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回 點竅

修煉點竅,修煉中絕不能忽視“觀心”和“回光”的作用!

道家功法的修行,每進行一步就有一步的效驗。

在打坐修行的時候,先要作好準備工作,不要多用心,要讓自己的心神活活潑潑地,先讓氣息平和,心神恬淡,坐下後也可以先做幾次深呼吸,然後再靜坐。

修行入靜,真要得機得竅,不能坐在一種無所事事的硬殼裡。

在放下一切感覺和思慮當中,心神亦然要和平常一樣的清醒,但又不能興致勃勃地放下萬念,那就太過分了。

在清醒而不糊塗之中,自自如如地放下萬念;但又不能放任自流,以致墮入蘊界。所謂“蘊界”,是指色(形象)、受(感覺)、想(意象)、行(意志)、識(意識)五種陰魔的活動。

在修煉過程中,要做到心平氣和,安靜自然,心裡什麼都不想,而又什麼都清楚。

上面是大家修煉中可能出現的一些情況,在打坐入靜時能夠印證的效驗,大致有三種:

一種是入靜之後,元神進入谷中;聽到外邊有人講話,聲音就象隔了一里多路似的,但又清楚而明瞭。

那聲音進入耳鼓,好象深山大谷中的回聲,未嘗聽不見,但又未嘗能聽得見。

這種神入谷中的現象,修道者可能有時會體驗到。

一種是在入靜之中,眼光騰騰散開,前面一片白色,就象在雲彩當中,即使睜眼去看自己的身體,也無從看見。

這種現象,稱爲“虛室生白”,那是內外通明,吉祥止止的徵象。

一種是在入靜之中,肉體溫暖和軟,又象棉花,又象璧玉。

坐在那裡好象留不住似的,有騰騰上浮的感覺,那是因爲神歸頭頂時產生的一種感覺。

這三種,是有可能在修煉時得到驗證的景象。但許多效驗是要隨各人的素質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景象的。

總之一句話,必須自己信得過,那才真切。

回光的功法要按部就班地進行,不管平時做什麼事,都不要影響自己修煉的正業。

人曰:“事來要應過,物來要識破。”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用正念行事,那光就不會隨物而轉移。遇事以正確態度對待,光隨時可以返回,這叫做時時刻刻作無形無相的回光。

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時時處處作返照功法,不著人相,不著我相,那就等於隨時隨地在回光。這纔是修行的第一妙用。

懂得了以上幾個修行的主要功法步驟,對於人們學習道門養生修行是至關重要的,但關鍵還是在於堅持修煉,如果每天清晨起來,能排除各種干擾,靜坐一個時辰,那就最妙。

另外,就是在平常的一切待人接物活動中,要練習返照法,能夠做到沒有一刻間斷;照此實行兩個月、三個月,就會有較大的印證效果了,故有“迴風混合,百日功靈”之說。

說明練功要有一百天,才能奠定基礎,纔有真光出現。

比如說,各位回的光,目前還只是一種眼光,不能說是神火,不能說是性光,更不能說是智慧金光。

等到回光一百天之後,精氣自然充足,真陽自然生成,水中自然會產生真火;照這樣實行下去,坎離自然會交媾,聖胎自然會凝結。自己還在不知不識之中,那嬰兒卻已經發育生成了。

整個過程完全是自然的;如果稍稍用意念來促進的話,那就不是正道,而是外道。

總而言之,用心用意就是識光,放下意念就是性光;這裡頭有毫釐千里之差,不可不去仔細地分辨。

人們知道識不斷,神就不生;心不空,丹就不結。心靜就成了藥,心空就成了丹。不執着任何事物,叫作心靜;不留戀任何事物,叫作心空。

空,如果是能夠發現的空,那空就不能算空。直到空得忘掉了是空,這纔算作是真空,真空才能妙有。

觀心和回光,全在於專心至致去實行,只須將真息凝照在中宮,久而久之,自然會通靈達變。觀心和回光就是要讓識神退位,元神就位。

總之,要以心靜氣定爲基礎,心忘氣凝爲效驗,氣息心空爲丹成,心氣合一爲溫養,明心見性爲了道。

修道養生是人生第一要務,必須認真而行,錯過了光陰,那就太可惜了。

一天的時間不回光,那一天就作了鬼;一息的功夫能回光,那一息就成了仙。修行悟道,脫胎換骨,就從這裡開始。

高道們有修道二十四要,是成聖成仙的必經之路!

第一要,看破世事。

世事若還看不破,身沉苦海怎能出?

第二要,斬斷牽纏。

牽纏設若不能斷,六道輪迴在眼前。

第三要,窮究理義

不知辨別身心理,邪正難分誤路程。

第四要,尋師訪友

虛心即便能實腹,自滿到老無一長。

第五要,立志長久

要成經久不易事,必須經久不已功。

第六要,除去嗔恨

嗔恨若還不掃淨,滿腔濁氣掩真宗。

第七要,捨得色身

看得色身如假物,自然有路覓真身。

第八要,不怕勞苦

心強必上高山頂,怕苦終久不入真。

第九要,忍辱受垢

忍辱卑而不可踰,受垢柔而即能強。

第十要,擾人讓人

屈己尊人爲要着,平心下氣是良方。

第十一要,輕財重命

試問堆財如嶽,無常買的不來無?

