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

如此顯赫了,李斯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還常常唉聲嘆氣,對親友說:“之前,我的老師荀子曾說‘物禁大盛’。事情最怕物極必反。我李斯出身上蔡的普通人家,本來一生都可能只是小巷裡的普通百姓。皇上不嫌棄我愚蠢無知,將我擢升到如今的地位。我已經達到了人臣所能達到的最高的地位了,可謂富貴至極。物盛極則衰,我只怕這樣的顯赫不會持續太久了。”

可見,李斯也是個明白人。他很清楚人生不能永葆富貴,最怕李家從權勢的頂峰跌落谷底。

現在,趙高找到李斯,說:“皇上駕崩了,留下招數詔書讓長子扶蘇趕回咸陽,傳位給他。詔書現在至今還沒發出去,沒有多餘的人知道。皇上的詔書、符璽都在公子胡亥那裡所。現在,定誰爲太子,由誰繼位,就由君侯您和趙高我們兩個人說了算了。君侯意向如何?”

李斯的第一反應是震驚,第二反應是堅決反對:“你怎麼能說出這樣的亡國之言!這些事情不是我們這些做臣子應該討論的!”

趙高受到訓斥,一點也不驚慌。因爲他看透了李斯的心理,知道李斯的愛恨擔憂。

趙高繼續誘導李斯說:“君侯和蒙恬將軍相比,誰的能力更高,誰的功勞更大,誰的謀略更遠,誰在天下人的心理聲望更響亮,誰又和未來的皇帝扶蘇的關係更密切?”李斯不得不承認:“我在這五個方面都比不過蒙恬將軍。你是要責備我嗎?”

趙高笑笑說:“趙高我就是內宮的一個奴才,僥倖因爲認識幾個字僥倖獲得了一官半職。我在內宮管事二十多年了,還從來沒有看到過有被秦王罷免的丞相、功臣能封及第二代的。那些被罷免的丞相都被秦王殺了,不得好死。君侯也知道,當今皇上有二十多個兒子。長子扶蘇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深信蒙恬。他即位後肯定任命蒙恬爲丞相取代你,君侯也不會安安穩穩地懷揣着通侯之印歸於鄉里,這是很明白的事情。”

趙高的話一下子打中了李斯的要害,說得李斯意亂心慌。趙高接着誇起公子胡亥來:“趙高我曾經受命教習胡亥,教育公子學習刑法判獄,從沒發現公子有什麼過失。公子胡亥仁慈篤厚,輕財重士,盡禮敬士。你別看他表現得木訥,其實內心精明強幹,只是不善於表達而已。在諸公子中,胡亥是最優秀的,可以作爲新君。我們就擁戴公子胡亥繼承皇位吧。”

談到實質問題,李斯還是沒有下定決心:“趙高,你們這是謀反!我李斯奉主之皇上遺詔詔,聽天之由命,有什麼可以憂慮的?”

趙高淡淡地回了一句:“安可危也,危可安也,安危不定。”

李斯感嘆道:“我原本是上蔡閭巷布衣,僥倖做了丞相,被封爲通侯,子孫也都尊位重祿。皇上生身前將社稷的存亡安危託付給了我,我怎麼忍心辜負皇上啊!我們要各守其職,你不要再多言了,多言獲罪!”

趙高不愧爲心思縝密、口才絕倫,他在這樣的情況下還侃侃而談:“聖人遷徙無常,就變而從時,見末而知本,觀指而睹歸做事不拘一格,根據形勢的發展和現實的變化決定自己的對策。人世間沒有什麼固定不變的規律、法則。現在,天下之權命懸於胡亥,我們跟從他就能夠得志。從外製中大臣引誘君主那纔是惑國,從下制上以下犯上的人那纔是賊,我們這又怎麼算是謀逆亂國呢?”巧言強辯後,趙高點題了:“秋霜降,草花落;水搖動,萬物作,君侯要爲自己的將來和子孫考慮啊。”

李斯還是心存顧慮:“春秋時晉國變換太子頻繁更換太子,導致三世不安三代人不得安寧;齊桓公時兄弟爭位,身死爲戮骨肉兄弟同歸於盡;商紂王殺親戚,不聽諫,導致社稷敗亡。這三個都是擅自更換太子,導致國家社稷不穩的例子:三者逆天,宗廟不血食。李斯我怎麼敢謀逆啊!”

