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

“有很大的關係,你來看地圖。”蔡挺將王巨帶到書房,拿出一張大號地圖。得感謝宋朝各方面的發達,包括製圖,雖然是古代那種不標準的地圖,不過宋朝開始重視地圖,官府也派出許多人手專門繪製地圖,並且對各地地圖十分保密,嚴禁向遼夏泄露,甚至連不相干的高麗人來了,都不準給高麗人看。

這是一張大號的陝西地圖。

蔡挺在地圖上畫了幾個大箭頭,兩號特大的箭頭從金湯城與白豹城開始,直奔大順城,還有一個小號箭頭從白豹城分出來,一支奔向柔遠寨,一支也奔向大順城。

“蔡公英明,”王巨說道。

這便是蔡挺假想的未來西夏人出兵路線。

宋夏最好的路不是綏州那條道,也非是長城嶺保安軍的那條道,更非是環慶路的幾條道,而是鎮戎軍道,北循葫蘆川,直奔靈州。西接好水川、瓦亭川至德順軍,再向南進入涇河河谷,這是宋夏最平坦易行的道路。

環慶路幾個道路很重要,不過大多數很崎嶇,包括大順城到西夏的道路。然而相對而言,大順城到西夏的道路要稍好一點,無論到金湯城或者到白豹城。至於疆砟那條道也重要,不過更加難行了。能適合幾千軍隊行軍,但不適合幾萬軍隊行軍。因此西夏若是進攻大順城,主力軍隊還必須從金湯城與白豹城出發。

從金湯城出發要稍微遠一點,然而金湯城還能抵達保安軍,抵達德靖寨。只要西夏大軍從金湯城而來。延州就不敢分兵相救。這乃一石二鳥之計。

“王巨。你再來看,”蔡挺於大順城又畫了一個箭頭直奔荔原堡,然後從金湯城畫了幾股小箭頭直奔平戎鎮。

“老夫的意思你明白嗎?”

“蔡公,下官知道了,從金湯城到平戎寨雖沒有大道便於行軍,可有數條崎嶇的山道,能讓小股敵人直達平戎鎮下,這也是當初朝廷在平戎鎮置堡砦的原因。如果西夏主力軍隊來犯荔原堡。再派出小股敵人從小道上抵達平戎鎮,後方就會產生慌亂,甚至連我組織的強人軍隊都沒有心思作戰。”

“不僅如此,老夫琢磨了許久,你說得沒錯,因爲你去年三場勝利,今年你爲戰俘又羞辱了他們,西夏人必然報復。然而西夏若是有一股主力從金湯城而來,又有心對你報復,華池縣就被動了。雖然因爲華池縣。會分散其他兩處的壓力,不過華池縣那就危矣。理論上你說得也沒錯。敵人想對慶州圖謀不詭。必拿下大順城。否則一圍大順城,再分兵抵達慶州,兵力少攻不下慶州,反而對拿下大順城造成影響。如丟下大順城,後方諸堡砦,大順城,荔原堡,華池鎮,鳳川鎮,柔遠寨,五交鎮,業樂鎮,府城寨,龍蟠鎮,諸堡砦兵力蜂而來,雖然兵力少,但只要老夫提前清壁清野,用這些堡砦的兵力利用樑峁地形不停的騷擾,斷其供給,敵人就會迎來慘敗。這裡終不是河北,能讓遼軍暢通無阻地南下。當然,敵人也不會做那樣的選擇。”

“蔡公言之有理。”

“然而華池縣卻有危機了,一旦你不敵,失去了華池縣,那怕丟失了荔原堡與平戎鎮,西夏人就能展開一個扇形進攻,也能將他們兵力優勢發揮出來。”說到這裡,蔡挺蹙起了眉頭。終歸到底,敵人兵力多啊,兵力多,能打出的牌面就多。環慶路邊境這種犬牙交錯的地形,能利用的漏洞太多了。

“老夫說的你明白嗎?”

“下官明白,一旦西夏將兵力向華池縣傾斜,我與姚巡檢就會成爲關健。如果能抗住西夏人的進攻,而使平戎鎮與荔原堡不失,其他地區受到的攻擊便會減弱,也會贏來勝機。但荔原堡與平戎鎮丟失了,整個局面就會變得無比險惡。”

“果然懂軍務,但這不僅是你要撿來的險中富貴,更是關係到整個戰局。”

“蔡公之意……”

“我想從後方調撥六營官兵進駐慶州,也想分三營官兵於華池縣。”

環慶路的兵力不是僅在環州與慶州,後方邠州、寧州、乾州同樣有着大量駐軍,並且寧州多數時候駐軍兵力還勝過了慶州。

這個原因同樣是因爲供給造成的結果。

打一個比喻,若是有一能臣主持,中原各地的高梁運到三門峽,一斗可能只要二十幾文錢。三門峽無法通航了,從陸地轉運到上三門,再由小船運入渭水,運到長安,可能這時一斗粟價格就達到了五十文錢,一斗米會達到一百餘文錢。這還是朝廷能接受的。

