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回 三脈七輪

八脈之中尤任、督二脈最爲重要,在整個性命雙修修煉過程中作用極大,古曰:任督兩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升降之道,坎水離火交合之鄉。

意通八脈用法爲:取坐勢,二目垂簾,含光凝神,閉口藏舌,心不外馳,一意歸中,待呼吸氣調勻後,用鼻根呼吸。

一吸由會陰穴沿督脈徐徐以意領氣走尾閭,夾脊,玉枕至百會稍停,二呼沿任脈走祖竅,絳宮,氣穴至生死竅微停。

三吸由生死竅提起至氣穴處分開至背後兩側上升至兩肩窩。四呼由兩肩窩分開雙行走兩臂外側陽維脈,過兩手中指至兩手勞宮穴。五吸從勞宮穴走兩臂內側陰維脈到胸前雙乳稍上處稍停。

六呼雙下至帶脈沿氣穴歸併一處回到會陰穴。七吸由會陰穴直上走衝脈上升於心下一寸二分的絳宮穴稍停。

八呼由絳宮下降至生死竅分開雙走兩腿外側陽蹺脈至涌泉穴稍停。九吸從兩涌泉上升走兩腿內側陰蹺脈至會陰穴合併升至氣穴稍停。十呼由氣穴下降至生死竅定住。

會陰穴又爲生死竅,古曰:“生我之門死我戶,幾個醒來幾個悟”。

八脈起於會陰穴,又歸於生死竅,故丹家將生死竅視爲八脈之總根。

此開通八脈用法簡單易學,但作用不可小視,小則祛病強身,大則延年益壽,它上通泥丸,下達涌泉,真氣集散,周流一身,氣合自然,消陰長陽,待到水中火發,雪裡開花,黃芽可得。

但氣通、精通非經明師口傳不可胡猜亂用以免出現差錯。

八脈開通卻病無,全憑心意用功夫,尻督一開通屬陽,**長轉身體康。

奇經八脈即別道奇行的經脈,包括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共八條。

奇經八脈的分佈部位與十二經脈縱橫交互,八脈中的督脈、任脈、衝脈皆起於胞中,同出於會陰,其中督脈行於背正中線;任脈行於前正中線;衝脈行於腹部會於足少陰經。

奇經中的帶脈橫行於腰部,陽蹻脈行於下肢外側及肩、頭部;陰蹻脈行於下肢內側及眼;陽維脈行於下肢外側、肩和頭項;陰維脈行於下肢內側、腹和頸部。

奇經八脈的作用:一是溝通了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繫,將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經脈聯繫起來,起到統攝有關經脈氣血,協調陰陽的作用;

二是對十二經脈氣血有着蓄積和滲灌的調節作用,奇經八脈猶如湖泊水庫,而十二經脈之氣則猶如江河之水。

奇經八脈中的任脈和督脈,因有其所屬的腧穴,故與十二經全稱爲“十四經”。十四經均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線、病候和所屬腧穴。

十二正經: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絡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正常人體本來就是通的,只是可以通過修行來加強和昇華而已。

三脈七輪是關於氣脈的理論,與醫學觀點不同。

異域無奇經八脈及十二經脈之說,但卻有另外關於氣脈的理論,就是三脈七輪。

在醫學的觀點上來說,氣脈就是氣脈,但在練氣功及瑜伽術者的眼中,氣脈的問題非常重大,他們認爲奇經八脈不夠精細完整,三脈七輪纔是正確的說法。

至於道門,又認爲三脈七輪無甚稀奇,奇經八脈才正確。

不管誰是誰非,氣脈對於鍼灸關係太直接太密切了,人們也將三脈七輪作一個重要的定義來判斷!