第十二要,物我同觀

物我同源無貴賤,若分彼此起塵氛。

第十三要,酒色不迷

戒酒自然性不亂,絕色必定命堅牢。

第十四要,飢寒順受

衣食隨緣休妄想,若怕飢寒志不堅。

第十五要,生死受命

死生二事盡由天,訪道一心常在我。

第十六要,廣行方便

到處積功兼累行,見危盡力以扶人。

第十七要,不愛熱鬧

紛華境裡易迷真,聲色場中能亂性。

第十八要,不傲不盈

高傲即便起人惡,盈滿必非載道材。

第十九要,不貪美味

君子謀道不謀食,小人養口不養心。

第二十要,不言是非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第二十一要,聰明不用

有才不使常如拙,有智深藏卻似愚。

第二十二要,睡少功多

朝乾夕惕功無歇,廢寢忘食志要堅。

第二十三要,不愛好物

珠玉金銀身外物,精神性命本來珍。

第二十四要,始終如一

用功不力難深造,抱道而亡方見真。

以上二十四要,乃學人緊要之關口,必須真履實踐,條條打通,行的過去,方能遇得真師,聞得大道。

若有一條不能行過,即遇真師,聞道猶在兩可。

蓋以明師教人,千磨百錯,明察暗試,以驗真假。

果是真誠之士,如真金不怕火煉,愈煉愈明,自爲高人鑑賞,決定提接。

若非志士,始勤終怠,或陽奉陰違,自己身邊事未能行的過去,而欲妄想他人寶物,所謂嗔不除,態不改,墮入生死輪迴海。

“堆財積玉滿山川,神靈冷笑應不採。”道且不得聞,而況成道乎?夫聞道者,小聖人;成道者,大聖人。

聖人之事,豈是玄虛不實之輩所能得者哉?

