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回 氣之動

氣有運動的特性,氣以其運行不息而激發和調控機體的新陳代謝,推動人體的生命進程。

氣的運動止息,機體新陳代謝的氣化過程因而停止,則標誌着生命過程的終止。

氣的運動稱作氣機。

人體之氣是不斷運動着的活力很強的極細微物質,它流行全身,內至五臟六腑,外達筋骨皮毛,發揮其生理功能,推動和激發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

氣的運動形式,因氣的種類與功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可以簡單地歸納爲升、降、出、入四種基本形式。

所謂升,是指氣自下而上的運行;降,是指氣自上而下的運行;出,是指氣由內向外的運行;入,是指氣自外向內的運行。

例如呼吸,呼出濁氣是出,吸入清氣是入。

而呼氣是由肺向上經喉、鼻而排出體外,既是出,又是升;吸氣是氣流向下經鼻、喉而內入肺臟,既是入,也是降。

人體之氣運動的升與降、出與入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廣泛存在於機體內部。

雖然從某個臟腑的局部生理特點來看,有所側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等等,但是從整個機體的生理活動來看,升與降,出與入之間必須協調平衡。

只有這樣,纔有人體之氣的正常運動,各臟腑才能發揮正常生理功能。

因此,氣機升降出入的協調平衡是保證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方面,氣必須有通暢無阻的運動;另一方面,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之間必須平衡協調。具備這兩點,氣的運動纔是正常的,這種正常狀態稱之爲“氣機調暢”。

氣機的升降出入,對於人體的生命活動至關重要。

如先天之氣、水谷之氣和吸入的清氣,都必須經過升降出入才能佈散全身,發揮其生理功。而精、血、津液也必須通過氣的運動才能在體內不斷地運行流動,以濡養全身。

人體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生理活動必須依靠氣的運動才得以完成,臟腑、經絡、形體、官竅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協調也必須通過氣的運動才得以實現。

也就是說,人體整個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

同時,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聯繫和適應,也離不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例如人之吸入清氣、呼出濁氣;攝入食物和水液,排出糞便及尿液、汗液等等都是氣運動的體現。

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動的終止。

故古簡中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人體的臟腑、經絡、形體、官竅,都是氣升降出入的場所。

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也只有在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生理活動中,才能得到具體體現。

臟腑之氣的運動規律,有其獨特之處,體現了臟腑生理活動的特性,也表現了臟腑之氣運動的不同趨勢。

以五臟而分述之,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腎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連上下,爲升降轉輸的樞紐。

以六腑而總論之,六腑傳化物而不藏,以通爲用,以降爲順。

其在飲食水谷的消化吸收過程中,也有着吸取水谷精微和津液參與全身代謝的作用,總體是降,降中寓升。

以臟腑之間關係而言,如肺主出氣、腎主納氣,肝主升發、肺主肅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濁以及心腎相交等等,都說明了髒與髒、髒與腑之間處於升降的統一體中。

而以某一臟腑而言,其本身也是升與降的統一體,如肺之宣發肅降、小腸的分清別濁等等。

總之,臟腑的氣機升降運動,在生理狀態下,體現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特點和對立統一協調平衡的規律。

由於人體各臟腑之氣的運動調暢,各臟腑之間的氣機升降出入處於一個協調的對立統一體中,從而保證了機體不斷從自然界中攝取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物質,並通過氣化作用,升清降濁,攝取精微,排泄廢物,維持物質代謝和能量轉換的動態平衡,共同完成整個機體的新陳代謝,促進了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當氣的運動出現異常變化,升降出入之間失去協調平衡時,概稱爲“氣機失調”。

由於氣的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氣機失調也有多種表現。

例如:氣的運行受阻而不暢通時,稱作“氣機不暢”;受阻較甚,局部阻滯不通時,稱作“氣滯”;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時,稱作“氣逆”;氣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過時,稱作“氣陷”;氣的外出太過而不能內守時,稱作“氣脫”;氣不能外達而鬱結閉塞於內時,稱作“氣閉”。