三脈定義:三脈是三條氣脈,即中脈、左脈及右脈。

最重要的一條爲中脈,是藍色,似乎是在脊髓的中間,由頂下至海底。

海底即肛門前的一片三角形地帶;人們又稱之爲生法宮,如果是女性的話,海底就是**。

在中脈的兩邊,有左脈及右脈,與中脈平行,距離約牛毛的十分之一。

左脈爲白色,右脈爲紅色。

左脈下通右睾丸,右脈下通左睾丸,女性則通**。

因爲氣脈是交叉的,它的路線與神經有關,所以右邊病時左邊痛;左邊病時右邊痛。

不要認爲中脈有顏色,有距離,就認爲三脈是肉眼可見的具體事物了,那是不正確的。

從生理解剖的觀點上來說,三脈是看不見的,只有在作靜定的功夫時,氣脈通了,自己纔會見到它們。

七輪定義:什麼是七輪?顧名思義,是七處與周圍有連帶關係的地方。

所謂七輪,就是:頂輪、眉間輪、喉輪、心輪、臍輪、海底輪、梵穴輪。

頂輪,從額頭的髮際開始,往後橫拼四指的距離處,就是頂輪的位置,也就是嬰兒幼小時會跳動的部位。

按道門的說法,此處在封口以前爲先天,那時嬰兒不會說話,但卻表情豐富,好像有說有笑的樣子,因爲嬰兒還處在形而上的境界中,與以往的精神環境保持接觸。

等到頂輪封口以後,嬰兒就會說話了,而開始進入了後天的生命。

此輪又名大樂輪,在靜坐未打通大樂輪以前,等於是受活罪,腿麻腳痠,一旦打通了頂輪,腦部氣輪充滿,其樂無比。

道門稱頭部爲諸陽之首,像似有大樂,頂輪有三十二根氣脈,如雨傘一樣,由間腦向外分散。

眉間輪在兩眉之間,印堂稍下的地方,稱爲眉間輪。

道門修道之士,練靜坐的人,在眉間輪氣脈打通後,就會有相似神通的境界,叫作眼通。

真有天眼通的人,沒有任何物質的東西可以障礙到他的視野,換句話說,閉着眼睛,隔着牆壁,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外界的一切。

喉輪由眉間輪向下,到喉結的地方,稱爲喉輪,這裡一共有十六根氣脈,像倒轉的雨傘,接眉輪諸脈,包括到上胸部的食道及氣管,這個喉輪又名受用輪。

依照印度治病的方法,注重氣脈治療,喉輪的十六脈若不乾淨,心中便難得安寧,煩惱多病,所以瑜伽術中有用白布清洗食道及胃部的辦法。

治療瘧疾,也有用鮮的葛根,去皮後,以病人中指爲一寸,由口腔通入食道及胃,瘧疾即愈,所以如能保持食道清潔,則可健康少病。

人們喝了牛奶,在空杯子上,可以看到殘留的奶汁,牛奶尚且不過是流體而已,人們一日數餐,食道中髒亂的情形,也就同垃圾桶差不多了,焉能健康長壽。

喉輪與胃壁極難保持清潔,唯一的辦法是少食。

心輪,神秘學者稱爲**,此輪在肚臍上四寸(人身寸)的地方,共有八脈,也像雨傘一樣,向下分散。

臍輪,在臍輪的地方,是神經叢的中心,由此開始,向外分散六十四根脈,中間分散達到腰的四周,往上分散達到心輪,向下分散達腳跟。

海底輪,由臍分散的脈,接到海底輪,就是男性的會陰,臀下的三角地帶,女性的**口之上。

梵穴輪,前六輪都在人體之中,這第七輪,卻在人體之外。

在頂輪處四指之外的上方,離開了頭頂,就是梵穴輪的地方,在這裡,人體放射出光芒。

輪脈能量學起源於異域的脈輪學說,通過打坐冥想的方式通暢脈輪,使人體自身的能量系統(也就是醫學所講的經絡氣穴),脈輪得以很好爲健康服務,同時,還能開啓智慧。

瑜珈學的知識介紹,說人體有七個脈輪,是七個能量聚集點,主宰着人體不同的組織系統,每一個脈輪都有幫助將能量分配到肉體、情緒、心理和精神的不同功能。

它們基本上是通過內分泌及脊柱神經系統與肉體的各種功能連結,並藉由神經神經管道以及循環系統爲中介使能量進出身體,調節內分泌及免疫系統,藉由這種方式,使所有的器官、組織及細胞就得到了能量。

