳。

要命的打小就在父母苛護下,未經過任何人間苦難的蘇東坡到了牢房後,經過牢卒的威脅,又在李定唆使下,主審官進一步地恐嚇,大蘇彎下膝蓋,很卑微地招認了許多罪狀。

於是朝廷判決蘇東坡當流徒二年。

徒刑與編管不同的,編管就是押到某一個城市裡,供你吃供你喝,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並且多時間不會很長。徒刑則是以平民身份安置在偏遠地區,當然,士大夫徒刑與平民徒刑終是兩樣,一無黠字,二不會有沉重的勞役。

不過對於宋朝來說,這個判決不可謂不重了。

大蘇無奈,只好自救。

他關入大牢,他的妻子小王氏與兒子也來到京城,大蘇便與兒子約定,每天要往獄中送飯,飯中得有菜與肉……大蘇真的喜歡吃肉啊,不然後世都沒有東坡肉這道名菜了。

如果一旦得知自己將被處死。就撤掉肉。改送魚。有一天他兒子出去買糧食。託親戚代爲送飯菜,忘記關照,親戚正好送了魚。大蘇看到魚,萬念俱灰,心想這回完了,於是寫了兩首絕命詩: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闇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雨夜獨傷神。與君今世爲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擋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額中犀角真君子,身後牛衣愧老妻。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應在浙江西。

託牢卒將這兩首詩轉給小蘇,再請小蘇想辦法轉給皇上。

小蘇不知道魚與肉,看了這兩首詩,不知道怎麼說是好了。

就是一個徒刑,朝廷還在爭論着要不要判決呢,何至於如此悽慘?

於是他將這兩首詩交給趙頊。

趙頊看後也是哭笑不得。不過心就軟了一軟。

並且大蘇機會也來了,正好曹老太太病重。趙頊大赦天下,望曹太太病情早日康復。曹老太太便說道:“不須赦天下兇惡,只要放了蘇軾一人就行了。過去仁宗舉賢良,回宮後非常高興,說,我今天又爲子孫得到兩個太平宰相。他說的就是蘇氏兄弟,現在你難道要將他殺掉嗎?”

怎麼會殺掉呢。

因此就有了今天這一問。

大赦天下了,大蘇要不要也要赦出來?

換作其他人,說不定就“無罪赦放”了,但大蘇嘛……有的大臣看到趙頊想改主意,便建議就近安置,不是徒,而成了就近編管,懲戒一下就算了。

李定急了,立即說道:“蘇軾之奸慝,今天已經全部招供,不屏之遠方則亂俗(指蘇東坡詩詞流傳得廣,所以不能就近安置徒放),載之從政則壞法,伏請特行廢絕大赦之恩。”

舒亶則說道:“不僅如此,駙馬都尉王詵,收受軾之譏諷朝廷文字以及贈遺蘇軾之錢物,並且又與王鞏往來,泄漏禁中語。臣以爲蘇軾雖有怨望、詆訕君父之語,只是傳於道路。然而王詵深受國恩,列在近戚,聽到蘇軾言不以上報,卻陰通貨賂,密與燕遊,至若王鞏,更是朋比匪人,志趨如此,原情議罪,實不容誅,請不要以赦論。”

頓了一頓,他又說道:“收受蘇軾譏諷文字的,除了王詵、王鞏、李清臣外,還有張方平下凡二十二人。如盛僑、周邠輩固無足論,可是其他人如張方平、司馬光、範鎮、錢藻、曾鞏、孫覺、李常、劉攽、劉摯等,皆是略能誦說先王之言,辱在公卿士大夫之列,所當以君臣之義望之者,所懷如此,顧可置而不誅乎?“

舒亶所說的這二十二個人,全部是舊黨。

蘇東坡大嘴巴亂噴,這些人當然很喜歡了,於是多有書信往來。

然而蘇東坡出事後,也只有張方平一個人出力營救,其他人全部做壁上觀,在看好戲了。

不要說舒亶殘忍,如果歷史不改變,就能看到劉摯等人是如何拉開更兇殘的地方域黨之爭的。

而且王巨對這個舒亶一直抱着很欣賞的態度,就象今年,他上書道,聽說朝廷派中官出使,所到之處多讓州郡造買器物,其當職官承望風旨,追呼督索,無所不至,遠方之民,受弊良甚,乞重立條約。

還有廣南西路提舉常平使劉誼,也是變法派,王巨先來到廣南,他隨後也到了廣南,便對王巨說,廣西一路,戶口不過二十幾萬,還不如江淮一大郡,可百姓卻出役錢十九萬緡,募役用錢二十一萬緡,餘九萬緡謂之寬剩錢。百姓貧乏,非它路可比。上等之家,不能當湖湘中下之戶,而役錢之出,又有稅錢,稅錢既少,又敷之田米,田米不足,復算於身丁,廣西之民,身之有丁也,既稅以錢,又算以米,是一身輸二稅,遠超前世之弊法。

這個數字比另一個時空更高,因爲還有了一個棉花役。

王巨說,你說得好,請上書朝廷。

然後發起一系列的改革,比如發起海運,運糧運棉。減少或免掉市舶司的一些抽解。

接着規範兩稅與身丁錢。身丁錢那是無奈之舉了。一些蠻人刀耕火種,如何以田畝計稅?