掌握這些運動失常的狀態和機理,將有利於確立多種“氣機失調”病變的治療法則。

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稱爲氣化。

諸如體內精微物質的化生及輸布,精微物質之間、精微物質與能量之間的互相轉化,以及廢物的排泄等等都屬氣化。

在醫學中,氣化實際上是指由人體之氣的運動而引起的精氣血津液等物質與能量的新陳代謝過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徵之一,與古代哲學中氣化是指宇宙萬物的發生發展與變化的概念有別。

實際上,氣化就是體內物質新陳代謝的過程,是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的過程。

正所謂:“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精化爲氣”等等,就是氣化過程的簡要概括。

因此,體內精氣血津液各自的代謝及其相互轉化,是氣化的基本形式。

如精的生成,包括先天之精的充盛和後天水谷之精的化生;精化爲氣,包括先天之精化生元氣和後天之精化生谷氣,以及谷氣分化爲營衛二氣;精化爲髓,髓充骨而消耗或匯腦而化神;精與血同源互化;津液與血同源互化;血的化生與其化氣生神;津液的化生與其化汗化尿;氣的生成與代謝,包括化爲能量、熱量以及生血、化精、化神,並分化爲臟腑之氣和經氣;如此等等,皆屬氣化的具體體現。

氣化過程的激發和維繫,離不開臟腑的功能。

氣化過程的有序進行,是臟腑生理活動相互協調的結果。

氣的運動具有普遍性,生命活動是在氣的不斷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因此氣的運動是產生氣化過程的根本。

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以及氣的陰陽雙方之間相互作用,是氣化過程發生和賴以進行的前提與條件。

氣是運行不息的,氣化過程也自然是始終存在的。

從另一方面說,氣化過程中寓有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氣的各種運動形式正是從氣化過程中而得以體現出來的。

“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這句話突出說明氣的運動及氣化過程是密切相聯的。

氣的運動及其所維持的氣化過程永恆存在,分之爲二,合之爲一,不可間斷,存在於生命過程的始終。

氣的升降出入運動維繫了體內新陳代謝的協調穩定和生命過程的有序發展,氣的運動及其氣化過程的停止就意味着生命活動的終結。

氣對於人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之一,又是推動和調控臟腑功能活動的動力,而五色天竟能讓氣息消失,未免也太恐怖了。