聽爺爺奶奶的人講,進了家裡的蛇,是家裡的祖輩,回來看自己的子孫,對它千萬要尊敬。

其實開始姚仁也不信,蛇不是跟人一樣嘛,也是動物,但後來村裡發生幾個故事,發現蛇真的很奇異。

姚仁二叔他有個小女兒,叫樂兒,一天她在自家的石階處玩。

“呀,呀,蛇,媽,快過來。”樂兒被嚇得癱坐了在地上。

樂兒媽媽聽到樂兒的叫喊聲,馬上跑了過來,着實把樂兒媽媽也嚇了一跳。

一條紅色的蛇在地上蠕動,眼睛打着轉,身子升來,頭不停的點。

樂兒媽媽也怕蛇,她操起旁邊的掃帚,說着就要打蛇,紅蛇也變兇起來。

這時聽到,“快把掃帚放下,這蛇不能打。”姚仁二叔回到了家裡。

他二叔給這條紅蛇鞠了一躬,蛇的樣子也變的溫和了許多,二叔擺好了一個祭臺,在祭臺上少燒了三根香,二叔他們一家人一直站在祭臺前守着,蛇在祭臺對面。

過了半個多小時,紅蛇才慢悠悠的離開。

“這蛇啊,進了家門是有靈性的,是我們的祖先,回來給我們帶來好消息,有福報,要是對它不尊敬,傷害它可是要倒大黴。”二叔對樂兒媽媽說。

樂兒媽媽臉上有一點鐵青,看着蛇離開的背影,聽二叔這麼一說,心裡覺得愧疚,覺得自己對不起自己的祖輩。

第七百九十八回 任寧(三)第三十五回 驚擾之鬥第七百回 薛劍的結第七百八十八回 黑王(四)第九百六十四回 哀說第八百五十二回 劍斗羅第八百一十八回 鎮妖塔之火第六百七十三回 來也(二)第八百七十二回 異動者第五百三十七回 善莫大焉第七百八十回 赤羽往事第八百八十五回 時靈的安慰第五百五十二回 兆頭第五百四十五回 尋妻第一百八十八回 死命第八百八十九回 冥動第五百七十七回 眼兆與三焦第五百三十九回 靈狐第二百二十回 殺無赦第二百九十七回 遺夢第八十九回 四俠戡亂第七十回 江湖風第七百七十四回 超能者第八百七十五回 黑暗之淵第五百四十二回 鬥狐第八百五十三回 劍斗羅(二)第四百零六回 天不欺第六百四十五回 情誼第三百四十二回 餘威第七百一十六回 仙蹟第二十七回 勝城外遇仙第二百八十六回 陰陽第五百五十二回 兆頭第八百零四回 任道遠第八百四十回 至尊訣第六百八十八回 玄絲劍第四百六十七回 恩怨明第六百二十五回 教從善第二百二十七回 影刃第四百九十一回 消陰第五百四十四回 狐妻第五十四回 軒轅丘第五百七十一回 修道歌(二)第七百六十回 靈性第八十回 興師問罪第六百九十三回 長明燈(一)第三百二十八回 決定性格第六百九十八回 琴聲還魂夢第四百零四回 修道之旨第三百三十一回 遺而忘第一百四十八回 誅仙殺第四百七十九回 修道德第一百七十二回 拼術第三百六十三回 放不放過第一百四十八回 誅仙殺第六百一十回 大道長第七百七十八回 欲罷難第二百五十七回 先天功第一百三十八回 奪戰第八百一十八回 鎮妖塔之火第九百一十回 神廟前第一百九十八回 了凡第二百五十六回 善行第四百五十回 行善者第六百二十二回 遇仙記第八百五十七回 貪心的阿烈第八百一十一回 寒之憶第四百六十二回 關口(三)第四百七十七回 苦不易第三百五十回 謀天第八百七十回 清關第四百四十二回 祁道人(二)第六百一十四回 冤親債主(二)第三百五十四回 聖戰第三百三十六回 鼎之能第三百六十九回 心靈深處第一百八十八回 死命第一百二十九回 誼情談第三百四十八回 坐看江湖第六百五十七回 劍第四百八十四回 離合道第二百四十七回 心之道第九百一十六回 侍碑者(五)第四百六十七回 恩怨明第八百六十四回 血刀第五百二十八回 惹靈第四百六十九回 善得第六十二回 妊家主第五十六回 陰暗的面紗第三十回 軒轅帝的恩賜第五百一十回 吸氣第二百九十一回 經綸手第一百一十七回 后土第九百六十三回 河伯第七十四回 鬥出極境者第六百四十五回 情誼第七百零一回 薛劍的結(二)第二百一十六回 順手先第八百一十八回 鎮妖塔之火第六百二十六回 命不欺
第七百九十八回 任寧(三)第三十五回 驚擾之鬥第七百回 薛劍的結第七百八十八回 黑王(四)第九百六十四回 哀說第八百五十二回 劍斗羅第八百一十八回 鎮妖塔之火第六百七十三回 來也(二)第八百七十二回 異動者第五百三十七回 善莫大焉第七百八十回 赤羽往事第八百八十五回 時靈的安慰第五百五十二回 兆頭第五百四十五回 尋妻第一百八十八回 死命第八百八十九回 冥動第五百七十七回 眼兆與三焦第五百三十九回 靈狐第二百二十回 殺無赦第二百九十七回 遺夢第八十九回 四俠戡亂第七十回 江湖風第七百七十四回 超能者第八百七十五回 黑暗之淵第五百四十二回 鬥狐第八百五十三回 劍斗羅(二)第四百零六回 天不欺第六百四十五回 情誼第三百四十二回 餘威第七百一十六回 仙蹟第二十七回 勝城外遇仙第二百八十六回 陰陽第五百五十二回 兆頭第八百零四回 任道遠第八百四十回 至尊訣第六百八十八回 玄絲劍第四百六十七回 恩怨明第六百二十五回 教從善第二百二十七回 影刃第四百九十一回 消陰第五百四十四回 狐妻第五十四回 軒轅丘第五百七十一回 修道歌(二)第七百六十回 靈性第八十回 興師問罪第六百九十三回 長明燈(一)第三百二十八回 決定性格第六百九十八回 琴聲還魂夢第四百零四回 修道之旨第三百三十一回 遺而忘第一百四十八回 誅仙殺第四百七十九回 修道德第一百七十二回 拼術第三百六十三回 放不放過第一百四十八回 誅仙殺第六百一十回 大道長第七百七十八回 欲罷難第二百五十七回 先天功第一百三十八回 奪戰第八百一十八回 鎮妖塔之火第九百一十回 神廟前第一百九十八回 了凡第二百五十六回 善行第四百五十回 行善者第六百二十二回 遇仙記第八百五十七回 貪心的阿烈第八百一十一回 寒之憶第四百六十二回 關口(三)第四百七十七回 苦不易第三百五十回 謀天第八百七十回 清關第四百四十二回 祁道人(二)第六百一十四回 冤親債主(二)第三百五十四回 聖戰第三百三十六回 鼎之能第三百六十九回 心靈深處第一百八十八回 死命第一百二十九回 誼情談第三百四十八回 坐看江湖第六百五十七回 劍第四百八十四回 離合道第二百四十七回 心之道第九百一十六回 侍碑者(五)第四百六十七回 恩怨明第八百六十四回 血刀第五百二十八回 惹靈第四百六十九回 善得第六十二回 妊家主第五十六回 陰暗的面紗第三十回 軒轅帝的恩賜第五百一十回 吸氣第二百九十一回 經綸手第一百一十七回 后土第九百六十三回 河伯第七十四回 鬥出極境者第六百四十五回 情誼第七百零一回 薛劍的結(二)第二百一十六回 順手先第八百一十八回 鎮妖塔之火第六百二十六回 命不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