王巨便下牒令,徵收兩稅就勿得再徵身丁錢,徵身丁錢就不得徵收兩稅,又強行規訂兩稅不得超過十抽一,身丁錢那多是半生半熟的蠻區,更苦,因此以他們收入的十五分之一計算身丁錢。然後與劉誼共同寫了奏疏,朝廷也同意了。

王巨還做了其他的一些舉措,於廣南西路各縣縣衙外置申明亭。

這是朱元璋想出來的主意,一個了不起的主意。

凡是民間田產、婚姻、鬥毆、地基等糾紛,由各里的里正與胥吏共同調解,勸說雙方做出一些讓步,真不行,只好擊鼓請知縣來處理了。

這樣一來,各知縣便能從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中抽身了,不要學王巨。王巨手下做事的人太多了,其他知縣哪裡能供得起這麼多人哦?那麼知縣便有了更多精力治理地方的弊病。當然,不想好,整日花天酒地,那誰都無輒的。而且經過手下調解後,在場的胥吏對事情經過也更瞭解了,那麼轉到知縣手中,也能迅速處理。

這個舉措推出來後,很受歡迎,王巨只是用在廣南西路的,蠻人多,所以以調解爲主,而且蠻人風俗與中原不同,這條舉措有效地避免了許多剛上任流官因爲不懂當地風俗,而出現誤判的現象,並且也很符合宋朝“以和爲貴”的精神,於是南方許多知州都推廣了這個申明亭。

王巨又於各個申明亭外勒石爲碑,刻意寫上這個稅率,並且後面還有一句話,如高之,殺官無罪。

如果那麼官員徵收的稅率超過了這個稅率,准許百姓殺官。

趙頊下詔責問。

王巨說道,此乃蠻區,官員又良莠不齊,若非如此,稍稍高出,超過百姓負擔,便會有蠻人暴亂,一場暴亂下來,會死多少百姓,會用掉多少錢帛?它只是蠻人地區的一個特殊制度,即便沒有這項規訂,蠻人也敢殺官。有了這項規訂,官員不敢胡作非爲了,蠻人便可治理了。陛下勿要擔憂。

王巨不是說着玩的,在夔峽路那邊讓蠻人幹掉了好幾個宋朝重要的官員,每一次蠻民暴動,殺死的官員更多。

趙頊能說什麼呢?

要麼繼續買安,要麼治理,治理蠻人能不小心嗎?

正是這些制度,加上大修基礎建設,農田水利,發展商業手工業,所以許多蠻人地區迅速安定發展,纔有了蠻人唱歌感謝王巨的由來。

劉誼也很感動,王巨不是真來治理廣南的,他是用兵交趾的,到處都需要錢帛,這一來,無疑手中的經費更少。

但實際經過治理後,稅賦不是減少,而是增加了,例如戶數,不是二十幾萬戶了,而是變成了三十多萬戶,許多生蠻變成了熟蠻,並且載於戶冊之上。

又有許多蠻區開始了先進的耕作,身丁錢能徵收幾文?兩稅纔是大頭。再加上商稅,以及拓展的地區稅賦。廣南西路收入不減,反增加了一倍多。

這說明了朝廷財政危機緩解之後,許多變法派也開始在反思,儘量地寬鬆百姓。

特別象李定、舒亶這樣的官員,他們真的很兩袖清風,王安石閒賦到了江寧,還置了不少田產,他們離開官場,幾乎什麼都沒有了。在古代,一個官員一點都不貪,那就是很難得的。

而且他們很努力,再想一想蘇東坡噴的那些詩,讓舒亶如何作想?

吳充無奈說道:“蘇軾有才情……”

你們不要將事情鬧大,一個蘇東坡還不夠嗎?現在又出來二十二名朋黨。所以吳充忍不住地說了一句,看在大才子的份上,也能寬大處理吧。

沈括說道:“我與王子安通過書信,曾問一句,君少年便有詩令傳唱,爲何現在反無一詩一令之作?王子安信中答道,人精力有限,就連那本數學都沒有空繼續書寫下去,況且詩令。南唐後主天資不聰穎乎,爲何滅國也?”

論名氣,如今王巨名滿天下。 Www▪ тt kΛn▪ ¢O

連滅兩國,還有那個流民,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全天下人都在談論王巨。

論成名之早,也無幾人能及王巨,他少年時抄襲的幾首詩詞還在傳唱呢。然而後來卻沒有了。

沈括的話外之音,指王巨才情不及蘇軾嗎?