第二百七十六回 霧失樓臺第三百二十五回 白王第二百九十七回 遺夢第三百一十四回 強心不強第八百二十二回 九墮虐第五百三十六回 人之初第七百六十五回 怪事第四百二十四回 呂洞賓(二)第一百四十一回 恥爲徒第一百三十九回 死鬥第一百九十三回 誡兄第二回 人情劍心第七百回 薛劍的結第三百七十九回 天關第四百三十八回 再敗第二百一十八回 仙魔曰第一百二十二回 天字號第二百五十一回 蠱毒第九百零八回 神廟第八百五十三回 劍斗羅(二)第四百二十二回 風泰和的心第五百二十三回 惡人意第八百七十回 清關第四百六十四回 得報笫一百八十九回 雨澤第二百三十三 帝王心第八百四十回 至尊訣第五百九十九回 變動的心第九百二十回 小世界第一百二十回 恢復第三百六十五回 無聲劍第九百三十八回 知不知第一百三十回 出發第三十三回 玄妙關與爭界地第三百六十二回 簡單的心第三百九十三回 駐顏術(二)第七百六十三回 善渡第六百三十四回 善人得第五十回 文鬥武鬥第四百九十四回 修道自然第四十四回 王無罪歲第三百六十一回 齋醮第七百九十四回 左平第四百五十五回 狐報人第四百一十三回 無心之失第五百零四回 輪迴第三百六十八回 五術第一百二十八回 較量第八百八十三回 受死第四百五十四回 弒神槍第二百六十回 何以問道第三百二十回 茶道第六百七十六回 夢修夢狐第八百六十九回 闖地獄第七百二十六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六)第八百九十一回 破九重第二百五十六回 善行第四百八十回 心無害第六百一十五回 冤親債主(三)第八百二十八回 覺魂第二百二十四回 彼與此第四十回 三俠顯本真第八百二十回 暴走(一)第三百九十回 雷道法第二十九回 死命大脫逃第一百三十回 出發第八百七十回 清關第二十六回 追逐戰第五百二十一回 點竅第一百六十一回 死鬥第三百七十五回 龍吉公主(一)第一百二十五回 明月心第六百五十一回 控萬物第八百零九回 寒威(二)第三百九十回 雷道法第六百八十六回 沙漠道第六百四十六回 青龍第四百六十六回 善惡分第四百八十一回 喪門第七百三十八回 雙王鬥第四百零五回 證道第一百三十八回 奪戰第四百四十七回 除惡(四)第八百二十六回 破後立第二百回 仙樹劫第一百一十四回 隱仙第二百七十九回 干支第六百三十五回 尋找第二百一十九回 變更第二百七十九回 干支第四十七回 血濺悲歌第五百五十八回 引火第七百四十一回 赤王的執念第三百七十二回 玄冥氣第九百六十回 河宮第三百一十二回 度人先度己第四百七十六回 化身第二百三十二回 夢魘第六百九十五回 明月道第八百六十六回 四大神將
第二百七十六回 霧失樓臺第三百二十五回 白王第二百九十七回 遺夢第三百一十四回 強心不強第八百二十二回 九墮虐第五百三十六回 人之初第七百六十五回 怪事第四百二十四回 呂洞賓(二)第一百四十一回 恥爲徒第一百三十九回 死鬥第一百九十三回 誡兄第二回 人情劍心第七百回 薛劍的結第三百七十九回 天關第四百三十八回 再敗第二百一十八回 仙魔曰第一百二十二回 天字號第二百五十一回 蠱毒第九百零八回 神廟第八百五十三回 劍斗羅(二)第四百二十二回 風泰和的心第五百二十三回 惡人意第八百七十回 清關第四百六十四回 得報笫一百八十九回 雨澤第二百三十三 帝王心第八百四十回 至尊訣第五百九十九回 變動的心第九百二十回 小世界第一百二十回 恢復第三百六十五回 無聲劍第九百三十八回 知不知第一百三十回 出發第三十三回 玄妙關與爭界地第三百六十二回 簡單的心第三百九十三回 駐顏術(二)第七百六十三回 善渡第六百三十四回 善人得第五十回 文鬥武鬥第四百九十四回 修道自然第四十四回 王無罪歲第三百六十一回 齋醮第七百九十四回 左平第四百五十五回 狐報人第四百一十三回 無心之失第五百零四回 輪迴第三百六十八回 五術第一百二十八回 較量第八百八十三回 受死第四百五十四回 弒神槍第二百六十回 何以問道第三百二十回 茶道第六百七十六回 夢修夢狐第八百六十九回 闖地獄第七百二十六回 紅川 不長的命運(六)第八百九十一回 破九重第二百五十六回 善行第四百八十回 心無害第六百一十五回 冤親債主(三)第八百二十八回 覺魂第二百二十四回 彼與此第四十回 三俠顯本真第八百二十回 暴走(一)第三百九十回 雷道法第二十九回 死命大脫逃第一百三十回 出發第八百七十回 清關第二十六回 追逐戰第五百二十一回 點竅第一百六十一回 死鬥第三百七十五回 龍吉公主(一)第一百二十五回 明月心第六百五十一回 控萬物第八百零九回 寒威(二)第三百九十回 雷道法第六百八十六回 沙漠道第六百四十六回 青龍第四百六十六回 善惡分第四百八十一回 喪門第七百三十八回 雙王鬥第四百零五回 證道第一百三十八回 奪戰第四百四十七回 除惡(四)第八百二十六回 破後立第二百回 仙樹劫第一百一十四回 隱仙第二百七十九回 干支第六百三十五回 尋找第二百一十九回 變更第二百七十九回 干支第四十七回 血濺悲歌第五百五十八回 引火第七百四十一回 赤王的執念第三百七十二回 玄冥氣第九百六十回 河宮第三百一十二回 度人先度己第四百七十六回 化身第二百三十二回 夢魘第六百九十五回 明月道第八百六十六回 四大神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