“上下合同,可以長久;中外若一,事無表裡。只要君侯聽我的勸,事成之後,長有封侯,世世稱孤,必有喬松之壽,孔、墨之智。如果君侯今天不聽從,將會禍及子孫,令人寒心啊。識時務者爲俊傑,你何去何從?”

李斯終究還是有私心,仰天長嘆,垂着淚說:“爲什麼我會遇到這樣的亂世,既不能死,只有認命了!”他聽從了趙高的話。

丞相李斯的參與壯大了政變小團體的力量,保證了最後的成功。趙高趕緊回去報告胡亥,順便拍馬屁說:“臣把太子您的命令告訴了丞相,李斯哪敢不奉令行事!”政變的準備工作就此完成。

李斯當時已經70歲高齡了,經驗豐富,雖然沒參加過政變,但對具體操作非常熟練。

李斯擔心秦始皇駕崩的消息貿然宣佈會引起諸皇子爭位,於是確定了“秘之不發喪”的對策,等先趕回咸陽,把胡亥扶上寶座,生米煮成了熟飯再公佈秦始皇的死訊。

可當時一行人離咸陽還有十萬八千里路,要封閉秦始皇的死訊就必須“造成”一個活的秦始皇來。幸好,秦始皇生命疑心病重,出巡的時候護衛重重,整天坐在大車裡,不怎麼露面。李斯將一切事情都依照秦始皇活着的時候的樣子繼續進行。

首先,政變小團體把秦始皇的屍體放在一輛轀輬車中,只安排趙高極親近的太監“陪乘”。一路之上,“秦始皇”喝什麼、吃什麼、用什麼,繼續一樣一樣地往車上送。其次,“秦始皇”如何像平時一樣處理政事啊?李斯命令百官奏事如故,由太監隔着轀輬車上下傳遞奏章。而公子胡亥坐在車中,批閱那些遞進來的奏章。趙高之前教過胡亥律令法事,胡亥現在都用在了奏章的處理上了。所以,乍看起來,秦始皇還真的像沒有死一樣。

政變最大的難題是如何處置扶蘇。當時扶蘇在前線蒙恬的軍中,控制了秦朝精銳的三十多萬大軍,力量舉足輕重。弄不好,扶蘇知道胡亥謀奪了自己的皇位,發狠,率領三十萬大軍回來爭奪,即使不能馬上將胡亥、趙高等人碎屍萬段,也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這個道難題就要交給趙高處理了。趙高替胡亥和李斯分析了一下番,覺得自己陣營握有兩大有利條件。第一,“皇帝”還在自己手裡,詔書和玉璽也在自己手裡;第二,公子扶蘇這個人對父皇愚忠,也就是缺心眼,父皇說什麼讓他做什麼他都信。趙高找胡亥、李斯兩人一碰頭,商定以秦始皇的名義讓公子扶蘇、蒙恬二人自殺。於是,趙高擬了一個詔書,蓋上秦始皇的玉璽,派自己的親信賓客送往上郡。

這封僞造的詔書是篇“奇文”,我們可以“共欣賞”一下。它是這麼寫的:“朕巡天下,禱祠名山諸神以延壽命。”先說父皇我活得好好的,祈禱神仙后還能活好多年呢。“今扶蘇與將軍蒙恬將師數十萬以屯邊,十有餘年矣,不能進而前,士卒多秏,無尺寸之功”接着說扶蘇和蒙恬兩個人,長期在前線指揮軍隊,卻只知道浪費糧草,一點功勞也沒有,簡直就是飯桶。“乃反數上書直言誹謗我所爲,以不得罷歸爲太子,日夜怨望。扶蘇爲人子不孝,其賜劍以自裁!”更可惡的是,扶蘇竟然因爲沒有被冊立爲太子,心懷怨恨,爲人不孝,多次上書誹謗我。現在我派人送一把劍給你,你乾脆自殺算了。“將軍恬與扶蘇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謀。爲人臣不忠,其賜死,以兵屬裨將王離。”而你,蒙恬將軍,和扶蘇狼狽爲奸,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你也自殺吧,把軍隊將給將軍王離——王離與趙高關係很好。

使者到了前線,向扶蘇和蒙恬宣讀了詔書。

扶蘇一聽父皇罵自己是飯桶,不孝順,還讓自己自盡,當場就痛哭流涕。哭完,他進入臥室,準備自殺。

蒙恬家世世代代都爲秦將,政治經驗豐富,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他趕緊衝進臥室,拉住扶蘇,勸他:“皇上現在在外面,不在咸陽,太子地位沒有定,這是很微妙的情況。之前,皇上派我率領三十萬大軍守邊,讓公子爲監軍,就是將天下的重任託付給我們了。現在就憑一個使者過來,要讓我們自殺,我們怎麼知道其中是否有詐?請公子好好向皇上申訴一次,等覈對了再自殺也不遲。”