然後到了長安後,再也無法用便宜的船隻往前線運了,只好用小車子一車車拉,那纔是損耗的開始。往往到達寧州一斗粟米能變成兩百文錢,到達慶州就變成了四百文錢。

若是再貪一貪,一斗千文也不稀奇。

因此宋軍不一定分佈在最前線,而是從前線開始,陸續向長安方向逐漸分佈,那麼風調雨順時,當地的稅糧就能將士兵供給擔負起來。不過駐軍太多了,因此在遇到大災害時,前方又平靜,往往會讓前線的將士開撥,返回長安就食,節約用糧成本。

蔡挺將後方六營官兵調到慶州,也意味着朝廷要額外增加許多開支。

但這個與王巨無關,蔡挺也非是指這個額外開支,而是指酒。

“蔡公是認爲縱然增加了三營官兵,華池縣力量仍很單薄,必須要將幾營官兵全部練成真正的強軍,那時候兵力雖少了一點,但是精兵強將,才能力保華池縣不失?”

“老夫正在此意,但想強軍,常規手段是不行的。首先朝廷似乎財政很吃緊。韓公不會撥出太多的錢帛給環慶路渡過這一難關。會撥出,可撥出的錢帛有限,然而用場卻很多。這一點錢帛不能交給華池縣,再說,如果強軍,用嘴說不行的,老夫意思你明白嗎?”

“下官會意,必須象下官那樣拿出一些實際的東西。三軍將士才樂意認真訓練,也敢於戰鬥。可是國家一是財政吃緊,二是蔡公必須顧全大局,如果專門調款項優待華池縣,其他將士必然不服,未起到好作用,反起到壞的作用。可這麼多官兵想調動起積極性,需要不少錢帛,那個酒就會成爲關健。”

“中的也,所以老夫聽說西夏人禁酒。老夫有些頭痛了。”

“蔡公,勿用擔心。那個酒嘛……”王巨嘿然一樂,又道:“蔡公,請看好戲。”

“哦,有何妙策?”

“自有妙策,不過我正派人打聽具體的情況,等到消息反饋回來,我就會有解決之道。”

“那老夫就放心了,另外再說一件事,聽說那個酒極耗糧食。”

“這有點,但蔡公勿用擔心,雖然耗糧食,但下官於華池縣大修水利,又鼓勵百姓耕種,甚至出臺一些措施,鼓勵百姓飼養耕牛,今年糧食的增產足以能保住酒的消耗。”

“這終是有些不美,你的眼界低了……”蔡挺頓了頓,沒有再批評,畢竟王巨還年青,能有這種思路很不錯了,而且政績與軍功,都是第一流的。這是大宋未來的一個重要人才,只是現在還處於成長期,定下來有所不足。因此話鋒一轉:“如你所說,秋後糧食會極爲寶貴,只要慶州有足夠的糧食,老夫就敢從後方調來足夠的兵力。否則大敵來犯,僅是糧草一項,就拖垮了行軍速度。”

“那怎麼辦?”

“這樣,我在京兆府擔任了一段時間轉運副使之職,在哪裡也有幾個朋友,我寫一封信過去,你派那個什麼朱家的人去京兆府買酒撲,運費貴點,你不是運糧食,而是運酒,再說那邊的糧價比這邊要便宜,折下來運費不會增加多少。而且你主要是賣給西夏人,與京兆府的商賈也不會發生衝突。酒的問題解決了,糧食的問題也解決了。你看如何?”

“這個行。”

“還有,老夫聽說了西夏人劫了燒酒,切記,這時勿要輕舉妄動,更不得用兵,以免給敵人藉口。敵人無大義來伐,老夫就能激勵起士氣。敵人有大義來伐,老夫就會難辦,這個大義特別對蕃兵更重要。”

“下官會知道輕重的,不過下官有一個請求,蔡公能否允許?”

“什麼請求?”