爲什麼現在沒有作詩寫詞,是因爲沒有空。想要當好官,整天就得做事,那有空寫詩作賦。只有那些當不好官的士大夫,才能整日花天酒地,狎妓遊玩,作詩寫詞。

吳充惱了,問:“唐太宗難道沒有作詩過?”

“唐太宗會不會在詩上鑽研?還有唐玄宗,是何等的天賦,然而晚年留戀美色,並且鑽研詩賦丹青音樂舞蹈,結果如何?自古以來,有幾個雄主在詩賦上揚名的?自古以來,有幾個良臣在詩賦上揚名的,包括天資過人的諸葛武候,他專心過詩賦嗎?”

“那你說王公非是良相了?”

“王公是才智,應急之作,他多會不理國政,而專心於詩賦?”

吳充又無語了,但在心中罵道,這個死不要臉的!

這樣爭辨下去,趙頊如何放人?

不過小蘇眼睛亮了一亮。

散朝後,他立即寫了一封信,向王巨求救。

不要小看了王巨的能量,現在王巨無論手段是好是壞,但是實打實的滅二國之功,馬上就有滅三國之功了,有他在皇上面前求情,大哥就會平安無事。

然後不惜成本地將信用最快的速度送給王巨。

王巨看到這封信,很是無語。

用得着自己幫助嗎?馬上大蘇十之八九就會到黃州了。

而且對大蘇也是一件好事,如果不是宋朝這種譎秘的黨爭,司馬光能寫好《資治通鑑》嗎?朝爭才讓大家看得爽……看得爽纔是好史書。

或者司馬遷不割了蛋蛋,能寫出史冊中的離騷《史記》嗎?

若無盛唐,何來詩仙,若無安史之亂,何來詩史。若無這次的吃苦頭,何來的前後赤壁賦,何來的舉世無雙超級大文豪!

可關健王巨怎麼回覆小蘇?

當真爲了大蘇,寫奏章向趙頊求情,自己傻了不成!但是不幫助,就意味着自己與小蘇這段友誼到此結束……

第328章 一個門客,一個太監第806章 三國第685章 撈人第849章 冷處理第445章 二王(中)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252章 地獄(下)第532章 南來風第29章 畫皮第54章 插釵第415章 潑(上)第273章 撈好處第424章 軍監司第437章 大人物第311章 屠刀(上)第300章 一箭第93章 第一躍(三)第35章 關學第279章 從龍功第161章 立威(上)第630章 條件(下)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267章 龍手(中)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40章 空前危機第792章 大捷(上)第450章 門客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446章 下江南第96章 放榜(上)第145章 衙內第205章 禁馬第459章 空談嗎?第164章 蕃騎(下)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60章 拒第447章 一頃第13章 殿下(下)第506章 飛天(下)第81章 命案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75章 對子第317章 坐臥者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475章 鼓聲(中)第660章 漁翁第373章 增兵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620章 威名(下)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237章 三百斤第294章 倚仗第450章 門客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730章 兩顆心第617章 呵呵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13章 後臺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622章 都在變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23章 香玉第126章 捉婿第264章 朱序(上)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上)第284章 應戰(下)第555章 和平派第130章 吻合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560章 請功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118章 舅家第81章 命案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635章 抽解第663章 老朋友第582章 攔道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767章 控訴第397章 名額第202章 不明白第19章 天翻地覆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769章 反轉(下)第106章 捉他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257章 吾願往第629章 條件(上)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
第328章 一個門客,一個太監第806章 三國第685章 撈人第849章 冷處理第445章 二王(中)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252章 地獄(下)第532章 南來風第29章 畫皮第54章 插釵第415章 潑(上)第273章 撈好處第424章 軍監司第437章 大人物第311章 屠刀(上)第300章 一箭第93章 第一躍(三)第35章 關學第279章 從龍功第161章 立威(上)第630章 條件(下)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267章 龍手(中)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40章 空前危機第792章 大捷(上)第450章 門客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446章 下江南第96章 放榜(上)第145章 衙內第205章 禁馬第459章 空談嗎?第164章 蕃騎(下)第858章 樂極生悲第60章 拒第447章 一頃第13章 殿下(下)第506章 飛天(下)第81章 命案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75章 對子第317章 坐臥者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475章 鼓聲(中)第660章 漁翁第373章 增兵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620章 威名(下)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237章 三百斤第294章 倚仗第450章 門客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730章 兩顆心第617章 呵呵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13章 後臺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622章 都在變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23章 香玉第126章 捉婿第264章 朱序(上)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上)第284章 應戰(下)第555章 和平派第130章 吻合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560章 請功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118章 舅家第81章 命案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635章 抽解第663章 老朋友第582章 攔道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767章 控訴第397章 名額第202章 不明白第19章 天翻地覆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769章 反轉(下)第106章 捉他第123章 妹夫生猛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257章 吾願往第629章 條件(上)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