扶蘇覺得有道理,就向使者表示要向父皇申訴,不準備馬上就死。使者是趙高的親信,哪裡會讓扶蘇申訴,只是說這是皇上的意旨,再三催促扶蘇趕緊去死。

扶蘇這個人忠厚老實,只好對蒙恬說:“父賜子死,做兒子的哪裡還敢申辯啊?”說完,真的拿起寶劍自殺了。

蒙恬就是不肯死。使者沒辦法,只好指揮人把他抓起來,押送到陽周關押起來。後來,胡亥聽說扶蘇已經死了,想釋放了蒙恬。結果趙高在其中使壞,怕蒙氏家族重掌實權後,怨恨自己,對自己不利,就再三勸諫胡亥殺死蒙恬等人。胡亥同意了。蒙恬還是不想死,又對前來催命的胡亥使者說希望胡亥看在自己功勞的份上饒了自己。使者照樣不允許蒙恬申訴。蒙恬喟然嘆息道:“我何罪之有,竟然要無過而死?”也許是爲自己的死找一個理由,蒙恬想了好久,才慢慢地說:“也許我負責修建西起臨洮東道遼東的萬里長城,驚動了地脈?嗯恩,我就爲這條罪名而死吧。”想清楚了,蒙恬吞毒藥自殺了。趙高還殺死了蒙毅等人,剷除了蒙家這個政敵。

秦朝的交通速度不能和現在相比,胡亥一行人好多天後還沒趕回咸陽。天熱,時間長,秦始皇的屍體在車上開始腐爛發臭了。趙高等人趕緊傳聖旨,要求往車上送一石鮑魚,供皇帝“欣賞”。生鮑魚很臭,一石鮑魚就更臭了。隨行的人都對車上鮑魚的臭味苦不堪言,反而只關心皇上的特殊“愛好”,沒人留意臭味到底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了。

好不容易回到了咸陽,李斯這才公佈秦始皇的死訊,爲他發喪。秦始皇被安葬了驪山腳下龐大的陵墓之中。趙高則公佈秦始皇的“遺詔”,宣佈由公子胡亥襲位。胡亥登基,就是二世皇帝。

這場從沙丘開始萌芽的政變,到此就結束了,得名爲“沙丘政變”。

各赴黃泉

胡亥果然是不學無術,而且個人品行也不太好,上臺後胡作非爲,將國家搞得一團糟。

胡亥的皇位是政變得來的。他時時擔心兄弟們追究起來,更害怕有人不滿,擁戴某個兄弟取代自己,所以上臺不久就對骨肉同胞痛下殺手。趙高也有同樣的擔心,就慫恿胡亥這麼做。兩人緊密配合。胡亥動不動就說某個大臣或者公子有罪,交給趙高審理治罪。秦始皇的12個公子全部在咸陽鬧市被公開處斬,10位公主在杜縣被集體屠殺。他們的財產全部充公。胡亥和趙高還藉此案株連殺戮平時看不順眼的人,死者不可勝數。

秦始皇的兒子公子高不想死,想逃跑,又怕株連到家人。思前想後,公子高決定犧牲自己,給胡亥上書說:“先帝沒有生病的時候,臣入則賜食,出則乘輿。御府的華麗衣服,先帝賜給了我;黃璜馬廄中的寶馬,先帝也賜給了我。現在,我不能跟從先帝而死,真是爲人子不孝,爲人臣不忠。不忠者沒有辦法立於人世,因此我請求爲先帝殉葬,希望能葬在酈山腳下陪伴先帝。希望皇上可憐我,准許我的要求。”

胡亥接到公子高的上書,非常高興。自己正琢磨着怎麼殺掉兄弟,兄弟主要請求殉葬,省得自己動手了。他把奏書給趙高看。趙高看着其中的道理好像都在嘲笑自己,可又找不出破綻來。最後,公子高的“願望”被胡亥批准了,還領到了金錢十萬作爲胡亥的“葬禮”。

消除政敵後,胡亥覺得高枕無憂了,大肆享受起來。史載“胡亥極愚,酈山未畢,復作阿房,以遂前策。”本來秦始皇時期的刑罰和稅賦就已經很重了,胡亥還繼續大興土木,加重賦斂,無窮無盡地徵發戍徭。法令誅罰日益深刻,羣臣人人自危,出現了騷亂叛變的苗頭。終於,在一個小雨夜,戍卒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了起義,引起了天下的響應。