因人體的七個能源中心,可控制調整人體十二經絡及各種內分泌、荷爾蒙等,同時也控制人體與自然界溝通的大樞紐,打開七輪等於打通人體任、督二脈。

二脈通十二經絡,也因能量“氣”的傳送而隨着順暢,而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充滿了能量的電磁場,在這電磁場裡有七重輪的色光,外圍則自然形成一層層的彩虹光芒,便是體光。

雖然體光可以借自我的醒悟、宗教修行、靜坐冥想等改變,但其中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直接在身體的各個相對應的位置使用芳香水晶等療法。

人身體的七個脈輪,分別控制着身體的某個特定部位和某些內分泌腺體。

七輪即是七輪脈,簡稱脈輪,在異域傳統醫學經典中早有記載,脈輪的意思就是指黑心動的輪子,人體上脈輪並非實質存在的器官,而是指全身氣場的能量匯集點。

七脈輪產生阻塞、不足或過剩等狀況,壓力、憂鬱、悲傷及憤怒等負面情緒都會促成脈輪閘口關閉,長期累積將導致身體疾病的產生及精神失調。

脈輪,其意爲能量的黑心輪或能量中心,異域都有類似說法或文字記載,脈輪的能量跟所有宇宙的循環道理一樣,有不足的也有過量的,可以運用不同的色光來作補足與排解。

脈輪甚至有不同的專屬頻率或音符,這些音符會震動對應的脈輪,進而喚醒或開啓它們。

在異域盛行的瑜珈術中,將人體分爲七個能量中心,這七個能量中心因爲是以盤旋的輪狀出現,所以名爲七重輪,這七輪分別是:海底輪、臍輪、太陽輪(又稱胃輪)、心輪、喉輪、眉心輪、頂輪。

而太陽輪、臍輪及海底輪統稱爲下三輪,不同的輪控制人類不同的情緒和感覺,也是人體的不同腺體。

三脈與人格:

人們靈性身體另一個構成部分是三條經脈,分別是左脈,中脈和右脈。

三脈是人們人體內的三種力量,左脈掌管人們的記憶、過去和情感方面;右脈掌管人們的思維、末來、行動以及計劃方面。

一般人由於中脈沒有打開,只能使用左右兩脈的能量,而且他們多數不能兩邊平均使用。

有些人使用左邊的能量多些,有些人使用右邊的能量多些,於是造成兩種很不同的人格。

第四百九十五回 十二正經第十二回 那顆守望的心第七百七十七回 遠足王第一百六十八回 默無聞第四百零四回 修道之旨第六百六十六回 百鬼錄(二)第五百四十三回 隱形帽第七百二十一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第五百五十二回 兆頭第六百四十六回 青龍第四百八十五回 時光塔第三百一十二回 度人先度己第八百七十九回 鯨吞第六百八十六回 沙漠道第六百二十六回 命不欺第五百一十二回 風水術(二)第九百三十二回 外冷內熱第四百七十九回 修道德第二百七十九回 干支第七百零三回 因果劍第八百一十回 蜀山之寶第三百五十三回 牢可破第五百八十三回 修煉(一)第九百四十六回 挑釁第九十四回 喋血戰第四百三十五回 福生無量第九百三十七回 魔動力第八百八十五回 時靈的安慰第一七十一回 爭居第五百三十九回 靈狐第四百四十九回 除惡(六)第一百五十二回 玄明丹第九百三十七回 魔動力第九百四十九回 不赦第四百八十四回 離合道第二百五十二回 不認輸第五百三十八回 狐面第二百八十二回 太極第二百三十一回 命第二百七十回 柔之道第三百六十二回 簡單的心第四百零九回 好運來第六百零八回 貓美人(二)第九百六十二回 玉俱焚第六百二十一回 道不易第五百六十二回 善德第二百五十五回 德行第一百五十九回 凌天第六百二十一回 道不易第八百九十八回 幸活第八百六十五回 壓弦指第一百七十六回 絕殺第四百三十六回 福生無量(二)第一百五十二回 玄明丹第八百四十回 至尊訣第八十八回 奮天人英雄攻兵第七十回 江湖風第六百一十四回 冤親債主(二)第五百八十五回 功過第六百五十二回 衝劍第三百七十回 危機四伏第一百三十七回 三聖出第九百六十二回 玉俱焚第四百二十八回 風水第七十三回 江湖羣雄第六百八十三回 鳳來(一)第九百六十一回 顓宮第七百四十八回 白鸛情(一)第十六回 上古八大姓第七百三十八回 雙王鬥第八十九回 四俠戡亂第八百五十三回 劍斗羅(二)第七百四十一回 赤王的執念第六百零九回 報果第七回 再生緣第五百八十六回 法天命第八十一回 曝光的陰謀第九百二十九回 三聖皇第二十四回 較而不量第七百八十一回 任道遠第一百九十二回 聽風第三百二十八回 決定性格第七百一十七回 生事者第五百八十四回 修煉(二)第二百九十回 混淆視聽第四百五十五回 狐報人第三百八十五回 意不平第六百九十回 三代緣第七百六十八回 靈性第一百一十二回 問道蒼茫第十一回 牽心一見第六百二十一回 道不易第一百五十三回 絕殺情第六十五回 調停調度第二百一十一回 紛擾第一百零五回 傳奇第一百七十六回 絕殺第七百六十三回 善渡第九百一十五回 侍碑者(四)第二百六十回 何以問道
第四百九十五回 十二正經第十二回 那顆守望的心第七百七十七回 遠足王第一百六十八回 默無聞第四百零四回 修道之旨第六百六十六回 百鬼錄(二)第五百四十三回 隱形帽第七百二十一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第五百五十二回 兆頭第六百四十六回 青龍第四百八十五回 時光塔第三百一十二回 度人先度己第八百七十九回 鯨吞第六百八十六回 沙漠道第六百二十六回 命不欺第五百一十二回 風水術(二)第九百三十二回 外冷內熱第四百七十九回 修道德第二百七十九回 干支第七百零三回 因果劍第八百一十回 蜀山之寶第三百五十三回 牢可破第五百八十三回 修煉(一)第九百四十六回 挑釁第九十四回 喋血戰第四百三十五回 福生無量第九百三十七回 魔動力第八百八十五回 時靈的安慰第一七十一回 爭居第五百三十九回 靈狐第四百四十九回 除惡(六)第一百五十二回 玄明丹第九百三十七回 魔動力第九百四十九回 不赦第四百八十四回 離合道第二百五十二回 不認輸第五百三十八回 狐面第二百八十二回 太極第二百三十一回 命第二百七十回 柔之道第三百六十二回 簡單的心第四百零九回 好運來第六百零八回 貓美人(二)第九百六十二回 玉俱焚第六百二十一回 道不易第五百六十二回 善德第二百五十五回 德行第一百五十九回 凌天第六百二十一回 道不易第八百九十八回 幸活第八百六十五回 壓弦指第一百七十六回 絕殺第四百三十六回 福生無量(二)第一百五十二回 玄明丹第八百四十回 至尊訣第八十八回 奮天人英雄攻兵第七十回 江湖風第六百一十四回 冤親債主(二)第五百八十五回 功過第六百五十二回 衝劍第三百七十回 危機四伏第一百三十七回 三聖出第九百六十二回 玉俱焚第四百二十八回 風水第七十三回 江湖羣雄第六百八十三回 鳳來(一)第九百六十一回 顓宮第七百四十八回 白鸛情(一)第十六回 上古八大姓第七百三十八回 雙王鬥第八十九回 四俠戡亂第八百五十三回 劍斗羅(二)第七百四十一回 赤王的執念第六百零九回 報果第七回 再生緣第五百八十六回 法天命第八十一回 曝光的陰謀第九百二十九回 三聖皇第二十四回 較而不量第七百八十一回 任道遠第一百九十二回 聽風第三百二十八回 決定性格第七百一十七回 生事者第五百八十四回 修煉(二)第二百九十回 混淆視聽第四百五十五回 狐報人第三百八十五回 意不平第六百九十回 三代緣第七百六十八回 靈性第一百一十二回 問道蒼茫第十一回 牽心一見第六百二十一回 道不易第一百五十三回 絕殺情第六十五回 調停調度第二百一十一回 紛擾第一百零五回 傳奇第一百七十六回 絕殺第七百六十三回 善渡第九百一十五回 侍碑者(四)第二百六十回 何以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