“官兵許指使老母病重,他又是獨子,因此一直很擔擾,他又不敢向朝廷稟報,前幾天與我說了他的苦衷,我想請姚兕之子姚雄先行替代他擔任臨時的指使。”

“姚兕之子姚雄?”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王巨苦笑道。

他只知道二姚的威史,但有很多事不是他知道的,比如姚兕自幼喪父,對西夏十分痛恨,於是每畫器用,必刻“仇讎未報”四個大字,以示不忘家仇。

又喜練習書法,一手毛筆字,居然讓王巨感到比自己寫得還要好。尤喜顏真卿的書法,王巨問其原因,姚兕答道:“我慕其人。”

顏真卿,與蘇東坡一樣,有名的書法家,但比蘇東坡勇敢多了,不但是書法家,而且是重臣,軍事家,一代英烈。

王巨這纔會意,爲什麼當初自己與他談起用兵西夏,一拍即合。敢情這個主比自己還巴不得與西夏開戰。

但他那時還沒有完全清楚姚兕的爲人,直到前段時間釋放戰俘,他在荔原堡逗留時,才聽到一個老兵說出了真相,原來姚兕的長子姚雄已進入軍中,並且就在姚兕帳下,多次立下戰功,卻讓姚兕大公無私地讓給了別人。

王巨無語了,便找到姚兕談心,姚兕大手一揮說道:“他還年青,要什麼功勞,以免產生驕心,我不是壓制他,而是教導他。我不壓制他,替他表功,反害了他。”

王巨更無語了,心想,你這個兒子以後並不比你遜色。當然大家一起成長,姚雄也沒有成長起來,眼下還必須在父親的羽翼下庇護,但能飛一飛了。

正好許指使爲母親的病擔憂,王巨便想到了姚雄。還有一個人,姚兕的弟弟姚麟,不過他與姚兕交談時聽到姚麟還在家照料着姚兕的老母,並且姚兕極爲孝順,雖然姚麟武藝也出衆,那只有罷了。不能讓人家連老母親也不要吧,那才叫母親,一個寡婦生生將兩個兒子扯大,扯成一代名將,扯出了姚家將。再想想自己那個俏母親,王巨覺得很慚愧……

“此子多大?”

“二十出頭,反正比我大。”

蔡挺哈哈一樂,論歲數,幾乎九成的官員與指使以上級別的武將都比王巨歲數大。

“此子武藝如何?”

“武藝出衆,不亞其父,並且已多次立下戰功,只是讓姚將軍壓住未報。”

“這樣說來,姚兕很有意思了。”

“用得好,姚將軍都能勝過慶曆重將王珪、任福等將。”

“老夫準了這個代指使。”

“謝過蔡公信任,”王巨返回華池,在路上的心情有些歡喜有些憂。

第555章 和平派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697章 芒種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795章 讓(下)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270章 縣學第429章 道第792章 大捷(上)第508章 逆轉(中)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233章 此堡不能拿第264章 朱序(上)第731章 假像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427章 擔心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72章 悲情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340章 悟空第598章 白衣(上)第116章 四告(下)第375章 交待第8章 懷疑第750章 張睦(下)第41章 聯親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851章 雙保險第620章 威名(下)第355章 驕傲(下)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438章 求親第724章 孤臣?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853章 囚籠(上)第396章 井田第71章 天塌了第146章 相約第525章 心機第759章 張睦(上)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76章 世仇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685章 撈人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275章 威名(上)第411章 第一天第79章 人選第56章 苦逼的丁家(上)第161章 立威(上)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673章 惡婚(上)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622章 都在變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53章 賀禮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8章 懷疑第455章 存在第506章 飛天(下)第301章 等機會第532章 南來風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121章 省試第359章 聰明人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854章 囚籠(中)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318章 資格第645章 長城(中)第679章 黃雀(上)第438章 求親第157章 請權(上)第106章 捉他第162章 立威(下)第811章 未來第788章 酒語第592章 修房子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181章 神文字第61章 六拜(上)第437章 大人物第340章 悟空第362章 竊賊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362章 竊賊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
第555章 和平派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137章 快意恩仇(下)第697章 芒種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第795章 讓(下)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270章 縣學第429章 道第792章 大捷(上)第508章 逆轉(中)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233章 此堡不能拿第264章 朱序(上)第731章 假像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427章 擔心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72章 悲情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340章 悟空第598章 白衣(上)第116章 四告(下)第375章 交待第8章 懷疑第750章 張睦(下)第41章 聯親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851章 雙保險第620章 威名(下)第355章 驕傲(下)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438章 求親第724章 孤臣?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853章 囚籠(上)第396章 井田第71章 天塌了第146章 相約第525章 心機第759章 張睦(上)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76章 世仇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685章 撈人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275章 威名(上)第411章 第一天第79章 人選第56章 苦逼的丁家(上)第161章 立威(上)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673章 惡婚(上)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622章 都在變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53章 賀禮第523章 兵力不足了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8章 懷疑第455章 存在第506章 飛天(下)第301章 等機會第532章 南來風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121章 省試第359章 聰明人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854章 囚籠(中)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318章 資格第645章 長城(中)第679章 黃雀(上)第438章 求親第157章 請權(上)第106章 捉他第162章 立威(下)第811章 未來第788章 酒語第592章 修房子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第181章 神文字第61章 六拜(上)第437章 大人物第340章 悟空第362章 竊賊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362章 竊賊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