在咸陽,趙高和李斯也出現了矛盾。我們分析過,趙高發動政變的主要原因還是爲了燙手的權勢。扶持胡亥成了皇帝后,趙高深得胡亥信任,“常侍中用事,事皆決於趙高”。

因爲趙高是太監,可以居住在深宮大內,朝野內外就尊稱他爲“中丞相”。

趙高這個中丞相的權力很快就超過了李斯。而李斯參與政變,就是爲了保全手中的權勢,現在目的沒有達到,自然對趙高心懷不滿了。兩人開始掐了起來。

李斯還算是一個希望有所作爲的政治家。當全國各地造反的烽火反饋到咸陽的時候,李斯非常重視,多次在朝堂上提出這個嚴重的問題。胡亥就不高興了。他享受還來不及呢,哪管得了鎮壓起義的事情。趙高也不管這些事情。他非但不管,也不許李斯管,生怕李斯通過指揮鎮壓農民起義威脅自己的權力。李斯一而再再而三地拿起義說事,趙高於是決心除掉李斯。恰好李由在鎮壓起義問題上表現不力,被趙高抓住了把柄。趙高很快就抓李斯全家入獄。

胡亥對李斯很有感情,不願意加害李斯這個功臣。

趙高則一心要李斯承認憑空捏造的造反謀逆等罪名,可私設刑法嚴加拷問,李斯就是不承認。趙高就想出了一個方法,派親信冒充胡亥派來的審案官員和李斯接觸。李斯就向這些人傾訴,希望向胡亥申訴。結果李斯說一回實話,就被趙高痛打一頓。慢慢的,李斯怕了苦刑拷打,也不相信審案官員了,把那些栽贓陷害的罪名都給承認了。等胡亥接到報告,真派人來複審的時候,李斯也把罪名一概承認了下來。於是,李斯全家被送上了斷頭臺。

李斯想通過沙丘政變,保全權勢,結果落得了如此下場。如果當初知道會有今日,不知李斯做何感想。

李斯已死,秦朝大大小小的事情就全都由趙高做主了。

我們再回過頭來談趙高是心懷趙國,潛伏在秦朝內部搞破壞的問題。即便趙高真的是愛國主義者,對故國念念不忘,“從堡壘內部瓦解堡壘”,那麼趙高做得也太過分了。秦朝的確被趙高給搞垮了,但是天下大亂,生靈塗炭,社會倒退。趙高是以“爲國復仇”和“愛國主義”爲幌子,行個人享受和濫用權勢之名,根本不爲天下百姓着想。這樣的愛國者,其實是最壞的“賣國者”。

沒過幾年,劉邦率領的起義軍就逼近咸陽了。秦朝的最後時刻到來了。

當時,秦朝軍隊的主力已經被消滅,咸陽城裡衆叛親離。胡亥這個不知死活的皇帝,還在日夜享樂。趙高的心理活動開了趙高的心裡活動開了。他決定殺死胡亥這個皇帝,向起義軍投降。殺胡亥特別簡單,趙高的手下一舉手就完成了。之後,趙高扶立宗室子嬰爲新皇帝,作爲與劉邦起義軍接洽投降的傀儡。

子嬰對趙高不滿已經很多年了。他對趙高肆意敗壞祖宗基業的做法尤爲痛心。現在子嬰可有機會接觸趙高了,設了一個局,很輕易就把趙高騙來,砍下了腦袋。趙高的三族都被誅滅。趙高的黨羽死的死,散的散,無影無蹤了。

秦朝末日該來的還是來了,子嬰沒有回天之力,三個月後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如果當初忠厚、能幹的扶蘇順利繼承了秦始皇的皇位,秦朝的命運又會如何呢?

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32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1)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
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27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1)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3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3)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12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1)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5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1)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3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1)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18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2)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30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1)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2)第28章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2)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8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1)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14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3)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章 風瀟瀟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1)第9章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2)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26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3)第11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2)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10章 王朝何堪家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1)第13章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樑昭明太子蕭統(2)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15章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t(1)第33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2)第24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1)第32章 致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1)第21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1)第4章 長居膝下盡歡顏——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31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冊立太子的標準立愚不立賢(2)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第17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1)第6章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2)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25章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朱慈烺(2)第19章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朱祐樘的黑戶生涯(1)第22章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朱常洛(2)